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高度对广域多点定位系统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何东林 吴宏刚 +1 位作者 王洪 徐自励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9-1623,共5页
广域多点定位技术是对航路和终端区域的飞行器进行监视的新技术,由于多个接收站点通常布局在地面上,站点的基线长度和飞行器高度对系统的定位精度至关重要。根据双曲线/面定位技术,导出了最小二乘法解算目标位置时定位精度与高度误差的... 广域多点定位技术是对航路和终端区域的飞行器进行监视的新技术,由于多个接收站点通常布局在地面上,站点的基线长度和飞行器高度对系统的定位精度至关重要。根据双曲线/面定位技术,导出了最小二乘法解算目标位置时定位精度与高度误差的关系,然后对同高度层和高度层变化的水平精度稀释和垂直精度稀释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证明了高度变化对精度影响显著的结论。最后,讨论了站点布局的作用,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合的布站形状和基线长度可减小高度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 目标高度 几何精度稀释 布局 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时GPS在广域多点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 邵晶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3,36,共4页
阐述了时钟同步在广域多点定位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接收机来实现系统时间同步的设计思路。根据系统组成和系统精度要求,进行了系统误差分配,并分析得出系统对授时接收机的精度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对授... 阐述了时钟同步在广域多点定位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接收机来实现系统时间同步的设计思路。根据系统组成和系统精度要求,进行了系统误差分配,并分析得出系统对授时接收机的精度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对授时接收机的精度和系统精度进行测试可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接收机能够满足广域多点定位系统的时钟同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接收机 同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多点定位技术在我国空管领域应用前景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伟 《通讯世界》 2019年第8期337-338,共2页
广域多点定位技术因其可以完全兼容二次雷达和ADS-B下行数据传输链路,且具备建设成本低,站点布设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势,可作为民航空管监视领域的重要技术补充。在民航运输业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形下,广域多点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弥补... 广域多点定位技术因其可以完全兼容二次雷达和ADS-B下行数据传输链路,且具备建设成本低,站点布设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势,可作为民航空管监视领域的重要技术补充。在民航运输业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形下,广域多点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弥补现有监视方式的不足,甚至在某些地理条件恶劣地区作为主要监视手段推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 ADS-B 雷达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多点定位(WAM)精度分析
4
作者 李钢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11期232-232,234,共2页
本文推导了广域多点定位目标位置计算的一般数学算法,并在该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本文依据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多点广域多点定位设备站点布局对目标精度的影响,也分析了站点测量误差对目标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 TDOA 误差 E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多点定位系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选址方案分析
5
作者 陈慕一 《航空电子技术》 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
依据到达时间差算法对广域多点定位技术的空中飞机定位原理进行说明。为了在J624航线上规划建设一套广域多点定位系统,根据航路图开展地面台址初选工作,并结合实地勘测选取的天线塔架设、机房分类等信息,提出福建省西部山区复杂地形条... 依据到达时间差算法对广域多点定位技术的空中飞机定位原理进行说明。为了在J624航线上规划建设一套广域多点定位系统,根据航路图开展地面台址初选工作,并结合实地勘测选取的天线塔架设、机房分类等信息,提出福建省西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选址方案。通过WRAP软件对预选台址的信号覆盖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确定该选址方案满足覆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WAM) 到达时间差(TDOA) 覆盖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建模的广域多点定位时间同步方法
6
作者 汤新民 周杨 +1 位作者 鲁其兴 管祥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5年第5期1434-1449,共16页
针对低空监视技术广域多点定位(WAM)时间同步困难或复杂度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到达时间(TOA)的时间同步及“同一消息”提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地面传感器的“同步启动时间”完成同步,计算复杂度低且易于实现。在此基... 针对低空监视技术广域多点定位(WAM)时间同步困难或复杂度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到达时间(TOA)的时间同步及“同一消息”提取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地面传感器的“同步启动时间”完成同步,计算复杂度低且易于实现。在此基础上,利用同一消息提取模型筛选出TOA用于定位计算。为了提高TOA估计值的精度,减小同步误差。提出了可变滑动滤波与卡尔曼滤波结合(VMAF-Kalman)的联合滤波方法,提高可编程门阵列(FPGA)基准时钟的稳定性,减小时钟延迟引起的TOA计数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滤波比单一滤波算法效果更好,TOA计数误差分别降低36.84%和25.36%。对无人机和民航飞机的定位测验结果都表现出较高的定位准确率,定位误差和位置更新速率符合标准要求,证明该文所提模型,具有实用性且有较好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多点定位系统 到达时间 联合滤波 时间同步 同一消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S模式基带信号到达时间估计联合算法
7
作者 宫峰勋 第五瑶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88,共9页
为提高接收低信噪比(SNR)S模式基带信号时广域多点定位(WAM)精确度,提出基于非相干积累的到达时间(TOA)估计联合算法。依托二次监视雷达(SSR)波束扫描驻留时间内目标应答信号具有的相关特性,提出并建立前导四脉冲匹配滤波、非相干积累... 为提高接收低信噪比(SNR)S模式基带信号时广域多点定位(WAM)精确度,提出基于非相干积累的到达时间(TOA)估计联合算法。依托二次监视雷达(SSR)波束扫描驻留时间内目标应答信号具有的相关特性,提出并建立前导四脉冲匹配滤波、非相干积累的低信噪比基带脉冲信号上升沿估计方法,有效提升-15~5 dB范围低信噪比S模式基带信号TOA估计精确度。蒙特卡罗仿真结果显示,在-15~5 dB范围内的低信噪比S模式基带信号通过联合算法估计TOA的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25 ns。对于非理想S模式基带脉冲信号,信噪比低至-15 dB时,经过5个脉冲非相干积累的联合算法的TOA估计精确度达到22.245 ns,远优于WAM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估计 低信噪比 匹配滤波器 非相干积累 广域多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