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7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的非球面光学镜片成型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小兵 尹韶辉 +2 位作者 朱科军 余剑武 陈逢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8-152,共5页
介绍了玻璃材料模压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玻璃模压仿真过程中所表现粘弹性力学特性,提出了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来模拟,分析了模压过程中的热传递形式及其模型。采用MSC.MARC软件对玻璃L-BAL42圆柱模压实验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广义Maxw... 介绍了玻璃材料模压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玻璃模压仿真过程中所表现粘弹性力学特性,提出了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来模拟,分析了模压过程中的热传递形式及其模型。采用MSC.MARC软件对玻璃L-BAL42圆柱模压实验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广义Maxwell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模压中的粘弹性力学特性,在600℃时利用此模型得到的松弛曲线与理论上的松弛曲线十分吻合。通过对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模压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发现玻璃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与上下模接触处的侧边,随着温度的降低,最大应力变大、模压力逐渐升高,在上下模闭合时,模压力快速上升,通过分析得到了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失效的结论,实际透镜模压结果证实了结论。最后对非球面的形状偏差进行了预测,表明随着中心距离的增加,偏差变大,偏差最大值超过了5μm。研究的结果对玻璃模压建模及非球面透镜的实际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玻璃模压成型 广义maxwe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力学本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樊鹏玄 陈务军 +4 位作者 赵兵 胡建辉 张大旭 房光强 彭福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9-975,共7页
为揭示形状记忆效应的黏弹性力学机制并进行形状记忆过程模拟,先推导出积分形式的广义Maxwell本构方程,再结合时温叠加原理推导出形状记忆过程的形状固定率公式及应力应变演化方程.形状固定率公式显示:增大"固定约束时长/拉伸阶段... 为揭示形状记忆效应的黏弹性力学机制并进行形状记忆过程模拟,先推导出积分形式的广义Maxwell本构方程,再结合时温叠加原理推导出形状记忆过程的形状固定率公式及应力应变演化方程.形状固定率公式显示:增大"固定约束时长/拉伸阶段时长"的比值可增大形状固定率.应变演化方程揭示:随温度降低偏移系数变小,释放约束后应变演化方程中的时间被缩减,使应变恢复速度趋近于0;随温度升高偏移系数变大,对时间的缩减效应减弱,应变发生恢复.应用Abaqus软件的黏弹性力学模型,基于Arrhenius方程和Williams-Landel-Ferry(WLF)方程,通过二次开发建立形状记忆聚合物结构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进行拉伸-松弛实验测定数值模拟中需要输入的材料参数,并进行形状记忆过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数值模拟方法能有效描述形状记忆过程,且针对实验所用的环氧基形状记忆聚合物,Arrhenius方程较WLF方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广义maxwell模型 应力应变演化 时温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黏弹性材料的广义Maxwell模型 被引量:29
3
作者 帅词俊 段吉安 王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569,共5页
采用流变力学分析黏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时,常要用到广义Maxwell模型表达的应力松弛模量.而从试验中获得的应力松弛模量,其表达式常为Kohlrausch—William—Watts function(KWW函数)形式.通过把 KWW函数和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问题转... 采用流变力学分析黏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时,常要用到广义Maxwell模型表达的应力松弛模量.而从试验中获得的应力松弛模量,其表达式常为Kohlrausch—William—Watts function(KWW函数)形式.通过把 KWW函数和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问题转化为两矩阵相等的求解问题后,又把两矩阵的相等等价于两矩阵差值向量的一阶范数为无穷小的问题,并通过引入广义逆矩阵,求得两矩阵差值向量的一阶范数的最小值,最后以一阶范数的最小值为目标函数,松弛时间为约束条件,利用单纯形法对两矩阵差值向量的一阶范数的最小值优化,从而提出了一种针对黏弹材料的KWW函数与广义Maxwell模型转换的计算方法.借助于 MATLAB软件,实现了对黏弹材料的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材料 松弛模量 maxwell模型 参数拟合 KWW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理论中广义Maxwell模型的教学法及其在非晶态固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乔吉超 邢光辉 郝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黏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黏弹性力学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本文以黏弹性力学最为经典的Maxwell模型为例展示整个教学过程:首先从基本黏弹性元件出发,推导Maxwell模型及其广义表达式,然后结合非晶... 黏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黏弹性力学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本文以黏弹性力学最为经典的Maxwell模型为例展示整个教学过程:首先从基本黏弹性元件出发,推导Maxwell模型及其广义表达式,然后结合非晶固体应力松弛实验曲线,从变形单元激活特征时间角度出发,将经典Maxwell模型应用于非晶固体变形,结合实际案例和计算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于该模型的理解和应用。相比于传统黏弹性力学课程,本文考虑广义Maxwell模型中多个并联单元特征时间在对数时间尺度的Gauss分布形式,这对于非晶态固体的变形研究以及黏弹性理论的课程教学过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理论 maxwell模型 应力松弛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岩石蠕变模型及参数识别
5
作者 刘楚佳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旭 王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26,共6页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变模型,并推导出相应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运用origin软件引入不同蠕变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该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对岩石蠕变试验曲线进行较好拟合及参数辨识,能够较好模拟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变变形特征,准确反应岩石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蠕变特征,表明新建立的蠕变本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正确性。为今后的岩土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蠕变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maxwell模型 非线性 加速蠕变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混合试验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
6
作者 郑欢 王涛 +4 位作者 王贞 孟丽岩 许国山 张佳辉 窦晓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106,共10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根据阻尼器真实响应识别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车速增大,黏滞阻尼器力与位移峰值响应均增大且位移基频提高,所识别Maxwell模型标准化刚度增大而标准化阻尼减小;所给参数识别方法精度较高,不同车速下黏滞阻尼器识别力与实测力时程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20.9%,且列车车速越大,均方根误差越小。该研究可为高频振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黏滞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参数识别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支撑广义Maxwell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7
作者 李创第 杨雪峰 +2 位作者 李宇翔 葛新广 王昌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6,共9页
工程中粘弹性阻尼器的安装通过支撑与结构进行连接,但在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结构随机响应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将支撑的刚度看作无穷大或者忽略支撑刚度的影响。实际上,对支撑刚度的影响加以考虑更能符合工程实际。针对考虑支撑... 工程中粘弹性阻尼器的安装通过支撑与结构进行连接,但在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结构随机响应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将支撑的刚度看作无穷大或者忽略支撑刚度的影响。实际上,对支撑刚度的影响加以考虑更能符合工程实际。针对考虑支撑刚度影响的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考虑支撑影响的广义Maxwell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基于Davenport谱风振响应的简明解析解法。在广义Maxwell粘弹性阻尼器微分型本构模型基础上,给出了考虑支撑刚度的粘弹性阻尼器等效本构关系。将粘弹性阻尼器等效本构关系与结构运动方程联立,采用复模态法将其解耦,获得结构风振响应的统一表达式。将耗能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的系列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分解为频域响应函数与Davenport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乘积形式,基于随机振动理论中谱矩的定义,对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积分后获得无积分项的系列响应谱矩表达式。在算例中通过与虚拟激励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解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支撑刚度在耗能系统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广义maxwell模型 粘弹性阻尼器 Davenport风速谱 风振响应 谱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的民机着陆空中段距离超限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李秀易 陈兴 +3 位作者 张警吁 钱宇 王浩锋 郑颖尔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9,26,共6页
为定量分析着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着陆空中段距离超限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多层次研究方法,以QAR数据为基础,建立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考虑数据结构的层次性和个体随机效应,从人-机-环3个方面分析着陆空中段距离超限的原因。研究表明:飞行员... 为定量分析着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着陆空中段距离超限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多层次研究方法,以QAR数据为基础,建立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考虑数据结构的层次性和个体随机效应,从人-机-环3个方面分析着陆空中段距离超限的原因。研究表明:飞行员等级、飞机状态以及飞行环境均对着陆空中段距离有一定影响,并且等级变量与部分环境变量的交互效应显著,不同等级飞行员在不同环境的表现有差异。研究结果为航空公司提供了针对着陆空中段距离超限事件预防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空中段距离 QAR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人-机-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改进模型的气动人工肌肉迟滞特性
9
作者 张业明 金公华 +3 位作者 石岩 虞启辉 孔德民 和双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86-3695,共10页
针对气动人工肌肉非线性程度高、迟滞模型建立困难的问题,研究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算子的改进Maxwell模型。搭建了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力测试平台,进行了静态力实验和动态力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力曲线... 针对气动人工肌肉非线性程度高、迟滞模型建立困难的问题,研究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算子的改进Maxwell模型。搭建了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力测试平台,进行了静态力实验和动态力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力曲线,并分别考虑了不同行程、不同充气压力和不同伸缩速率对迟滞环的影响,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各项迟滞特性。针对传统Maxwell模型无法很好地表现气动人工肌肉的非对称迟滞特性,将迟滞力曲线分别从上部和下部收缩,得到的各项算子较好地表现了气动人工肌肉收缩力曲线的非局部记忆性和非对称性,将最大误差控制在了6.8%以内,中段误差控制在了2.0%以内,较好地匹配了实验曲线,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人工肌肉 数据采集 迟滞特性 maxwell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费用模型的公铁分担率研究
10
作者 孟祥涛 张戎 +2 位作者 刘峻麟 庞晓龙 李子睿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提高铁路运输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公转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与重要手段。通过进行托运人选择行为调查采集相关数据,构建离散选择模型,提出了一种使用广义费用函数,设置双待估计参数,测算公铁分担率的公铁竞争模型,并对其应... 提高铁路运输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公转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与重要手段。通过进行托运人选择行为调查采集相关数据,构建离散选择模型,提出了一种使用广义费用函数,设置双待估计参数,测算公铁分担率的公铁竞争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适应于基准OD场景外其他运输场景,在保证营销实际所需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场调查工作数据采集压力,为铁路货运产品市场化定价、市场营销决策等提供了新的测算分析工具,助力“公转铁”高质量发展。根据模型分析,与铁路全程货运价格下降相比,同比例的公路价格提高对铁路分担率的提升更大,政府惩治公路货运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公平竞争环境,是提高铁路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货运建模 离散选择模型 广义费用 “公转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模型的压电驱动系统前馈控制方法
11
作者 张萌 刘玉为 +1 位作者 吴垚 杨培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为了提高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测量精度,基于Maxwell模型提出了用于消除其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的前馈控制方法.基于经典Maxwell力学模型,建立了描述非凸、非对称迟滞环的静态迟滞模型;根据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关系建立了率相关系数... 为了提高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测量精度,基于Maxwell模型提出了用于消除其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的前馈控制方法.基于经典Maxwell力学模型,建立了描述非凸、非对称迟滞环的静态迟滞模型;根据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关系建立了率相关系数矩阵,与静态迟滞模型耦合得到率相关迟滞模型,实现了不同频率下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的精准预测;构建了迟滞逆模型,对压电驱动系统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率相关迟滞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1 Hz下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049μm, 50 Hz下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252μm.基于迟滞逆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系统输出位移的线性度,增大线性度范围,线性相关系数R2由0.971 58提高到了0.999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系统 前馈补偿 maxwell模型 率相关 迟滞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小半径曲线轮缘磨耗研究
12
作者 李文学 屈升 戴鑫亮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轮缘异常磨耗是车辆在小半径曲线通过时容易发生的问题,该问题往往会导致轮对旋修周期缩短,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文中针对某型客运列车出现轮缘异常磨耗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选取摩擦系数... 轮缘异常磨耗是车辆在小半径曲线通过时容易发生的问题,该问题往往会导致轮对旋修周期缩短,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文中针对某型客运列车出现轮缘异常磨耗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选取摩擦系数、轴箱横向、纵向定位刚度以及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系数作为解释变量计算其与磨耗功率之间的关系。由计算结果可知,摩擦系数对磨耗功率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系数是轴箱纵向定位刚度的2.4倍,轴箱纵向定位刚度的影响仅次于摩擦系数。轴箱横向定位刚度及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系数对磨耗功率的影响较小,仅为摩擦系数的14%和10%。导致该车辆轮缘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轨道润滑装置设置不足,致使轮缘与钢轨间摩擦系数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缘 异常磨耗 广义线性模型 贝叶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Maxwell体土模型条件下粘弹性桩纵向振动的半解析解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昱 王奎华 谢康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研究考虑桩身材料阻尼 ,桩侧土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条件下 ,均质土中不均匀桩 (截面面积或材料性质在桩长方向上突变 )的纵向振动特性 ,求得了瞬态半正弦脉冲荷载作用下 ,桩顶频域响应的解析解及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 ,分析了桩身材料阻... 研究考虑桩身材料阻尼 ,桩侧土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条件下 ,均质土中不均匀桩 (截面面积或材料性质在桩长方向上突变 )的纵向振动特性 ,求得了瞬态半正弦脉冲荷载作用下 ,桩顶频域响应的解析解及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 ,分析了桩身材料阻尼及土质变化对桩顶时域、频域响应曲线的影响 ,得到了有关新的结论。通过本文理论结果与实际工程桩的实测曲线的拟合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材料阻尼 纵向振动 拟合分析 广义maxwell体土模型 建筑力学 传递函数 模型参数 桩顶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铜含量检测
14
作者 何静 刘泉澄 +1 位作者 熊中刚 陈林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在众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分析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是对原始光谱进行线性特征变换来降低光谱冗... 在众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分析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是对原始光谱进行线性特征变换来降低光谱冗余信息,但是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哪些谱线属于冗余谱线,导致模型的物理解释性也较差。为深入了解原始谱线在降维-定量模型中的物理意义,采用Lasso、Ridge和Elastic Net等3种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对天然铜矿/精矿中的铜含量进行检测。首先对9种铜矿/精矿样本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选定了11条原子谱线和18条离子谱线用于预测建模,最后详细分析了Elastic Net模型中参数α对模型性能和有效分析谱线数量的影响。定量结果表明,Lasso、Ridge和Elastic Net的测试集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分别为1.706、1.180和1.231,相对于PLSR而言,上述3种方法的MSE分别降低了7.4%、33.2%和36.0%。在分析谱线数量方面,Ridge和Elastic Net模型中29条分析谱线均为有效分析谱线,而Lasso中仅有21条有效分析谱线。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Ridge和Elastic Net的整体性能优于传统的PLSR,而Lasso的模型性能与PLSR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定量分析 广义线性模型 弹性网络 套索回归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铜基阻尼合金广义分数阶Maxwell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锐 杨雨迎 +3 位作者 毛保全 韩小平 王之千 赵其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0-1302,共13页
针对锰铜基阻尼合金简化为线弹性材料、与实际非线性本构关系不符的问题,以M2052锰铜基阻尼合金为研究对象,结合锰铜基阻尼合金高阻尼特性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的三参数本构方程。通过常应变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分析... 针对锰铜基阻尼合金简化为线弹性材料、与实际非线性本构关系不符的问题,以M2052锰铜基阻尼合金为研究对象,结合锰铜基阻尼合金高阻尼特性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的三参数本构方程。通过常应变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分析验证本构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均值系数法拓宽本构模型的实用性,并研究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的拟合性能。结果表明:锰铜基阻尼合金的本构关系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应力-应变曲线呈梭型,滞回面积随着最大应变幅值增大而增大;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M2052阻尼合金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和滞回特性,试验拟合均方差在0.4684~2.6510之间,确定系数均大于0.9929;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模型各参数可通过应变幅值拟合确定,不用进行特定试验,较其他黏弹性模型可更好地模拟阻尼合金的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铜基阻尼合金 本构关系 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亮 李媛媛 邓东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该模型可生成包含传统圆弧滑动面和对数螺旋滑动面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潜在滑动面;并针对非均质边坡中各土层抗剪强度不同的特点,采用多中心分段构造策略,将该滑面模型应用于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动面安全系数并搜索临界滑动面,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选取多个均质边坡及多种型式的非均质边坡(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和斜折线分层)经典算例与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滑面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小,相对误差在5%以内。能够得到传统滑动面假设方法下难以搜索到的临界滑动面,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由此说明,此方法用于均质边坡及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合理可行的,有望为工程实践提供更优的临界滑动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滑面模型 广义对数螺旋滑面 极限平衡法 临界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器系统基于非平稳巴斯金谱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创第 柏大炼 +2 位作者 邹万杰 葛新广 李暾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0-1057,共8页
对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器单自由度减震系统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的等效本构关系,将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转化为不带支撑的等效阻尼器;然后,采用传递函数法,直接在耗... 对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器单自由度减震系统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的等效本构关系,将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转化为不带支撑的等效阻尼器;然后,采用传递函数法,直接在耗能结构原始空间上,获得减震系统在非零初始条件和任意激励下结构整体系统(含支撑和阻尼器的位移、速度以及受力,结构位移与速度)的时域瞬态响应精确解;最后,针对2种经典均匀调制四参数巴斯金谱地震激励,获得了减震系统的结构整体系统非平稳响应解析解。所获得的结构系统时域瞬态响应精确解和非平稳地震响应解析解,可为结构系统各构件建立抗震反应谱设计法和动力可靠度提供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广义maxwell阻尼器 阻尼器受力响应 巴斯金谱 非平稳响应 精确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胡聿贤谱的带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隔震结构随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万杰 刘美华 +1 位作者 李创第 葛新广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01-2615,共15页
工程中通过设置支撑将阻尼器和建筑结构连接,但常为了简化分析,将支撑的水平刚度看成无穷大,即不考虑支撑对耗能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实际上,考虑有限水平刚度的支撑对耗能结构响应的影响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为考虑支撑影响的广义Maxw... 工程中通过设置支撑将阻尼器和建筑结构连接,但常为了简化分析,将支撑的水平刚度看成无穷大,即不考虑支撑对耗能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实际上,考虑有限水平刚度的支撑对耗能结构响应的影响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为考虑支撑影响的广义Maxwell耗能隔震结构在胡聿贤谱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提出一种求解随机地震响应的简明解析解法.将带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等效本构关系、隔震结构运动方程以及胡聿贤谱滤波方程联合组成非经典阻尼系统,运用复模态法对该非经典阻尼系统解耦,通过不同响应模态获得耗能隔震系统系列响应基于白噪声激励的Duhamel积分表达式;利用Dirac函数的性质,将系统系列响应协方差简化为无积分运算的表达式,根据功率谱密度函数与其协方差函数的Wiener-Khinchin关系,得到耗能隔震系统系列响应功率谱和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基于随机振动理论中谱矩的定义,得到耗能隔震系统系列响应0~2阶谱矩.算例通过与虚拟激励法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在该耗能隔震系统分析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并讨论了不同支撑刚度对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谱矩 支撑 广义maxwell阻尼器 胡幸贤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的Maxwell模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宏平 翁顺 陈晓强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最小这两个控制目标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的一般表达式,该优化参数仅与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有关,也讨论了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最后,运用具有不同相对参数的三类相邻结构在El Centro 1940 NS地震波作用下时域响应的数值结果说明了这种被动优化流体阻尼器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两相邻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优化控制 流体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谱分析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器系统完全非平稳地震响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创第 柏大炼 +2 位作者 葛新广 邹万杰 李暾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0-487,共8页
对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单自由度减震系统完全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的等效本构关系,用积分微分方程实现结构时域非扩阶建模;然后,采用传递函数法,直接在耗能结构原始空间... 对设置支撑的广义Maxwell阻尼单自由度减震系统完全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建立设置支撑广义Maxwell阻尼器的等效本构关系,用积分微分方程实现结构时域非扩阶建模;然后,采用传递函数法,直接在耗能结构原始空间上获得减震系统在任意激励和非零初始条件下结构位移、速度和阻尼器受力、受力速率的时域瞬态响应解析解;最后,基于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和频率非平稳,采用Conte和Peng所提出的完全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模型,获得减震系统的结构位移、速度和阻尼器受力、受力速率的完全非平稳响应解析式。所获得的结构系统时域瞬态响应解析解和完全非平稳地震响应解析式,可为建立结构系统各构件抗震动力可靠度和基于模态叠加的反应谱抗震设计法提供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maxwell阻尼器 阻尼器受力响应 C-P谱 完全非平稳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