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介融合背景下类型化广播主持人研究》评介 |
孟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2
|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关系透视 |
施玲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3
|
专业化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方向 |
李军
李博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4
|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港台腔”对大众语言传播的影响 |
高国庆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及散文化风格 |
李振康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6
|
广播节目主持人对女性职业生活的表达与阐释——对《女人回家备忘录》主持人表达的思考 |
刘利群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7
|
杂家、专家、主持家—中国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必然走向 |
李云朝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广播节目主持人建立工作档案的必要性 |
黄文林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定位与错位 |
潘世权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0 |
|
10
|
浅谈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意识 |
司徒彬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0 |
|
11
|
节目主持人传播能力概念的提出与思考 |
熊征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2
|
主持人做广告的传播伦理之辩 |
胡正强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节目主持人口语生成机制的特点 |
娄开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4
|
用机制的力量造就一代合格的节目主持人 |
蒋克强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5 |
0 |
|
15
|
节目主持人五人谈──认识危机 迎接挑战 |
铁城
赵忠祥
林如
虹云
张颂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0 |
|
16
|
浅析融媒体时代“与受众平行”娱乐节目主持定位——以上海东广101频率娱乐脱口秀节目《音乐早餐》为例 |
李聪聪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关于规范意识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二十五 |
张颂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8
|
出版心中要有群众 |
珞珈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面对话筒(一) |
田雨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
20
|
在酷爱与追求中攀登 |
田雨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