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广州十三行行商伍氏浩官造园史录 被引量:19
1
作者 彭长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
清末广州十三行行商之首——伍氏浩官家族曾在广州河南、花地等地造园。这些花园在满足伍家奢华生活的同时,也是十三行外贸时期西方商人或本地文人士绅活动聚会最重要的空间场所,并因其风格独特、艺技甚高而成为清末广州行商花园的代表... 清末广州十三行行商之首——伍氏浩官家族曾在广州河南、花地等地造园。这些花园在满足伍家奢华生活的同时,也是十三行外贸时期西方商人或本地文人士绅活动聚会最重要的空间场所,并因其风格独特、艺技甚高而成为清末广州行商花园的代表。尝试综合运用中、西文献史料,对伍氏浩官家族广州造园的历史脉络和艺术特点予以揭示,以贡献于行商花园乃至岭南园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中国 广州十三行 岭南园林 商花园 浩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公园之始——广州十三行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长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之间,广州十三行英国商馆和美国商馆前的珠江河滩上曾出现过2处先分立后连成一体的、由西方商人共同使用的园林,即当时根据出资人和所处地段的不同而被分别命名的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这2座园林的建造反映了西方近... 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之间,广州十三行英国商馆和美国商馆前的珠江河滩上曾出现过2处先分立后连成一体的、由西方商人共同使用的园林,即当时根据出资人和所处地段的不同而被分别命名的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这2座园林的建造反映了西方近代公园的规划理念,其植物配置的本土化是西方植物学家对华南植物长期研究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广州的西方商人还引入教堂等公共活动空间,并组建管理机构等,从而使美国花园、英国花园真正成为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西式公园,它们是世界性公园早期建造历史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公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近代公园 广州十三行 美国花园 英国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十三行:清代封建外贸制度的牺牲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金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4,共6页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封建外贸制度下形成的商业资本集团。他们仰仗清政府授予的某些特权,垄断广州的对外贸易,并成为清政府管理和约束外商的媒介和工具。但是,行商在实际的经营中,既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又没有法制上的保障,故经常因拖欠外商...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封建外贸制度下形成的商业资本集团。他们仰仗清政府授予的某些特权,垄断广州的对外贸易,并成为清政府管理和约束外商的媒介和工具。但是,行商在实际的经营中,既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又没有法制上的保障,故经常因拖欠外商债务而被课以重罚。加之清政府的多方敲诈勒索,不少行商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成为清代封建外贸制度的牺牲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 清代 封建外贸制度 牺牲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十三行及其清宫档案开发 被引量:2
4
作者 覃波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 外贸垄断组织 官方组织 清朝 历史档案 档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广州十三行“万成行”相关史料补遗
5
作者 黄忠鑫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5-185,共1页
梁嘉彬先生《广东十三行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对广州十三行沿革、行商事迹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史料搜集和考证。其中,第三章第二十节“万成行”详细论证了中外文献中的行商沐士方(Lyqua)的经营经历。由于万成行存在... 梁嘉彬先生《广东十三行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对广州十三行沿革、行商事迹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史料搜集和考证。其中,第三章第二十节“万成行”详细论证了中外文献中的行商沐士方(Lyqua)的经营经历。由于万成行存在时间较短,因而留存的记载并不多,亦缺乏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 史料搜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 补遗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规划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曲少杰 《规划师》 2004年第2期30-31,共2页
开辟广州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遗址整饬利用的最好模式,开发构想形成“四区一轴”的网络整体和前展馆后街区的格局。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遗址 城市文化 广州十三 绿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化的法制趋势与回应——以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为中心
7
作者 朱腾伟 张洪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清朝时期,为了应对近代化趋势下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要求,清朝政府以管理和开展贸易的主体粤海关、行商与外商为中心,通过赋予各主体不同的权利并课以义务,形成了海关管理法律制度、国内商人管理法律制度及外国人管理法律制度,共同构成... 清朝时期,为了应对近代化趋势下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要求,清朝政府以管理和开展贸易的主体粤海关、行商与外商为中心,通过赋予各主体不同的权利并课以义务,形成了海关管理法律制度、国内商人管理法律制度及外国人管理法律制度,共同构成了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体系。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是对清朝原有法律制度特别是对外贸易管理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其虽为变革,却也有章可循。在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构建路径选择上,清朝政府汲取外贸管理的经验,根据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需要进行法律制度创新,并结合法律实践效果及现实情况变化而不断调整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趋势 中亚贸易 广州十三行 法律制度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行行商的成败兴衰
8
作者 郭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5,共2页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废止了自清初以来的海禁政策,宣布在东南沿海开设榷关,负责接待外国来华商船。次年,广东的粤海关正式成立,并在广州设立了洋货行,挑选“身家殷实之人,愿克洋货行者”作为行商,专司接待洋商,这便是清朝历史上...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废止了自清初以来的海禁政策,宣布在东南沿海开设榷关,负责接待外国来华商船。次年,广东的粤海关正式成立,并在广州设立了洋货行,挑选“身家殷实之人,愿克洋货行者”作为行商,专司接待洋商,这便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在此后的100多年里,行商中诞生了好几位世界闻名的富商巨贾,却也有着不少破产、流放的失败者,他们一同见证着清朝对外贸易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 康熙二十三 洋商 对外贸易 东南沿海 海禁政策 富商巨贾 榷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前十三行并未垄断中外贸易 被引量:4
9
作者 黄福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对外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其中既有正常的合法贸易,也有非法的走私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在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时,一般都认为:广州十三行完全控制了这行业,垄断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的认为,在广州的进出口贸易中... 对外贸易是指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交换,其中既有正常的合法贸易,也有非法的走私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在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时,一般都认为:广州十三行完全控制了这行业,垄断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的认为,在广州的进出口贸易中,除了几种手工业品在行商加保的条件下,允许外商与散商交易外。“其它大宗进出口商完全由行商垄断经营。”有的认定行商完全控制中外贸易,“一切外国进口货物均由其承销;一切中国出口货物也均由其代售”。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鸦片战前三、四十年间,十三行在对外贸易中的强有力地位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它实际上并未完全控制中外贸易。本文拟就此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鸦片战争前 中外贸易 走私贸易 自由商人 东印度公司 清政府 广州十三行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木生产与园林营造:清末广州花地的生产性景观及其公共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欣 彭长歆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与历史地图,对比考证花地的河涌分布,复原清末花地园圃的历史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梳理了花地花木培育、销售等生产性景观的形成,以及私园化、公共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繁荣的中西贸易与园事活动推动下,清末广州花地形成了以河涌为地理基础,以花圩为展销地,数十处苗圃花园集合的独特生产性景观。中西人士频繁开展的赏游活动推动了花地的私园营造与公共化,促使园林成为公共活动、文化和知识生产的主要空间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广州十三行 花地 生产性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广州的“城管”与小贩
11
作者 叶霭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广州自古以来商业气息浓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商人巨贾,而精明进取的当地居民当然也不会放过每个发财致富的机会。 例如,自1757年“一口通商”以来,广州十三行不仅造就了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代表的...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广州自古以来商业气息浓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商人巨贾,而精明进取的当地居民当然也不会放过每个发财致富的机会。 例如,自1757年“一口通商”以来,广州十三行不仅造就了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代表的行商,还有大批居民加入“小贩”大军,在商馆区广场沿街叫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 城管 清代 海上丝绸之路 当地居民 商业气息 一口通商 四大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外贸易视角的清末广式家具纹样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琼 胡若曦 +1 位作者 林秋丽 宋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0-278,共9页
目的21世纪是全球贸易大发展时代,给传统家具制造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回归历史,以同处于对外贸易繁盛时期的清末广式外销家具为研究对象,探究各类家具类型的纹样特征,给现代传统家具的设计创新以启示。方法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40件广式外... 目的21世纪是全球贸易大发展时代,给传统家具制造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回归历史,以同处于对外贸易繁盛时期的清末广式外销家具为研究对象,探究各类家具类型的纹样特征,给现代传统家具的设计创新以启示。方法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40件广式外销家具为研究对象,从家具纹样的寓意入手,分析各纹样的文化内涵并统计其频次;以示意图的方式总结得出各类家具通常装饰的部位及纹样;选取各家具类型中主要的装饰部位进行构图分析。结论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幸福绵延”的纹样寓意最受当时消费者的喜爱,不同家具类型的常用装饰部位和纹样都不同。纹样构图形式多样,主要有S形、C形、放射线条形和O形等,大部分纹样构图遵循对称原则。研究对外贸易影响下的清末广式家具纹样特征,是对传统家具制造业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现代传统家具创新设计方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家具 纹样分析 广州十三行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中法合制《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相关问题之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建春 谢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45-52,共8页
本文就清乾隆时期中法合制《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政治意图及其在疆域表达观上的传承关系;广州十三行在中法合制《得胜图》中的沟通作用及其承担的费用问题;《得胜图》对法国"中国热"持续发展的影响;《得胜图》对同类战... 本文就清乾隆时期中法合制《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政治意图及其在疆域表达观上的传承关系;广州十三行在中法合制《得胜图》中的沟通作用及其承担的费用问题;《得胜图》对法国"中国热"持续发展的影响;《得胜图》对同类战争图在构图、技艺上产生的模范作用及此后欧洲中国战争题材铜版画再现等问题,以新的视角加以阐述,给予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政治表达 广州十三行 艺术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帝国”的虚构之旅——论林棹《潮汐图》的叙事特质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培源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0,共7页
林棹是近几年闪耀于当代文坛的小说新秀,她的长篇处女作《流溪》入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短名单,入选“2020年豆瓣读书年度中国文学榜”,她本人也因此荣获“2021年南方文学盛典”的“202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流溪》释放... 林棹是近几年闪耀于当代文坛的小说新秀,她的长篇处女作《流溪》入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短名单,入选“2020年豆瓣读书年度中国文学榜”,她本人也因此荣获“2021年南方文学盛典”的“202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流溪》释放了林棹蓄藏已久的文学潜能,它以第一人称叙述,聚焦于主人公张枣儿的成长岁月,刻画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家族群像,书写了当代社会与中国南方独特的情感风景。不久后,新作《潮汐图》①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收获》 南方文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一人称叙述 广州十三行 新人奖 博物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鸦片战争期间的战船建设
15
作者 冷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106,共6页
1840年,英国侵略军向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在鸦片战争期间,基于"英夷船坚炮利"、"器不如人"的感受,清朝开始了战船的建设活动。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 1840年,英国侵略军向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在鸦片战争期间,基于"英夷船坚炮利"、"器不如人"的感受,清朝开始了战船的建设活动。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战船建设未能在战场上发挥制敌的效用,但成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初次尝试,对清朝水师走向近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为鸦片战后"师夷长技"的主张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对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船 广州十三行 林则徐 近代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前期中西贸易法制变革之缘由
16
作者 朱腾伟 张洪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119,共9页
为顺应贸易近代化的发展趋势,清廷在粤海关设立了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主体,革新建构了具有近代化因素的外贸法律制度。清前期中西贸易法制的变革,既体现了顺应贸易近代化趋势的进步,也表露了固守传统、维护专制统治的保守。究其缘由... 为顺应贸易近代化的发展趋势,清廷在粤海关设立了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主体,革新建构了具有近代化因素的外贸法律制度。清前期中西贸易法制的变革,既体现了顺应贸易近代化趋势的进步,也表露了固守传统、维护专制统治的保守。究其缘由,一是朝贡贸易法制对自由贸易的不适应使得清朝对外贸易法制遭遇困境;二是清廷需要通过构建具有近代化因素的法制顺应贸易近代化趋势;三是清廷出于维护专制统治和国防安全的需要,仍然承继了传统法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广州十三行 贸易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讯
17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X期128-,共1页
铭记历史,勿忘国殇——《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出版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了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宪文教授主编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这本书利用大量档案资料,系统介... 铭记历史,勿忘国殇——《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出版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了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宪文教授主编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书。这本书利用大量档案资料,系统介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即中国抗日战场正面战场的部署和作战情况。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正面战场的著作,首版于198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之前,作者亲自对全文进行了认真修订,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五六万字的内容,比首版更为丰富翔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战场 张宪文 抗日战场 研究成果 河南人民出版社 档案资料 阿来 儿童小说 图画书 广州十三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