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坡幽默诙谐性格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庆振轩
-
机构
兰州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
文摘
文章认为苏轼复杂丰富的个性中显具魅力的是其幽默诙谐、睿智机趣的性格侧面.幽默机趣的性格使他以独特的目光去审视人生,走上艺术化的心理旅程.
-
关键词
幽默诙谐
《苏东坡传》
《字说》
幽默性格
王安石变法
《石林诗话》
林语堂
人生困境
人格力量
诗词文赋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幽默群体竹林七贤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郑凯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50-55,60,共7页
-
文摘
竹林七贤是汉魏晋南北朝第一个卓然特立的幽默群体。这个群体的主要幽默特征是 :崇尚老庄 ,嘲弄礼教 ;任情放达 ,游戏人间 ;言辩斗趣 ,巧于嘲谑 ;圆滑韬晦 ,幽默混世 ;并且在赋、散文、五言诗与颂的创作中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而以其精英意识和幽默风度 ,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审美情趣
文学创作
幽默性格
审美境界
幽默群体
竹林七贤
精英意识
幽默风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林语堂:幽默理论与《子见南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庄浩然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0-66,80,共8页
-
文摘
二三十年代,几乎与鲁迅创建讽刺理论同步,林语堂也创立了幽默理论。这一理论虽也在中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创造,呈露出民族的现代理论风貌和个性特征,但因与时代的主流、革命的现实相脱节,其影响遂限于现代文艺之一隅。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个新的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林语堂的融贯中西、承前启后的幽默理论正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它在当代美学和文艺史上势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审度他的这一理论及其在喜剧领域的成功实践——《子见南子》,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
关键词
林语堂
《子见南子》
孔子学说
人生观
礼乐观
幽默性格
《淮南子》
《论语》
喜剧美学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诗经》的幽默艺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以宪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9-22,27,共5页
-
文摘
西方的“幽默”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谐谑”技艺极为相似。《诗经》的幽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是通过漫画式的描写 ,突出刻画被嘲弄者形象的某种缺点或特征 ,使其显得滑稽可笑 ,形成性格性幽默 ,如《豳风·狼跋》 ;二是具有幽默性格的人 ,往往对人生持乐观态度 ,常爱以谐辞谑语进行调侃、打趣 ,寻求快乐 ,由此 ,往往会产生出一种情景幽默与喜剧性效应 ,如《郑风》的《山有扶苏》、《狡童》、《褰裳》等。这两种幽默 ,遵循“谐而不谑”的规范 ,无伤大雅。此外还有一种讽刺性幽默 ,即微笑地玩弄世间荒谬事物的讽刺 ,它以辛辣的嘲讽 ,去揭示事物的可笑、愚蠢、荒谬与卑劣 ,在笑声中达到批判的目的 ,如《邶风·新台》、《陈风·株林》。应当说 ,在某些情况下 ,讽刺性幽默的运用 ,使人们在笑声中不仅揭露出事物丑恶的本质 ,同时在批判的过程中在精神上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感与愉悦感 ,因而也更有趣味。
-
关键词
谐谑
性格幽默
情景幽默
讽刺性幽默
-
Keywords
Banter
humor in character
humor derived from situation
sarcastic humor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秘书人员性格特征初探
- 5
-
-
作者
马晓刚
-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8-62,共5页
-
-
关键词
秘书人员
性能特征
信心
诚实性格
谦虚性格
宽容性格
幽默性格
性格培养
人生态度
诚实性格
-
分类号
C931.46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