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教育与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技术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 被引量:6
1
作者 罗猛 张亚斌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我国,多种原因导致了远程开放教育在与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技术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媒体结构缺位与滞后发展的现象,严重迟滞了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进程。因此,我国的开放大学不得不根据远程教育与广播电视信... 在我国,多种原因导致了远程开放教育在与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技术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媒体结构缺位与滞后发展的现象,严重迟滞了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进程。因此,我国的开放大学不得不根据远程教育与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技术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的发展特点变化、时代演化逻辑和模式形态变迁,采用一种"分类指导、分区建设、分地使用、分层教学"的广播电视远程开放教育媒体教学的策略。针对全国各地不同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要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人性化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以避免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媒体搭配错位,而导致的学习者学习活动不能承受的媒体接触困难、学习互动缺失等尴尬的教育现象。避免广播电视教育媒体教学的结构缺位现象与滞后发展现象的发生,将我国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发展推进到崭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技术 远程教育 教学实践 生态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教育与研究──韩国传播学者朴明珍访谈录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镇之 朴明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教育 传播 广播电视节目 韩国 传播政治经济学 新闻工作者 本科生 符号学方法 汉城大学 批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燎原广播电视教育: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
3
作者 张少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5-58,共4页
燎原广播电视学校面向农村借助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进行远距离教育,从媒介上看,有广播电视大众传播的成分;从目的性上看,是培养和训练人.大众媒介自身有社会教育功能.培养和训练人属传统的学校教育范畴.两者之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些... 燎原广播电视学校面向农村借助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进行远距离教育,从媒介上看,有广播电视大众传播的成分;从目的性上看,是培养和训练人.大众媒介自身有社会教育功能.培养和训练人属传统的学校教育范畴.两者之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些层面重合度增加.在新的结合面上,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过程和规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即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之间的相互渗透,将会产生新的教育模式生长点.本文从大众传播学和教育传播学相交叉的角度去认识燎原广播电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广播电视教育 大众媒介 训练人 社会教育功能 受众 教学策略 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播全球化与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4
作者 杨颖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信息传播 全球化 广播电视 传媒技术 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媒的发展与主体思维的定位──《学报沙龙·广播电视教育的未来》续笔
5
作者 闵惠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40-41,54,共3页
信息传媒的发展与主体思维的定位──《学报沙龙·广播电视教育的未来》续笔闵惠泉从书刊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信息高速公路"。传播媒介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大,的确令人瞠目。究竟信息传媒的发展变化未来将给... 信息传媒的发展与主体思维的定位──《学报沙龙·广播电视教育的未来》续笔闵惠泉从书刊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信息高速公路"。传播媒介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大,的确令人瞠目。究竟信息传媒的发展变化未来将给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及其思想哪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媒 广播电视教育 主体思维 认识与实践 发展变化 传播媒介 庄子 信息 认识主体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叫中心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以阿萨巴斯卡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淑艳 菅光宾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呼叫中心不仅在电信业、银行业、保险业以及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远程教育中利用呼叫中心也能提高学生支持服务的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阿萨巴斯卡大学的呼叫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接待中心,试图为我国远程教育呼... 呼叫中心不仅在电信业、银行业、保险业以及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远程教育中利用呼叫中心也能提高学生支持服务的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阿萨巴斯卡大学的呼叫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接待中心,试图为我国远程教育呼叫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支持服务 学生 建设 中国 启示 呼叫中心 信息技术产业 电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与教育的结合
7
作者 张君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教育是一种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既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又以一定社会时期的状况来制约自身,并与之相适应。我们把一定社会时期为教育提供的前提和条件称为教育环境。教师是职业教育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 教育是一种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既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又以一定社会时期的状况来制约自身,并与之相适应。我们把一定社会时期为教育提供的前提和条件称为教育环境。教师是职业教育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工作。教育这一关系到国家兴亡的百年大计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环境 广播电视教育 计算机化 教育 教师 信息社会 教育 人才培养 相适应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和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手段现代化
8
作者 冯锦章 《开放教育研究》 1997年第5期19-20,共2页
高等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各项工作上水平。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最基本单元,这已是共识。电大的学科建设指的是什么?或者说电大有没有学科要建设? 就教学而言,电大必修课程中广播电视授课所精选的主讲教师都是该学科的带... 高等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各项工作上水平。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最基本单元,这已是共识。电大的学科建设指的是什么?或者说电大有没有学科要建设? 就教学而言,电大必修课程中广播电视授课所精选的主讲教师都是该学科的带头人。电大聚集了全国各重点学校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央电大事实上早已形成了有相当内涵的高水平的学科群。建校以来,凭借“电大姓电”,这种学科群的教学能量释放是甚为可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 信息技术 教学手段现代化 远距离开放教育 教育手段现代化 学科建设 第二次创业 “注册视听生”教育 非学历教育 电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
9
作者 苏文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蔡敏编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建立了连接通道,并用较为系统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书中,学者们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不断思考马克思主义自恨发展及其发展路径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同频共振 当代马克思主义 发展路径 互联网 高校教育信息 连接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振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4期44-52,共9页
所谓传播方式,概括地说,就是在传播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的形式和手段的总和。任何信息传播媒介都有相应的形式和手段;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传播方式。广播、电视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要具体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就必须从探讨它们... 所谓传播方式,概括地说,就是在传播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的形式和手段的总和。任何信息传播媒介都有相应的形式和手段;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传播方式。广播、电视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要具体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就必须从探讨它们用以传播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方式 构成因素 广播电视 文字传播 信号传播 声音传播 符号系统 传播过程 口语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教育面向广播电视发展态势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跃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86-90,共5页
新闻教育面向广播电视发展态势的若干问题及对策雷跃捷20世纪90年代,由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革命浪潮滚滚而来。信息浪潮的象征之-──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业,在高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和进步着。在科技巨大进... 新闻教育面向广播电视发展态势的若干问题及对策雷跃捷20世纪90年代,由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革命浪潮滚滚而来。信息浪潮的象征之-──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业,在高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和进步着。在科技巨大进步,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机遇和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新闻教育 发展态势 若干问题 广播电视事业 传播方式 问题及对策 电视节目 电视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播电视教育和研究概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云鹏 龙耘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25-32,共8页
中国广播电视教育和研究概观王云鹏,龙耘中国的人民广播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已有53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进入世纪之交的伟大变革时期。伴随并适应它的发展而诞生的新中国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和研究事业,也已分别有了近40年和近45... 中国广播电视教育和研究概观王云鹏,龙耘中国的人民广播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已有53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进入世纪之交的伟大变革时期。伴随并适应它的发展而诞生的新中国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和研究事业,也已分别有了近40年和近45年的历史。现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广播电视教育 教育和研究 广播电视系统 电子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事业 传播 中专学校 广播事业 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文化传播与未来发展探究——评《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奕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27-127,共1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媒介和当代最强有力的文化载体。在这个大众传播时代,要发挥电视的强势传媒功能和艺术性,以赢得大众的乐意接受;积极建构电视文化艺术论体系,以实现电视文化艺术理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媒介和当代最强有力的文化载体。在这个大众传播时代,要发挥电视的强势传媒功能和艺术性,以赢得大众的乐意接受;积极建构电视文化艺术论体系,以实现电视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的系统化。张凤铸与施旭升合著的《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对中国广播电视艺术文化传播与未来发展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功能 艺术理论研究 广播电视艺术学 大众传媒 网络信息技术 文化载体 大众传播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灿灿 黄维凤 +8 位作者 陈春丽 刘红群 徐霞 杨晓娟 秦晓黎 牛世慧 李媛媛 阚庆贺 孙润润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评价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评价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衰弱状况、躯体功能、骨骼肌质量及体质量指数,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中文版蒂尔堡衰弱指标量表得分为(4.51±1.15)分,低于对照组的(5.21±1.24)分(P<0.05);观察组简易机体功能评估得分、握力及步速分别为(9.78±0.86)分、(20.22±1.61)kg和(4.81±1.02)s/4 m,均优于对照组的(8.61±1.13)分、(19.23±2.80)kg、(5.55±1.33)s/4 m(P均<0.05);观察组骨骼肌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小腿围和体质量指数分别为(8.01±1.22)kg/m^(2)、(25.86±1.77)cm、(33.61±1.61)cm和(23.84±2.17)kg/m^(2)均高于对照组的(7.35±1.13)kg/m^(2)、(25.01±2.00)cm、(32.74±1.83)cm和(22.66±2.66)kg/m^(2)(P均<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信息传播联合运动干预对衰弱血透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等干预,可显著提高衰弱状态,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及肌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伴衰弱 健康信念模式 信息传播 健康教育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
15
作者 何修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91-92,97,共3页
论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何修观广播电视,从一出现就具有教育功能。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属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之一。广播电视的功能有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之分。自然功能就是传播音像信息符号,没有阶级性,为一切社会、阶级、集团所利用,... 论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何修观广播电视,从一出现就具有教育功能。广播电视的教育功能属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之一。广播电视的功能有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之分。自然功能就是传播音像信息符号,没有阶级性,为一切社会、阶级、集团所利用,是社会功能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 信息传播 学校教育 受众 自然功能 信息符号 社会教育节目 思想品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电视节目的信息和传播
16
作者 王绥祥 《开放教育研究》 1997年第5期40-42,共3页
教育电视节目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它贯穿在电视播出的每时每刻,用节目中携带的各种教育信息作用着广大受众。如何才能提高教育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关键还在于让教育电视节目符合信息传输的规律。因而教育电视工作者应研究电视信息的... 教育电视节目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它贯穿在电视播出的每时每刻,用节目中携带的各种教育信息作用着广大受众。如何才能提高教育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关键还在于让教育电视节目符合信息传输的规律。因而教育电视工作者应研究电视信息的产生、变换和传输过程,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特征,找出其信息传播的规律,最有效地加强各个环节的信息处理,才能提高节目的质量,让收视率上升。教育电视台是一个不同于综合电视台的教育类的专业台,通常人们总认为专业台的信息传播及不上综合台。其实不然,首先,就其教育信息的内容而言,它也是包罗万象的;其次,其受众同样也包含着各个年龄段和各个文化层次。因而可以说它与综合台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电视 大众传媒 教育电视节目 教育信息传播 受众 信息 教育节目 节目的 信息编码 信息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 广播电视教育的未来
1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33-39,共7页
主题 广播电视教育的未来这是一次虽未形成争鸣,但是见解并非完全一致的沙龙,所涉及的问题有:①建立广播电视理论的学院派。②广播电视学的基础建设。③我们需要真正的知识分子。④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期。⑤广播电视的生存环境--... 主题 广播电视教育的未来这是一次虽未形成争鸣,但是见解并非完全一致的沙龙,所涉及的问题有:①建立广播电视理论的学院派。②广播电视学的基础建设。③我们需要真正的知识分子。④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期。⑤广播电视的生存环境--世界文化发展格局。③新的"院系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教育 院系调整 信息高速 知识分子 学院派 转型期 现代化道路 理论建设 一体化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语境下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钦太 林秀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共5页
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活跃了教育传播的生态,影响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引发了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模式的重构。该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系统论、技术哲学等理论,分析了信息时代教育传播语境的变化,总结了由此引起的教... 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的语境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活跃了教育传播的生态,影响了教育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引发了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模式的重构。该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系统论、技术哲学等理论,分析了信息时代教育传播语境的变化,总结了由此引起的教育传播过程要素的变化,即:教育者从"把关人"变成"引导者"、受教育者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多元化、教育信息实现数字化、教育媒体传播由单向变成双向或多向;据此,文章针对面对面教学、远程教育、Web2.0非线性双向互动的教育传播过程模式进行重构,分别提出了其传播过程模式。文章最后分析了信息时代下教育传播过程模式的新发展,并指出了传播技术的变迁促使教育传播过程的重构,其传播过程更重视个体的发展,体现了人与技术的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育传播 传播过程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我国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靳雪征 李雨波 +3 位作者 张迪 刘雨凡 张莹 吴敬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7-531,548,共6页
目的 了解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公众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情况,为有效开展相关信息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样本库调查样本2837人,分析... 目的 了解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公众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情况,为有效开展相关信息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样本库调查样本2837人,分析其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内容偏好和网络传播渠道使用频率,以及不同特征的调查对象在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获取渠道选择方面的差异。结果 调查对象对知识类、生活方式与行为类、防护意识类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的关注度均较高,回答“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者占比均超过50%。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信息获取行为可将网络传播渠道分为搜索类、浏览类和被动接触类3类;百科类网站、搜索引擎和问答类网站等搜索类渠道是调查对象获取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渠道,回答“总是”和“经常”使用者占比依次为79.4%、75.8%、61.8%;微信公众号(57.2%)、微信朋友圈(54.1%)、微博(52.2%)等被动接触类渠道也成为其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女性对搜索类渠道的使用(77.5%)高于男性(72.6%);农村居民对搜索类渠道(64.1%)和被动接触类渠道(50.2%)的使用低于其他人群;自评健康信息素养不好者对搜索类渠道的使用相对少(68.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健康教育信息的传播,要注重发挥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作用,并重视不同人群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行应对准备期 健康教育信息 传播内容 传播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