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90
1
作者 齐庆新 潘一山 +7 位作者 李海涛 姜德义 舒龙勇 赵善坤 张永将 潘俊锋 李宏艳 潘鹏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7-1584,共18页
煤岩层赋存条件决定了煤矿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岩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更趋复杂、防控难度显著增大,如何解决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能源的有效供给。针对“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研究”... 煤岩层赋存条件决定了煤矿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岩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更趋复杂、防控难度显著增大,如何解决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能源的有效供给。针对“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这一科学命题,基于冲击地压“三因素”机理和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作用假说,从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和防控实践等3个方面,梳理澄清了煤矿煤岩动力灾害防控中的一些模糊概念,建立了用于统一描述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的广义“三因素”(“物性因素”、“应力因素”及“结构因素”)理论,确定了我国煤矿典型冲击地压的4种类型(煤层材料失稳型、煤层结构失稳型、顶板断裂型、断层滑移错动型),分析了影响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从思想认知、原则方法及技术核心等方面凝练了煤岩动力灾害多尺度分源防控技术,提出了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巷道“三级”吸能支护思想与成套技术,开发了煤与瓦斯突出井上下联合抽采防控技术和超高压水射流“横切纵断”防治复合煤岩动力灾害技术,并在现场开展了应用试验。煤矿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控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完善,为我国今后煤矿煤岩动力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冲击地压 广义“三因素”理论 冲击地压巷道“三级”吸能支护 井上下联合抽采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冲击危险性的定性与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齐庆新 李海涛 李晓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9,共8页
冲击危险性评价是将冲击地压抽象的能量本质具象化的关键环节,对于冲击地压有效防控有着直接的支撑作用。笔者梳理了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定位,指出冲击危险性评价天然具有多尺度的属性,各尺度评价应相互兼容、逐级支撑,并对... 冲击危险性评价是将冲击地压抽象的能量本质具象化的关键环节,对于冲击地压有效防控有着直接的支撑作用。笔者梳理了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定位,指出冲击危险性评价天然具有多尺度的属性,各尺度评价应相互兼容、逐级支撑,并对目前冲击危险性评价中指标间关联不足、危险区域划分偏主观、对于多要素和大数据的兼容性有限,以及评价工作趋于刻板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为此,基于广义"三因素"理论,提出冲击危险性定性评价应兼顾"要素齐备"和"逻辑齐备"的原则,并基于"矿井自身数据,指导矿井自身生产"的原则给出了冲击危险性定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为解决冲击危险性评价现存问题做出了探索,明确了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后续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多尺度评价 危险性量化 广义“三因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