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构建
1
作者 赵阳 贾炜玮 +4 位作者 李凤日 李泽霖 郭昊天 王帆 赵子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4,共13页
【目的】森林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了解各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对优化森林空间结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林分类型构建生物量模型,有助于为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7种典... 【目的】森林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了解各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对优化森林空间结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林分类型构建生物量模型,有助于为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7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1 157块监测样地数据,结合Sentinel-2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计算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坡度等变量。将遥感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气候数据相结合,建立广义最小二乘生物量模型(GLS)和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GAM)。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法,通过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等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检验,并使用2020年复测的328块样地数据对模型进行辅助验证。【结果】在7种典型林分类型下,GAM的拟合效果优于GLS。其中,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的MAE较最小二乘生物量模型降低了1.99%~27.48%,RMSE降低了4.29%~20.87%,MSE降低了6.72%~35.43%。二次检验结果表明,每种林分类型的GAM预测精度均在80%以上。【结论】广义加性生物量模型是一种建立生物量模型的非参数方法,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下的生物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类型 植被指数 广义模型 大兴安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广义加性模型的黑龙江省林火发生预测
2
作者 李春辉 欧阳逸云 +4 位作者 何燕 倪荣雨 曾爱聪 苏漳文 郭福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57-3968,共12页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防控至关重要。研究旨在对比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和火险等级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森... 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破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对森林火灾防控至关重要。研究旨在对比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在林火发生预测和火险等级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森林火灾防控提供更科学的模型依据。选取2006—2020年的黑龙江省林火数据,结合气象、地形、植被等多种影响因素,对Logistic回归模型和四种不同基函数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由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自适应样条基(AD)拟合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均展现出更优异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其中,AD拟合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效果最佳,其测试集准确率提高4.2%,AUC值提升0.053。模型预测显示,黑龙江省的高火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中南地区,与该省实际的防火布局高度吻合。研究表明,空间信息在森林火灾发生预测中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基于自适应样条基的空间广义加性模型能够对自变量进行分段线性解释,为黑龙江省制定精准的火灾预防措施、优化消防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空间广义模型 分段效应 平滑样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的沙柳特征因子动态变化
3
作者 王晓华 许昊 +1 位作者 锁岚 马俊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0,104,共12页
【目的】对沙柳特征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地径、枝高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样本采集、气象数据收集等手段,基于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以灌丛、枝条以及二者的嵌套作为随机效应,探究灌木地径、... 【目的】对沙柳特征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因子影响下的地径、枝高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样本采集、气象数据收集等手段,基于广义加性混合模型(GAMM),以灌丛、枝条以及二者的嵌套作为随机效应,探究灌木地径、枝高与土壤水分(SM)、年平均降水量(MAP)、年平均气温(MAT)及年龄等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对于不考虑随机效应的广义加性模型(GAM),灌木地径与影响因子呈较强的非线性关系(有效自由度E均大于8.20,且P<0.001),枝高仅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与其他影响因子均为线性关系。2)相较于GAM,GAMM在随机效应的影响下,地径与各影响因子之间非线性显著降低(E变小),但在以灌丛为随机效应的模型中,地径与年平均气温趋于线性关系(E为1),而枝高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强,与其余影响因子仍呈线性关系。3)考虑随机效应的GAMM比GAM的拟合结果更优,且嵌套模式下的GAMM拟合效果最好。【结论】沙柳不同特征因子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差异,而相比枝高,地径的变化程度更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沙柳特征因子的动态变化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探究沙地生境变化过程中植物种群变化、植被演替及植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特征因子 环境因子 广义模型 广义混合模型 动态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素的广义加性模型在福建省林火预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国富 李春辉 陈振雄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林火的准确预测对其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2010—2020年林火和气象数据,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基于6种平滑样条基[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回归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Duchon样条基(DS)、B-样条基(BS)... 林火的准确预测对其预防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2010—2020年林火和气象数据,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基于6种平滑样条基[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基(GP)、三次回归样条基(CR)、薄板回归样条基(TP)、Duchon样条基(DS)、B-样条基(BS)、P-样条基(PS)]拟合的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林火预测,并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为74.80%,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75.97%。广义加性模型的预测精度整体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由TP样条基拟合的广义加性模型表现最佳,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比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提高了3.86%和2.52%。2)基于最优广义加性模型预测结果,对福建省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中高火险区主要集中在福建省西北和东南地区,西部和东部地区为低火险区。广义加性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林火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 LOGISTIC回归模型 广义模型 薄板回归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加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丽霞 郜艳晖 +2 位作者 周舒冬 邹宗峰 张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广义加性模型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研究低出生体重与年龄、先兆流产、妊高症之间关系的实例分析说明模型的实际应用。结果该模型可以揭示出发病与年龄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论广义加性模型不需要对模型的线性假设,... 目的探讨广义加性模型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研究低出生体重与年龄、先兆流产、妊高症之间关系的实例分析说明模型的实际应用。结果该模型可以揭示出发病与年龄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论广义加性模型不需要对模型的线性假设,应用起来灵活性强,是探索变量间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型 模型 LOCAL scor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加性模型配合时间序列资料时消除残差自相关性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余松林 彭晓武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广义加性模型假定观察是独立的,但时间序列资料往往存在自相关性。本文探讨在使用广义加性模型配合时间序列资料时消除残差自相关性的一种方法。方法在广义加性模型基础上加入反应变量函数的非参数匀滑函数项。结果本文实例中采用... 目的广义加性模型假定观察是独立的,但时间序列资料往往存在自相关性。本文探讨在使用广义加性模型配合时间序列资料时消除残差自相关性的一种方法。方法在广义加性模型基础上加入反应变量函数的非参数匀滑函数项。结果本文实例中采用反应变量的滞后项作为反应变量的函数,使1-12阶的残差自相关系数由加入反应变量函数的非参数匀滑函数项之前的0.50~0.25下降为0.09~-0.09,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在用广义加性模型配合时间序列资料时,加入反应变量函数的非参数匀滑函数项可以有效控制自相关带给参数假设检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泊松分布 广义线模型 广义模型 残差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研究影响罩网沉降性能的因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杰 张鹏 +3 位作者 王腾 晏磊 杨炳忠 陈作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81,共8页
为全面了解罩网网具沉降性能,为罩网模型试验的开展及渔具渔法的改进提供参考,该研究于2016年3月在南海中南部进行海上试验,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对罩网沉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自... 为全面了解罩网网具沉降性能,为罩网模型试验的开展及渔具渔法的改进提供参考,该研究于2016年3月在南海中南部进行海上试验,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对罩网沉降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自由沉降是影响网具总沉降深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2) 90.0-119.9 s是较为适宜的自由沉降时间。3)自由沉降速度先短时间内增大后逐渐减小,最大值出现在沉降第10秒;阻尼沉降速度在前50 s相对稳定,之后迅速降低。4)自由沉降时间、风速、风流向夹角对自由沉降深度影响显著;自由沉降时间、风速、渔船漂流速度、风流向夹角对阻尼沉降深度影响显著。研究表明:1)风速、风流向夹角对自由沉降深度与阻尼沉降深度的影响是复杂且非线性的,它们可能通过波浪和改变船、网相对位置影响网具沉降。2)渔船漂流速度对阻尼沉降深度影响显著,它可能会影响罩网网口的闭合程度与网具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罩网 沉降 广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加性模型在医疗费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柯慧 马骏 +3 位作者 张帆 崔壮 魏凤江 李长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广义加性模型对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可行性。方法从天津银海2003~2007年住院参保人群资料库中抽取诊断为白内障的5030例患者,采用S-PLUS6.2与SAS9.2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广义加性模型拟合。结果该模型显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 目的探讨广义加性模型对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可行性。方法从天津银海2003~2007年住院参保人群资料库中抽取诊断为白内障的5030例患者,采用S-PLUS6.2与SAS9.2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广义加性模型拟合。结果该模型显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有医院级别、参保年度、人员类别、年龄、住院天数与耗材比例,其中年龄、住院天数、耗材比例与住院费用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论广义加性模型不需要模型的线性假设、正态分布,且能够发现丰富的信息,应用灵活,是探索变量间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广义模型 BOOTST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樟子松树干削度方程研建 被引量:9
9
作者 何培 辛士冬 姜立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樟子松的广义加性树干削度方程,并和林业上精度较高的变指数削度方程曾伟生等(1997)、Bi(2000)以及Kozak(2004)进行预测精度比较。【方法】以大兴安岭樟子松为研究对象,使用胸径、树高和不同部位高度... 【目的】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理论,构建樟子松的广义加性树干削度方程,并和林业上精度较高的变指数削度方程曾伟生等(1997)、Bi(2000)以及Kozak(2004)进行预测精度比较。【方法】以大兴安岭樟子松为研究对象,使用胸径、树高和不同部位高度及该部位树干直径及其变形构建广义加性削度方程,利用R软件mgcv软件包gamm函数对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采用6种样条函数:B样条函数(BS)、三次回归样条函数(CR)、Duchon样条函数(DS)、高斯过程平滑样条函数(GP)、P样条函数(PS)和薄板回归样条函数(TP)。使用留一交叉检验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1)将相对直径作为因变量,将胸径的平方、相对树高的算术平方根和树高作为自变量构建了最优的广义加性削度方程结构。(2)拟合结果表明,除CR外,其他光滑样条函数表现了相似的拟合结果,且均优于变指数削度方程的统计指标。(3)交叉检验结果表明,除CR光滑样条函数外,广义加性模型(BS,DS,GP,PS,TP)总体与拟合结果基本一致,即预测精度都优于曾伟生等(1997)、Bi(2000)和Kozak(2004)模型,其中广义加性模型中BS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变指数削度方程中Kozak(2004)预测精度最高。(4)通过对比BS和Kozak(2004)模型的干曲线模拟发现,Kozak(2004)在预测小树树干上部时误差较大,而BS在模拟小树和大树上都具有较高的精度。【结论】广义加性模型是构建削度方程的一种非参数方法,基于BS样条函数的广义加性削度方程预测精度最高,适合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的干形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型 样条函数 樟子松 削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调温负荷测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界亨 卢洵 +2 位作者 王克英 邱显欣 潘振宁 《广东电力》 2023年第6期40-49,共10页
调温负荷可分为夏季降温负荷和冬季取暖负荷,是影响统调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把握调温负荷特性,对于分析负荷增长驱动因素、做好迎峰度夏/冬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测算方法仍存在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 调温负荷可分为夏季降温负荷和冬季取暖负荷,是影响统调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把握调温负荷特性,对于分析负荷增长驱动因素、做好迎峰度夏/冬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测算方法仍存在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的调温负荷测算方法。首先,建立基于GAMs的日前负荷预测模型;然后,根据上述模型解耦分析不同特征对负荷的影响,提出调温负荷测算方法;最后,以某市夏季调温负荷测算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型 调温负荷 负荷预测 累积效应 特征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广义部分线性加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帅 程文慧 周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24,共17页
广义部分线性加性模型具有参数和非参数2个部分,并且选择不同连接函数可以得到多种不同加性模型,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统计模型。有限混合模型是研究异质性总体的有效工具,扩展性很强,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将这... 广义部分线性加性模型具有参数和非参数2个部分,并且选择不同连接函数可以得到多种不同加性模型,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统计模型。有限混合模型是研究异质性总体的有效工具,扩展性很强,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将这2种模型相结合,提出混合广义部分线性加性模型(MGAPLM)。首先给出模型的定义,并在一些温和条件下证明模型可识别性;然后,使用将样条与核方法相结合的spline-backfitted-kernel(SBK)方法估计模型中参数和非参数函数,并且证明估计量的渐近性质;此外,给出一种模型检验方法,检验所提出模型有效性,同时在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2种情形下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估计量在有限样本下的表现;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到一组经济数据中,得到此数据下模型的具体形式,并结合实际对建模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部分线模型 样条 混合模型 EM算法 SBK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迎 张树林 +1 位作者 张达娟 姚冬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2,共12页
2018、2019年的4—11月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天津近岸海域进行逐月调查,分析天津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2018年监测到鱼卵10种,隶属4目9科,仔稚鱼9种,隶属5目8... 2018、2019年的4—11月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天津近岸海域进行逐月调查,分析天津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变化,以及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2018年监测到鱼卵10种,隶属4目9科,仔稚鱼9种,隶属5目8科;2019年监测到鱼卵9种,隶属4目8科,仔稚鱼8种,隶属5目7科。2018、2019年鱼卵优势种均为3种,共有优势种为鲱科鱼种;2018、2019年仔稚鱼优势种分别为3种、2种,共有优势种为赤鼻棱鳀、有明银鱼。2018年鱼卵、仔稚鱼总平均丰度分别为0.418粒/m^(3)、0.205尾/m^(3);2019年鱼卵、仔稚鱼总平均丰度分别为0.961粒/m^(3)、0.240尾/m^(3)。鱼卵丰度在年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仔稚鱼丰度在年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季节和空间变动影响较大,基于广义加性模型分析,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和pH是鱼卵、仔稚鱼丰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调查结果将为天津近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提供系统性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 仔稚鱼 群落结构 广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作者 党亚茹 李迎冬 +3 位作者 董秀强 赵天亚 张崇良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0,共12页
为探究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基于2022年4和9月在海州湾调查获取的渔获物数据和环境数据,探究了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并应用... 为探究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基于2022年4和9月在海州湾调查获取的渔获物数据和环境数据,探究了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并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上述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各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均为海州湾南部海域、日照近海海域和前三岛邻近海域较高,海州湾东北部海域较低;秋季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南北部海域均较高而在中部海域较低,其余指数的分布趋势随纬度变化而有所差异。除Margalef物种丰富度外,其余指数均为秋季高于春季。GAM模型分析表明,春季各指数主要受水深和底层温度的影响,而秋季则主要受底层盐度和水深的影响。不同季节影响各指数的环境因子及其贡献率略有差异,同一季节不同指数的影响因素和贡献率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海州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渔业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群落 物种多样 环境因子 季节 广义模型 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东北部海域鱼类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14
作者 李美霖 陈月泽 +2 位作者 林弘 许婷钰 李忠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6,共9页
【目的】研究北部湾东北部海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及对环境因子响应机制,为北部湾海域鱼类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0月和12月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鱼类资源展开调查,分析秋冬季节鱼类物种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相对重要... 【目的】研究北部湾东北部海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及对环境因子响应机制,为北部湾海域鱼类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0月和12月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鱼类资源展开调查,分析秋冬季节鱼类物种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优势种情况,计算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多样性变化规律,构建广义加性模型分析3种指数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与结论】北部湾东北部海域共鉴定鱼类59科99属139种,物种数以秋季较高,冬季较低。秋季第一优势种为克氏副叶鲹(Alepes kleinii),冬季第一优势种为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长棘犁齿鲷、日本海鰶(Nematalosa nasus)等优势种的质量贡献比高于数量贡献比,两季优势种均以中大型鱼类为主。该海域秋季多样性指数为4.544、丰富度指数为8.139、均匀度指数为0.666;冬季多样性指数为4.218、丰富度指数为6.514、均匀度指数为0.648,3种指数均以秋季较高。广义加性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冬季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随溶解氧质量浓度增加呈减小趋势,随海表盐度和水深增加呈总体上升趋势;均匀度指数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 环境因子 广义模型 北部湾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浮游桡足类丰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爽宁 张硕 +2 位作者 高世科 路吉坤 伏光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浮游桡足类是浮游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研究浮游桡足类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2003-2022年江苏连云港海州湾人工鱼礁区及邻近海域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浮游桡足类的季... 浮游桡足类是浮游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研究浮游桡足类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2003-2022年江苏连云港海州湾人工鱼礁区及邻近海域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浮游桡足类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桡足类丰度季节间差异极显著(p <0.01),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丰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人工鱼礁区低、近岸南部海域高的分布态势。GAM结果显示,季节间主要影响因子有同有异,春季是溶解氧浓度、叶绿素a浓度、硅酸盐浓度和硝酸盐浓度;夏季是生化需氧量、硅酸盐浓度、铵盐浓度和温度;秋季是盐度、溶解氧浓度、磷酸盐浓度和悬浮物含量。本研究可为进一步认识人工鱼礁海域浮游动物结构以及针对人工鱼礁海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桡足类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广义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年龄及体重指数对癌症发病共同作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欣玥 彭佳欢 +2 位作者 许慧琳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中,探究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癌症发生的共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15年进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的未患癌症的212394名高血压患者。将年龄、BMI以平滑函数形式纳入广义加... 目的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中,探究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癌症发生的共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15年进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的未患癌症的212394名高血压患者。将年龄、BMI以平滑函数形式纳入广义加性Cox比例风险模型,用双变量响应模型构建曲面图使结果可视化,全面分析两者对癌症发生的联合效应。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22141名高血压患者新发癌症。年龄与癌症发生风险整体呈线性趋势,而BMI与癌症发生风险整体呈“U”型,BMI在26 kg/m^(2)左右时癌症发生风险最低。不同BMI下,随着年龄增大,癌症发生风险均增加;不同年龄下,BMI与癌症发生风险的关联不同:青年人群(20~44岁)中BMI与癌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关联,中老年人群(≥45岁)中BMI与癌症发生风险呈“U”型关联,BMI在26 kg/m^(2)左右时癌症发生风险最低。结论建议高血压人群控制BMI在合理范围内,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以减少癌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变量响应模型 广义Cox比例风险模型 高血压 癌症 体重指数(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M模型的东海中南部大黄鱼资源密度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7
作者 谢世君 刘世刚 +5 位作者 宋普庆 王芮 李渊 王艺红 黄凌风 林龙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9,共10页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资源密度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东海中南部两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大黄鱼资源密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资源密度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东海中南部两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大黄鱼资源密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黄鱼尾数密度和生物量密度秋季为106.2 ind/km^(2)和6.57 kg/km^(2),春季为7.9 ind/km^(2)和0.45 kg/km^(2)。春季大黄鱼分布重心位于鱼山渔场,秋季分布重心南移进入温台渔场。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最优模型均由离岸距离、温度、盐度组成,其中秋季最优模型的温度和盐度因子均为底层水体,而春季环境因子均为表层水体;春秋两季大黄鱼生物量密度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秋季随着底层盐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最适底层盐度为33.7;春季随表层盐度升高而呈单调增加趋势。春季和秋季大黄鱼分布受到了不同水层环境的影响,这是由其栖息和繁殖特性的季节变动所导致的。本研究结果阐明了春秋季东海中南部大黄鱼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海洋环境因子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时空分布 资源密度 环境因子 广义模型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海多钩钩腕乌贼栖息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8
作者 李建雄 陈峰 +5 位作者 戴乾 蒋日进 徐开达 周永东 梁君 朱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0,共10页
为探究春秋季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 multihamata)栖息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采用2018—2023年春秋季浙江近海拖网调查资料及海洋环境数据,以扫海面积法估算多钩钩腕乌贼生物量,使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 为探究春秋季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 multihamata)栖息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采用2018—2023年春秋季浙江近海拖网调查资料及海洋环境数据,以扫海面积法估算多钩钩腕乌贼生物量,使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近海多钩钩腕乌贼平均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在浙江近海南部主要分布于27°—29°N,122°—124°E,水深为40—70 m的海域。影响多钩钩腕乌贼生物量的因子为经纬度、深度、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和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DO),春季和秋季最适SST分别为14—18℃和18—22℃,春季SSS和DO作用不显著,秋季最适SSS为27‰—35‰,秋季DO最适浓度为7—11 mg/L。研究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浙江近海头足类资源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型 栖息分布 环境因子 浙江近海 多钩钩腕乌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分析的布氏田鼠冬季洞群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9
作者 杜波波 冀超 +3 位作者 王大伟 刘晓辉 刘升平 林克剑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4-1502,共9页
布氏田鼠是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害鼠之一。为探明其发生机制,建立规模化调查技术,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采集布氏田鼠冬季栖息地影像。通过拼接、目视解译、格网化(1hm^(2))分析,利用遥感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获取... 布氏田鼠是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害鼠之一。为探明其发生机制,建立规模化调查技术,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采集布氏田鼠冬季栖息地影像。通过拼接、目视解译、格网化(1hm^(2))分析,利用遥感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获取格网内生境指标,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广义加性模型等方法,探讨了影响布氏田鼠越冬洞群分布的相关生境因子。结果表明:(1)生长季植被指数对其洞群密度空间分布有一定指示作用,布氏田鼠喜栖于植被较为低矮的裸露草场(0.1<NDVI<0.18);(2)9月和10月NDVI与其越冬洞群密度的分布具有较大关系,其中9月份布氏田鼠洞群主要集中在0.25<NDVI<0.35的区域,而10月份NDVI与洞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3)布氏田鼠越冬栖息地的选择偏向于海拔相对较高(895m-915m)的西南缓坡(0.3°-1.6°)。研究结果将为布氏田鼠越冬栖息地选择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越冬洞群 无人机 广义模型 生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中尺度涡的相对时空分布关系
20
作者 张聿琛 吴静怡 +2 位作者 金鹏超 陈新军 余为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0,共9页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场位于西北太平洋的黑潮-亲潮过渡带,海域内涡旋活动剧烈。然而,中尺度涡如何影响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仍不清楚。为此,依据建立的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海域涡旋逐日追踪数据集及渔业统计资料,利用归一...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场位于西北太平洋的黑潮-亲潮过渡带,海域内涡旋活动剧烈。然而,中尺度涡如何影响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仍不清楚。为此,依据建立的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海域涡旋逐日追踪数据集及渔业统计资料,利用归一化方法初步分析了柔鱼渔场与距涡心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探索了捕捞位置、距涡心距离及涡旋发展阶段对柔鱼CPUE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反气旋涡内柔鱼总捕捞努力量、产量和平均CPUE均较高,单位面积内产量也较高,表明在反气旋涡内部具有较高的柔鱼资源丰度,同时CPUE随距气旋涡涡心距离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反气旋涡内则呈下降趋势;2)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内柔鱼CPUE与经度的关系不同,气旋涡CPUE在150°E至158°E之间较高,而反气旋涡周围的CPUE则是随着经度升高而升高,原因可能与不同海况渔场形成机制不同有关;3)柔鱼CPUE与气旋涡发展阶段负相关,与反气旋涡发展阶段正相关,CPUE在反气旋涡发展末期明显上升,可能与反气旋涡减弱消散过程中的短暂上升流或混合作用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的资源评估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中尺度涡 西北太平洋 广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