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广播语体学的初步设想
1
作者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74-79,共6页
广播战线的老同志一致主张建立广播学和它的部门分类学,如广播新闻学、广播文艺学、广播采访学、广播编辑学、播音学等,广播语体学就是相对独立的广播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广播学的一门分类学。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电台 裁形式 研究对象 相对独立 功能 理论与实践 报刊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学与语体学在实用基础上的首次结合——评《实用广播语体学》
2
作者 李文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4期89-90,共2页
林兴仁所著《实用广播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9月)一书,是我国汉语广播语体学的第一部专著。它填补了广播学和语体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广播学与语体学相结合的学说体系。应当说,这一首次结合还是比... 林兴仁所著《实用广播语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9月)一书,是我国汉语广播语体学的第一部专著。它填补了广播学和语体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广播学与语体学相结合的学说体系。应当说,这一首次结合还是比较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稿 实用性 相结合 中国广播电视 学说 表达手段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语体研究回顾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佐丰 赵均 张武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83,共6页
本文以广播语体、电视语体两大分类为纲,以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为目,回顾广播电视语体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梳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脉络,总结之前的研究成果,以利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广播语体 电视 系统研究 专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为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0-73,55,共5页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吴为章关于广播电视语言运用的探讨,可以说几乎是与人民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同步的。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可以区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研究是把广播电视语言现象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吴为章关于广播电视语言运用的探讨,可以说几乎是与人民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同步的。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言的研究可以区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次的研究是把广播电视语言现象看作一个独立的功能语体系统,对它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语体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 现代言学 言运用 言学 言和言 活动 言现象 外部要素 索绪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的模拟语境和广播的语体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7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试图提出广播的模拟语境这一理论,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释、说明广播的语境与广播语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广播语体的表达手段系统。
关键词 境学 广播语体 广播 模拟 表达手段 修辞学 言学家 广播 裁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续)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为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7-90,共4页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续)吴为章(接上期)2.2汲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方面(一)信息传递模式和信息理论的借鉴。作为大众传播形式之一的广播电视与信息科学有着不解之缘。在创建广播电视语体的讨论中,人们常常会引用...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几点思考(续)吴为章(接上期)2.2汲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方面(一)信息传递模式和信息理论的借鉴。作为大众传播形式之一的广播电视与信息科学有着不解之缘。在创建广播电视语体的讨论中,人们常常会引用1949年香农·韦弗的“直线-单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方法论 广播电视 几点思考 播音美学 传播模式 分析方法 冗余度 《普通言学教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播电视语体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8-99,108,共3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 谈话 广播电视节目 口头 口头形式 区别性特征 书面 书面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文革”广播体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兴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Z1期100-105,共6页
广播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寻找广播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广播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对1966——1976年的十年内乱时期,我国广播语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革”广播体的研究,体现了广播史研究的这... 广播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寻找广播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广播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对1966——1976年的十年内乱时期,我国广播语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革”广播体的研究,体现了广播史研究的这两个作用。为了不忘历史的教训,不重蹈“文革”广播的复辙,更好地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语体 广播新闻 文革 经验教训 新时期 修辞格 社会主义 裁形式 试析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及散文化风格
9
作者 李振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广播节目主持人 广播主持人节目 言要求 散文化风格 意义 言意义 广播语体 蒙太奇 传播效果 主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