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震动场数值模拟并行计算系统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海平 刘启方 +1 位作者 黄勇 金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并行计算系统是进行三维复杂场地地震动场数值模拟的基础。本文作者利用10台微机构建了一套并行计算集群(常称为Beowulf系统),节点微机上运行Windows2000操作系统,采用MPI标准的MPICH1.2.4版本作为并行计算的支撑环境,并以100Mbps高速... 并行计算系统是进行三维复杂场地地震动场数值模拟的基础。本文作者利用10台微机构建了一套并行计算集群(常称为Beowulf系统),节点微机上运行Windows2000操作系统,采用MPI标准的MPICH1.2.4版本作为并行计算的支撑环境,并以100Mbps高速交换式以太网作为互连网络。利用编制的并行计算程序对该并行计算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该系统将用于三维地震动场数值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动场 并行计算系统 数值模拟 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Windows和MPI的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星 黄卡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1,共3页
利用普通微机构建并行计算集群(常称为Beowulf系统),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文章介绍了利用16台微机构建一套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节点微机上运行Windows2000操作系统,采用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的MPICH最新版本... 利用普通微机构建并行计算集群(常称为Beowulf系统),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文章介绍了利用16台微机构建一套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节点微机上运行Windows2000操作系统,采用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的MPICH最新版本:MPICH.NT1.2.3作为并行计算的支撑环境,并以100Mbps高速交换式以太网作为互连网络。通过编制的并行计算程序对该Beowulf系统进行了并行效率的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Beowulf系统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WINDOWS MPI BEOWULF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仙伟 张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7期5-8,11,共5页
把网格和高性能计算结合起来,基于网格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系统(GPCS),主要介绍了GPCS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设计、实现等几个主要的问题。该平台以通用网络为基础,以网格平台中间件为桥梁,实现了各种高性能计算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 把网格和高性能计算结合起来,基于网格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并行计算系统(GPCS),主要介绍了GPCS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设计、实现等几个主要的问题。该平台以通用网络为基础,以网格平台中间件为桥梁,实现了各种高性能计算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和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高性能计算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之元 杨学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4-48,共5页
系统度量指标的研究一直是并行系统和应用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的分析,将当前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分为单一的计算性能度量指标和多要素综合的高效能度量指标两种。其次,总结了这些度量指标的研究... 系统度量指标的研究一直是并行系统和应用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的分析,将当前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分为单一的计算性能度量指标和多要素综合的高效能度量指标两种。其次,总结了这些度量指标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这些度量指标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考虑的难点。由于并行计算系统正在逐渐从"高性能"走向"高效能",本文主要考虑当前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的可靠性和能耗要素对系统的影响,从系统可扩展角度建立了可靠并行加速比和能耗并行加速比模型,并进一步扩展为度量并行计算系统效能的综合指标模型。最后指出了未来并行计算系统度量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系统 度量指标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合并行计算系统编程环境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华北 孙济洲 王文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5,178,共4页
分析了基于CMP节点的混合并行计算系统并行处理模式,基于分层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此类混合并行计算系统的编程环境,从而大大降低程了序设计人员在此类环境下编写并行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减少了程序编码错误,提... 分析了基于CMP节点的混合并行计算系统并行处理模式,基于分层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此类混合并行计算系统的编程环境,从而大大降低程了序设计人员在此类环境下编写并行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减少了程序编码错误,提高了编程人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微处理器 共享缓存 消息传递 混合并行计算系统 并行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支持任务动态调度和进程迁移的PC机群并行计算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亮 蒋春晓 袁本雯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介绍一个基于任务排队的能够动态调度并行任务且具有进程迁移功能的PC机群并行计算环境 .
关键词 机群计算 任务调度 排队系统 进程迁移 LINUX系统 PC机群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并行计算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俊 郝旭东 +2 位作者 王旭 李小腾 侯俊贤 《智慧电力》 2017年第7期112-120,共9页
现代互联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元件的模型也越来越精细,利用高性能计算硬件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也越来越普遍。针对电力系统并行计算的算法、硬件和典型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展望了未来电力系统并行计算领... 现代互联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元件的模型也越来越精细,利用高性能计算硬件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也越来越普遍。针对电力系统并行计算的算法、硬件和典型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展望了未来电力系统并行计算领域潜在的研究点,为电力系统并行计算的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并行计算 算法设计 硬件架构 潮流与最优潮流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计算通信库测试方法研究及实践
8
作者 熊玉庆 张云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681-1684,共4页
并行计算通信库的测试在并行计算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通信库的测试一般都是通过设计一些测试程序对库的各个或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单独隔离测试 .但是有许多库中的错误用这种隔离测试方法测不出来 ,只有当库的多个部分以某种复杂的、... 并行计算通信库的测试在并行计算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通信库的测试一般都是通过设计一些测试程序对库的各个或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单独隔离测试 .但是有许多库中的错误用这种隔离测试方法测不出来 ,只有当库的多个部分以某种复杂的、有机的方式组合运行时才会暴露出来 .而这种复杂的、有机的组合方式 ,从设计库的测试角度看很难形成 .提出两种新的测试方法 ,根据通信库结构的分层特性 ,利用可移植的上层库的测试程序来测试下层库 .上层库的测试程序也可看做是下层库的应用程序 ,但与一般的下层库应用程序不同 ,它几乎覆盖了下层库的各个部分 ,且有机地将它们组合起来 ,运行时形成某种复杂的形态 ,而仅用下层库的测试程序往往达不到这种形态 .这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方法 并行计算通信库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多副本空间数据离散布局策略
9
作者 李晟彬 唐小明 +2 位作者 李志清 殷君茹 李惺颖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4-528,共5页
根据空间数据的特点及其关系,提出一个负载均衡的空间矢量数据布局目标,并结合特定环境,采用基于图着色理论的空间数据布局算法及多副本的数据安全机制,提高了空间数据部署在并行环境下,数据节点上任务的执行效率和数据安全性.实验结果... 根据空间数据的特点及其关系,提出一个负载均衡的空间矢量数据布局目标,并结合特定环境,采用基于图着色理论的空间数据布局算法及多副本的数据安全机制,提高了空间数据部署在并行环境下,数据节点上任务的执行效率和数据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布局方法能实现数据的均衡布局,兼顾了并行计算的效率和安全性,适应并行计算下更多的查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系统 空间数据布局 图着色理论 多副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在分布存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上应用的块 ADI 算法
10
作者 张宝琳 徐涛 +1 位作者 杨烨 乔香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6,共4页
提出了适合在分布存储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上应用的块ADI算法,实现了计算和通讯的局部化,大大减少了通讯花费。在曙光1000计算机上的数值试验表明,块ADI算法比传统的ADI方法具有更高的并行计算效率。
关键词 大规模 并行计算系统 分布存储 块ADI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矩阵计算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梓浩 徐辰 +1 位作者 钱卫宁 周傲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6-1258,共23页
在大数据治理应用中,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且具有耗时长、计算资源需求大的特点,因此,优化其执行效率至关重要.早期由于数据规模不大,数据分析师可以利用传统的矩阵计算工具执行分析算法,然而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诸如MATLAB等... 在大数据治理应用中,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且具有耗时长、计算资源需求大的特点,因此,优化其执行效率至关重要.早期由于数据规模不大,数据分析师可以利用传统的矩阵计算工具执行分析算法,然而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诸如MATLAB等传统工具已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执行效率,进而涌现出了一批面向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矩阵计算系统.从技术、系统等角度综述了分布式矩阵计算系统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发展成熟的数据管理领域的视角出发,剖析分布式矩阵计算系统在编程接口、编译优化、执行引擎、数据存储这4个层面面临的挑战;其次,分别就这4个层面展开,探讨、总结相关技术;最后,总体分析了典型的分布式矩阵计算系统,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矩阵计算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计算中的负载共享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曾国荪 263.net 陆鑫达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1-556,共6页
在基于消息传递的异构并行计算系统中 ,各处理器或计算机具有自制和独立地调度、执行作业的能力 .当一个可划分的作业初始位于一个处理器上时 ,为了提高计算性能 ,该处理器可以请求其他异构处理器负载共享 ,参与协同计算 ,减少作业的完... 在基于消息传递的异构并行计算系统中 ,各处理器或计算机具有自制和独立地调度、执行作业的能力 .当一个可划分的作业初始位于一个处理器上时 ,为了提高计算性能 ,该处理器可以请求其他异构处理器负载共享 ,参与协同计算 ,减少作业的完成时间 .该文提出了异构计算负载共享的一种方案 .首先 ,调用负载共享协议 ,收集当前各处理器参与负载共享的许可数据 ,包括共享时间段、计算能力等 .然后 ,构造一个作业量与作业完成时间之间的关系函数 .该函数是选择一组合适的处理器群、优化作业划分、作业完成时间最小的理论基础 .最后 ,给出了优化负载划分和调度的有效算法以及应用实验实例 .该算法在启动作业执行时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共享 异构计算 并行计算系统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群系统中检查点卷回恢复协议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怡 胡建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1年第5期66-69,共4页
检查点机制作为一种软件容错机制 ,可以很好地满足机群系统的容错要求 ,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类检查点卷回恢复协议 。
关键词 机群系统 容错 卷回恢复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cube在PMC诊断模型下的可诊断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少华 樊建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3-86,共4页
可诊断性度是衡量一个互连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Cross-cube是超立方体的一种重要变型,与超立方体相比有许多好的性质。PMC模型是并行计算系统中的一种经典的诊断模型,在该模型下有两个著名的诊断策略:精确策略和悲观策略。证明了n维Cr... 可诊断性度是衡量一个互连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Cross-cube是超立方体的一种重要变型,与超立方体相比有许多好的性质。PMC模型是并行计算系统中的一种经典的诊断模型,在该模型下有两个著名的诊断策略:精确策略和悲观策略。证明了n维Cross-cube在精确策略下的可诊断性度是n+1(n≥4),在悲观策略下的可诊断性度是2n-2(n≥4)。证明了Cross-cube在精确策略下的可诊断性度大于超立方体的可诊断性度,在悲观策略下的可诊断性度与超立方体的可诊断性度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系统 互连网络 可诊断性 PMC诊断模型 Cross.cu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模型的高效人工免疫诊断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少华 樊建席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0,48,共5页
诊断算法是系统级故障诊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献[10]提出PMC模型下的人工免疫诊断算法,但是没有充分利用PMC模型的特点,并在计算亲和度的时候给出一个假设。对此首先利用PMC模型的特点优化初始种群的质量,其次定义优化后的亲和度函... 诊断算法是系统级故障诊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献[10]提出PMC模型下的人工免疫诊断算法,但是没有充分利用PMC模型的特点,并在计算亲和度的时候给出一个假设。对此首先利用PMC模型的特点优化初始种群的质量,其次定义优化后的亲和度函数,最后提出新的算法流程,并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和收敛性。模拟实验显示在CPU时间和迭代次数上都优于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系统 系统级故障诊断 诊断算法 PMC诊断模型 人工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义超立方体网络的容错性和通信延迟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俊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直径是度量并行计算系统网络的容错性和信息延迟的重要参数 .广义超立方体网络Q(m1,m2 ,… ,mn)是并行计算系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拓扑结构 .令k=m1+m2 +… +mn-n .论文证明 :Q(m1,m2 ,… ,mn)的k直径等于n+ 1 .
关键词 广义超立方体网络 容错性 通信延迟 连通度 宽直径 并行计算系统网络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存储器网络接口设计在PCI总线上的实践与性能分析
17
作者 武剑锋 李三立 +2 位作者 戈弋 唐瑞春 马群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01-905,共5页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 ,在网络并行计算系统中 ,消息传递的内容很少是栈 (Stack)中的数据 ,而主要是堆 (Heap)中的数据 .根据这个定性分析以及定量统计结论 ,结合存储器技术的进展 ,在网络并行计算中的网络接口上引入消息存储器 ,使得网络...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 ,在网络并行计算系统中 ,消息传递的内容很少是栈 (Stack)中的数据 ,而主要是堆 (Heap)中的数据 .根据这个定性分析以及定量统计结论 ,结合存储器技术的进展 ,在网络并行计算中的网络接口上引入消息存储器 ,使得网络并行计算中各个结点可以直接访问其他结点的消息存储器 .本文给出在这种消息存储器网络接口在PCI总线上的实践 .对比了采用完全 ASIC设计的通用原始方案与在 PCI总线上采用嵌入处理机的方案之间的差异 ,根据对比结果 ,得出采用嵌入处理机的方案可以在完成同样功能的情况下 ,获得更高的计算与通信的重叠性 .所以本文修改了原始的 MMNI设计方案 ,把消息队列的管理也交由嵌入处理机完成 .最后本文给出一种性能分析的模型 ,给出了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系统 网络接口 消息存储器 PCI总线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研究及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娜 奚诚 马允胜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9-140,175,共3页
通过对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研究,进而优化作业的提交过程,提出了一种SBM方法,即一种新的作业提交方式,减少了通信的时间,得到更高的通信性能,实现了对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改进。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BM方法的MPICH系统,并与采用传统方法的... 通过对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研究,进而优化作业的提交过程,提出了一种SBM方法,即一种新的作业提交方式,减少了通信的时间,得到更高的通信性能,实现了对MPICH作业提交方式的改进。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BM方法的MPICH系统,并与采用传统方法的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证明了在大型并行计算中,基于SBM作业提交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ICH 并行计算系统 作业提交 通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精度更高的石油勘探“CT”
19
作者 李宗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2,共1页
我国科学家经多年努力。近日自主研发成功一种质量和效率更高的地震成像系统,为更准更快地石油勘探提供了可能。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吉星吉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油... 我国科学家经多年努力。近日自主研发成功一种质量和效率更高的地震成像系统,为更准更快地石油勘探提供了可能。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吉星吉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油气勘探GPU(图形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协同并行计算系统”——“吉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 自主研发 地球物理研究所 CT 精度 并行计算系统 中央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 optimization of representative barrier algorithms
20
作者 陈娟 董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823-2831,共9页
Too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s widely recognized to be a critical problem in large-scale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s.The LogP-based energy-saving model and the frequency scaling method were proposed to reduce energy co... Too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s widely recognized to be a critical problem in large-scale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s.The LogP-based energy-saving model and the frequency scaling method were proposed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for other two representative barrier algorithms:tournament barrier and central counter barrier.Furthermore,energy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these two barrier algorithms were implemented on parallel computing platfor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ergy optimization methods.67.12% and 70.95% energy savings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for tournament barrier and central counter barrier on platforms with 2048 processes with 1.55%?8.80% performance loss.Furthermore,LogP-based energy-saving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se two barrier algorithms is highly accurate as the predicted energy savings are within 9.67%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saving tournament barrier central counter barrier LOGP Open 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