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醛脱氢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艳 金鑫 +1 位作者 于东红 钱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型)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26例胃癌及30例正常对照胃组织ALDH1的表达,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的Hp-L型感染...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型)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26例胃癌及30例正常对照胃组织ALDH1的表达,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的Hp-L型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ALDH1蛋白和mRN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2%和56.3%,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LDH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胃癌及对照组中Hp-L型的阳性率分别为67.5%和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Hp-L型感染阳性者的ALDH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Hp-L型感染阴性组(P<0.05)。ALDH1蛋白的表达与Hp-L型感染呈正相关(rs=0.220,P<0.05)。ALDH1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结论 ALDH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Hp-L型感染可促进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乙醛脱氢酶1 幽门螺杆菌l型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蔡兆根 于东红 +2 位作者 吴海波 冯振中 赵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A(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A(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和30例对照组中的Hp-L型感染情况,同时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VEGF-C、-D、-A及FGF-2的表达情况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值(LVD值),分析Hp-L型和淋巴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与LVD值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革兰染色Hp-L型检出率为65%,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率为62%。胃癌组的Hp-L型阳性率、淋巴管生成因子阳性率及LVD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胃癌组中Hp-L阳性组的LVD值和VEGF-C、-D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p-L阴性组(均P<0.05);VEGF-C、-D阳性组的LVD值高于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和LVD值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Hp-L型感染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VEGF-C、-D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关系密切,Hp-L型感染在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两方面因素共同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l型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生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L型和HPV16、18感染在人食管癌中同步检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于东红 王萍 +1 位作者 万敏 姚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8-50,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L 型 (H p- L 型 )和 HPV16、18感染与人食管癌的关系 ,探讨 H p- L 型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对 112例食管鳞癌和 30例对照组进行 H p- L型和 HPV16、18同步检测。结果 革兰染色 L型...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L 型 (H p- L 型 )和 HPV16、18感染与人食管癌的关系 ,探讨 H p- L 型致癌机制。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对 112例食管鳞癌和 30例对照组进行 H p- L型和 HPV16、18同步检测。结果 革兰染色 L型检出率 (6 7.9% )与对照组 (2 6 .7%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免疫组化 H p- L型抗原检出阳性率 (6 5 .2 % )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H p- L型检出阳性率为 6 1.6 % (6 9/ 112 )。HPV 16、18表达阳性率为 6 9.6 % ,与 H p- L型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 ;H p- L 型和 HPV16、18同时阳性者占 5 9.8% (6 7/ 112 )结论  H p- L 型和 HPV16、18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相关。H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l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F、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名法 刘友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探讨XPF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和Giemsa染色法检测239例胃癌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XPF、p53、Hp-L型蛋白的表达及Hp-L型感... 目的探讨XPF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和Giemsa染色法检测239例胃癌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XPF、p53、Hp-L型蛋白的表达及Hp-L型感染情况。结果 (1)XPF和p53蛋白在胃癌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XPF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6,P<0.01)。XPF表达仅与Laurén分类有关(P<0.05)。p53表达仅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2)胃癌组织中Giemsa染色Hp-L型检出和Hp-L型抗原表达同时阳性的阳性率为73.22%(175/23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胃癌组织中Hp-L型阳性组XPF和p53蛋白的阳性率高于Hp-L型阴性组(P均<0.01)。胃癌组织中Hp-L型阳性与XPF和p53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0.32和0.296,P均<0.01)。(4)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TNM分期、XPF和p53表达均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XPF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XPF阳性者具有更短的生存期。当与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结合评估时,校正危险度增加3.791倍。结论 XPF与p53、Hp-L型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XPF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Hp-L型感染可能上调XPF和p5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l型 XPF蛋白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bcl-2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承泽农 于东红 +3 位作者 王启之 贾继辉 唐素兰 王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0-933,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L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原位癌16例,浸润癌35例)及69例鳞状上皮增...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L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染色技术检测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原位癌16例,浸润癌35例)及69例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单纯增生15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21例、18例、15例)和20例正常食管粘膜鳞状上皮组织中HpL型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对Hp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组织类型HpL型检出率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均比较高(55.6%~62.9%),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120例食管病变组织中,61例HpL型阳性者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有48例,占78.7%;79例HpL型阴性者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24例,占40.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各病变组中HpL型感染阳性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HpL型阴性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25)。表明HpL型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着相关性。结论HpL型可能通过影响bcl2蛋白表达,使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凋亡调控异常而涉及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 食管癌 癌前病变 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型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礼高 陶仪声 +2 位作者 郑宏波 承泽农 吴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运用Giemsa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型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基因片段PCR扩增,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运用Giemsa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型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基因片段PCR扩增,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率。用长片段PCR扩增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线粒体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其控制区D-loop区微卫星位点(C)n序列和(CA)n序列,运用PCR-SSCP方法检测PCR产物微卫星不稳定情况。结果: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5.2%(30/46),与正常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形态主要为L型,分布于癌巢内及癌旁。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并且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2)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tMSI检出率为32.6%(15/46),其中13例于D-loop区(C)n序列检出MSI,5例于D-loop区(CA)n序列检出MSI,于(C)n和(CA)n序列同时检出者3例,正常组织中未检出mtMSI,mtMSI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3)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3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有14例检出mtMSI,16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者有1例检出mtMSI。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mtMSI的检出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者mtMSI的检出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线粒体DNA D-loop区(C)n序列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幽门螺杆菌l型 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对胃癌组织中增殖、凋亡、侵袭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95-1397,1401,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对胃癌组织中增殖、凋亡、侵袭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为Hp阴性、Hp-L阴性、Hp-L阳性。检测增殖、凋亡、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Hp-L阳性胃癌组织中LO...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对胃癌组织中增殖、凋亡、侵袭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为Hp阴性、Hp-L阴性、Hp-L阳性。检测增殖、凋亡、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Hp-L阳性胃癌组织中LOXL2、PCNA、CyclinD1、Rab1A、Bcl-2、Snail、N-cadherin、UHRF1、AnnexinII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Hp-L阴性、Hp阴性胃癌组织,ING5、PTPN13、Beclin1、Mst1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Hp-L阴性、Hp阴性胃癌组织;Hp-L阴性胃癌组织中LOXL2、PCNA、CyclinD1、Rab1A、Bcl-2、ING5、PTPN13、Beclin1、Mst1、Snail、N-cadherin、UHRF1、AnnexinII的mRNA表达量与Hp阴性胃癌组织比较无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能够通过影响增殖、凋亡、侵袭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增殖及侵袭、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l型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型、Livin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土英 赵亚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80-2282,共3页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因胃癌死亡,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我国又是胃癌高发国之一,并且近年来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诸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因胃癌死亡,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我国又是胃癌高发国之一,并且近年来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诸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pyloriL-form.Hp-L)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细胞壁缺陷型,即球形咖。胃癌组织中跏感染多以L型的形式存在,提示HP-L型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l型 胃癌死亡率 lIVIN 细胞壁缺陷 消化道肿瘤 年轻化趋势 同时发病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