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代谢物的动态变化
1
作者 陈梅春 陈善明 +6 位作者 马秋梅 陈雯帆 陈雯颖 林恩泉 蓝江林 刘波 王阶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1-234,共14页
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系统探究了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中的全代谢物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从武夷肉桂鲜叶和加工过程5道工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样品中共检测到783种挥发性代谢物和975种非挥发性代谢物;鲜叶加工成毛茶后,总挥... 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系统探究了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中的全代谢物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从武夷肉桂鲜叶和加工过程5道工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样品中共检测到783种挥发性代谢物和975种非挥发性代谢物;鲜叶加工成毛茶后,总挥发性代谢物含量降幅为70.7%,总非挥发性含量增幅为27.8%。加工过程中,总挥发性代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做青后挥发性物质含量达到高峰;总非挥发性物质含量在萎凋和做青后显著上升,做青后增幅为24.3%。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武夷肉桂加工过程鲜叶和萎凋后茶样的全代谢物差异小于其他工序,各工序样品能够明显区分开来,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黄酮(醇)糖苷类、奎宁酸、L-天冬氨酸、可可碱、棕榈酸、2-己酰基呋喃、β-罗勒烯、紫苏烯、3-己烯酸丁酯、2,6,6-三甲基双环[3.2.0]庚-2-烯-7-酮等556个差异代谢物用以区分不同工序的样本。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发现,武夷肉桂中重要非挥发性代谢物,如游离氨基酸在萎凋和做青工序显著富集,黄酮类化合物在干燥工序显著富集;重要挥发性代谢物,如萜类和游离脂肪酸等在各加工工序均显著富集,醇/酮/醛/酸类等代谢物在杀青、揉捻和干燥工序显著富集。本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提升武夷肉桂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肉桂 加工工序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挥发性代谢 非挥发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马银花花瓣代谢差异
2
作者 杨华 宋绪忠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分析马银花Rododendron ovatum丰富的花色呈色机理,对粉白色、浅紫色、紫色3组不同花色马银花花瓣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以期为改造马银花花色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从3组马银花花瓣中共获得51类696种代谢物质,其中黄酮类代谢... 为分析马银花Rododendron ovatum丰富的花色呈色机理,对粉白色、浅紫色、紫色3组不同花色马银花花瓣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以期为改造马银花花色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从3组马银花花瓣中共获得51类696种代谢物质,其中黄酮类代谢物最多(108种),其次是单萜类(39种)。粉白色花瓣组与紫色花瓣组差异物质有345种,上调329种,下调16种,111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被成功注释到42条代谢通路中;浅紫色花瓣组与紫色花瓣组差异物质有217种,上调193种,下调24种,6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被成功注释到31条代谢通路中;粉白色花瓣组与浅紫色花瓣组差异物质有248种,上调226种,下调22种,53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被成功注释到22条代谢通路中;3个比较组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都是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调节马银花花瓣红色上起到显著作用,飞燕草素对马银花花瓣紫色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外源酶对夏绿茶茶汤苦涩味的影响
3
作者 陈善敏 罗红玉 +3 位作者 常睿 王奕 袁林颖 杨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6-203,共8页
夏季绿茶比春绿茶苦涩味重,滋味品质差,而外源酶能改善茶汤口感,但其关键化合物仍不明晰。为探明外源酶在改善夏季绿茶茶汤口感的作用及其关键代谢物,该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经纤维素酶、单宁酶及其复合酶处理... 夏季绿茶比春绿茶苦涩味重,滋味品质差,而外源酶能改善茶汤口感,但其关键化合物仍不明晰。为探明外源酶在改善夏季绿茶茶汤口感的作用及其关键代谢物,该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经纤维素酶、单宁酶及其复合酶处理后的茶汤中滋味特性和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感官评价和电子舌结果表明,所有酶处理组的苦味和涩味预测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单宁酶复合(cellulase-tannase treatment,CTT)处理组在改善夏绿茶茶汤苦涩味方面效果最好。利用代谢组学共鉴定到576种代谢物,其中192种差异代谢物是参与外源酶处理的关键代谢物。对代谢物及茶汤滋味特性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表明,CTT处理可能产生了4种呈甜味物质(根皮素、乳糖醇、异甘草素和阿斯巴甜)和1种呈甜香化合物(1-苯乙醇)来改善夏季绿茶茶汤苦涩味。该研究解释了外源酶可能通过增加呈甜味(香)物质的含量来改善夏季绿茶茶汤的口感,可为茶汤滋味品质改善、茶饮料滋味的精确调控和夏季鲜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茶汤 外源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成分差异分析
4
作者 康专苗 郭广正 +4 位作者 王代谷 何凤平 曾辉 王文林 涂行浩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9,75,共9页
为了解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主要代谢成分,比较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的成分差异。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Own Choice澳洲坚果成熟果实果皮和果仁进行测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 为了解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主要代谢成分,比较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的成分差异。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Own Choice澳洲坚果成熟果实果皮和果仁进行测定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代谢组数据比较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中共检测到20类1078种代谢物,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黄酮、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和脂质等5类代谢物数量占比较高。根据Log2(FC)≥1且p<0.05筛选差异代谢物,果皮与果仁筛选出差异代谢物552种,其中类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糖类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占比较多;与果皮相比,果仁中360种差异代谢物上调,192种差异代谢物下调。KEGG富集分析发现,澳洲坚果果皮与果仁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辅助因子生物合成、核苷酸代谢等途径。澳洲坚果果皮和果仁中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代谢物,且在果皮和果仁中代谢物类别和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皮 果仁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党不同器官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5
作者 刘旭霞 刘晓玲 +4 位作者 马海棠 王欣 陈正君 罗文蓉 杨扶德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2-2077,共6页
目的 考察纹党根、茎、叶、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方法 利用LC-MS/MS法鉴定不同器官中的次级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性化合物,阐明代谢通路。结果 共检测到256种次级代谢物,其中黄酮、生物碱、苯丙素、多酚... 目的 考察纹党根、茎、叶、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方法 利用LC-MS/MS法鉴定不同器官中的次级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性化合物,阐明代谢通路。结果 共检测到256种次级代谢物,其中黄酮、生物碱、苯丙素、多酚占比较高,各器官代谢物分布差异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黄酮、生物碱、氨基酸、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结论 本实验结果对纹党药用/食用资源部位的选择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后期该药材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党 器官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次级代谢 代谢通路 LC-MS/MS 多元统计分析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永泰绿茶的靶向及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6
作者 林馨颖 陈静 +5 位作者 黄晓东 倪锦榕 徐梦婷 谢微微 俞水荣 叶乃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6-203,共8页
永泰绿茶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对永泰县主栽品种福云6号、福云595制成的绿茶特征代谢物进行分析鉴定,以期探明永泰绿茶的品质化学特征,为永泰绿茶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依据。采用感官审评、广泛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测定永泰绿... 永泰绿茶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对永泰县主栽品种福云6号、福云595制成的绿茶特征代谢物进行分析鉴定,以期探明永泰绿茶的品质化学特征,为永泰绿茶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依据。采用感官审评、广泛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测定永泰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和代谢物。靶向测定结果显示,永泰福云6号、福云595绿茶的儿茶素总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福云595绿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福云6号绿茶,其中福云6号、福云595绿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6.43、53.43 mg/g,茶氨酸含量分别达到29.76、30.89 mg/g,福云595绿茶的γ-氨基丁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β-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分别比福云6号绿茶显著提高了1.69、1.99、1.42、1.14倍。广泛靶向结果显示,共鉴定出416种差异代谢物,以黄酮类物质上调最明显,达110种,占比约1/4,其中山柰酚-3-O-鼠李糖苷、根皮素、牡荆素-2″-O-鼠李糖苷、山柰素分别显著上调了8.93、7.60、6.89、3.77倍;糖类物质如半乳糖、甘露糖、果糖、葡萄糖等含量显著上调。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永泰绿茶品质优异,具有高氨基酸、高茶氨酸含量的品质特征,与茶氨酸、黄酮类及糖类等代谢物质含量上调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永泰绿茶生产及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泰绿茶 福云6号 福云595 向代谢 品质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比较不同制茶工序下枸杞芽茶代谢物的变化
7
作者 魏佳仪 米佳 +7 位作者 张波 王思玉 葛鑫宇 金波 罗青 张渌淘 禄璐 闫亚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254,共10页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制茶过程中枸杞芽茶总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系统分析不同加工工序下枸杞芽茶的代谢物组成,明确不同工序对枸杞芽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芽原料中总多酚、总黄酮、...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制茶过程中枸杞芽茶总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系统分析不同加工工序下枸杞芽茶的代谢物组成,明确不同工序对枸杞芽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芽原料中总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3.65±3.15)、(10.68±0.25)mg/g和(5.24±0.52)mg/g,随着漂烫、一次杀青、二次杀青、炒制、提香工序的进行,这些酚类物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二次杀青后,总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分别下降19%、29%、27%。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从枸杞芽茶中鉴定出11类594种代谢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等化合物。与枸杞芽原料相比,漂烫、一次杀青、二次杀青、炒制和提香处理分别使270、287、298、295种和298种差异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化合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途径;少量富集在玉米素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等途径。不同工序下枸杞芽茶中的肌苷、高胱氨酸、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异阿魏酸等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些代谢物参与枸杞芽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形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枸杞芽茶加工过程中营养功效成分变化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加工工序 多酚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8
作者 于强 杨敏 +5 位作者 潘萍 陈菲 王显湧 邓尚贵 陈宏降 罗益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31-243,共13页
为探究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中代谢物组成及差异,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根、果、叶、茎)样品的代谢物分析,并比较分析各部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掌叶覆盆子的4个部位中共检测到1726... 为探究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中代谢物组成及差异,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根、果、叶、茎)样品的代谢物分析,并比较分析各部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掌叶覆盆子的4个部位中共检测到1726种代谢物,并从中筛选出610个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分为酸类、萜类、苷类、黄酮类等16类化合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发现,掌叶覆盆子各部位样品显著分离并各自聚为一类,表明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各部位间差异代谢物发现,与根、果和茎相比,叶中的差异代谢物表达普遍上调。掌叶覆盆子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在根、果、叶中广泛分布,山柰酚-3-O-芸香糖苷在果中相对含量最高,鞣花酸在根中含量最高;黄酮类代谢物在根中含量丰富,果中富含酚酸类代谢物,叶中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差异代谢物含量丰富,其中咖啡酸、绿原酸、水杨酸等含量最高;茎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衍生物等代谢物含量较高。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代谢物主要注释和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二萜类生物合成。研究结果揭示了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代谢物特征,可为掌叶覆盆子的精细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及实现掌叶覆盆子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覆盆子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不同部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解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林君 张劲 +7 位作者 周咏梅 韦荣福 庞丽婷 吴代东 李洪艳 刘金标 周思泓 成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2276,共15页
【目的】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代谢物情况,为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地域和架式)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为试材,测定粒重、pH、可溶性... 【目的】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类黄酮差异代谢物情况,为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地域和架式)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为试材,测定粒重、pH、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亮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其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栽培地域对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影响较大,栽种于相思湖葡萄示范基地的果实成熟度更好,但果粒较小、果皮颜色较浅;栽培架式及树龄对葡萄果实的粒重影响较小,对糖酸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地域采用篱架栽培的葡萄果实较棚架栽培成熟度更好,且树龄越大,果实成熟度越好。从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成熟期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11类789种代谢物,其中黄酮类最多,为187种。12个样品中共存在271个差异代谢物,共聚为7个类群,黄酮类化合物在各亚类中占比最高,特别是第Ⅱ类群,占比高达59%,其次是第Ⅰ类群,占比为49%。利用差异代谢物能明确区分来自不同地域、架式和树龄的葡萄果实样品,其中地域样品间的差异最大,且黄酮类化合物是造成差异的最主要化合物。明阳双季葡萄示范基地栽培较相思湖葡萄示范基地栽培更利于杨梅素、槲皮素、表儿茶素及甲基花翠素等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5年树龄较8年树龄更有利于促进山柰酚、儿茶素和花青素的积累,而棚架栽培较篱架栽培更利于黄烷-3-醇、花青素双糖苷和花葵素双糖苷的积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黄酮醇中的槲皮素和杨梅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和a^(*)均与杨梅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树龄及栽培条件的野酿2号腺枝毛葡萄果实类黄酮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地域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枝毛葡萄 野酿2号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树龄 栽培条件 差异代谢 类黄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采收期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成分差异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程飘 龙凌云 +4 位作者 刘功德 叶雪英 谢秀萍 檀小辉 王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广西地区产的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紫黑香米与普通大米代谢物种类及含量差异,并阐述显著差异代谢途径。样品中共鉴定出667个代谢物,包含脂质、类黄酮、酚酸、生物碱...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广西地区产的紫黑香米和普通大米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紫黑香米与普通大米代谢物种类及含量差异,并阐述显著差异代谢途径。样品中共鉴定出667个代谢物,包含脂质、类黄酮、酚酸、生物碱及有机酸等几大类;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整体代谢物剖析发现,紫黑香米与普通大米相比,成熟样品组间存在的278种差异代谢物中上调的有239种,提前20d采收组存在的267种差异代谢物中上调的有235种;不同时期的紫黑香米成分相似,说明提前采收的紫黑香米兼具食用粥软糯口感及完整营养结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发现与普通大米相比,在紫黑香米中显著上调的鼠李素-3-O-葡萄糖苷、橙皮素-7-O-葡萄糖苷、高圣草酚、圣草酚、橙皮素、儿茶素、槲皮素、柚皮素查耳酮等化合物参与到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径,调节黄酮、黄酮醇类物质含量,提升紫黑香米营养品质及抗氧化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黑香米 普通大米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揭示鹅肥肝形成过程中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秋霞 王宝维 +8 位作者 张名爱 贾一铭 孙丽骞 张紫涵 王思仪 王悦 伏莹莹 孔敏 凡文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为探究鹅肥肝形成过程中代谢物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3个填饲阶段的鹅肝脏代谢谱。选取同批次体况相近的70日龄朗德鹅,分别在填饲前期(7 d)、填饲中期(16 d)、填饲后期(25d)随机选取3只鹅屠宰,采集肝大叶肝... 为探究鹅肥肝形成过程中代谢物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3个填饲阶段的鹅肝脏代谢谱。选取同批次体况相近的70日龄朗德鹅,分别在填饲前期(7 d)、填饲中期(16 d)、填饲后期(25d)随机选取3只鹅屠宰,采集肝大叶肝尖组织样,用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3个填饲阶段的鹅肝脏共检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脂类等19类,共1153个代谢物。2)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3个填饲阶段鹅肝脏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填饲前期与中期、中期与后期分别鉴定出142、92个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为主。3)通过代谢通路分析发现,鹅肥肝形成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通路主要涉及脂肪酸生物合成、VB6代谢、亚油酸代谢、赖氨酸降解、精氨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4)本研究发现,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差异代谢物大多涉及脂肪酸合成,转运相关的代谢物含量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本研究揭示了填饲不同阶段鹅肝脏代谢图谱的变化规律,不仅丰富了家禽肝脏代谢的理论知识,还将为优质鹅肥肝的精准营养调控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肥肝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不同填饲期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蚊母树和小叶蚊母树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12
作者 张文霞 练发良 +7 位作者 梁雅倩 张声梯 陈世通 刘跃钧 洪震 宫福雨 孙健 王志安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30-39,共10页
【目的】挖掘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和小叶蚊母树D.buxifolium药理活性成分,探明小叶蚊母树趋避虫瘿寄生的物质基础。【方法】用UHPLC-MS/MS技术对蚊母树和小叶蚊母树进行代谢产物比较,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鉴定差异性成分,并进行... 【目的】挖掘蚊母树Distylium racemosum和小叶蚊母树D.buxifolium药理活性成分,探明小叶蚊母树趋避虫瘿寄生的物质基础。【方法】用UHPLC-MS/MS技术对蚊母树和小叶蚊母树进行代谢产物比较,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鉴定差异性成分,并进行差异代谢物HMDB、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蚊母树和小叶蚊母树的代谢产物中共鉴定出15类720种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差异代谢产物有13类263种,差异较大的是脂质和脂质类化合物、苯丙烷和聚酮类化合物,分别占比36.22%和31.53%。挖掘出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京尼平苷酸和琥珀酸,具有降脂作用的3-羟基甲基苯甲酸、绿原酸和创伤酸,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表儿茶素;高活性的黄酮类物质包括山奈酚、槲皮素、丹叶大黄素,高活性多酚类物质表没食子儿茶素。与小叶蚊母树比较,蚊母树有93种成分上调,170种成分下调,差异代谢物主要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氨基酸生物合成和代谢、苯丙素生物合成、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等的代谢通路,小叶蚊母树中高水平的茉莉酸可能是其几乎不受虫瘿寄生危害的主要原因。【结论】蚊母树和小叶蚊母树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均具有多种已被证明具有明确药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潜在药用价值可供挖掘。较高水平的茉莉酸可能是小叶蚊母树几乎不受虫瘿寄生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蚊母树 小叶蚊母树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半遮阴处理腺枝葡萄果实差异代谢物解析
13
作者 盘丰平 韦荣福 +5 位作者 吴代东 成果 张劲 周咏梅 谢林君 庞丽婷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3,共8页
本试验采用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Vitis adenoclona Hand.-Mass,Guiheizhenzhu No.4)为试材,在果实开始转色至完全成熟期采用果穗半遮阴处理,测定相关理化指标,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成熟果实代谢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 本试验采用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号’(Vitis adenoclona Hand.-Mass,Guiheizhenzhu No.4)为试材,在果实开始转色至完全成熟期采用果穗半遮阴处理,测定相关理化指标,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成熟果实代谢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遮阴相比,半遮阴处理的果实粒质量下降5.4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1.65%,可滴定酸含量降低5.09%,同时加深了果实的颜色。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两处理果实中共鉴定出11类、789种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有76种,包括下调表达60种、上调表达16种,而半遮阴处理使全部糖类、大部分有机酸和花色苷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因此果穗半遮阴处理可改善果实的酿酒品质,提升腺枝葡萄的加工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枝葡萄 半遮阴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不同器官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洪雅萍 谷梦雅 +5 位作者 高婷 杨文文 林宏政 金珊 王鹏杰 叶乃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4-193,共10页
以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作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定并比较2种茉莉花及其器官的代谢物。结果表明: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共鉴定出935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 以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作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定并比较2种茉莉花及其器官的代谢物。结果表明: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共鉴定出935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木脂素和香豆素、鞣质、生物碱、萜类、有机酸、脂质、糖及醇类、维生素等13类。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分别筛选出348种和337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差异代谢物均以酚酸类、黄酮类、脂质、糖及醇类为主。双瓣茉莉的叶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旺盛使其积累更多的烟花苷、木犀草苷、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紫云英苷、阿福豆苷等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物质。福州单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的特有代谢物以脂质类为主,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特有代谢物种类丰富且均多于福州单瓣茉莉。本研究从品种到器官的层面得到2种茉莉花代谢特征及其主要活性物质,对开发茉莉花资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单瓣茉莉 双瓣茉莉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婉 吴颖 +4 位作者 黎晓湘 张龙杰 梁月荣 陆建良 郑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5-839,共15页
为探究茶树品种‘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风味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2个品种茶树花轻发酵样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丰度,并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价2个样品茶树花各... 为探究茶树品种‘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风味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2个品种茶树花轻发酵样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丰度,并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价2个样品茶树花各项审评因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检测儿茶素类、黄酮类等滋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紫娟’茶树花滋味甘和较鲜、略苦微涩,‘迎霜’茶树花滋味甘和、微苦略涩。2个品种间有酚酸类(56种)、黄酮类(46种)、脂质(26种)、鞣质(19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7种)等21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对其代谢通路进行注释分析发现,氨基酸类物质相关代谢途径以及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途径是‘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此外,‘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中黄酮类总量、花青素总量、儿茶素类和部分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初步说明了黄酮类化合物使茶树花的滋味具有一定苦涩度,相较于‘迎霜’,‘紫娟’茶树花中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上调是其茶汤滋味较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紫娟’ ‘迎霜’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粉干预卵巢早衰大鼠肝脏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涛 陈阳 +6 位作者 杨长军 刘其耸 陈惠 何志勇 王召君 陈洁 曾茂茂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7,共11页
卵巢早衰是妇科领域的常见病,中医认为卵巢早衰与肝肾的正常与否息息相关,通过药食两用物质对肝脏代谢的调理是治疗卵巢早衰的一种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建立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破... 卵巢早衰是妇科领域的常见病,中医认为卵巢早衰与肝肾的正常与否息息相关,通过药食两用物质对肝脏代谢的调理是治疗卵巢早衰的一种重要手段。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建立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破壁松花粉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卵巢早衰模型大鼠肝脏代谢的影响,旨在通过测定对照组、模型组、雌激素阳性对照组及施以不同剂量的松花粉干预组的SD大鼠肝脏组织中代谢物的含量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揭示松花粉干预卵巢早衰大鼠肝脏代谢的作用机制。通过正、负离子模式共检测出687种肝脏代谢物,PCA与OPLS-DA显示环磷酰胺诱导的模型组能够与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松花粉干预组等组别之间的代谢物较好的分离。通过单变量分析中的t检验(p<0.05)、变异倍数(FC>2或<0.5)与多变量分析中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1相结合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D大鼠肝脏中的32个生物标志物含量显著升高,28个生物标志物含量显著降低,主要涉及α-亚麻酸代谢、维生素B6代谢、嘌呤代谢、赖氨酸降解和糖酵解/糖异生途径;松花粉的干预可以使代谢物回调,以雌激素组为参考,松花粉的有效干预主要涉及维生素B6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花粉提取物可以调节伴随卵巢早衰的肝脏代谢紊乱,促进代谢向正常水平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维生素 松花粉 卵巢早衰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陈化7至11年广陈皮化学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云丽 颜仁梁 +5 位作者 卢雪花 李丽莎 张亚敏 徐小妹 徐榕青 林文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陈化年限广陈皮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广陈皮的陈化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3种陈化年限(7Y、9Y、11Y)广陈皮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使用PCA和OPLS-DA统计分析方法鉴... 目的:研究不同陈化年限广陈皮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广陈皮的陈化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3种陈化年限(7Y、9Y、11Y)广陈皮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使用PCA和OPLS-DA统计分析方法鉴定差异代谢物。结果:共鉴定出27类778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121个)和萜类(90个)等成分,根据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大于1且P-value小于0.05,筛选出12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陈化11Y组与陈化9Y组比较发现22类65个差异代谢物,陈化11Y组与陈化7Y组比较发现20类62个差异代谢物,陈化9Y组与陈化7Y组比较发现14类32个差异代谢物,陈化7~11年广陈皮差异代谢物的数量和种类趋于增多。陈化年限不同的广陈皮代谢物有较大差异。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陈化时间对黄酮类、萜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影响较大。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最高的关键通路有:单萜类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参与的代谢通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结论: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以高效地对广陈皮化学成分进行组分鉴别和分析,为广陈皮陈化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UPLC-MS/MS 陈化 差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品丽珠’葡萄转色中果皮差异代谢物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亭亭 苏东平 +4 位作者 杜宜龙 陈景辉 赵红军 孙磊 王鹏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以‘品丽珠’葡萄转色前约4周(S1)、转色前约1周(S2)、转色前期(S3)果皮为试材,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葡萄果皮代谢物组分及变化。结果表明,S1果皮的代谢组成分有394种,S2果皮的代谢组成分有401种,S3果皮的代谢组成分有397种,3个取... 以‘品丽珠’葡萄转色前约4周(S1)、转色前约1周(S2)、转色前期(S3)果皮为试材,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葡萄果皮代谢物组分及变化。结果表明,S1果皮的代谢组成分有394种,S2果皮的代谢组成分有401种,S3果皮的代谢组成分有397种,3个取样期果皮中共检测出29类416种代谢物,其中373种为三者共有;转色过程中3个比较组果皮差异代谢物分别为32个(S1 vs S2)、195个(S1 vs S3)和186个(S2 vs S3),其中共有差异代谢物20个。通过KEGG富集分析显示,S1 vs S2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二苯乙烯、二芳基庚酸类和姜酚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和异黄酮的生物合成等通路;S1 vs S3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花青素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S2 vs S3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代谢途径、异黄酮、花青素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丽珠 转色 果皮 差异代谢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向日葵不同花色物质组成的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君 徐剑文 +4 位作者 刘剑光 陈涛 施洋 戚永奎 肖松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不同花色观赏向日葵的代谢物差异。[方法]通过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盐葵4号’和‘盐葵5号’不同颜色的花和茎中相关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鉴定与分析,解析组织呈...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不同花色观赏向日葵的代谢物差异。[方法]通过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盐葵4号’和‘盐葵5号’不同颜色的花和茎中相关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鉴定与分析,解析组织呈现不同颜色的代谢物质基础。[结果]通过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共检测到647种代谢物,其中紫色花组织显著高于白色花组织的代谢物有140种,紫色花组织显著低于白色花组织的代谢物有224种;紫色茎组织显著高于白色茎组织的代谢物有48种,紫色茎组织显著低于白色茎组织的代谢物有104种。‘盐葵4号’紫色花中特异上调物质有123种,紫茎中特异上调物质有31种,紫花和紫茎共同上调的物质有17种。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参与多条代谢途径,其中花青素代谢途径在不同颜色的组织都显著富集。在紫色组织中参与花青素代谢途径的显著上调代谢物为矢车菊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O-3′,6″-O-二甲酰葡萄糖苷;在白色组织中显著上调的与颜色相关的代谢物为槲皮素、黄芪碱、异槲皮素、杨梅素和芦丁。另外,3种山奈酚类衍生物质在紫色组织中显著上调,可能在紫色组织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结论]矢车菊素可能是‘盐葵4号’紫色组织呈色的主要物质,而槲皮素、黄芪碱、异槲皮素、杨梅素和芦丁等与其他颜色相关的代谢物是‘盐葵5号’呈色的主要物质。部分黄酮类物质合成下调,而花青素类物质合成上调可能是‘盐葵4号’花和茎组织呈现紫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花色 代谢 矢车菊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代谢组学的荔枝果肉营养代谢物综合解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侬辉 朱慧莉 +6 位作者 刘伟 向旭 肖志丹 赖旭辉 凡超 金峰 朱倩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69-278,共10页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多反应监测模式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10个荔枝品种的果肉中539种代谢物进行鉴定,描述关于荔枝代谢物组成和丰度的全面信息。结果表明:荔枝果肉初生代谢物298个(55.29%),次生代谢...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多反应监测模式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10个荔枝品种的果肉中539种代谢物进行鉴定,描述关于荔枝代谢物组成和丰度的全面信息。结果表明:荔枝果肉初生代谢物298个(55.29%),次生代谢物228个(42.30%);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82个,15.21%)、脂质(60个,11.13%)、有机酸(59个,10.95%)、核苷酸及其衍生物(53个,9.83%)、糖类及醇类(25个,4.64%)是主要的初生代谢物,黄酮(129个,23.93%)、酚酸类(54个,10.02%)、生物碱(31个,5.75%)是主要的次生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系统地比较10个荔枝品种的代谢物,发现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分组模式,共聚类为3组且与品种之间的熟期及风味品质相对应。同时关注每类成分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最重要的代谢物,揭示了各类代谢物对荔枝果肉营养的贡献,发现了γ-氨基丁酸、肌醇、石榴酸、葫芦巴碱几种丰度较高且具有特殊功效和营养的代谢物。鉴于荔枝的代谢产物鉴定与人们的营养与健康、果实风味及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将为鲜食营养、栽培育种、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营养 荔枝 品种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