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0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U并行计算的拓扑优化全流程加速设计方法
1
作者 张长东 吴奕凡 +3 位作者 周铉华 李旭东 肖息 张自来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4-41,67,共9页
随着大尺寸航空航天装备的发展需求,高效高精度的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存在的计算量巨大、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GPU并行计算开展了拓扑优化全流程加速设计方法的研究。对网格划分、... 随着大尺寸航空航天装备的发展需求,高效高精度的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存在的计算量巨大、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GPU并行计算开展了拓扑优化全流程加速设计方法的研究。对网格划分、刚度矩阵计算与组装、有限元求解等过程进行了并行加速,实现了高效高精度的体素网格划分及有限元过程的高效求解。此外,该方法针对拓扑优化设计过程的加速需求,对灵敏度过滤过程进行了并行加速处理。以300万体素单元的姿态推力器模型为设计对象,发现相比于Abaqus 2022软件的拓扑优化并行加速计算,本文所提方法的加速比提高了1259%,且两种方法的相似度极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并行计算 GPU加速 符号距离场 稀疏矩阵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并行计算
2
作者 潘一山 王学滨 +1 位作者 郑一方 陈双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1,共11页
目前,冲击地压理论研究已经完成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巷道围岩临界应力计算是巷道安全性评价的重要依据。鉴于冲击地压问题的极度复杂性,在理论上继续取得突破极为困难。基于理论公式的巷道围岩临界应力计算,无法考虑更复杂... 目前,冲击地压理论研究已经完成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巷道围岩临界应力计算是巷道安全性评价的重要依据。鉴于冲击地压问题的极度复杂性,在理论上继续取得突破极为困难。基于理论公式的巷道围岩临界应力计算,无法考虑更复杂的实际情况,例如非圆形巷道、非静水压力和复杂岩层结构。冲击地压理论和数值计算相结合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使冲击地压理论进一步走向实际应用,这是极有价值的发展方向。这方面研究成果的成功取得依赖于数值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将当今较先进的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一种自主开发的以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方法为基础的非线性断裂力学GPU并行计算方法)与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相结合,首次提出了圆形巷道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的思想是将非线性断裂力学数值分析方法中的Ⅱ型断裂能设定为中间变量,从而建立了静水压力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临界应力与冲击能指数之间的关系。为了获取冲击能指数的数值解,采用了仅出现一个剪切面的理想岩样进行单轴压缩数值试验,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应力-应变曲线峰后倾向于直线部分斜率的影响。对于高角度剪切破裂,提出了将非标准岩样的计算结果转换成标准岩样的结果的折算方法。折算后冲击能指数的范围为0.17~13.52,位于全国131个冲击地压矿井的调研数据之内。巷道围岩临界应力的计算结果是理论结果的0.4~2.5倍,这与针对全国20个冲击地压矿井的调研数据(临界应力的修正系数普遍大于1,甚至接近8)定性相符,从局部化破坏围岩比均匀破坏围岩的承载力高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冲击地压与局部化的关系过去有讨论,扰动响应失稳理论与局部化过去并无关系。通过局部化,扰动响应失稳理论与冲击地压之间在破坏机理上产生了密切的关联。StrataKing可为冲击地压矿井巷道安全性评价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定量分析 扰动响应失稳理论 冲击能指数 局部化 并行计算 临界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计算智能综述
3
作者 吴菲 陈嘉诚 王万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8,共12页
传统计算智能技术缺乏实时性和适应性,基于并行计算的计算智能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效率,解决多模态信息兼容处理的问题.分别从智能计算的3个分支(神经网络、进化算法和群智能算法)介绍计算智能与大数据并行计算融合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行计... 传统计算智能技术缺乏实时性和适应性,基于并行计算的计算智能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效率,解决多模态信息兼容处理的问题.分别从智能计算的3个分支(神经网络、进化算法和群智能算法)介绍计算智能与大数据并行计算融合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行计算智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思考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计算智能 神经网络 进化算法 群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中动力本构模型引入和巷道冲击破裂过程模拟
4
作者 王学滨 张钦杰 +5 位作者 潘一山 马立强 李小帅 刘栋 白雪元 陈双印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3-1483,共11页
巷道围岩的动力冲击破坏研究对于巷道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微机上模拟巷道冲击时,现有的国外通用商业软件的计算规模小,计算效率低,功能有限。在历时10多年自主开发的岩层运动GPU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 巷道围岩的动力冲击破坏研究对于巷道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微机上模拟巷道冲击时,现有的国外通用商业软件的计算规模小,计算效率低,功能有限。在历时10多年自主开发的岩层运动GPU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中,发展了动力模拟功能,通过岩样的单轴压缩动力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具体而言,以适于较宽应变率范围的朱-王-唐动力本构模型取代静力本构模型,即广义胡克定律,以提高系统的适用性;以动态黏聚力取代摩尔-库仑准则中的静态黏聚力,以考虑岩石的动力强度特性;以黏性阻尼取代局部自适应阻尼,以克服其在模拟动力学问题时的局限性。通过在巷道围岩模型上表面施加冲击速度,考察了不同应变率条件下巷道围岩模型的失稳规律。当应变率低时,巷道围岩的失稳呈间歇性,这是因为巷道围岩的强度较低,存储的应变能较少,失稳易于发生,也易于停止,但不足以为剧烈的大失稳提供足够的动能;当应变率高时,巷道两帮的开裂区发展较快,这是由于开裂区扩展所需要的能量能得到及时供给,巷道围岩的失稳具有持续性,只有当围岩储存的应变能较高时才能失稳,一旦失稳,则难以停止,这将造成严重的动力灾害。为未来支护条件下巷道抗冲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冲击地压 动力本构模型 黏性阻尼 并行计算 连续-非连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的岩层运动模拟
5
作者 王学滨 余保健 +2 位作者 李小帅 张钦杰 郑一方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岩层运动模拟主要靠国外通用商业软件,存在计算效率低、计算规模小、矿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基于自主开发的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通过GPU并行提升计算效率和计算规模,单元数为国外通用商业软件的10倍。Stra...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岩层运动模拟主要靠国外通用商业软件,存在计算效率低、计算规模小、矿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基于自主开发的岩层运动并行计算系统StrataKing,通过GPU并行提升计算效率和计算规模,单元数为国外通用商业软件的10倍。StrataKing的新突破包括垮落岩石的膨胀、煤层和巷道开挖后的逐渐卸荷及支护作用下的随采随充等,分别用于探究110工法、长壁开采和充填开采的岩层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对于110工法,得以保留的左巷的最大下沉量为0.103 m,与现场结果基本相符;对于长壁开采,工作面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煤体开裂,应力向远处转移,在此掘巷有利于巷道维护,弯曲下沉带下边界与煤层下表面的距离和相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充填开采,模型上表面最大下沉量比未充填模型减少56.52%,占采高的比例降低55.55%,若干岩层裂而未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岩层运动 并行计算 计算 采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设计
6
作者 李雪健 陈永强 +3 位作者 马宏 刘杨 王育欣 焦义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9,共14页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计算单元(deep computing unit, DCU)并行计算技术相结合,提出PCAL信号真实相位并行提取方法,并设计实现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针对上述改进方法及实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FFT分辨率的方法相比传统FFT方法可实现约3倍的加速比;在引入并行计算后,加速比进一步提升近一个数量级,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可实现对有效带宽为2.2 GHz及以下、信号间隔为1 MHz、量化位数为8 bit的PCAL信号的相位实时提取。此外,设计的实时系统亦适用于其他变频设备的链路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提取 相位校准信号 天线组阵 并行计算 实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有限元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稳态流-热耦合场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刚 靳立鹏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武卫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59-2269,共11页
针对油浸式变压器2维流-热耦合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有限元法的并行计算方法。首先,在Visual Studio 2019中采用C++语言实现无量纲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以及迎风有限元法的串行计算方法。然后,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 针对油浸式变压器2维流-热耦合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有限元法的并行计算方法。首先,在Visual Studio 2019中采用C++语言实现无量纲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以及迎风有限元法的串行计算方法。然后,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实现流体场的并行计算,针对单分区分匝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GPU卡在不同网格条件下的并行计算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规模越大,GPU卡流处理器越多并行效果越好。其次,基于Intel MKL(Intel math kernel library)函数库结合共享存储并行编程(open multi-processing,OpenMP)实现了2维温度场的并行计算,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网格数量对并行效率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不同仿真条件的混合并行计算方法,并应用到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模型的2维温升热点分析中。结果表明,相较于串行程序,混合有限元并行计算方法的加速比达到了69.5,实验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并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成果为大型油浸式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的快速计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 混合有限元 热点 并行计算 加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并行计算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而言的,它是将一个计算任务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子任务,然后用若干个处理器对其并行求解。使用并行计算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问题的求解速度以快速完成原问题的解。非数值计算是相对数值计算而言的,它研究的... 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而言的,它是将一个计算任务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子任务,然后用若干个处理器对其并行求解。使用并行计算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问题的求解速度以快速完成原问题的解。非数值计算是相对数值计算而言的,它研究的是如何将计算科学中一些不能直接使用数学函数解决的问题并行求解。90年代开始,我带领团队系统地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奠定了所需的理论基础,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应用示范。在此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倡导交叉学科研究,及时关注学科前沿技术,并且坚持学术研究要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创办国际学术会议和专业期刊;另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研制自主可控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创建科教平台为普及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高性能计算 国产计算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续-非连续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在岩爆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学滨 杜轩 +3 位作者 薛承宇 陈双印 廖裴彬 余保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进行了GPU并行加速。为了探索岩爆的机理和过程,模拟了不同静水压力、侧压系数和单元数目(最多达100×10^(4))条件下圆形洞室围岩V形坑的演化规律和单元弹射现象。考察了洞室围岩中裂纹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静水压力较大时,基于芬纳公式的支护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V形坑的位置发生改变,V形坑的平均最大深度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关于洞室围岩V形坑的模拟结果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数值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吻合。上述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岩爆并行计算较串行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GPU并行计算 三维连续-非连续方法 V形坑 静水压力 侧压系数 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W26010间断有限元算法的多级并行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忠 张祖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803-807,共5页
间断有限元算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DGM)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值求解算法,针对电磁工程应用中DGM并行计算效率低、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W26010平台的并行DGM算法。通过区域分解、数据结构重构、热点函... 间断有限元算法(Discontinuous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DGM)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值求解算法,针对电磁工程应用中DGM并行计算效率低、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W26010平台的并行DGM算法。通过区域分解、数据结构重构、热点函数从核并行计算、计算与通信重叠及从核缓冲优化技术完成了DGM算法的并行优化。实现结果表明,与基于MPI进程级的DGM并行算法相比,可以获得46.8的平均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有限元 数值模拟 并行计算 区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目动态交会下的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并行计算方法
11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 为改善弹目动态交会场景下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本文采用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编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的并行计算方法对空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通过与标准体、某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结果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串行和并行用时,给出本文方法的并行加速比,结果表明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仿真效率,获得了较好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电磁散射 GPU 物理光学法 物理绕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并行计算下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祝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2,共4页
高维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空间的体积呈指数增长,容易陷入“维数灾难”,导致聚类算法执行效率低,为此,提出异构并行计算下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算法。构建高维混合型数据相异度矩阵,提取高维混合型数据的统计序列特征值,利用时间窗口进行特... 高维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空间的体积呈指数增长,容易陷入“维数灾难”,导致聚类算法执行效率低,为此,提出异构并行计算下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算法。构建高维混合型数据相异度矩阵,提取高维混合型数据的统计序列特征值,利用时间窗口进行特征优化。采用K⁃Prototypes聚类算法提取高维混合型数据的统计序列特征,评估数据与类中心的相异性,计算数据与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实现高维混合型数据聚类。采用异构并行计算技术进行高维混合型数据K⁃Prototypes聚类的并行化处理,合理分配CPU与GPU工作,达到CPU与GPU的工作负载平衡,提高K⁃Prototypes的聚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对于高维混合型数据的聚类效果好、运行时间短、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并行计算 高维混合型数据 K⁃Prototypes聚类算法 欧氏距离 统计序列特征 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zk-SNARK中多标量乘法的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锋 柴志雷 +2 位作者 花鹏程 丁冬 王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5-1742,共8页
针对zk-SNARK(zero-knowledge 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中计算最为耗时的多标量乘法(multiscalar multiplication,MSM),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MSM并行计算方案。首先,对MSM进行细粒度任务分解,提升算法本身的计... 针对zk-SNARK(zero-knowledge 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中计算最为耗时的多标量乘法(multiscalar multiplication,MSM),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MSM并行计算方案。首先,对MSM进行细粒度任务分解,提升算法本身的计算并行性,以充分利用GPU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采用共享内存对同一窗口下的子MSM并行规约减少了数据传输开销。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底层计算模块线程级任务负载搜索最佳标量窗口的窗口划分方法,以最小化MSM子任务的计算开销。最后,对标量形式转换所用数据存储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数据重叠传输和通信时间隐藏,解决了大规模标量形式转换过程的时延问题。该MSM并行计算方法基于CUDA在NVIDIA GPU上进行了实现,并构建了完整的零知识证明异构计算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相比目前业界最优的cuZK的MSM计算模块获得了1.38倍的加速比。基于所改进MSM的整体系统比业界流行的Bellman提升了186倍,同时比业界最优的异构版本Bellperson提升了1.96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 多标量乘法 CUDA 异构计算系统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再入飞行器轨迹多重打靶法并行计算
14
作者 李思瑶 李尚林 罗井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90-195,共6页
实现基于多重打靶法将助推滑翔飞行器的轨迹优化问题变成非线性规划问题,用多重打靶法对三自由度再入轨迹进行优化,使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器进行优化,同时使用openmp进行并行计算,可以对等式约束中的积分进行并行计算。使用多重打靶法的... 实现基于多重打靶法将助推滑翔飞行器的轨迹优化问题变成非线性规划问题,用多重打靶法对三自由度再入轨迹进行优化,使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器进行优化,同时使用openmp进行并行计算,可以对等式约束中的积分进行并行计算。使用多重打靶法的再入轨迹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并行计算。在MATLAB版本上使用的优化方法是内点法,而在C上面使用的优化方法是序列二次规划算法,C上面的程序是根据MATLAB转换的。仿真实验选取CAV-H模型进行计算,并行计算利用openmp获得了8.398倍加速比。多重打靶法与直接打靶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小吸热量的多重打靶法的吸热量与以最小吸热量为目标函数的直接打靶法相差不多。通过仿真得出结论,线程数目在13时加速比最大,平均相对效率在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打靶法 内点法 序列二次规划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ed-PCG法的列车-轨道-地基土三维随机振动GPU并行计算方法
15
作者 朱志辉 冯杨 +2 位作者 杨啸 李昊 邹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02-316,共15页
为了解决列车-轨道-地基土三维有限元模型随机多样本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ed-PCG法的高效并行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和虚拟激励法建立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三维列车-轨道-地基土耦合随机振动分析模型;针对车致地基土随... 为了解决列车-轨道-地基土三维有限元模型随机多样本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ed-PCG法的高效并行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和虚拟激励法建立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三维列车-轨道-地基土耦合随机振动分析模型;针对车致地基土随机振动分析产生的多右端项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采用Seed-PCG方法进行求解。通过PCG方法求解种子系统得到的Krylov子空间进行投影,以改进其余线性方程组的初始解和对应的初始残量,有效提高了PCG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在MATLABCUDA混合平台上开发了并行计算程序。数值算例表明:相同计算平台下的该方法相比多点同步算法获得了104.2倍的加速;相比PCG法逐个求解方案减少了18%的迭代次数,获得了1.21倍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PCG法 多右端项线性方程组 随机振动 GPU并行计算 列车-轨道-地基土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熵的同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宏元 谢维信 +1 位作者 杨勋 陆克中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提出并行计算熵的概念以及基于并行计算熵的同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理论分析证明并行计算熵作为系统负载均衡程度度量的合理性.算法以并行计算熵来衡量集群系统中节点之间负载均衡程度,以节点任务运算量来衡量节点的负载信息,并根据并... 提出并行计算熵的概念以及基于并行计算熵的同构集群负载均衡算法.理论分析证明并行计算熵作为系统负载均衡程度度量的合理性.算法以并行计算熵来衡量集群系统中节点之间负载均衡程度,以节点任务运算量来衡量节点的负载信息,并根据并行计算熵来进行负载迁移决策.实验证明相对基于任务数阈值的负载均衡算法并行计算性能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集群 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 负载均衡 负载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并行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吉兴全 王成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6,共5页
并行处理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串行处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代数方程组和微分方程组的求解为线索,对并行算法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各类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并行计算方法 潮流计算 并行计算 代数方程组 微分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庆先 孙世新 +1 位作者 尚明生 刘宴兵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8-131,共4页
并行计算模型是并行计算机基本特征的抽象,是并行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其重要性类似于顺序计算的存储程序模型,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虽然提出了大量的并行计算模型,但是仍无一通用模型。本文概述了并行计算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 并行计算模型是并行计算机基本特征的抽象,是并行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其重要性类似于顺序计算的存储程序模型,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虽然提出了大量的并行计算模型,但是仍无一通用模型。本文概述了并行计算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理想计算模型的特征,讨论了一些典型的并行计算模型,综述了目前并行计算模型在异构计算环境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模型 异构计算 存储程序 并行计算 并行算法 通用模型 顺序 基本特征 基本概念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现并行计算的新主流技术──NOW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鼎兴 庄伟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34,共6页
当前,在并行计算领域,NOW正受到日益重视,国外很多学者和厂商对这一技术进行着研究和开发,并预言它将具有与MPP一样的地位,主导今后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本文对NOW进行介绍,回答关于NOW的几个问题,分析实现NOW的... 当前,在并行计算领域,NOW正受到日益重视,国外很多学者和厂商对这一技术进行着研究和开发,并预言它将具有与MPP一样的地位,主导今后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本文对NOW进行介绍,回答关于NOW的几个问题,分析实现NOW的关键所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试图引起国内同行对这一新技术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站网络 网络互连 并行计算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Windows和MPI的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星 黄卡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1,共3页
利用普通微机构建并行计算集群(常称为Beowulf系统),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文章介绍了利用16台微机构建一套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节点微机上运行Windows2000操作系统,采用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的MPICH最新版本... 利用普通微机构建并行计算集群(常称为Beowulf系统),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文章介绍了利用16台微机构建一套Beowulf并行计算系统,节点微机上运行Windows2000操作系统,采用MPI(Message-Passing-Interface)的MPICH最新版本:MPICH.NT1.2.3作为并行计算的支撑环境,并以100Mbps高速交换式以太网作为互连网络。通过编制的并行计算程序对该Beowulf系统进行了并行效率的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Beowulf系统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并行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WINDOWS MPI BEOWULF 并行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