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EC61850的广域保护系统通信服务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英亮 丛伟 +2 位作者 张洁 李建光 卜祥海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9-13,共5页
针对广域保护系统对信息交换类型和交换方式的不同要求,讨论了基于IEC61850的广域保护系统通信服务模型,主要解决通信一致性和不同装置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并从上层确保数据通信延时和可靠性满足广域保护系统要求。讨论了通用变电站事件... 针对广域保护系统对信息交换类型和交换方式的不同要求,讨论了基于IEC61850的广域保护系统通信服务模型,主要解决通信一致性和不同装置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并从上层确保数据通信延时和可靠性满足广域保护系统要求。讨论了通用变电站事件GSE的报文结构和通信机制,提出用GSE中的GSSE传输状态量信号、用采样测量值传输类模型传输模拟量的观点和一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保护系统 IEC61850 通信 服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IPv4/IPv6双栈的5G通信网络可靠性组网部署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琳 黄劼 蒋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5G网络要求更多的基站部署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连接密度。为实现网络数据的并行高速传输,确保网络应用业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文中提出一种支持IPv4/IPv6双栈的5G通信网络可靠性组网部署方法。结合IPv4和IPv6双栈,构建双栈转换机... 5G网络要求更多的基站部署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连接密度。为实现网络数据的并行高速传输,确保网络应用业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文中提出一种支持IPv4/IPv6双栈的5G通信网络可靠性组网部署方法。结合IPv4和IPv6双栈,构建双栈转换机制结合有限双协议栈模型,在模型下构建5G通信网络结构,并通过高架立体交叉网优化IPv4/IPv6双栈的5G通信网络组网结构,提升IPv4/IPv6双栈5G通信网络的通信速度。采用冗余路径算法,实现5G网络IPv4/IPv6双栈通信中的服务功能链编排,解决IPv4/IPv6双栈通信中的冗余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构建一种更稳定、更高效的5G通信网络组网结构,提高了网络频谱效率,优化了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网络 IPV4/IPV6双栈 可靠性组网部署 服务功能链 冗余路径算法 有限双协议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性能的广域网系统中机群的通信模型
3
作者 邬延辉 陆鑫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16,30,共3页
网格中的机群或者超级计算机通过广域网互相连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并行编程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们的等级网络结构,广域网上的延迟和带宽通常是局域网中的好几倍。该文针对LogP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带参数的LogP模型,详细讨论比较... 网格中的机群或者超级计算机通过广域网互相连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并行编程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们的等级网络结构,广域网上的延迟和带宽通常是局域网中的好几倍。该文针对LogP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带参数的LogP模型,详细讨论比较了其中的各个参数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对它们进行测量。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选取合适的通信结构,并且把消息分割成多个部分,在不同的广域连接上采用并行化发送,达到优化通信操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性能 通信模型 并行计算 广域 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通信媒介模式北斗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晶晶 胡可 +3 位作者 陈现春 李鹏 张熙 石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0,31,共5页
目前国内各省市北斗CORS服务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不同省服务系统账户无法通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社会化应用范围。针对此难题,本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虚拟通信媒介模式的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 目前国内各省市北斗CORS服务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不同省服务系统账户无法通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社会化应用范围。针对此难题,本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虚拟通信媒介模式的CORS跨网服务无缝切换通信模型,实现了用户跨省使用北斗高精度服务的无缝切换和实时获取高精度定位数据。该方法不改变目前各省市CORS服务业务流程,且用户无需重新注册账号,即可实现在不同省市使用CORS服务的无缝切换。经测试,该方法实现跨省切换并获得高精度定位数据的平均用时为9.029 s,可应用于多省市跨网服务及国家"北斗位置服务一张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CORS跨网服务 无缝切换 通信模型 网络RTK/R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以服务质量管理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结构模型
5
作者 白成杰 白成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21,116,共3页
对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需求 ,从用户、系统和网络的不同角度来看 ,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保证端到端的服务质量 ,不仅要考虑网络对多媒体的支持 ,而且对端系统也提出了服务质量的要求。因此 ,一个以服务质量管理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结构... 对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需求 ,从用户、系统和网络的不同角度来看 ,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保证端到端的服务质量 ,不仅要考虑网络对多媒体的支持 ,而且对端系统也提出了服务质量的要求。因此 ,一个以服务质量管理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结构模型 ,应将多媒体通信系统分为应用层、应用支撑平台层、协奏层、网络层、多媒体设备层 ,以及贯穿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部分。文中分别讨论了这些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通信系统 结构模型 服务质量 网络协议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抑制模型
6
作者 闫巧 龚庆祥 于非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2-569,共8页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中控制器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 S)攻击致使SDN网络可能面临单点失效的威胁,提出抑制SDN网络中DDo S攻击的模型.该模型主要是在SDN应用层上扩展DDo ...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中控制器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 S)攻击致使SDN网络可能面临单点失效的威胁,提出抑制SDN网络中DDo S攻击的模型.该模型主要是在SDN应用层上扩展DDo S检测模块和MSlot(multiple timeslot)算法模块.在DDo S攻击检测上,DDo S检测模块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通过综合多个流特征指标实时检测DDo S的发生,并使用DDo S综合评判分数描述DDo S攻击的强度.在应对DDo S攻击流策略上,MSlot算法模块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时间片分配策略,确保SDN网络在DDo S攻击下可有效保护合法用户的通信.为测试DDo S抑制模型,通过仿真模拟不同攻击强度的DDo S攻击.结果表明,在SDN网络中,相比某些基于单因素评判指标的DDo S攻击检测算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在检测率和精确度上更有优势;在DDo S攻击时,MSlot算法模块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时间片分配策略相比某些只使用多个逻辑队列轮询机制的SDN控制器调度算法可更有效地保护合法用户的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软件定义网络 OpenFlow协议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服务器页面和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在通信网管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琦 张刚 《江苏电机工程》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动态服务器页面在软件技术上的特点和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组件对象模型的组件具有不依赖特定的开发工具、重用性高、运行效率高、便于使用管理等特点 ,由组件组装的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开发方法和技术细节讨论了定制组件的有... 介绍了动态服务器页面在软件技术上的特点和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组件对象模型的组件具有不依赖特定的开发工具、重用性高、运行效率高、便于使用管理等特点 ,由组件组装的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开发方法和技术细节讨论了定制组件的有关问题。还介绍了组件与动态服务器页面的关系 ,并介绍了它们在通信网管系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服务器页面 组件对象模型 电力通信 网络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机/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模型中的RPC通信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彩红 刘心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77-780,共4页
本文详细给出了客户机 /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模型中 RPC通信的设计 ,其中包括客户机 /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模型的提出、基于该模型的 RPC通信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该模型下 RPC通信的设计思想、设计框图、设计对服务器方RPC应用程序的要求、接... 本文详细给出了客户机 /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模型中 RPC通信的设计 ,其中包括客户机 /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模型的提出、基于该模型的 RPC通信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该模型下 RPC通信的设计思想、设计框图、设计对服务器方RPC应用程序的要求、接受客户机调度请求的服务器地址的指定、设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C 客户机/分布式服务器系统模型 通信协议 通信设计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稳控系统通信网络性能仿真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心杰 李德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6-73,共8页
广域稳控系统对覆盖面积广阔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很高。分析了广域稳控系统的通信网络需求,基于现网架构设计了相应的通信方案;理论上分析了广域稳控系统分段时延产生机理,建立了广域稳控系统通信时... 广域稳控系统对覆盖面积广阔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很高。分析了广域稳控系统的通信网络需求,基于现网架构设计了相应的通信方案;理论上分析了广域稳控系统分段时延产生机理,建立了广域稳控系统通信时延的计算模型;基于Exata网络仿真平台建立了电力设备模型及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传输网网络模型,并通过电力通信联合仿真接口模型接入电力实物设备,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比不同业务传输通道下的广域稳控系统通信网络时延,结果表明在广域规模达3 000 km以上时,专有通道传输时延仍能满足50 ms以内的需求,而基于SPDnet的三级IP网络通道受厂站负载的影响,无法保证所有厂站业务均满足时延需求,且交换时延的不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时延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稳控系统 通信网络 仿真模型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后备保护通信模式及其性能评估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国炎 张哲 +1 位作者 尹项根 王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良好的广域通信系统(wide area communication s y s t e m,WA C S)对广域后备保护(w i d e-a r e a b a c k u p protection,WABP)正确、快速地切除电网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广域通信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WABP的需求。该文针... 良好的广域通信系统(wide area communication s y s t e m,WA C S)对广域后备保护(w i d e-a r e a b a c k u p protection,WABP)正确、快速地切除电网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广域通信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WABP的需求。该文针对中国电力通信网,根据WABP的广域通信特点,研究了WABP的通信模式,包括广域通信服务模型和通信网络。在通信服务模型方面,继承了IEC 61850标准,并提出了减小广域通信流量的措施。在广域通信网络方面,提出了以太网接入方式的同步数字体系以太网(Ethernet over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EOS)的传输模式,并建立了基于以太虚拟专线业务(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EVPL)的广域通信网络。最后对所提出的WABP通信模式的网络性能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IEEE 14节点广域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以太网接入的EOS传输模式的广域通信网络,并采取相应的优先级区分、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PQ)调度等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措施后,很好地满足了WABP各类业务的网络时延约束和功能需求,明显优于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DH)接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后备保护 广域通信网络和服务模型 网络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服务质量术语与通用QoS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继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服务质量(QoS)这一术语在电信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人们在使用QoS术语时,术语本身却经常没有被有效地定义,使用也往往不够严谨,甚至出现错误.文章通过构建通用的QoS模型,对QoS的基本定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并详细地介绍了通... 服务质量(QoS)这一术语在电信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人们在使用QoS术语时,术语本身却经常没有被有效地定义,使用也往往不够严谨,甚至出现错误.文章通过构建通用的QoS模型,对QoS的基本定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并详细地介绍了通信QoS的框架和QoS的4个视角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QOS模型 性能参数 视角 分组网络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牙技术的IP移动网络服务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浩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移动计算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已有无线网络传输协议(WAP),但WAP主要是针对资源有限的无线设备设计的,它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于资源要求较多的移动计算。因此,设想通过蓝牙技术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移动计算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已有无线网络传输协议(WAP),但WAP主要是针对资源有限的无线设备设计的,它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于资源要求较多的移动计算。因此,设想通过蓝牙技术构建基于IP的移动网络(BlueToothMobileAccessNetwork,BTMAN),在网络中使用特别的IP地址分配方法与路由算法,保证网络内的移动设备可以方便地与内部/外部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最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牙技术 IP移动网络 服务模型 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QoS建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伟 王建平 +2 位作者 钱自拓 张崇巍 穆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9-64,共6页
根据配电网系统结构和设备分布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配电网监测数据通信网络架构。针对电力工业通信规范对WSN的要求,建立了基于IEEE 802.15.4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并引入服务质量(QoS)的QoS-MAC模型,给出... 根据配电网系统结构和设备分布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配电网监测数据通信网络架构。针对电力工业通信规范对WSN的要求,建立了基于IEEE 802.15.4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并引入服务质量(QoS)的QoS-MAC模型,给出了配电网监测节点数据缓冲队列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各节点竞争信道状态概率计算方法。为衡量配电网WSN的性能,建立了节点MAC层具有QoS支持的载波侦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CSMA/CA)信道冲突率模型、传输延时模型、网络有效数据吞吐率模型,设计了网络分析测试环境。在不同的配电网数据产生率下,对所提出的QoS-MAC协议网络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际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为配电网数据监控提供有效的QoS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服务质量 马尔可夫链模型 配电网通信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ycast通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华健 唐家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作者提出了对应用层地址进行分层的方法以及对各层地址进行分配的算法 ,建立了以管理者模块为基础的通信模型 ,从而解决了Anycast的规模性问题。
关键词 域名服务 ANYCAST通信模型 IP地址 网络地址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DP2.0的平台安全性及其安全通信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鹤岗 屈洪春 周云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15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移动计算环境所面临的诸多安全威胁和MIDP2.0新的安全机制及网络模型,分析了MIDP2.0的平台安全性,并提出了在纯Java环境下构建从J2ME到J2EE的、适用于资源有限MIDP2.0平台的应用层端到端的安全通信模型,为移动电子商务提出了... 本文介绍了移动计算环境所面临的诸多安全威胁和MIDP2.0新的安全机制及网络模型,分析了MIDP2.0的平台安全性,并提出了在纯Java环境下构建从J2ME到J2EE的、适用于资源有限MIDP2.0平台的应用层端到端的安全通信模型,为移动电子商务提出了集移动设备MIDP应用安全环境和客户服务器安全通信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P 通信模型 安全性 平台 移动计算环境 JAVA环境 移动电子商务 客户服务 安全威胁 网络模型 安全机制 J2EE J2ME 资源有限 解决方案 安全通信 安全环境 移动设备 端到端 应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nternet的2.5维虚拟环境通信模型
16
作者 鲁东明 钟鸣宇 +1 位作者 袁庆曙 胡益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19,37,共4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不仅引起了人们工作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教育方式的变革。Internet的发展及普及为数字娱乐、远程教育等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各种2.5维虚拟环境由于其系统开销相对小、真实感较强得到了...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不仅引起了人们工作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教育方式的变革。Internet的发展及普及为数字娱乐、远程教育等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各种2.5维虚拟环境由于其系统开销相对小、真实感较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Internet固有的时延问题影响了虚拟环境的实时性,特别是对于多服务器的通信中,随着客户对服务器选择的改变,时延显得尤为明显。本模型在已有虚拟环境的多服务器通信模型基础上,通过扩展每个服务器的管理范围,使客户对服务器选择过程的通信提前。此模型在2003年浙江省网上旅游交易会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虚拟环境 通信模型 面向 服务 计算机支持 2003年 工作方式 生活方式 娱乐方式 教育方式 数字娱乐 网络条件 远程教育 时延问题 管理范围 网上旅游 应用 真实感 实时性 交易会 浙江省 客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被引量:96
17
作者 丛伟 潘贞存 +2 位作者 赵建国 李宪忠 张新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5,110,共6页
介绍了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方式,讨论了划分广域保护范围的原则和实现广域差动保护算法所必需的保护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搜索方法。以双母线结构的电网为例说明了保护IE... 介绍了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方式,讨论了划分广域保护范围的原则和实现广域差动保护算法所必需的保护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搜索方法。以双母线结构的电网为例说明了保护IED关联域的搜索步骤。为配合电流采样值在广域保护系统中快速可靠地传输,介绍了基于IEC61850 的电流采样值传输模型和该模型映射到以太网通信栈的一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电流差动保护 通信服务模型 映射 智能电子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1588同步时钟网络时延误差的分析及修正 被引量:22
18
作者 黎锐烽 曾祥君 +1 位作者 李泽文 王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7,共6页
IEEE 1588同步时钟基于TCP/IP技术,采用变电站通信网络对时,受通信网络传输阻塞的影响,存在同步报文传输路径延时误差。文中分析了IEEE 1588时钟同步精度误差;提出了基于区分服务调度模型的同步报文路径延时误差修正方法,通过设置网络... IEEE 1588同步时钟基于TCP/IP技术,采用变电站通信网络对时,受通信网络传输阻塞的影响,存在同步报文传输路径延时误差。文中分析了IEEE 1588时钟同步精度误差;提出了基于区分服务调度模型的同步报文路径延时误差修正方法,通过设置网络节点业务报文队列的优先级,建立了带宽调节因子和紧迫度机制,确定了同步报文的时延,并提出时钟发生器振荡频率的修正方法;实现IEEE 1588同步时钟误差的修正。搭建了高精度网络时钟硬件平台,并完成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时钟实现了纳秒级网络对时,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IEC 61850标准对时间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588协议 智能变电站 通信网络 路径延时误差 区分服务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混沌网络保密通讯软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卫兵 彭建华 乔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将超混沌同步系统应用于网络通讯实时加密 ,结合Windows编程技术 ,在VC 6 0环境下 ,利用阻塞Socket编制了一个基于对称客户端
关键词 超混沌 动态混沌加密 非等距区间同步 网络保密通信 网络安全 阻塞Socket 客户端/服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C模型的协议与语言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德昱 白云 林伟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1.引言目前的网络计算模型大多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将任务串行地划分为两段,由客户和服务器分别执行.这种方式只适合一些简单的分布式计算,对于较复杂的计算,由于客户之间的通信不能透明地越过服务器,因此很不方便.最... 1.引言目前的网络计算模型大多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将任务串行地划分为两段,由客户和服务器分别执行.这种方式只适合一些简单的分布式计算,对于较复杂的计算,由于客户之间的通信不能透明地越过服务器,因此很不方便.最近有人提出三层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将任务串行地划分为三段,由三方顺序执行,开始的一方(记为A)称为客户,A的下一方(记为B)是A的服务器,B的下一方(记为C)是B的服务器.请求发送的次序为A-B-C,回送结果的次序是C-B-A.照此思想,可有更多层的服务模式.三层(或更多层)服务模式更加细化了任务,适合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如数据仓库(DW:Data Wareho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议 通信协议 CSC模型 函数式语言 客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