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口服免疫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于长青 邹全明 +2 位作者 王缚鲲 张卫军 曾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41-943,共3页
目的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小鼠口服免疫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后的粘膜免疫应答。方法 Hp菌超声上清和粘膜佐剂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T)口服免疫小鼠 ,ELISPOT分析胃粘膜、派伊尔结 (Payer’spatchPP)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 目的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小鼠口服免疫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后的粘膜免疫应答。方法 Hp菌超声上清和粘膜佐剂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LT)口服免疫小鼠 ,ELISPOT分析胃粘膜、派伊尔结 (Payer’spatchPP)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RT PCR分析肠粘膜免疫主要诱导部位PPT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结合佐剂口服免疫可诱导胃粘膜、PP大量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 (ASC) ,尤以sIgA ASC型居多。②单纯抗原免疫小鼠PPT细胞 ,早期高表达IL 4,晚期高表达IFN γ。③抗原 +LT免疫小鼠PPT细胞 ,早期高表达IFN γ ,晚期高表达IL 4。结论 单纯抗原口服免疫诱导的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尤其是sIgA型明显低于联合应用佐剂组 ,PP体外抗原刺激后先表现为Th2 型优势应答 ,后转为Th1型优势应答 ,而结合LT免疫 ,PP则先表现为Th1型优势应答 ,后转为Th2 型优势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超声处理菌液 幽门杆菌 口服免疫 抗体分泌细胞 TH1/TH2细胞 肠粘膜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组织处理仪在胃镜标本HE及幽门螺杆菌PCR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双 段松 +1 位作者 袁怀志 沈昌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45,共3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我国高达50%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随着内镜技术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胃镜已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对于胃镜初步检查有问题的患者需进一步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出具病理报告需较长时间。为满...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我国高达50%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随着内镜技术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胃镜已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对于胃镜初步检查有问题的患者需进一步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出具病理报告需较长时间。为满足患者对报告时限的需求,有的病理科会根据组织类型和大小编辑不同处理程序或更换不同的处理试剂[1],来加快报告速度,但耗时也需10~14 h,而运用快速超声组织处理技术则不到2 h。目前,快速组织处理仪的应用已经有相关报道,但对于在常规工作中量大且时限要求短的胃镜组织中却鲜有报道。本实验选取同一组织来源的胃镜标本使用超声组织处理技术,观察其处理效果能否达到与传统方式一样效果,并对HE染色和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组织处理 胃镜标本 HE 幽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