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测定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潘秀军 俞捷 沈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75-576,共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已有40%以上的人群感染了HP,发展中国家甚至可达60%,因此HP的准确诊断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课题之一.本文探...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已有40%以上的人群感染了HP,发展中国家甚至可达60%,因此HP的准确诊断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课题之一.本文探索以血清学试验用于HP感染的实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幽门杆菌 异性抗体 测定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IgG、IgA、IgM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宏良 殷秋华 +3 位作者 程亦陵 韩力薇 秦立强 雒丽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选择性作内镜检查的90例患者血清,分别作抗HPlgG、lgA、lgM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同时与胃粘膜活检组织块的镜检、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血清lgG、lgA、lgM抗体的阳性率分...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选择性作内镜检查的90例患者血清,分别作抗HPlgG、lgA、lgM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同时与胃粘膜活检组织块的镜检、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血清lgG、lgA、lg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1.1%(64/90)、56.6%(51/90)、56.6%(51/90),lgG检出率均高于镜检法65.6%(59/90),尿素酶试验55.6%(50/90)、培养法36.7%(33/90)、但lgA、lgM检出率略低于镜检法、而与尿素酶试验相近,高于培养法。三类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54.8%(lgG);57.5%、45.2%(lgA);50.8%、32.3%(lgM),提示对特异性lgG抗体水平的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ELISA 异性抗体 免疫球蛋白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永良 陆新良 +2 位作者 杜勤 吴勤动 钱可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建立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 Hp-IC) ,并探讨其与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技术建立夹心式酶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 Hp-IC。结果 :Hp阳性组血清 Hp-IC浓度 ( 0 .5 71± 0 .496) mg/ L... 目的 :建立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 Hp-IC) ,并探讨其与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技术建立夹心式酶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 Hp-IC。结果 :Hp阳性组血清 Hp-IC浓度 ( 0 .5 71± 0 .496) mg/ L,阳性率 82 .6% ( 1 99/ 2 41 ) ,显著高于 Hp阴性组( 0 .0 3 3± 0 .0 2 4) mg/ L,阳性率 1 9.8% ( 3 9/ 1 97) ,P均 <0 .0 1。血清 Hp-IC测定 ,诊断 Hp感染的特异性为 80 .2 % ,敏感性为 82 .6%。本法检测灵敏度 2μg/ L ,批内差异 2 .8% ,批间差异 4.3 %。结论 :血清 Hp-IC与 Hp感染密切相关 ,Hp-IC测定可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血清诊断 酶联免疫法 异性免疫复合 HP-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佳升 王彪 谢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58-2262,2268,共6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居第二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是WHO认定的胃癌的首要致癌因子。本文归纳了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的相关性,通过总结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揭示了CagA、VacA、外...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居第二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是WHO认定的胃癌的首要致癌因子。本文归纳了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与胃癌的相关性,通过总结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揭示了CagA、VacA、外膜蛋白、dupA等因子与胃癌发病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菌株特异性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病率地理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幽门杆菌 菌株异性 地理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及探讨
5
作者 李艳 张平安 +2 位作者 王宗和 夏虹 杨相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111,10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幽门螺杆菌特异性ig抗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通过诱导上调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表达促进人胃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晓磊 华影 +1 位作者 李生 丁百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2-538,共7页
目的验证幽门螺杆菌(H.pylori)能够通过诱导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高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转移。方法收集82名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腺癌组织Bmi-1的表达,并回顾性分析Bmi-1... 目的验证幽门螺杆菌(H.pylori)能够通过诱导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高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转移。方法收集82名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腺癌组织Bmi-1的表达,并回顾性分析Bmi-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pLPCX-Bmi-1质粒转染和H.pylori感染GES-1细胞,在过表达Bmi-1后,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胃癌组织中Bm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且高表达Bmi-1与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H.pylori感染相关;转染及H.pylori感染所致的Bmi-1表达上调后,GES-1细胞具有更高的侵袭能力和较低的凋亡比率。结论H.pylori感染能上调Bmi-1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凋亡并促进其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胃癌 B细胞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登艳 杜茂涛 谭燃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37,共8页
目的:调研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发病的相关性以及Hp血清特异性抗体对CSU发病的影响.方法: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CSU组和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制备Hp尿素... 目的:调研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发病的相关性以及Hp血清特异性抗体对CSU发病的影响.方法: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CSU组和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制备Hp尿素裂解液并表达、纯化、鉴定Hp-Lpp20蛋白,ELISA法分别检测CSU组和非CSU对照组中血清抗Hp全菌及抗Lpp20的IgE,IgG,IgA水平.结果:标准Hp-ELISA试剂盒检测显示,CSU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73.46%, 155/211)高于对照组(51.82%, 71/137),表现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p=0.000);ELISA法检测显示,CSU(+)Hp(+)组血清的抗Hp全菌-和抗Lpp20-IgE水平(0.082±0.002, 0.085±0.003)与CSU(-)Hp(+)组(0.078±0.003, 0.082±0.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1=0.382,P2=0.597);CSU(+)Hp(+)组抗Hp全菌-IgG和IgA水平(1.053±0.022, 0.660±0.022)显著低于CSU(-)Hp(+)组(1.222±0.034, 0.849±0.037)(P1=0.000,P2=0.019),两组间抗Lpp20-IgG和IgA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59±0.012, 1.494±0.016,P1=0.087;1.229±0.020, 1.251±0.033,P2=0.548).结论:Hp感染和CSU发病密切相关,但Hp和其Lpp20特异性血清抗体并不是触发荨麻疹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异性抗体 体液免疫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霞 朱尤庆 +3 位作者 陈志芬 肖军 周燕 肖建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血清学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试验(HpAb-IgG)3种临床常用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评价。方法:对73例经内镜确诊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病例进行14C-UBT、RUT、HpAb-I... 目的: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血清学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试验(HpAb-IgG)3种临床常用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评价。方法:对73例经内镜确诊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病例进行14C-UBT、RUT、HpAb-IgG3项检测,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3项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HpAb-IgG的敏感性显著高于14C-UBT(χ2=12.07,P<0.01)和RUT(χ2=21.06,P<0.01);HpAb-IgG的特异性显著低于14C-UBT(χ2=9.14,P<0.01)和RUT(χ2=9.14,P<0.01);HpAb-IgG的准确性高于RUT(χ2=4.96,P<0.05)。结论:HpAb-IgG检测结果中可能有部分为假阳性结果,14C-UBT和RUT检测结果中可能存在部分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14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杆菌(HP) 幽门杆菌抗体 快速尿素酶试验 四格表卡方检验 消化性溃疡病 检测结果 回顾性评价 血清学检测 假阳性结果 假阴性结果 igG 临床常用 RUT 敏感性 准确性 异性 UBT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钟雪梅 许春娣 +3 位作者 奚容平 陈舜年 许玲娣 范丽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与儿童十二指肠溃疡(DU)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遗传关联性。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杂交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健康儿童80例、DU患儿5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同时检测DU患儿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在DU患儿中,HLA-DQB1×0503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分别为:6.02%、0.63%,P<0.05,RR=9),而在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DU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QB1×05031与DU呈正相关,DU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之间存在着遗传学的差异;虽然H.pylori感染是DU的重要致病因素,但HLA-DQB1×05031并不是通过H.pylori感染而影响DU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一DQBl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幽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检标本大小和数目对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影响
10
作者 鲍昭芳 江石湖 黄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讨论活检标本大小和数目对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按活检标本的大小、数目及不同的钳取部位分组 ,分别进行尿素酶试验 ,观察试验结果。 结果不同组别标本的试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结论本试验结果提... 目的讨论活检标本大小和数目对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按活检标本的大小、数目及不同的钳取部位分组 ,分别进行尿素酶试验 ,观察试验结果。 结果不同组别标本的试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结论本试验结果提示尿素酶试验结果与活检标本中的标本大小、数量和钳取部位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尿素酶 活检 标本 敏感性 异性 假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