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角极光成像仪滤光片的热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化彬 陈立恒 +2 位作者 李义 刘宏伟 何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19-3027,共9页
针对广角极光成像仪对其光学系统温度的特殊需求,对成像仪使用的高温滤光片进行了热设计及相关试验。介绍了广角极光成像仪的光机结构,尤其是滤光片组件的结构。通过建立传导和辐射热阻的计算方程组,分析了由滤光片到镜筒整个换热路径... 针对广角极光成像仪对其光学系统温度的特殊需求,对成像仪使用的高温滤光片进行了热设计及相关试验。介绍了广角极光成像仪的光机结构,尤其是滤光片组件的结构。通过建立传导和辐射热阻的计算方程组,分析了由滤光片到镜筒整个换热路径中存在的热阻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以影响热阻的因素作为设计变量,分析了影响镜筒温度的敏感变量。最后,提出了高温滤光片的热设计方案。真空验证试验表明:在高温和低温两种极端工况下,滤光片温度水平分别稳定在105.8℃和138.2℃,其控温准确度优于±2.5℃,控温稳定度优于0.75℃/min;反射镜组和探测器窗口温度水平和温差都满足热控指标。得到的结果显示,基于热阻和温度灵敏度分析的设计方法,能够快速明确影响热阻的敏感设计变量,减少设计过程的盲目性。空间高温滤光片的热设计满足了光学系统的要求,保证了广角极光成像仪滤光片组件与反射镜之间的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极光成像仪 高温滤光片 极光观测 热阻 光学系统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角极光成像仪图像采集与快显多功能监测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雪 宋克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643,共7页
为了对卫星载荷广角极光成像仪下传的大量遥感数据进行采集并实时解析成像,设计实现了广角极光成像仪图像采集与快显多功能监测系统。根据系统工程需求分析,利用数据采集卡接收来自RS-422接口的遥感数据,在VC++平台上开发上位机软件,应... 为了对卫星载荷广角极光成像仪下传的大量遥感数据进行采集并实时解析成像,设计实现了广角极光成像仪图像采集与快显多功能监测系统。根据系统工程需求分析,利用数据采集卡接收来自RS-422接口的遥感数据,在VC++平台上开发上位机软件,应用多线程与定时器联合编程实现并行的数据采集、数据解析、图像处理及快速显示,并实现了光子计数率显示、像素点亮度值显示、图像亮度值调节、生成原始数据曲线、图像回放、图像局部放大等多种功能。通过系统与广角极光成像仪的联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正确接收遥感数据,准确解析辅助参数及多模式下的图像数据并快速显示成像,多种功能执行正确且运行稳定。系统能实时、准确地反映仪器状态及性能,是广角极光成像仪研发各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极光成像仪 VC++ 图像快显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载荷探测器组件抗冲击隔振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忠素 吴清文 +3 位作者 郭权峰 郭亮 江帆 王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98-2105,共8页
针对广角极光成像仪整机Z向冲击试验后探测器损坏的问题,提出在镜头组件与头部框架间设置隔振器的解决方法。首先,确定隔振方案为被动局部隔振;然后,从材料、刚度和安装方式等方面完成金属橡胶隔振器的设计。接着,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 针对广角极光成像仪整机Z向冲击试验后探测器损坏的问题,提出在镜头组件与头部框架间设置隔振器的解决方法。首先,确定隔振方案为被动局部隔振;然后,从材料、刚度和安装方式等方面完成金属橡胶隔振器的设计。接着,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冲击载荷响应仿真分析。最后,对广角极光成像仪整机产品进行了力学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实验结果显示:安装隔振器后,探测器位置测点的正弦振动加速度响应最大降低了26.2%,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最大降低了72%,冲击加速度响应最大降低了48%,说明该隔振器具有显著的减振效果。在实验完成后对产品进行检测,发现产品并无异常,说明结构设计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极光成像仪 整机 探测器组件 金属橡胶隔振器 冲击载荷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自整定算法的高精度滤光片热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乐 张佩杰 +1 位作者 宋克非 王彪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PID自整定算法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广角极光成像仪的滤光片组件上,可以达到±0.02℃的测温精度和±0.04℃的控温精度,单路加热片最大输出功率为6W。该系统采用铂电阻作为传感器,使用场效应管... 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PID自整定算法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广角极光成像仪的滤光片组件上,可以达到±0.02℃的测温精度和±0.04℃的控温精度,单路加热片最大输出功率为6W。该系统采用铂电阻作为传感器,使用场效应管和压流转换电路组成的恒流源对加热片进行功率控制。系统使用TMS320C5000系列DSP进行逻辑控制,配合PID算法对滤光片组件进行闭环温控调节。为了提高算法的适应性,系统软件利用时间乘绝对误差的积分(ITAE)准则对控制参数进行自整定。在真空环境下的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滤光片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极光成像仪 滤光片 PID算法 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BH辐射图像数据反演大气O/N2方法
5
作者 丁广兴 陈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6-950,共5页
利用极光Lyman-Birge-Hopfield(LBH)辐射图像数据可用来研究太阳风磁场与地球磁场耦合、亚暴与磁暴等过程,综合LBH辐射图像数据和O原子135.6 nm辐射数据可反演电离层氧原子与氮气分子O/N2比值分布,进而研究高层大气组分信息及电离层分... 利用极光Lyman-Birge-Hopfield(LBH)辐射图像数据可用来研究太阳风磁场与地球磁场耦合、亚暴与磁暴等过程,综合LBH辐射图像数据和O原子135.6 nm辐射数据可反演电离层氧原子与氮气分子O/N2比值分布,进而研究高层大气组分信息及电离层分布变化,对科学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LBH辐射传输机理和我国自主研制的搭载在风云三号D星(FY-3D)上的广角极光成像仪(Wide-field Auroral Imager,WAI)在轨获得的LBH 140-180 nm波段极光辐射图像数据.结合大气紫外辐射积分代码(Atmospheric Ultraviolet Radiance Integrated Code,AURIC)计算O135.6 nm辐射数据、LBH辐射光谱以及MSISE00大气模型计算的O、N2数据,给出了利用WAI观测的LBH辐射图像数据反演大气O/N2比值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为利用我国自主观测LBH辐射数据和O135.6 nm辐射数据开展空间信息反演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曼-伯奇-霍普菲尔德(LBH)辐射 广角极光成像仪(WAI) 电离层光度计(IPM) O/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