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石漠化地区“三生空间”演化及情景模拟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严武 余勇兵 +2 位作者 覃照素 闫颖慧 段文彬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24,共16页
土地利用“三生空间”的划分及优化,可以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地矛盾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思路。该研究将广西石漠化地区作为研究区,识别广西石漠化地区的“三生空间”,利用IM模型分析1990-2020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三生空间”的划分及优化,可以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地矛盾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思路。该研究将广西石漠化地区作为研究区,识别广西石漠化地区的“三生空间”,利用IM模型分析1990-2020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运用PLUS模型对2030年和2040年广西石漠化地区“三生空间”用地状况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并利用MCR模型对未来多情景预测结果进行“三生空间”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城乡生活空间持续增长,面积由1990年的729.67 km^(2)增加到2020年的2087.37 km^(2),扩张幅度明显,而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总体减少。(2)1990-2020年广西石漠化地区生产空间转出为生活空间转化呈倾向性,说明城镇建设用地主要是由耕地生产用地转化。(3)在自然发展和经济优先情景下,生活空间扩张迅速,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被严重压缩;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有效缓解了生活空间对生态空间用地的挤占问题,但对耕地生产空间的保护不够重视,生产用地面积锐减。(4)耕地保护情景能减缓生活空间扩张速度,生产空间面积增加,生态空间减少加剧。(5)在MCR模型下未来多情景预测中得出9个复合分区,分别对每个复合分区提出不同的管控对策,为广西石漠化地区“三生空间”合理开发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IM模型 PLUS-MCR模型 空间优 广西石漠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地区环境因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利 彭小裕 黎良财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广西17个典型岩溶地貌县域的石漠化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石漠化区域环境因子植被覆盖度、坡度、坡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加;坡度增... 以广西17个典型岩溶地貌县域的石漠化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石漠化区域环境因子植被覆盖度、坡度、坡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加;坡度增加不利于有机质积累;坡位越低,土壤肥力各项指标越高。建议在坡度陡、坡位高的地方种植浅根性或攀爬类植物或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度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石漠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植被覆盖度 坡度 坡位 广西石漠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法的适用性研究--以广西典型岩溶区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艳霞 梁志鑫 +4 位作者 王玉杰 王云琦 王彬 顾剑红 李一凡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根据广西隆林县常么、者滕、龙窝坝3条典型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估算了岩溶地区小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6年的治理,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 根据广西隆林县常么、者滕、龙窝坝3条典型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估算了岩溶地区小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6年的治理,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是耕地和未利用地向草地和林地转化,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长357万和429万元;龙窝坝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未利用地向林地、草地和小部分耕地转化,生态服务价值增长506万元。总体上,龙窝坝小流域的治理效果优于常么和者滕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更加优化,提升的生态服务价值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 生态服务价值 流域尺度 广西石漠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