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楼晓军 王彩花 +2 位作者 朱永良 温晓伟 马德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56-2358,共3页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HPS检测唾液中的尿素酶,同时行14C-UBT及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urease test,RU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HPS检测唾液中的尿素酶,同时行14C-UBT及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urease test,RUT)、胃黏膜组织学检查(改良Giemsa染色)及细菌培养联合检测来判断胃黏膜Hp感染情况,并比较HPS与14C-UBT诊断Hp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60例患者行Hp联合检测检出阳性患者102例,阳性率为63.75%,其中HPS检出76例,阳性率47.50%,14C-UBT检出94例,阳性率58.75%。HPS、14C-UBT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55%、80.39%;特异性分别为96.55%、79.31%;准确性分别为81.25%、8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7%、87.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69.70%。对以上结果进行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S检测Hp感染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14C-UBT相近,且此法快速、简便,价格低廉,不需要任何其他仪器,是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的一种新的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幽门 唾液 呼气试验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测试板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晓敏 赵燕 +3 位作者 陈楠 王俊红 邢燕彤 张庚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及其诊断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方法选择13C-UBT检测阳性者106例和13C-UBT检测阴性者24例,共130例研究对象,采用HPS法进行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及其诊断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方法选择13C-UBT检测阳性者106例和13C-UBT检测阴性者24例,共130例研究对象,采用HPS法进行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以13C-UBT为金标准,对HPS法检测结果用贝叶斯定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HPS的灵敏度为68.87%,特异度为58.33%,准确度为66.92%,阳性预测值为87.95%,阴性预测值为29.79%。二者的符合率为66.92%。结论HPS法与13C-UBT法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C-UBT法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存在盲区,不适用于作为评价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HPS的金标准。HPS法与13C-UBT法可临床上同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特异度 灵敏度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乳杆菌Li01对幽门螺杆菌合并苯并芘致长爪沙鼠DNA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
3
作者 黄逸伦 徐芝炫 +5 位作者 郭红刚 张扬帆 刘慧敏 谢文迪 陈永平 褚晓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9,共10页
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Li01(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i01,L.salivarius Li01)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苯并芘(Benzo(a)pyrene,BaP)、Hp+BaP共同作用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L.salivarius Li01的相关益生特性。... 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Li01(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i01,L.salivarius Li01)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苯并芘(Benzo(a)pyrene,BaP)、Hp+BaP共同作用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L.salivarius Li01的相关益生特性。方法雄性SPF级长爪沙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组进行Hp、BaP、Hp+BaP灌胃造模。第32周,确定造模成功后使用L.salivarius LiO1灌胃修复。第36周,取长爪沙鼠眼球血做彗星实验并取肝组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tochrome P450,family 1,subfamily A,polypeptide 1,CYP1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p、BaP、Hp+BaP组的彗星尾长、尾部DNA含量和肝Cyp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01),其中Hp+BaP组的彗星尾长、Olive尾距、彗星尾部DNA含量和肝Cyp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p及BaP组(P<0.05)。L.salivarius Li01干预后,各组彗星尾长、Olive尾距、彗星尾部DNA含量及肝Cyp1a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减小(P<0.001)。结论Hp、BaP、Hp+BaP均能引起长爪沙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且Hp和BaP具有协同致损伤作用,而L.salivarius Li01对Hp、BaP、Hp+BaP造成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杆菌 幽门杆菌 苯并芘 长爪沙鼠模型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抗幽门螺杆菌IgG的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涛 邹伟民 李子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93-95,共3页
【目的】了解唾液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诊断 Hp 感染的价值。【方法】对93例病人同时进行唾液抗 HpIgG测定、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涂片 HE 染色及病理 WS 银染色。【结果】唾液抗 HpIgG 检测阳性率近似于 RUT 法(P>0.05),高于... 【目的】了解唾液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诊断 Hp 感染的价值。【方法】对93例病人同时进行唾液抗 HpIgG测定、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涂片 HE 染色及病理 WS 银染色。【结果】唾液抗 HpIgG 检测阳性率近似于 RUT 法(P>0.05),高于组织涂片 HE 染色及病理 WS 银染色法(P<0.01)。其诊断 Hp 感染的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5.2%,阳性预期值97.0%,阴性预期值88.2%。【结论】本方法与组织学方法比较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且简便、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唾液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唾液、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特 聂敏海 +1 位作者 周骢 胡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牙菌斑 幽门杆菌 H.PYLORI感染 唾液 患者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H.PYLORI 口腔黏膜病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唾液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16S rRNA及cagA基因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鑫莹 孙丽媛 +5 位作者 杨志平 宋顺佳 李南 刘悦 田婉佳 赵云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16-1821,共6页
目的检测唾液标本幽门螺杆菌(Hp)的16S rRNA基因及cagA基因,了解消化道疾病患者口腔中Hp存在情况及致病情况。方法利用生物学信息技术,设计Hp 16S rRNA、cagA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Hp 16S rRNA、cag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重组克隆质粒... 目的检测唾液标本幽门螺杆菌(Hp)的16S rRNA基因及cagA基因,了解消化道疾病患者口腔中Hp存在情况及致病情况。方法利用生物学信息技术,设计Hp 16S rRNA、cagA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Hp 16S rRNA、cag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重组克隆质粒构建标准阳性对照品;收集156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提取唾液标本中细菌DNA,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检测Hp 16S rRNA基因及cagA基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检测Hp 16S rRNA基因及cag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较高,最低检测线为10^(3) copies·μL^(-1);重组质粒pGMT-16s和pGMT-cagA,可作为鉴定Hp的标准阳性对照品;检测Hp感染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口腔携带Hp 16S rRNA基因的阳性率为87.2%,cagA基因阳性率为23.1%。结论Hp感染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口腔唾液标本中存在Hp,口腔中存在Hp可能是诱发消化道Hp感染及治疗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16S rRNA基因 CAGA基因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技术同时检测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丽辉 王毓明 +1 位作者 顾虹艳 张小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通过同时测定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幽门螺杆菌 (Hp)以了解口腔中Hp的状况及其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同时测定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结果 :47例胃粘膜Hp阳性的胃窦炎患者中 17例 ( 3 6.2 % )牙... 目的 :通过同时测定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幽门螺杆菌 (Hp)以了解口腔中Hp的状况及其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同时测定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结果 :47例胃粘膜Hp阳性的胃窦炎患者中 17例 ( 3 6.2 % )牙菌斑中检出Hp ;3 1例 ( 65 .9% )唾液标本Hp阳性。而 13例胃粘膜Hp阴性者中仍有 2例牙菌斑中检出Hp ,1例唾液中检出Hp。胃粘膜Hp阳性和阴性者之间牙菌斑及唾液Hp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口腔中的Hp可能与胃粘膜中的Hp存在着一定的病因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唾液 胃粘膜 幽门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唾液酸结合黏附素(SabA)的克隆表达
8
作者 李冬宏 宫雅楠 +3 位作者 肖迪 周南进 谢勇 张建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或Hp)唾液酸结合黏附素(sialic acid-binding adhe-sion,SabA)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为探讨SabA的功能及相关疫苗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以Hp26695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s...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或Hp)唾液酸结合黏附素(sialic acid-binding adhe-sion,SabA)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为探讨SabA的功能及相关疫苗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以Hp26695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sabA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将PCR产物插入到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飞行质谱鉴定,并用免疫印迹法评价其抗原性。结果经SDS-PAGE和飞行质谱鉴定,该表达蛋白为Hp外膜蛋白SabA,经免疫印法迹检测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了Hp的SabA,并能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唾液酸黏附素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口腔定植和胃肠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骏 何祥一 +1 位作者 吴凌莉 车团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 目的分析口腔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定植与胃肠疾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173名胃肠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进行H.pylori检测,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胃肠疾病类型和牙周状况分组,分析不同组别H.pylori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胃肠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H.pylori阳性率为40.4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45~64岁年龄组H.pylori阳性率为56.72%,明显高于2个低年龄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率为77.78%,与消化性溃疡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和牙周袋组的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15.3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在口腔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胃肠疾病患者口腔中H.pylori检出率与胃肠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不良牙周健康状况可能是胃肠疾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牙周状况 唾液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 被引量:15
10
作者 聂敏海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1997年第2期76-78,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具多形性,通常存在于胃肠道上部。应用培养、生化分析和核酸技术在牙菌斑和唾液中分离或检测到了Hp。Hp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以口一口传播为主。口腔中的Hp可能是胃部Hp再感染的重要储存库,也可能... 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具多形性,通常存在于胃肠道上部。应用培养、生化分析和核酸技术在牙菌斑和唾液中分离或检测到了Hp。Hp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以口一口传播为主。口腔中的Hp可能是胃部Hp再感染的重要储存库,也可能是引起口臭的病原菌之一,并可能与某些口腔疾病如复发性口疮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牙菌斑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赖跃兴 朱佳莉 +2 位作者 徐萍 李清华 吴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Hp,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Hp。根据14C-UBT和HPS检测结果,选取14C-UBT、HPS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HP... 目的: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Hp,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Hp。根据14C-UBT和HPS检测结果,选取14C-UBT、HPS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HPS阳性组),及14C-UBT阳性、HPS阴性的患者60例(HPS阴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四联疗法抗Hp治疗10 d,在治疗结束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14CUBT和HPS。结果 :治疗结束1月复查14C-UBT,四联疗法总的胃Hp根除率为82.5%%,其中HPS阳性组根除率为75.00%,HPS阴性组根除率为9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75,P=0.031);治疗结束6个月后,复查14C-UBT,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为24.44%,HPS阴性组复发率为5.60%,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显著高于HPS阴性组(χ2=5.563,P=0.018)。结论:口腔Hp能降低胃Hp根除率,且显著提高6个月后胃Hp的复发率,口腔Hp可能是胃Hp根除失败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幽门杆菌 唾液测试 根除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