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柔广延大气簇射探测阵列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有恒 董玉琚 +11 位作者 袁澎 王辉 张慧敏 王挺鹤 孟烈 戴宏跃 孙欣新 曹臻 赵玉凤 何长孝 代义方 力京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6-91,共6页
本文介绍了1988年投入运行的怀柔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的设备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原始数据的记录处理方式。各种检验和首批EAS观测数据表明,该阵列可有效地用于对能量在10^(15)—7×10^(16)eV范围的EAS的探测和研究。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阵列 宇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线质量测量简述
2
作者 周韦钦 马玲玲 +2 位作者 毛基荣 闫大海 李睿智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72,共13页
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是当今宇宙线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膝”区宇宙线成分及能谱的研究是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途径之一。目前,“膝”区宇宙线的测量只能通过地面探测器阵列测量宇宙线在大气中引发的广延大气簇射来实现。与空间实... 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是当今宇宙线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膝”区宇宙线成分及能谱的研究是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途径之一。目前,“膝”区宇宙线的测量只能通过地面探测器阵列测量宇宙线在大气中引发的广延大气簇射来实现。与空间实验相比,地面实验面临成分鉴别能力差、能量重建误差大等难题。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宇宙线地面实验对宇宙线成分的测量方法、结果及其面临的困难,并对国内LHAASO实验在宇宙线质量测量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广延大气簇射 探测器阵列 质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风光在险峰──为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建成五周年而作
3
作者 谭有恒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1-65,共5页
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建立五年来,其难得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与适当的技术和规模相结合,调动高山优势,开创了宇宙地面的新局面,本文着重讨论了我们如何以科学态度去宣传羊八井的科学价值,使羊八井的事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关键词 宇宙线(CosmicRays) 超高能(UltraHighEnergy) 甚高能(VeryHighEnergy) γ天文(Gamma-RayAstronmy)) 广延大气簇射(ExtensiveAirShower 略称EAS或AS) 广延大气簇射探测阵列(ASArray)大气契仑可夫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概况 被引量:21
4
作者 曹臻 陈明君 +12 位作者 陈松战 胡红波 刘成 刘烨 马玲玲 马欣华 盛祥东 吴含荣 肖刚 姚志国 尹丽巧 查敏 张寿山(代表LHAASO合作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共16页
宇宙线发现百年以来,宇宙线起源仍然是一个谜.研究宇宙线起源主要在甚高能(VHE)伽马射线天文学和宇宙线物理学两个领域交叉展开.新一代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拥有高海拔、全天候和大规模优势,利用多种探测手段对宇宙线开展联合观测... 宇宙线发现百年以来,宇宙线起源仍然是一个谜.研究宇宙线起源主要在甚高能(VHE)伽马射线天文学和宇宙线物理学两个领域交叉展开.新一代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拥有高海拔、全天候和大规模优势,利用多种探测手段对宇宙线开展联合观测,大幅提升对伽马射线和宇宙线的鉴别能力.LHAASO将开展全天区伽马源扫描搜索以大量发现新伽马源,将获得30TeV以上伽马射线探测的最高灵敏度,将在宽达5个数量级的能量范围内精确测量宇宙线分成份能谱,为揭开宇宙线起源谜团给出重要判据.系统介绍了LHAASO的探测器结构、性能优势和科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甚高能伽马线 广延大气簇射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大动态粒子探测器 被引量:2
5
作者 谭有恒 袁澎 +6 位作者 董玉琚 张慧敏 王辉 王挺鹤 潘仲韬 吴友忠 王祥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11,共6页
动达范围达10~4的大面积闪烁探测器已研制成功并成功地用于超高能宇宙射线的长期观测。它有好于90%的位置一致性,约4×10~4/m^2的最大可测粒子密度。本文还介绍了它的标定和使用方法,讨论了测定的可靠性问题。
关键词 粒子 探测器 广延大气簇射 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AASO-KM2A阵列探测器模拟软件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松战 赵静 +8 位作者 刘烨 何会海 侯超 李秀荣 张忠泉 李骢 刘佳 李哲 王玲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介绍KM2A模拟软件的设计。该设计基于Geant4建立由6 000多个探测器组成的LHAASOKM2A阵列,模拟各探测器对广延大气簇射中次级粒子响应,并通过优化模拟流程大幅降低软件运行时的内存需求避免内存溢出,通过简化部分模拟大幅提高软件运行速... 介绍KM2A模拟软件的设计。该设计基于Geant4建立由6 000多个探测器组成的LHAASOKM2A阵列,模拟各探测器对广延大气簇射中次级粒子响应,并通过优化模拟流程大幅降低软件运行时的内存需求避免内存溢出,通过简化部分模拟大幅提高软件运行速度,使软件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宇宙线 广延大气簇射 LHAA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羊八井ARGO实验大厅自然温度环境的监测
7
作者 张吉龙 卢红 +4 位作者 谭有恒 王焕玉 王辉 吴超国 张慧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由25个温度传感器排列成5×5阵列组成的温度监测系统,测量了大厅内温度分布和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即使在羊八井最寒冷的1月份,大厅内自然环境下的温度也保持在0℃左右,在白天或夜晚的和不同位置的温差都在3℃以内。可以确信,当... 由25个温度传感器排列成5×5阵列组成的温度监测系统,测量了大厅内温度分布和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即使在羊八井最寒冷的1月份,大厅内自然环境下的温度也保持在0℃左右,在白天或夜晚的和不同位置的温差都在3℃以内。可以确信,当电子学设备开始工作后,RPC要求的工作温度能在自然条件下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温度监测系统 温度分布 高阻平板室 RPC 探测器 广延大气簇射阵列 天体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O-YBJ实验硬件系统
8
作者 徐斌 贾焕玉 何丽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51,共5页
中意合作ARGO-YBJ实验采用全覆盖地毯式RPC探测器阵列来探测广延空气簇射事例。讨论了该实验硬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实验信号采集、处理、传输、缓存和数据输出过程。最后对该实验在"scaler"模式下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处... 中意合作ARGO-YBJ实验采用全覆盖地毯式RPC探测器阵列来探测广延空气簇射事例。讨论了该实验硬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实验信号采集、处理、传输、缓存和数据输出过程。最后对该实验在"scaler"模式下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中心区探测器群(Clusters)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 RPC探测器 数据获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打造羊八井国家科学实验平台——对羊八井实验基地发展规划的思考
9
作者 谭有恒 孟宪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9-46,38,共9页
逾20年的策划,数十人十多年的埋头苦干,迎来了羊八井宇宙线实验大发展历史机遇的到来。作为中科院规划中的国家西部基础研究平台,羊八井的学科定位、平台功能、近远期目标和科研项目,须在对学科发展、国家需要、羊八井优势和现有基础的... 逾20年的策划,数十人十多年的埋头苦干,迎来了羊八井宇宙线实验大发展历史机遇的到来。作为中科院规划中的国家西部基础研究平台,羊八井的学科定位、平台功能、近远期目标和科研项目,须在对学科发展、国家需要、羊八井优势和现有基础的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加以规划。作为一个基础研究平台,羊八井需要一个功能强大、能覆盖广阔能区、能支持多个课题甚至能为多种学科长期服务的当家设备。为此,许多建议被提了出来,展现了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羊八井发展的设计。文章对此作了简要评论并具体提出了“基于AR G O地毯的羊八井超级复合陈列计划”及发展多学科研究、明确平台功能和理顺管理体制等诸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八井(YBJ) 宇宙线 EAS(广延大气簇射) ARGO地毯 RPC(高阻平板室) IACT(大气契仑可夫成像望远镜) YSCA(羊八井超级复合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柔EAS阵列微机在线数据处理系统简介
10
作者 董玉琚 谭有恒 +7 位作者 袁澎 王辉 王挺鹤 张慧敏 孟烈 力京 袁余奎 李延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2-318,共7页
一套以国产材料和元器件自行研制的用于探测和研究超高能宇宙射线的阵列设备已于1988年春在北京怀柔站投入运行。该设备包括53个大面积大动态粒子探测器。(覆盖面积10500m^2)以及其专用电子学监测记录的微机在线多点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一套以国产材料和元器件自行研制的用于探测和研究超高能宇宙射线的阵列设备已于1988年春在北京怀柔站投入运行。该设备包括53个大面积大动态粒子探测器。(覆盖面积10500m^2)以及其专用电子学监测记录的微机在线多点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示于图1)。它经受住了长期日夜不停的野外运行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 微机 广延大气簇射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SMA-Lhasa热中子探测器阵列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11
作者 姚佳东 陶明锐 +1 位作者 周荣 杨朝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2-377,共6页
PRISMA-Lhasa热中子探测器阵列是一套新型广延大气簇射(EAS)观测阵列,该阵列可以同时观测中子和电子。为了收集PRISMA-Lhasa系统的观测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利用WINDOWS平台中的MFC界面库设计编写了一套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集成TC... PRISMA-Lhasa热中子探测器阵列是一套新型广延大气簇射(EAS)观测阵列,该阵列可以同时观测中子和电子。为了收集PRISMA-Lhasa系统的观测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利用WINDOWS平台中的MFC界面库设计编写了一套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集成TCP网络通信收发、实验数据处理和输出数据文件等功能并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MFC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大太阳耀斑暴发后观测到的lOTev宇宙线流增长事件
12
作者 羊八井EAS合作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37-49,共13页
1990年在海拔4310m的西藏羊八井建成的中日合作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在世界同类设施中具有最低的阈能和最大的事例产额,宜对于超高能(UHE)宇宙线源,特别是瞬态源的探索。1991年3月24日和8月26日该阵列在15——50Tev能区测量到了为期... 1990年在海拔4310m的西藏羊八井建成的中日合作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在世界同类设施中具有最低的阈能和最大的事例产额,宜对于超高能(UHE)宇宙线源,特别是瞬态源的探索。1991年3月24日和8月26日该阵列在15——50Tev能区测量到了为期数小时的宇宙线流的显著增长,前者的峰值相对增长幅度达40%,显著性大于10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EAS) 阵列(Array) 太阳高能粒子(SEP) 超高能(UHE) 地面事件(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实验的国际一流学术展望
13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1-58,共8页
文章在分析羊八井一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蒙特长罗模拟的方法论述了羊八井二期和三期阵列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文章通过对羊八井学术成果的展望,将可能确定哈勃常数H。宇宙红外光子,据此可以敲定宇宙的年龄,对宇宙学的研究产生重... 文章在分析羊八井一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蒙特长罗模拟的方法论述了羊八井二期和三期阵列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文章通过对羊八井学术成果的展望,将可能确定哈勃常数H。宇宙红外光子,据此可以敲定宇宙的年龄,对宇宙学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广延大气簇射(EAS) 阻性板探测器(RPC) Gamma线 超高能(UHE) 河外星系核(AGN) 宇宙Gammma暴(GRB) 甚高能(VHE) 哈勃常数(HubbleConstant) 契仑科夫光(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4300 m高度上的高能宇宙线研究
14
作者 谭有恒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33,共16页
随着γ射线天文学的兴起,10年前在西藏高原海拔4300 m的羊八井谷地,出现并成长着一个国际知名的宇宙线实验站。其中日合作的ASγ阵列在国际同类实验中,首先观测到了蟹状星云的Multi-TeV稳定γ射线发射及活动星系核Mrk 501在1997年、Mrk ... 随着γ射线天文学的兴起,10年前在西藏高原海拔4300 m的羊八井谷地,出现并成长着一个国际知名的宇宙线实验站。其中日合作的ASγ阵列在国际同类实验中,首先观测到了蟹状星云的Multi-TeV稳定γ射线发射及活动星系核Mrk 501在1997年、Mrk 421在2000年的Multi-TeV γ射线强爆发,独家测出了反映太阳和行星际磁场状态的宇宙线太阳阴影的偏移并将之用于太阳活动变化的监测,利用高海拔优势及乳胶室和Burst探测器与阵列的联合实验进行了超高能宇宙线能谱和成分的研究。以高阻板探测器(RPC)地毯式阵列迈入≈100 GeV空白能区的中意合作ARGO(Astroparticle physics Research at Ground-based Observatory)计划,已进入大规模安装调试阶段。欲牢固占领Multi-GeV-TeV能区和满足对高可变、大峰流、短时标河外γ源的观测所需的高海拔巨型大气契仑可夫光成像望远镜计划5@YorG,也正在酝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宇宙线 综述 γ源 广延大气簇射 广延大气簇射探测阵列 大气契仑可夫光成像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西藏ASγ实验三期数据寻找TeV能区的γ暴
15
作者 周勋秀 黄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1-624,共4页
利用西藏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TeV能区γ暴进行了全天区独立寻找.分析了约14.5亿个事例,找出了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但... 利用西藏羊八井广延大气簇射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对TeV能区γ暴进行了全天区独立寻找.分析了约14.5亿个事例,找出了在给定的小天区和时间间隔内出现的事例团,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估计背景.发现少量事例团对背景有明显超出,但考虑到试验次数巨大,因此还不足以认定为γ暴.通过Monte Carlo模拟,给出了在95%置信水平下流强上限的估计值为10-9~10-7光子/(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γ线暴 广延大气簇射 TeV能区 等天顶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快速的 Blue-LED 快时间探测器标定系统
16
作者 许贤武 丁林恺 +7 位作者 王辉 卢红 刘绍敏 张春生 张吉龙 张慧敏 施志政 谭有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4-328,共5页
为了能够连续有规律地监测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快时间探测器和电子学系统各部分的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羊八井宇宙线EAS实验使用了一套由CAMAC-DAC、TKO-Bufer、Blue-LED和LED-amp构成... 为了能够连续有规律地监测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EAS)阵列快时间探测器和电子学系统各部分的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羊八井宇宙线EAS实验使用了一套由CAMAC-DAC、TKO-Bufer、Blue-LED和LED-amp构成的快时间探测器标定系统。该标定系统的速度快、易于扩展、引起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死时间少,对于30TeV以上的空气簇射事例,羊八井二期阵列的角分辨可达0.5°,此外它还能监测光电倍增管周围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宇宙线 快时间 探测器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BUS-CAMAC 数据采集系统在宇宙线 EAS 实验中的应用
17
作者 许贤武 丁林恺 +7 位作者 王辉 卢红 刘绍敏 张春生 张吉龙 张慧敏 施志政 谭有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5-250,共6页
本文以中日合作西藏羊八井宇宙线EAS实验所使用的FASTBUS-CAMAC混合数据采集系统为例,介绍了FASTBUS总线的主要特点,功能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PC的接口功能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 广延大气簇射 数据采集系统 宇宙线 EAS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羊八井宇宙线EAS阵列寻找10Tev能区的γ暴
18
作者 孟宪茹 拉巴次仁 +3 位作者 扎西桑珠 单增罗布 丁晓红 袁爱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羊八井一期实验是利用49个闪烁体探测器及相应的电子学数据采集系统对CygX—3HerX—1Creb等北天高能天体可能的10Tevγ流发射进行研究。特别是对10Tevγ流及γ暴的寻找有了新的进展。
关键词 10Tev能区 γ暴 羊八井宇宙线 EAS阵列 闪烁体探测器 高能天体 广延大气簇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