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LM的40~65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风险判别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雁鸣 蔡博婧 +5 位作者 田峰 易丹辉 虞鲲 康澍 李建鹏 崔庆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7-839,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广义偏线性模型(generalized partial linear model,GPLM)的,包括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要素内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风险判别模型。方法在获取1740例社区PMOP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证候问卷调... 目的建立基于广义偏线性模型(generalized partial linear model,GPLM)的,包括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要素内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风险判别模型。方法在获取1740例社区PMOP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证候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筛选出与PMOP发病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为协变量,以骨密度定性诊断为结局变量,建立基于GPLM的PMOP判别模型。结果 GPLM模型线性部分参数估计提示:是否绝经、体重指数、下肢抽筋、下肢骨痛、绝经年限(线性效应)具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非线性部分参数估计提示:绝经年限(非线性效应)具有统计意义(P<0.05)。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拟合GPLM模型时加入了"绝经年限"的非线性效应,其AUC值为0.7971,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162,P<0.001)。结论绝经年限与PMOP发病之间存在非线性效应。将西医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建立基于GPLM的PMOP判别模型,反映病证结合特点,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判别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中医证候 广义偏线性模型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