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的基本正义论--兼论坚持、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必然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贺汉魂 廖鸿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价值,也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商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广义看即指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在马克思的广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价值,也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商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广义看即指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在马克思的广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价值论是马克思主要的归宿正义论,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论主要是马克思的交换正义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财富主要由劳动创造,由于财富之源的生产资料并不会提出分配财富的要求,因此,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正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事实上也是其经济正义论的核心理论。从经济正义的角度看,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劳动价值论 归宿正义 交换正义 分配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广义劳动价值论”
2
作者 童僧 雪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46-51,共6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生产劳动理论为基本依据,对许有伦“广义劳动价值论”进行了介评,并提出了种种质疑。文章明确指出,“广义劳动价值论”从立论、推论到方法论均值得商榷,其根本错误在于“离开劳动的二重性谈广义的价值...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生产劳动理论为基本依据,对许有伦“广义劳动价值论”进行了介评,并提出了种种质疑。文章明确指出,“广义劳动价值论”从立论、推论到方法论均值得商榷,其根本错误在于“离开劳动的二重性谈广义的价值,离开商品的二因素来谈价值的二重性和广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使用价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交换价 商品经济 商品价值 商品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价值源泉的科学界定
3
作者 胡炳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7,共6页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源泉的界定是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但是,什么是价值的源泉?至今争论不休。本文引进一个新概念,价值是不同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同质的社会计量尺度,由此推导,抽象劳动是形成价...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源泉的界定是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但是,什么是价值的源泉?至今争论不休。本文引进一个新概念,价值是不同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同质的社会计量尺度,由此推导,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价值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它必须在狭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为广义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和三种存在形态及其内在比例关系,是广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源泉 社会计量尺度 抽象劳动 广义劳动价值论 价值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卓炯的创新精神开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新局面
4
作者 黄灼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7-37,36,共2页
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贡献 ,明确指出卓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实质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 ,变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性范... 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贡献 ,明确指出卓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实质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 ,变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和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炯 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广义劳动价值论 广义剩余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创立地租理论的有关问题
5
作者 李善明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22-29,共8页
本文主要说明: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即已为其地租理论特别是级差地租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马克思在50年代已基本建立级差地租理论,此时他已把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从“土地报酬递减律”下解放出来,并以地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 本文主要说明: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即已为其地租理论特别是级差地租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马克思在50年代已基本建立级差地租理论,此时他已把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从“土地报酬递减律”下解放出来,并以地所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之提供了充分而完备的基础;马克思在60年代已完成整个地租理论,他在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已系统表述了级差地租理论和绝对地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地租理论 广义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 广义剩余价值论 理论问题 绝对地租 个别生产价格 级差地租 剩余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