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化学启蒙趣味探索——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1
作者 史月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11-I0011,共1页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接触外界,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其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则会使教学显得较为抽象和单调,很难将...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接触外界,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其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则会使教学显得较为抽象和单调,很难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如此也使得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中融入一些化学小实验情境创设,能够使数学教学充满更多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激发 基础性学科 数学教学 幼儿园数学教育 认知发展 情境创设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核心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芬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6,共4页
数学学科和幼儿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游戏化,才有可能克服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少游戏,缺趣味”“无整合,缺应用”“假思考,缺探究”等典型问题。为此,教师应善于编制既体现数学学科特性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数... 数学学科和幼儿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游戏化,才有可能克服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少游戏,缺趣味”“无整合,缺应用”“假思考,缺探究”等典型问题。为此,教师应善于编制既体现数学学科特性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数学游戏,并把数学游戏与幼儿生活、各类课程活动、户外运动相融合,支持幼儿在反复游戏中不断创新玩法或调整游戏规则,从而促进幼儿数学经验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教育 游戏化教学 数学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数学领域内容知识考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娟 张丽芳 刘娇娇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0-60,共11页
本研究采用"概念图"对河北省4所幼儿园39名教师的"数学内容知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教师绘制的概念图质量不高,包含的概念总数、连接线总数、概念块数量、横向连接数偏少,完整性不够,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相对于园所... 本研究采用"概念图"对河北省4所幼儿园39名教师的"数学内容知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教师绘制的概念图质量不高,包含的概念总数、连接线总数、概念块数量、横向连接数偏少,完整性不够,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相对于园所、职称和学历等因素,教龄对概念图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在当前提倡整合课程的背景下,应改革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形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实践情景中理解和应用各种学科内容知识,同时应注意加强职后培训,让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情境学习如何运用和迁移各种学科内容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教育 学科内容知识 概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数学语言的特征与发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琳 黄瑾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7,63,共7页
幼儿园教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对儿童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15个优质案例的分析发现,教师使用的数学语言应是科学准确、规范严谨的,与幼儿相适应、与数学本身相适应、与教学活动相适应。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的... 幼儿园教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对儿童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15个优质案例的分析发现,教师使用的数学语言应是科学准确、规范严谨的,与幼儿相适应、与数学本身相适应、与教学活动相适应。教师应注重数学语言的数学交流功能,在向幼儿输入数学语言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语言的输出。教师应在活动前备注数学语言、在活动后反思数学语言,在实践中积极建构和提升自己对数学语言的认识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教学活动 教师数学语言 幼儿园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数学:教什么?怎么教?——基于对威尔士基础阶段相关指导文件的解读 被引量:9
5
作者 崔玉芹 杨晓萍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英国威尔士政府自2003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基础阶段指导文件,其中的《学习型社会:基础阶段——3-7岁》中关于3-7岁幼儿数学发展指导的部分从利用和运用数学、计算和处理数据、测量、形状和空间4个维度对幼儿数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进... 英国威尔士政府自2003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基础阶段指导文件,其中的《学习型社会:基础阶段——3-7岁》中关于3-7岁幼儿数学发展指导的部分从利用和运用数学、计算和处理数据、测量、形状和空间4个维度对幼儿数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我国幼儿园数学教学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基础阶段——3—7岁》 教育指导文件 幼儿园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分析——基于视频的微观情境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方 黄瑾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80,共12页
师幼互动是反映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课堂互动分析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基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视频案例,采用微观情境分析法和访谈法,立足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从认知建构、话语结构、具身认知以及“物”的参与等方面... 师幼互动是反映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课堂互动分析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基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视频案例,采用微观情境分析法和访谈法,立足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从认知建构、话语结构、具身认知以及“物”的参与等方面,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和师幼双方在此特定情境中的互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集体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个体经验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有效方式,能够引发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冲突和认识,幼儿在此场域中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及与环境和“物”的互动,能够“具身”体验到丰富多样的信息,不过依然存在教师对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过分关注,期待幼儿说出“正确答案”等消极行为,忽视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动机和身心感受。为提高幼儿园数学课堂互动质量,教师应注意构建早期数学学习网络,拓展课堂互动的“第三空间”,促进师幼互动的身心融合,走向动态生成式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教育 师幼互动 视频分析 情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情境性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静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66,共3页
数学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情境性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情境促进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与学习。通过分解数学教学目标、梳理数学活动实施环节和优化数学活动提问策略,可以有效保障幼儿园情境性数学教学活动的... 数学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情境性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情境促进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与学习。通过分解数学教学目标、梳理数学活动实施环节和优化数学活动提问策略,可以有效保障幼儿园情境性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教育 情境性教学活动 儿童数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起点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菁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2,共4页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从幼儿园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幼儿的数学素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是促进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起点。由于幼儿尚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们通常并不...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从幼儿园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幼儿的数学素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是促进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起点。由于幼儿尚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他们通常并不能自发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而需要幼儿园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应遵循兴趣激发原则、基本概念原则、自然引导原则,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区域游戏、集体教学中让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只有引导幼儿体验到数学很重要,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与热情,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帮助幼儿开启真正愿意学习数学的过程,为幼儿数学素养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素养 幼儿园数学教育 体验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许晓晖 庞丽娟 +1 位作者 陶沙 韩小雨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29,共4页
加减能力是个体数学认知结构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通过个别测查,运用实物题、口头文字题和符号计算题三种不同呈现方式的任务,考察99名大班幼儿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加减能力发展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 加减能力是个体数学认知结构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通过个别测查,运用实物题、口头文字题和符号计算题三种不同呈现方式的任务,考察99名大班幼儿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加减能力发展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呈现方式 加减运算 幼儿园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QI评估系统的大班数学集体活动质量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美芳 周欣 杨志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8,共12页
数学是学前儿童学习和入学准备的重要领域,也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方面。MQI评估系统作为一种评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框架,体现了最新数学教育观念,突出了数学的学科特性和认知要求,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生成性的教学过程,可同时对... 数学是学前儿童学习和入学准备的重要领域,也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方面。MQI评估系统作为一种评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框架,体现了最新数学教育观念,突出了数学的学科特性和认知要求,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生成性的教学过程,可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进行评估。本研究使用MQI评估系统对我国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活动的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除数学意义建构和数学语言之外,数学丰富度领域各维度表现水平不高;教师对儿童行为进行处理和反馈的水平较低;大多数活动片段中不存在数学表达和语言上的错误及不严密性问题;儿童参与有意义的解释或者提问和推理较少,参与活动的认知要求不高。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活动质量受到集体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对数学领域知识和儿童数学发展目标的认知、教师评价儿童数学思维的能力及师幼互动技巧、教师培训与考核的侧重点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界应重视数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性质量,关注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性能力的发展,并应在借鉴MQI评估系统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的质量评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QI评估系统 教育质量监测 幼儿园数学教育 集体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