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公园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艾锦辉 方小山 +1 位作者 张雪霏 范存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11-6129,共19页
湿地公园健康状态是开展湿地保护、修复与指导其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城市区域内湿地公园建设迅速但湿地生境整体衰退严重,如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湿地公园面临高度外部干扰与环境限制,亟需有效手段评估区域内湿地公园健康状态以实... 湿地公园健康状态是开展湿地保护、修复与指导其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城市区域内湿地公园建设迅速但湿地生境整体衰退严重,如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湿地公园面临高度外部干扰与环境限制,亟需有效手段评估区域内湿地公园健康状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稳定性-功能性-可持续性”为框架,构建了包含3准则11因素40指标的湿地公园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遥感影像处理、实地调研、统计年鉴查阅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指标数据,对生态修复后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进行综合健康评价与分析,以期指导其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区域内湿地公园健康评估与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稳定性是影响湿地公园健康状态的主要准则,权重排序为稳定性(0.5094)>功能性(0.3046)>可持续性(0.1860);(2)海珠湿地二期综合健康指数为3.7735,呈健康状态;(3)影响二期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是生态功能与水体特征,其中,权重排序前5的主要指标为水质类别、净化能力、水文调节、水陆面积比、水体富营养化程度;(4)结合评价结果,从水体修复、植物管护、园区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广州海珠湿地二期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划定与规划策略——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涛 姚江春 +1 位作者 朱江 李翔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采用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空间内部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识别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空间差异,利用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划定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管控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 采用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空间内部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识别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空间差异,利用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划定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管控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结果将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并以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重点聚焦人类活动强度、保护利用、生态修复等重要指标,探讨差异化的规划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详细规划单元 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规划管控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视角下超特大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保护利用的规划策略研究--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涛 姚江春 +1 位作者 朱江 黄慧明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9,共8页
从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依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结果呈现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相关案例,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从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3个维度,提出促进超特大城... 从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视角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依据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结果呈现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相关案例,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从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空间3个维度,提出促进超特大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保护利用的规划策略。一是要结合超特大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内自然资源的主导特征,提高主导自然资源的数量;二是要提高自然资源的质量等级;三是要优化生态空间保护利用分区,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高的地区做好生态保育,对价值低的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并提高生态空间内的设施配套水平和景观环境品质。最后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生态空间保护利用 超特大城市中心区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放区域的非使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伟俊 刘东煊 +3 位作者 黄羿 常向阳 佘年 冯宝莹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4期218-225,共8页
非使用价值是环境资源的一种内在属性,科学合理的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评估对合理规划和保护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全球仅有三个“城央”湿地公园之一,也是国内位于特大型城市中心区域最大的湿... 非使用价值是环境资源的一种内在属性,科学合理的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评估对合理规划和保护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全球仅有三个“城央”湿地公园之一,也是国内位于特大型城市中心区域最大的湿地公园。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更能体现出广州市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广州市湿地公园资源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条件价值法,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广州市公众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支付意愿,来评估其非使用价值。经单纯随机抽样统计分析模型核算后,得出2017年海珠湿地开放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为3.81×10^9元·a^-1,其中遗产价值最高,选择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存在价值依次降低。运用SPSS19.0软件对广州市居民群体特征、支付意愿和WT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性别、居住时间、是否关注对环境的影响、月收入和海珠湿地的了解程度等5个指标是影响受访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而性别、年龄、是否有子女、居住时间、职业、月收入和居住地等7个指标是影响受访者支付金额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使用价值 广州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城央湿地公园 条件价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 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
5
作者 时雨 《绿色中国》 2018年第3期44-45,共2页
今年是第22个“世界湿地日”,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在此次活动中,国家林业局为河北永年洼等84处经试点后通过验收,且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代表授牌。据介绍,目前我国拥有国际重要湿... 今年是第22个“世界湿地日”,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在此次活动中,国家林业局为河北永年洼等84处经试点后通过验收,且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代表授牌。据介绍,目前我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57个,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602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98个,湿地保护率5年间增加5.52个百分点,已达4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湿地 湿地公园 可持续发展 广州 中国 湿地自然保护区 城镇 国家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技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研究——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蒲苑君 李铤 +1 位作者 陈莹 张俊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2期64-66,共3页
为提高城市湿地公园土壤质量,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结合土壤特征和拟栽植物特征,混制土壤改良剂,采用机械混配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通过跟踪监测和对比分析土壤改良区和未改良区的土壤理化特征和土... 为提高城市湿地公园土壤质量,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结合土壤特征和拟栽植物特征,混制土壤改良剂,采用机械混配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通过跟踪监测和对比分析土壤改良区和未改良区的土壤理化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并应用遥感影像和无人机影像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改良技术可将土壤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提高土壤可溶性离子浓度、有机质含量、入渗率,降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通气性,同时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改良区的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均明显优于未改良区,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植被生长情况,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特征 土壤酶活性 植被特征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草本植物组成和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晖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4期36-38,145,共4页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森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束植物,研究表明,(1)维管束植物共130科434属625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9种;被子植物113科414属596种...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森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中的维管束植物,研究表明,(1)维管束植物共130科434属625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9种;被子植物113科414属596种,包括单子叶植物22科104属161种;双子叶植物91科310属435种。(2)大科主要有菊科(26种)、禾本科(19种)、豆科(11种)、莎草科(10种)、玄参科(10种),是湿地草本植物中的优势种或建群种。科的分布型以世界广布(29科)和泛热带分布(11科)为主,属的区系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45属)和世界广布(32属)为主,热带性与温带性分布的R/T值为4.78,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呈现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植物资源调查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绿化景观工程
8
《广东园林》 2016年第4期100-101,共2页
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景观区,位于广州市城市中轴线核心城区,是目前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内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模约40 000 m^2,工程总造价2500多万元,其中园建面积约26 000 m^2,绿化面积约13 900 m^2。
关键词 国家湿地公园 海珠 工程总造价 绿化景观 生态湿地 内面积 亲水 特色景观 城市中轴线 景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海珠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唐虹 冯永军 +5 位作者 刘金成 梁健超 毕肖峰 范存祥 胡慧建 杨锡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1,共6页
城市化进程通常对城市区域原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城市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研究,作为城市生态修复的一部分,目前成为研究热点,对科学评价城市生态恢复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于2013~2015年,对广州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前... 城市化进程通常对城市区域原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城市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研究,作为城市生态修复的一部分,目前成为研究热点,对科学评价城市生态恢复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于2013~2015年,对广州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前期、完成期和成效期的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77种,隶属于13目31科。对比采取生态修复前后,鸟类种类及种群数量均逐年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上升,但均匀度有所下降;候鸟和水鸟物种数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结果表明海珠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对鸟类群落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海珠湿地已逐渐成为候鸟和水鸟的重要分布区,在候鸟和水鸟的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海珠 湿地公园 野生动物 鸟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体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以广州海珠湖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诗琴 王庆 +1 位作者 刘璐 杨宇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3-1456,I0031-I0035,共19页
于2021年1月,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DNA)技术,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湖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调查,并比较了eDNA和传统形态学鉴定对浮游动物的检出能力。结果表明:eDNA检出海珠湖无脊椎动物9门16纲34目71... 于2021年1月,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DNA)技术,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湖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调查,并比较了eDNA和传统形态学鉴定对浮游动物的检出能力。结果表明:eDNA检出海珠湖无脊椎动物9门16纲34目71科93属13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水采样品中共检出9门50属68个OTUs,网采样品中共检出6门27属35个OTUs,沉积物休眠卵样品中共检出9门70属103个OTUs。水采和网采样品中,主要的无脊椎动物均为轮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沉积物中主要的无脊椎动物为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沉积物休眠卵OTU丰富度最高,水采样品的OTU丰富度高于网采样品。比较浮游动物的形态鉴定和eDNA鉴定,发现后者在属水平上能鉴定出更多的种类;形态学鉴定的桡足类(100%)和多数轮虫(58.82%)可被eDNA注释出,而eDNA注释出的多数桡足类(71.43%)和轮虫(58.82%)在形态学鉴定中未发现;eDNA未注释出枝角类。结果表明,eDNA在无脊椎动物调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组合应用能更全面地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环境DNA 无脊椎动物 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广州海珠湿地生态艺术国际双年展-简介
11
《广东园林》 202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海珠湿地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地处珠三角水鸟生态廊道的主廊道,占地11 km²,范围主要包括海珠湖及湿地一期、二期、三期等区域。其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 海珠湿地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地处珠三角水鸟生态廊道的主廊道,占地11 km²,范围主要包括海珠湖及湿地一期、二期、三期等区域。其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的复合湿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艺术 海珠湿地 国际双年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典型绿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建会 方政 林志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869-9877,共9页
绿地对于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土壤入渗的定量化研究是评价城市绿地雨洪调蓄能力的关键。受城市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差异较大。采用双环入渗仪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典型乔草和... 绿地对于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土壤入渗的定量化研究是评价城市绿地雨洪调蓄能力的关键。受城市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差异较大。采用双环入渗仪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典型乔草和灌草绿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进行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绿地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处于中等至较高水平,但受机械和人为压实作用,绿地土壤容重偏大,总孔隙率偏低,加上外来客土影响,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高,且有人为侵入体混入等,从而抑制了绿地表层土壤的水分入渗;(2)灌草相对于乔草对绿地表层土壤水分入渗的改善更为明显,这主要与前者的根系分布较浅有关,此外灌草绿地的凋落物更易留存,且其细根分解较快,这均有助于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及时返还,从而促进了绿地表层土壤的水分入渗;(3)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绿地土壤的水分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更符合Kostiakov模型。未来广州市绿地的建设及管理应减少土壤压实及外来客土混入,适当增加灌草比例,使其兼顾旅游休闲和雨洪蓄积功能,从而有助于海绵城市的高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入渗 双环入渗仪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评出十大最美湿地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晓军 《国土绿化》 2015年第11期56-56,共1页
11月6日,历时一年的"广东湿地万里行"系列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广大市民和专家的综合评选,南沙滨海湿地景区、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 11月6日,历时一年的"广东湿地万里行"系列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广大市民和专家的综合评选,南沙滨海湿地景区、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东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十个湿地荣获"广东最美湿地"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国家湿地公园 省级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湿地 滨海湿地 万绿湖 湿地 深圳福田 淇澳 海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