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语堂:幽默情结和幽默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施建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5-41,共7页
(一)三十年代初,幽默曾流行于中国的文坛。当时,林语堂创办了《论语》等杂志,大力提倡“幽默”,居然造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小品”的声势。“幽默大走鸿运”的1932年,也因此而被称为“幽默年”。从此,林语堂就被公认为中国... (一)三十年代初,幽默曾流行于中国的文坛。当时,林语堂创办了《论语》等杂志,大力提倡“幽默”,居然造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小品”的声势。“幽默大走鸿运”的1932年,也因此而被称为“幽默年”。从此,林语堂就被公认为中国的“幽默大师”,但此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幽默 《论语》 三十年代 幽默文学 鲁迅 幽默大师 幽默家 梅瑞狄斯 “论语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的色调
2
作者 江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6-47,共2页
幽默的人生观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这是传统的正宗看法。如果我们把不同风致的幽默细加分类,给它们贴上“名牌”、“杂牌”、“冒牌”等形色各异的标签,虽然缺乏一种幽默感,却能方便地论述问题。这里,我们拈出西洋称笑声清... 幽默的人生观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这是传统的正宗看法。如果我们把不同风致的幽默细加分类,给它们贴上“名牌”、“杂牌”、“冒牌”等形色各异的标签,虽然缺乏一种幽默感,却能方便地论述问题。这里,我们拈出西洋称笑声清扬者为“银笑”的典故,再列出“铅笑”与“铁笑”,重在它们怎样对待人生方面作一些态度上的比较对照。 这三者的笑声,虽然一个比一个着色深,层层加浓着阴郁的色彩,却都是对虚假人生的的真实暴露。长歌当哭,是以忧郁为甜蜜的诗人们的表达方式,而对于人生的悲哀,所有的幽默家却是以“长笑”来“代哭”的。 即以男女不平等这一现象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调 幽默家 苏格拉底 莫里哀 生的悲哀 作家 《伪君子》 跛子 黑色幽默 杂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色幽默”
3
作者 杨江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5-63,共9页
欲论“黑色幽默”,当从“幽默”说起。林语堂何以要用幽默二字来音译Humour,而不勉强甩“朽木”、“蛤蟆”、“黑幕”、“胡摹”之类凑合,只求其译音近似而己呢?他自有他的道理:“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 欲论“黑色幽默”,当从“幽默”说起。林语堂何以要用幽默二字来音译Humour,而不勉强甩“朽木”、“蛤蟆”、“黑幕”、“胡摹”之类凑合,只求其译音近似而己呢?他自有他的道理:“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犹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它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确乎不同程度地显示在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作家创作中。幽默已含幽隐之义,冠以“黑色”(Bl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幽默家 铅色 作家 冯尼格 《第二十二条军规》 苏格拉底 宇宙精神 丑角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