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开放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广义倾向匹配法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荣华 李寒娜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7,96,共4页
院中国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资源误配现象,但已有文献较少关注贸易开放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 年-2007 年工业企业数据集,测算了地区与行业的贸易开放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重点区分了短期影响与长期效应.估计结果表明... 院中国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资源误配现象,但已有文献较少关注贸易开放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 年-2007 年工业企业数据集,测算了地区与行业的贸易开放水平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重点区分了短期影响与长期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短期内在贸易开放水平较低时,地区贸易开放会加剧国内资源误配率,但行业贸易开放的提高能够改善资源误配率.长期内地区、行业的贸易开放度提高都会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文章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对国内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需要较长时期的调整与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资源误配 广义倾向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彭继权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6,共8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探究使用互联网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发现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更有可能参与金融资产配置,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升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0.64%;通...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探究使用互联网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发现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更有可能参与金融资产配置,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升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0.64%;通过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刻画互联网的不同使用程度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差异,发现互联网使用程度在0.75处理水平之前起促进效应,在0.75处理水平之后起抑制效应,且仅在0.6处理水平之前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使用互联网只能是促进农户金融资产配置的"强心剂",而并非"持效药"。从作用机制检验可知,金融素养在互联网是否使用和互联网使用程度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中都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为24.2%和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金融配置 倾向得分匹配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投入真的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吗——来自广义倾向得分匹配的证据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衍平 耿芳菲 +1 位作者 陈会英 吴国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49-160,共12页
进入新时代,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R&D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以2010~2017年中小板企业为样本,使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在“反事实”框架下构建剂量反应函数和处理效应函数,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一... 进入新时代,创新发展成为主旋律,R&D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以2010~2017年中小板企业为样本,使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在“反事实”框架下构建剂量反应函数和处理效应函数,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R&D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另一方面,企业增加R&D投入与不进行R&D投入相比,增加R&D投入所带来的相对优势是逐渐下降的,且R&D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无效区域。我国中小企业在加大R&D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R&D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也应在此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 企业创新绩效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无效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败与企业创新:润滑剂抑或绊脚石 被引量:72
4
作者 李后建 张剑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58,共35页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运营的制度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一定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润滑剂&...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运营的制度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一定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润滑剂",但更高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绊脚石"。这一发现与现有文献结论不同。此外,本文还揭示了腐败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渠道:政府担保和金融机构贷款。这暗示了一定程度的腐败实际上是企业寻求一种替代性保护机制的成本,其目的在于减少市场机制不完善对企业创新造成的负面冲击。进一步地,通过广义倾向匹配得分法分析发现,随着腐败水平从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的逐渐升高,贿赂等腐败活动对企业创新的促增效应逐渐弱化,超过特定分位点(20)时,贿赂等腐败活动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逐渐强化。最后,稳健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腐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非常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企业创新 剂量响应模型 广义倾向匹配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节能减碳”政策的检验 被引量:19
5
作者 汤学良 顾斌贤 +1 位作者 康志勇 宗大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8,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国政府2011年开始实施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对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节能减碳”政策强度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 本文利用中国政府2011年开始实施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对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节能减碳”政策强度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N”形关系。适度的“减碳”政策强度下,创新的促进效应超过成本增加效应,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创新的促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逐步释放,表现为“节能减碳”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政策区间逐步扩大;对于不同样本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环境规制并不会损害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能实现环境质量提高和生产率增长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节能减碳 全要素生产率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征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GPSM的政策效应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宗义 张丽娜 李毅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5,共7页
选取中国199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连续变量的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排污征费这一环境规制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排污征费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形”的关系,即随着排污征费强度的提升,绿色全... 选取中国199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连续变量的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排污征费这一环境规制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排污征费强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形”的关系,即随着排污征费强度的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超过一定适宜强度的排污征费才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费征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政策效应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出口规模越大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吗?——基于中国出口企业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邢志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8,共8页
基于改进的LP方法,使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首先,分行业估计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要大于非出口企业,并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其次,基于广义倾向匹配方法分别分析了企业出口量及出口... 基于改进的LP方法,使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首先,分行业估计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要大于非出口企业,并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其次,基于广义倾向匹配方法分别分析了企业出口量及出口密集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这进一步验证了"出口学习效应";然而,出口密集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反向抑制作用,并且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加工贸易型企业中,而且存在于一般贸易型企业中。最后,研究还发现:这不仅因为加工贸易型企业存在着对外依赖性,还因为一般贸易型企业存在着研发"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量 出口密集度 全要素生产率 LP方 广义倾向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送转”的债券市场反应——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 被引量:6
8
作者 史金艳 韩雨杉 郭思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7,共8页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以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布送转公告并曾发行过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检验了"高送转"的债券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股票送转公告向债券市场传递利好消息,引起债...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以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布送转公告并曾发行过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检验了"高送转"的债券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股票送转公告向债券市场传递利好消息,引起债券市场的正向反应;当送转比例达到50%(高送转)时,送转比例越高,债券市场的正向反应越强烈。进一步根据债券期限和信用等级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中短期债券对"高送转"的反应更积极,而不同信用等级债券对"高送转"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异;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送转 债券市场 信号传递理论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彭继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5-294,共10页
探究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制约因素,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018年湖北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探究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制约因素,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018年湖北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GPSM)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流转会显著提升耕地复种指数0.244个单位,水田转入和旱地转入会分别显著提升耕地复种指数0.299和0.204个单位;土地转入面积、水田转入面积和旱地转入面积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即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的比例要比流转面积提高的比例更大,且水田转入面积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更明显;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每公顷流转费反作用路径和要素集约促进路径提升农户耕地的复种程度,每公顷流转费起到调节作用,要素集约率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大小为8.9%。建议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制定耕作制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户 复种指数 倾向得分匹配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