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翻对不同播期小麦越冬期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白冬 陈杰 +5 位作者 杨一帆 赵立尚 金艳 宋全昊 宋佳静 朱统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为明确本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与不同播期对小麦越冬期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在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深翻对不同播期小麦越冬期幼苗单株农艺性状、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及植株含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可显... 为明确本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与不同播期对小麦越冬期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在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深翻对不同播期小麦越冬期幼苗单株农艺性状、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及植株含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可显著增加不同播期小麦越冬期幼苗的初生根、单株干物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氮素积累量,可提高不同播期越冬期幼苗的根系活力,且中播、晚播条件下达到显著水平,可显著增加早播小麦越冬期幼苗的株高、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可显著增加中播小麦越冬期幼苗的次生根和晚播小麦越冬期幼苗的主茎叶龄、单株叶面积、次生根、单株干物质量,而降低了不同播期越冬期小麦幼苗含氮率,且早播、晚播处理差异显著。结果还表明,随着播期的推移,深翻模式下不同播期小麦越冬期幼苗根系活力、含氮率及氮素积累量均表现为中播>早播>晚播,农户模式下均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而不同耕作方式下,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播期的推移逐渐升高,且农户模式下各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深翻模式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深翻模式下中播有利于增加小麦越冬期的抗寒能力,促进小麦生长,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深翻 不同播期 幼苗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对锰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前程 李松 +2 位作者 郭冠男 王晓兰 关洪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1,35,共4页
以大豆黑农46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柠檬酸对锰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胁迫加强,未施用柠檬酸处理(处理前)大豆幼苗根冠比总体上升,施用柠檬酸处理(200μmol/L)根冠比总体下降。与处理前相比,处理后的叶绿素含量、... 以大豆黑农46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柠檬酸对锰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胁迫加强,未施用柠檬酸处理(处理前)大豆幼苗根冠比总体上升,施用柠檬酸处理(200μmol/L)根冠比总体下降。与处理前相比,处理后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电导率总体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a/b变化不规律。结果表明,柠檬酸对缓解锰胁迫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处理 锰胁迫 大豆幼苗 幼苗生长特性 Stress Soybean Seedling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叶绿素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根冠比 脯氨酸含量 施用 结果 电导率 外源 黑农 规律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芽床对赤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花梅 尹大保 +2 位作者 那亚 春霞 王俊杰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6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床对不同颜色赤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纸上、纸间、沙上、沙间不同发芽床条件下进行赤瓟种子萌发,探讨不同颜色赤瓟种子在不同发芽床上的萌发规律。【结果】黑色赤瓟种子在纸间发芽床上的...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床对不同颜色赤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纸上、纸间、沙上、沙间不同发芽床条件下进行赤瓟种子萌发,探讨不同颜色赤瓟种子在不同发芽床上的萌发规律。【结果】黑色赤瓟种子在纸间发芽床上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灰色赤瓟种子,依次为纸间>沙上>纸上>沙间;两个不同颜色赤瓟种子萌发后期,灰色种子沙上发芽床的胚根生长比黑色种子快,而沙间发芽床的赤瓟种子没有萌发;通过育苗培养,黑色种子的叶长和叶宽均大于灰色种子。【结论】两个不同颜色的赤瓟种子在纸间发芽床和沙上发芽床的发芽较好,黑色种子的苗期长势较灰色种子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瓟种子 发芽床 萌发 幼苗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对番茄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丁栋 王方静 史静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59-67,共9页
【目的】探明盐胁迫下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为制定番茄抗盐胁迫栽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幼苗为试材,以叶片喷施方式施用壳聚糖(5 mL/株),灌根方式施用枯草芽孢杆菌(4 mL/株),不施壳聚糖与枯... 【目的】探明盐胁迫下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为制定番茄抗盐胁迫栽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幼苗为试材,以叶片喷施方式施用壳聚糖(5 mL/株),灌根方式施用枯草芽孢杆菌(4 mL/株),不施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为对照(CK),设置壳聚糖不同浓度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与枯草芽孢杆菌0 mg/L、4 mg/L及其复配,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番茄幼苗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结果】不同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显著。在番茄幼苗农艺性状方面,2 d时,H_(3)处理(壳聚糖300mg/L、枯草芽孢杆菌4 mg/L)的株高和茎粗均表现最优,分别为31.50 cm和6.43 cm,分别较CK提高15.94%和16.49%;H_(3)和T_(1)处理(壳聚糖0 mg/L、枯草芽孢杆菌4 mg/L)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较CK提高20.48%和20.39%;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和高浓度壳聚糖(300 mg/L)对提升幼苗农艺性状效果更优,复配处理低浓度(壳聚糖100 mg/L)处理弱于中、高浓度处理。在叶片酶活性方面,6 d时,H_(3)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75.39U/g)最高,较CK提升58.98%;H_(3)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最低(17.90 nmol/g),较CK降低52.82%;H_(1)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585.79 U/g),较CK提高50.92%。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含量;复配处理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壳聚糖浓度上升而增强,丙二醛则相反,过氧化氢酶活性中浓度弱于低、高浓度。在土壤酶活性方面,H_(3)处理的蔗糖酶活性最高(195.09U/g),较CK提高77.63%,H2处理(壳聚糖200 mg/L、枯草芽孢杆菌4 mg/L)的脲酶活性最高(419.15 U/g),较CK提高64.28%。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单独处理均可提高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复配处理时,蔗糖酶活性随壳聚糖浓度上升而增强,脲酶活性先升后降。【结论】壳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处理对盐胁迫番茄幼苗生长、叶片酶活性和土壤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壳聚糖300 mg/L与枯草芽孢杆菌4 mg/L复配处理对番茄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在促进植株形态建成、增强抗氧化系统及改善土壤酶活性等方面效果最为显著,可作为盐渍化土壤番茄育苗的优选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 盐胁迫 幼苗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志科 王金成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3,共6页
为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抑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以“陇单339”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0.2、0.5、1.0、2.0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浸种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 为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抑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以“陇单339”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0.2、0.5、1.0、2.0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浸种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条件对照)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及幼苗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均较对照(CK)显著降低;幼苗根和芽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根和芽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提高。适宜浓度SNP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均较NaCl胁迫处理得到显著提升,根和芽中CAT、SOD、POD活性显著提高,进一步显著促进根、芽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显著降低MDA含量。其中,0.2 mmol/L SNP浸种处理的效果最佳,显著增强盐胁迫下玉米种子和幼苗的抗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萌发阶段抗盐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盐胁迫 玉米种子 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区桢楠种子形态、发芽特征及幼苗生长情况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英赞 王朝英 +3 位作者 马立辉 杨琼 陈本文 方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9,共8页
为了提高重庆地区桢楠育苗质量,加快桢楠生长速率,缩短成材年限,提高楠木经营效益,寻找适宜重庆地区的楠木优良种源,通过对湖北、四川和重庆3省(市)11个种源地桢楠的种子形态特征、发芽特性和在重庆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来判定种源的优劣... 为了提高重庆地区桢楠育苗质量,加快桢楠生长速率,缩短成材年限,提高楠木经营效益,寻找适宜重庆地区的楠木优良种源,通过对湖北、四川和重庆3省(市)11个种源地桢楠的种子形态特征、发芽特性和在重庆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来判定种源的优劣。分别检测种子千粒重、纵径、横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并对11个不同种源桢楠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永川种源桢楠种子纵径(1.23cm)、横径(0.73cm)最大,千粒重最重(351.29g),发芽率(90%)、发芽势(43.00)以及种子活力指数(7.75)最高,1、2年生幼苗株高(39.25、86.25cm)、基茎(0.360、0.838cm)和生物量积累(15.35、62.77g)最大;峨眉种源桢楠种子纵径(0.98cm)最小、横径(0.59cm)较小,千粒重最轻(285.50g),1、2年生幼苗株高(23.00、70.00cm)、基茎(0.253、0.662cm)和生物量积累(11.03、45.35g)最小,显著<永川种源,其上各指标分别仅为永川的79.67%、80.82%、81.27%、58.60%、81.16%、70.28%、79.00%、71.86%和72.25%。永川种源桢楠在重庆生长表现最优,可作为重庆桢楠育苗的首选种源;宜昌、大足、江津、长宁种源整体表现较好,可作为备选种源;峨眉、都江堰种源则整体表现相对较差,不建议作为重庆地区桢楠育苗的选择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 种源 种子 幼苗生长特性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栓皮栎种源种子形态及其幼苗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邓云鹏 雷静品 +3 位作者 潘磊 王晓荣 徐卫男 刘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0,共7页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是壳斗科栎属植物[1],是天然分布广泛的树种,跨越温带、暖温带亚热带,是研究植物分布与气候、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树种之一[2]。
关键词 栓皮栎 种源 种子形态 幼苗生长特性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育苗容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静慧 越燕 +3 位作者 徐慧洁 刘艳军 刘婷 张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育苗容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林木生产上选择适宜育苗容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紫穗槐苗木在温室进行普通盆、多孔盆、双层盆、梯形盆盆栽,观察其在4种容器中的生长特性,通过隶属函数计算,综合比较紫穗槐植...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育苗容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林木生产上选择适宜育苗容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紫穗槐苗木在温室进行普通盆、多孔盆、双层盆、梯形盆盆栽,观察其在4种容器中的生长特性,通过隶属函数计算,综合比较紫穗槐植株10项生长指标,评价不同类型育苗容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梯形盆培育的紫穗槐植株生长较矮、叶片数量多、叶面积大、茎最粗,植株地上、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最重或较重,主根短、苗木质量指数QI高,植株综合生长特性、地上和地下生长特性等级为AAA;双层盆培育的紫穗槐植株叶面积大、植株高、地上鲜重和干重最重或较重,1级根数量多,各生长特性等级为BBB;多孔盆、普通盆培育的紫穗槐植株等级分别为CCC和CDB,苗木生长均较差,但多孔盆的苗木质量指数QI较高。【结论】用梯形盆进行紫穗槐育苗效果较佳,双层盆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干旱地区需谨慎选择多孔盆,普通盆不宜用于紫穗槐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育苗容器 幼苗生长特性 多孔盆 梯形盆 双层盆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对黄山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伟 蔡梦影 万佳 《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9-11,共3页
以黄山栾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不同激素对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激素处理对对黄山栾树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 以黄山栾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不同激素对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激素处理对对黄山栾树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100 mg/L的IAA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提高效果最佳。黄山栾树幼苗的鲜重、株高和根长均在300 mg/L的IA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但差异并不显著。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不但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而提高绿化苗木的质量和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栾树 发芽率 外源激素 幼苗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桔梗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1 位作者 周彬清 谭梓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的43份桔梗[Platycocon grandiflorus(Jaeq.)A.DC.]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幼苗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种源桔梗种子的特性、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状况,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供试的桔梗种源大致分为南方... 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的43份桔梗[Platycocon grandiflorus(Jaeq.)A.DC.]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幼苗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种源桔梗种子的特性、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状况,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供试的桔梗种源大致分为南方和北方2个地理种源,其中北方种源的种子颗粒较大,千粒重达1.21~1.35g;南方种源的种子发芽率高(65%~71%),种子千粒重为1.15~1.20g,幼苗生长健壮,根系较发达。此外,桔梗种子的发芽率与纬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桔梗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与根茎的生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间苗及幼苗筛选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安徽亳州及安徽太和的桔梗种源适合在浙江富阳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种源 发芽率 幼苗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