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彩芳 陈北秀 +2 位作者 邹文花 李秋菊 骆爱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分析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调查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方法:方便抽样调查我院近5年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及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状况、焦虑... 目的:分析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调查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方法:方便抽样调查我院近5年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及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状况、焦虑、抑郁、患者及伴侣术后接受性指导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联合解释变异量的80.3%。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微信交流占64.4%,持续时间>1年占82.7%,护士为干预主体占58.1%,性知识讲解(92.1%)、性健康教育(91.1%)接受程度最高。结论:应以护士为主体,运用现代通信工具,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及丈夫长期实施延续性服务,以获得更高的接受程度及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全子宫切除 性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术在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2
作者 占惠鸣 胡成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导尿术在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安徽省省立医院及肿瘤医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的宫颈癌术后患者7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采...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导尿术在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安徽省省立医院及肿瘤医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的宫颈癌术后患者7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采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保留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拔除后的尿潴留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留置导尿组,舒适度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 宫颈癌 广泛全子宫切除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干预对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宏 汪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干预促进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合作干预。比较两组术后...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干预促进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合作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术后1个月进行膀胱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残余尿测定及尿动力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程度、最大尿流率、逼尿肌收缩力、最大膀胱容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膀胱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学科合作干预可促进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子宫切除 多学科合作干预 膀胱功能 尿管留置时间 泌尿系感染 残余尿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轴向长期变化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卢逸嘉 陈春林 +2 位作者 刘云鹭 冯婕 刘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通过MRI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轴向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行MRI共纳入30例。通过Mimics 23.0... 目的通过MRI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轴向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行MRI共纳入30例。通过Mimics 23.0软件将术前、后骨盆及阴道三维重建并置于同一空间,以术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受力点为P1~P3,测量阴道长度、P1~P3处阴道夹角及坐标。结果P2较P1角度增大(19.99±4.26)°、术后1年阴道缩短(5.55±0.6)cm,P3较P1角度增大(24.50±4.33)°、术后5年阴道缩短(5.95±1.13)cm,P3较P2角度增大(4.51±0.33)°、术后5年较1年阴道缩短(0.42±0.53)cm(P均<0.05);P1坐标(3.19±0.69,1.59±0.52),P2(2.52±0.38,0.94±0.87),P3(2.39±0.46,0.69±0.59)。结论RH术后阴道轴向夹角逐渐变钝、前倾,受力点向前更靠近耻骨联合、向下更靠近阴道口,这可能是其术后长期较少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子宫切除 MRI 阴道轴向 三维可视化研究 骨盆倾斜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在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边立华 王楠 +3 位作者 龚静 温娜 宋磊 孟元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简称LF4318)在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ⅠA2~ⅡA期)并行阴式广泛子宫切除+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83例患者... 目的:评估新型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简称LF4318)在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ⅠA2~ⅡA期)并行阴式广泛子宫切除+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83例患者,其中在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中使用LF4318为观察组(38例),未使用LF4318为对照组(4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腹部手术史、FIGO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77.1±48.1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226.2±70.5分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9.0±77.4 ml)明显少于对照组(233.8±102.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输血、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F4318应用于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宫旁组织和子宫血管进行闭合和切割更迅速、可靠,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手术更加高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 结扎束 血管闭合系统 能量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气利水法治疗广泛全宫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探析
6
作者 刘敏 严杏 李小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52-253,共2页
从中医"气"与"水"的生理病理特征及广泛全宫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与气虚水停的关系,探析化气利水法治疗广泛全宫术后OAB的中医理论依据、临床依据。认为临床以化气利水法为基础的艾灸结合盆... 从中医"气"与"水"的生理病理特征及广泛全宫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与气虚水停的关系,探析化气利水法治疗广泛全宫术后OAB的中医理论依据、临床依据。认为临床以化气利水法为基础的艾灸结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广泛全宫术OAB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气利水 膀胱过度活动症 广泛全子宫切除 艾灸 盆底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膀胱管理方案在宫颈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燕 王富兰 +1 位作者 张榆 刘潺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膀胱管理方案在宫颈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128例宫颈癌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膀胱... 目的:探讨全程膀胱管理方案在宫颈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128例宫颈癌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膀胱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首次拔除尿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尿管重置率、尿路感染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出院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首次拔除尿管时间[(9.06±3.43)d]、留置尿管时间[(10.70±7.57)d]、尿管重置率(14.06%)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首次拔除尿管时间[(18.69±9.94)d]、留置尿管时间[(29.17±19.65)d]、尿管重置率(45.31%)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出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膀胱管理方案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手术病人膀胱功能康复,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及出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 膀胱管理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式自体输血对宫颈癌术后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正芬 徐兴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4-687,共4页
目的:评价稀释式自体输血对宫颈癌术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因宫颈癌ⅠB1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手术。分别于入室开放静脉后(T0)、术毕(T1)... 目的:评价稀释式自体输血对宫颈癌术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因宫颈癌ⅠB1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手术。分别于入室开放静脉后(T0)、术毕(T1)、术后24小时(T2)抽取两组肘静脉血样,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术前1天及术后7天探测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与T0比较,T1及T2时观察组患者Hb和H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1及T2时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对照组T1及T2时血浆黏度降低且T2时D-二聚体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及T2时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T2时观察组D-二聚体降低(P<0.05)。术后7天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对照组DVT发生率12.5%,观察组无DVT发生。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改善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式自体输血 宫颈癌 广泛全子宫切除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印存思 华克勤 张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因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直接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 目的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因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直接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宫旁组织宽度及阴道组织长度、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髂总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有转移,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67.7±65.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7.4±192.8)mL,左侧宫旁组织宽度(2.3±0.8)cm,右侧宫旁组织宽度(2.4±0.7)cm,阴道壁组织切除长度(3.1±1.0)cm,平均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20.9±7.2)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6.3±34.5)天。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给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术后短期随访12~29个月,9例出现复发转移(23.1%),其中1例肺转移,其余为盆腔局部复发。4例死亡(10.3%),1例术后半月因肺栓塞死亡,3例因病情进展死亡。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局部晚期宫颈癌 广泛全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