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沿海地区壳-幔温度结构与温泉地热系统成因的地球物理分析
1
作者
张健
范艳霞
+2 位作者
何雨蓓
姜程浩
褚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8-601,共14页
广东沿海地区温泉众多,是我国重要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在野外考察基础上,本文利用磁、重、地震方法,计算了该区温泉地热系统的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居里面温度为550℃,莫霍面温度在635~812℃之间,地幔微弱上隆、热背景略...
广东沿海地区温泉众多,是我国重要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在野外考察基础上,本文利用磁、重、地震方法,计算了该区温泉地热系统的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居里面温度为550℃,莫霍面温度在635~812℃之间,地幔微弱上隆、热背景略微偏高。在约20 km深度处,存在两个剪切波dV_(s)负值区,推测是下地壳高温-热液活动区,它们的正上方是粤西、粤东地表温泉地热异常区。温泉地热系统成因分析认为:NE向深大断裂是重要的导热构造,既是深部热源热量上升的优先通道,也是地下水热量交换的有利通道。热源由深部地幔热源、地壳高温-热液活动区热源、地表高生热率地层热源三部分组成。水源为大气降水,通过断层裂隙、花岗岩风化裂隙向下入渗的地下水流被热源加热,在导热构造近地表处汇聚、形成热储,在构造有利部位出露成为温泉。粤东地区温泉地热系统热水循环平均深度大于粤西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沿海地区温泉
居里温度
高生热率地层
下地壳高温热液区
成因机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沿海地区壳-幔温度结构与温泉地热系统成因的地球物理分析
1
作者
张健
范艳霞
何雨蓓
姜程浩
褚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8-601,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编号2021YFA0716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605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42020104)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广东沿海地区温泉众多,是我国重要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在野外考察基础上,本文利用磁、重、地震方法,计算了该区温泉地热系统的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居里面温度为550℃,莫霍面温度在635~812℃之间,地幔微弱上隆、热背景略微偏高。在约20 km深度处,存在两个剪切波dV_(s)负值区,推测是下地壳高温-热液活动区,它们的正上方是粤西、粤东地表温泉地热异常区。温泉地热系统成因分析认为:NE向深大断裂是重要的导热构造,既是深部热源热量上升的优先通道,也是地下水热量交换的有利通道。热源由深部地幔热源、地壳高温-热液活动区热源、地表高生热率地层热源三部分组成。水源为大气降水,通过断层裂隙、花岗岩风化裂隙向下入渗的地下水流被热源加热,在导热构造近地表处汇聚、形成热储,在构造有利部位出露成为温泉。粤东地区温泉地热系统热水循环平均深度大于粤西地区。
关键词
广东沿海地区温泉
居里温度
高生热率地层
下地壳高温热液区
成因机制模式
Keywords
springs of coastal area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urie temperature
high heat producing terrane
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zone of the lower crust
genesis mechanism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沿海地区壳-幔温度结构与温泉地热系统成因的地球物理分析
张健
范艳霞
何雨蓓
姜程浩
褚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