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字典学习的动态磁共振并行重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悦 蒋慧敏 汪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207,296,共6页
动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时空扫描精度上不能兼顾,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难点。动态磁共振成像数据在时空域具有很强的稀疏特性,使得压缩感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MR图像重建。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自适应字典学习的动态磁共振并行重建方法,以高... 动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时空扫描精度上不能兼顾,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难点。动态磁共振成像数据在时空域具有很强的稀疏特性,使得压缩感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MR图像重建。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自适应字典学习的动态磁共振并行重建方法,以高精采样的第一帧作为参考,实现对任意n个相邻帧的dMRI图像子序列的实时并行重建。与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两种方法DTV和kt-SLR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重建精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自适应字典学习 并行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UDA的数字全息三维粒子位移场并行重建及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岗 杨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8,共8页
为了实现数字全息中粒子三维位移场的快速重建,利用CUDA架构将原有串行的重建步骤进行二级并行化处理。同时,结合多线程技术实现线程间的并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粒子三维位移场重建速度。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重建平面数量和不同分... 为了实现数字全息中粒子三维位移场的快速重建,利用CUDA架构将原有串行的重建步骤进行二级并行化处理。同时,结合多线程技术实现线程间的并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粒子三维位移场重建速度。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重建平面数量和不同分辨率情况下,采用GPU完成平面重建的运算速度至少达到CPU运算速度的166倍。将其实际应用获得全息图序列以进行三维位移场的并行运算,其处理的单幅全息图为512像素×512像素,并行程序完成512个平面重建及其相关后处理所需时间为268 ms,即3.7帧/s,其运算速度为采用CPU进行串行计算的40.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三维位移场 统一设备架构 并行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预处理与深度稀疏网络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3
作者 薛磊 段继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2-1095,共14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用多个接收线圈同时采集多个数据通道来加速成像过程的技术。深度学习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能力,在欠采样MRI重建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如需要自动校准信号、重建不稳定等),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重建方法,旨在从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高效、准确地重建高质量的并行磁共振图像。该方法的核心骨架为深度稀疏网络,该网络通过将求解稀疏模型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展开,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内的一系列可训练层。另外,还引入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自适应预处理模块,通过融合普通卷积与异型卷积核,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稀疏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表现出更优的重建性能,包括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以及更低的高频误差范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稀疏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角扇束扫描方式下的并行迭代图像重建算法
4
作者 王培容 黄丽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45-49,60,共6页
将扫描的高效率和平行束重建方式的简便易行相结合,提出在窄角扇束扫描方式下按平行束模式进行图像重建的方法。针对迭代法重建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利用任务分解的办法,将每个投影角度下的重建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在多处理机上同时重建各子... 将扫描的高效率和平行束重建方式的简便易行相结合,提出在窄角扇束扫描方式下按平行束模式进行图像重建的方法。针对迭代法重建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利用任务分解的办法,将每个投影角度下的重建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在多处理机上同时重建各子任务,以缩短单次迭代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并行重建算法不仅成功地提高了重建效率,而且图像质量与传统迭代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角扇束扫描 平行束投影 迭代算法 并行图像重建 重建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DWT和迭代自一致性的快速并行成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段继忠 钱青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2-592,共11页
为提高并行磁共振成像的重建速度,基于平移不变离散小波变换(SIDWT)和迭代自一致性并行成像重建(SPIRiT)模型,提出一种高效的重建方法fSIDWT-SPIRiT.该方法针对含有数据一致项、校正一致项和L1范数正则项的复杂优化问题,首先将数据一致... 为提高并行磁共振成像的重建速度,基于平移不变离散小波变换(SIDWT)和迭代自一致性并行成像重建(SPIRiT)模型,提出一种高效的重建方法fSIDWT-SPIRiT.该方法针对含有数据一致项、校正一致项和L1范数正则项的复杂优化问题,首先将数据一致项和校正一致项进行合并处理,之后利用快速投影迭代软阈值算法进行求解以实现快速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最后,在不同人体器官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在保证图像重建质量的同时,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磁共振成像 迭代自一致性并行成像重建模型 图像重建 快速投影迭代软阈值算法 平移不变离散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束CT图像矩形包围盒快速重建
6
作者 王鹍 陈镐 +2 位作者 韦炳军 王欢 张定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针对传统锥束CT重建存在大量冗余计算的问题,建立了锥束CT图像矩形包围盒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将重建空间限定为三维矩形包围盒,大大减少了待重建体素的数量,接着将Z线优先算法反投影部分的计算移植到GPU上加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 针对传统锥束CT重建存在大量冗余计算的问题,建立了锥束CT图像矩形包围盒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将重建空间限定为三维矩形包围盒,大大减少了待重建体素的数量,接着将Z线优先算法反投影部分的计算移植到GPU上加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锥束CT图像的重建速度,可推广应用于采用类似算法重建的CT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矩形包围盒 GPU 并行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