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形明渠边界平均剪切应力计算方法
1
作者 曹京京 申红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4,共4页
梯形断面是渠道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断面形式,边界剪切应力分布规律是研究水流结构及阻力特性的重要因素。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梯形明渠床面与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随过水断面宽深比的计算表达式,并与多家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梯形断面是渠道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断面形式,边界剪切应力分布规律是研究水流结构及阻力特性的重要因素。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梯形明渠床面与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随过水断面宽深比的计算表达式,并与多家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针对梯形明渠不同边坡角下的水力最优断面,分析了其床面、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边坡角的减小,床面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变化不大,而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明渠 平均剪切应力 边壁平均剪切应力 过水断宽深比 水力最优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水建筑物下游冲刷坑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根广 王新雷 +1 位作者 吴彰松 李林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
对巨亭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下游局部冲刷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N-S方程、有限体积法在计算网格上离散求解、VOF方法追踪自由水面;采用C语言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以泥沙起动切应力作为床面泥沙起动判别标准,通过... 对巨亭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下游局部冲刷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N-S方程、有限体积法在计算网格上离散求解、VOF方法追踪自由水面;采用C语言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以泥沙起动切应力作为床面泥沙起动判别标准,通过分析比较水流剪切力与泥沙起动切应力大小,用以控制冲刷坑底部边界变化;采用局部重构模型和弹簧光顺模型更新计算区域和网格质量,藉以模拟和追踪局部冲刷坑边界变化。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在冲刷坑的冲刷过程中,床面剪切应力随着冲刷的进程急剧减小,湍动能随着冲刷的进程减小缓慢;床面剪切应力和湍动能沿程变化均较为剧烈,床面剪切应力沿程先增大后减小,床面湍动能则沿程减小。冲刷坑的纵向平衡形态或床面泥沙起动主要决定于床面剪切应力,床面湍动能对泥沙起动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数学模型 局部冲刷坑 最大冲刷深度及纵向形态 床面剪切应力 湍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分水角明渠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勇 王文娥 +2 位作者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8-647,共10页
灌区分水口多为直角,附近普遍存在冲刷、淤积及结构破坏现象。天然河流分、汇流多为锐角,为探索非直角分水口区域明渠水流紊动特性,以30°分水角明渠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多普勒点式流速仪测量各断面上的三维瞬时流速,分析典型断面... 灌区分水口多为直角,附近普遍存在冲刷、淤积及结构破坏现象。天然河流分、汇流多为锐角,为探索非直角分水口区域明渠水流紊动特性,以30°分水角明渠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多普勒点式流速仪测量各断面上的三维瞬时流速,分析典型断面上的时均流速、环流强度、紊动强度、紊动能和床面剪切应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分水口处水流横向流速沿渠宽方向变化较大,易形成环流,导致局部冲淤现象明显;靠近口门侧水流紊动强度变化剧烈且分布无规律,最大值出现在口门上唇断面;分水口处下层水体紊动能明显大于上层水体,紊动能较大值多集中在口门附近;口门断面下唇附近床面剪切应力较大,易出现冲刷侵蚀,破坏渠道稳定;与直角分水口相比,分水角为30°时,泥沙颗粒不易进入侧渠道,水流对渠底及边壁侵蚀速率较低。研究结果可为灌区渠系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口 环流强度 紊动强度 紊动能 床面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一排植被作用下的复式河槽水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素勤 雷明慧 +1 位作者 杨克君 贾桂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4-28,共5页
为研究滩地种植一排植被情况下,梯形复式河槽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分布和床面剪切应力分布,进行了4种方案的室内水槽试验。分别采用多普勒3维流速仪(ADV)和普雷斯托管对流速和床面剪切应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植被处于淹没状态时,主槽... 为研究滩地种植一排植被情况下,梯形复式河槽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分布和床面剪切应力分布,进行了4种方案的室内水槽试验。分别采用多普勒3维流速仪(ADV)和普雷斯托管对流速和床面剪切应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植被处于淹没状态时,主槽中心线和滩地中心线附近的垂线流速呈对数分布,而在植被区域的垂线流速呈S型分布。流量的增加和植被间距的加大将引起同一垂线平均流速的增大。床面剪切应力值在植被区域达到最小值,表明植被对断面的床面剪切应力有显著削弱作用。流量越大、植被密度越小,床面剪切应力值就越大,但床面剪切应力占水流阻力的比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河槽 植被 垂线平均流速 床面剪切应力 综合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曲率河道冲淤平衡时间尺度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雅 任春平 冀雅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52,共4页
河流冲淤平衡时间尺度是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在校核河流泥沙冲淤过程的数值模型时,一般仅从水动力要素和冲淤范围、空间分布角度来评价,缺少时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变曲率河道水动力特性和床面形态复杂,为此基于Del... 河流冲淤平衡时间尺度是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在校核河流泥沙冲淤过程的数值模型时,一般仅从水动力要素和冲淤范围、空间分布角度来评价,缺少时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变曲率河道水动力特性和床面形态复杂,为此基于Delft3D建立三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曲率河道内泥沙冲淤过程,将模拟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和试验中河道冲淤过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曲率弯道情况下,数值模拟结果中弯道水流动力轴线变化趋势、冲淤位置及变化范围与试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模型可精确模拟变曲率河道泥沙冲淤后床面的形态变化;模拟达到床面冲淤平衡所需时间为试验的1.3~4.0倍,这是因为Delft3D软件无法设置泥沙粒径级配分布,采用了均匀沙,临界床面剪切应力与试验不同,且未考虑到河床底部变化引起的糙率实时动态响应和试验观测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曲率河道 Delft3D 冲淤平衡 时间尺度 临界床面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