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庇护式腐败网络:庇护主义范式的视角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田湘波
-
机构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5,共12页
-
基金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党的巡察制度运行机制及效用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34)。
-
文摘
用庇护主义范式来分析腐败,就会得出庇护腐败网络的全新概念,从而使对腐败的探讨进入更深一步的层次。按不同标准,可以把庇护制分成不同的类型。以时间顺序演变历程为标准可以把庇护制分为传统庇护制与现代庇护制;以政体类型为标准可把庇护制分为关系庇护制与选举庇护制。庇护关系主要通过三种机制把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结合在一起,即强制机制、规范机制和交换机制。庇护腐败网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不对称性、二元网络性、个人性或持久性、互惠性和自愿性。治理庇护式腐败需构建“不敢腐、不能腐及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
关键词
庇护主义
庇护关系
庇护式腐败
庇护制
腐败网络
机制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庇护式腐败生成的“关系”机理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黄毅
石路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8,共14页
-
文摘
关系具有“善”“恶”两面。在中国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及关系实践中,具有各种目标的人会通过建构和维系关系网络来试图在公共事务中获得利益再分配的行动机会。在计划体制、转轨体制与市场化进程中,围绕着公权力行使的庇护关系导致了庇护式腐败的生成。庇护式腐败是根植于政治社会情境中的关系行动,既与资源要素再分配和公权力私化关联,更与政治生活中的关系网络建构与运用以及非正式政治的盛行密切相关,往往试图通过“自我道德化”策略将自身转化为能被社会习俗接受的社会行为。在当前反腐败治理的行动框架下,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晰官员责任关系及其行为边界、强化公共规则性交往生态,打破“关系困境”,削弱庇护关系的作用空间。
-
关键词
关系
庇护关系
再分配体制
市场寻租
庇护式腐败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