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矩阵乘的B迁移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杰 胡庆丰 迟利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7年第3期50-54,共5页
本文回顾了分布式系统上的广播-移位矩阵乘算法(B-S算法)[2]和C迁移算法[5],给出我们提出的迁移算法。B迁移算法有效地减少了通信量,在工作站机群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比B-S算法性能提高可达到60%,对比... 本文回顾了分布式系统上的广播-移位矩阵乘算法(B-S算法)[2]和C迁移算法[5],给出我们提出的迁移算法。B迁移算法有效地减少了通信量,在工作站机群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比B-S算法性能提高可达到60%,对比C迁移算法,性能提高可达到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并行矩阵 算法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布局模型的并行矩阵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英林 吴慧中 田宜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1-348,共8页
布局设计通常要建立抽象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布局模型,实现从模型状态到坐标图的转化,是计算机辅助布局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一种层次布局模型HLM1的基础上,引入了模型的解的概念;研究了HLM1的子模型——... 布局设计通常要建立抽象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布局模型,实现从模型状态到坐标图的转化,是计算机辅助布局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一种层次布局模型HLM1的基础上,引入了模型的解的概念;研究了HLM1的子模型——层次约束图解的存在条件;提出了求解层次约束图,实现从模型到坐标图转化以及检测约束矛盾的一种并行矩阵算法,并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布局 布局模型 并行矩阵 算法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径为2的摩尔图网络的并行矩阵乘算法
3
作者 张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3-1849,共7页
提出了一个并行矩阵乘算法IPBPMM(Interconnected Processor-Based Parallel Matrix Multiplication).该算法运行在以五角形、Petersen图和Hoffman-Singleton图等直径为2的摩尔图(满足n=d2+1,n为节点数,d为度)为拓扑结构的由n个独立处... 提出了一个并行矩阵乘算法IPBPMM(Interconnected Processor-Based Parallel Matrix Multiplication).该算法运行在以五角形、Petersen图和Hoffman-Singleton图等直径为2的摩尔图(满足n=d2+1,n为节点数,d为度)为拓扑结构的由n个独立处理器构成的机群并行计算环境中.与基于二维环绕网孔阵列拓扑结构的Cannon和Fox等并行矩阵乘法算法相比较,IPBPMM算法通信开销较小,加速比更高,同时还具有矩阵分块可随机分布在各个节点中,无需事先按一定规律装入各节点中的特点.同时IPBPMM算法也能很好地扩充到由多个直径为2的摩尔图为拓扑结构组合构成的并行计算环境中,且随着网络的扩大,算法的并行加速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算法 并行矩阵乘法 摩尔图 网络拓扑结构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CS的2.5D并行矩阵乘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廖霞 李胜国 +1 位作者 卢宇彤 杨灿群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7-1050,共14页
并行矩阵乘法是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基本运算之一,同时也是许多科学应用的基石.随着高性能计算(HPC)向E级计算发展,并行矩阵乘法的通信开销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何降低并行矩阵乘法的通信开销,提高并行矩阵乘的可扩展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 并行矩阵乘法是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基本运算之一,同时也是许多科学应用的基石.随着高性能计算(HPC)向E级计算发展,并行矩阵乘法的通信开销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何降低并行矩阵乘法的通信开销,提高并行矩阵乘的可扩展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并行稠密矩阵乘算法,即2.5D版本的PUMMA(Parallel Universal Matrix Multiplication Algorithm)算法,该算法是通过将初始的进程分成c组,利用计算节点的额外内存,在每个进程组上同时存储矩阵A、B和执行1/c的PUMMA算法,最后通过规约操作来得到矩阵乘的最终结果.本文基于BLACS(Basic Linear Algebra Communication Subprograms)通信库实现了一种从2D到2.5D的新型数据重分配算法,与PUMMA算法相结合,最终得到2.5D PUMMA算法,可直接替换PDGEMM(Parallel Double-precision General Matrix-matrix Multiplication),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与国际标准算法库ScaLAPACK(Scalable Linear Algebra PACKage)中的PDGEMM等经典2D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缩减了通信次数,提高了数据局部性,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在进程数较多时,例如4096进程时,系统测试表明相对PDGEMM的加速比可达到2.20~2.93.进一步地,本文将2.5D PUMMA算法应用于加速计算对称三对角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其加速比可达到1.2以上.本文通过大量数值算例分析了2.5D PUMMA算法的性能,并给出了实用性建议和总结了未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并行矩阵乘算法 SCALAPACK PUMMA矩阵乘算法 SUMMA算法 分布式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C查询表及其并行矩阵生成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海华 盘丽娜 +1 位作者 赵秀兰 李克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154-158,共5页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直接按位计算CRC校验值的方法难以满足高速链路要求,查询表方法与并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突破处理速度上的瓶颈。对查询表与并行处理矩阵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给出任意阶次生成多项式及任意...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直接按位计算CRC校验值的方法难以满足高速链路要求,查询表方法与并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突破处理速度上的瓶颈。对查询表与并行处理矩阵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给出任意阶次生成多项式及任意处理位宽的查询表并行矩阵生成方法,并衍生出块处理方法。对表查询方法、并行矩阵查询方法及块处理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并行处理位宽w增加,处理时间减少,并行矩阵方法在存储空间上表现更优;块处理通过减小校验序列长度,运算速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冗余校验码 位计算 查询表 并行处理矩阵 并行处理位宽 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PICH的高效矩阵相乘并行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剡公孝 申卫昌 +1 位作者 刘骊 刘伟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72-73,117,共3页
根据MPICH并行编程环境中任务间通信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MPICH的矩阵相乘并行算法。根据运行在COW(工作站机群)上的进程数目将矩阵A按行划分成相应数目的子矩阵,每个进程完成一个子矩阵与矩阵B的相乘运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 根据MPICH并行编程环境中任务间通信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MPICH的矩阵相乘并行算法。根据运行在COW(工作站机群)上的进程数目将矩阵A按行划分成相应数目的子矩阵,每个进程完成一个子矩阵与矩阵B的相乘运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机群并行环境中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种消息传递接口的实现(MPICH) 矩阵相乘并行算法 工作站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语音分离的深层转导式非负矩阵分解并行算法
7
作者 李雨蓉 刘杰 +2 位作者 刘亚林 龚春叶 王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9-55,共7页
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能保存语音信号的非负特征,是用于语音分离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数据运算复杂、计算量太大的问题,需要研究能减少计算时间的并行计算方法。针对语音分离预训练及分离过程的计算... 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能保存语音信号的非负特征,是用于语音分离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数据运算复杂、计算量太大的问题,需要研究能减少计算时间的并行计算方法。针对语音分离预训练及分离过程的计算问题,文中提出深层转导式非负矩阵分解并行算法,综合考虑迭代更新过程的数据关联性,设计了一种任务间和任务内多级并行算法。该并行算法在任务级将分解训练语音得到对应基矩阵的过程作为两个独立的任务进行并行计算;在任务内部进程级把矩阵按行列划分,主进程把矩阵块分发到从进程,从进程接收当前矩阵块并计算结果矩阵子块,然后将当前进程矩阵块发送到下一进程,实现第二个矩阵中每一个矩阵块在所有进程的遍历,并计算结果矩阵对应子块的乘积,最后由主进程收集从进程数据块;在线程级子矩阵乘法运算的过程中,采取生成多线程,通过共享内存交换数据计算子矩阵块的加速策略。该算法为首个实现深层转导式非负矩阵分解的并行算法。在天河二号平台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分离多说话人混合语音信号时,相比串行程序,所提出的并行算法能在不改变分离效果的前提下,使得预训练过程中使用64个进程的加速比为18,分离过程使用64个进程的对应加速比为24。相较于串行及MPI模型分离,混合模型分离时间大大缩短,从而证明了设计的并行算法可有效提高语音分离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转导式非负矩阵分解并行算法 乘性迭代更新规则加速算法 消息传递接口 共享存储并行编程 语音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稀疏系统直接求解库SuperLU_MT在状态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荃韡 龚成明 +2 位作者 赵晋泉 王毅 邹德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8,共6页
利用基于超节点LU分块分解算法、列消去树和多核多线程并行计算原理的并行稀疏系统直接求解库Super LU_MT实现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主要在求解迭代方程、不良数据检测辨识环节调用Super LU_MT实现加速。通过对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利用基于超节点LU分块分解算法、列消去树和多核多线程并行计算原理的并行稀疏系统直接求解库Super LU_MT实现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主要在求解迭代方程、不良数据检测辨识环节调用Super LU_MT实现加速。通过对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测试系统以及实际电网算例验证,表明通用的并行稀疏系统直接求解库适用于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能够获得较显著的并行计算效果,在多核计算机上缩短了状态估计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并行矩阵计算库 超节点 LU分块分解 多核多线程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机上并行计算线性方程组 被引量:4
9
作者 唐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4,共7页
:作者从微机内存有限这一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内存与硬盘交换数据的方法 ,利用网络技术及可移植消息传递界面MPI,给出了在微机簇上实现求解较大规模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同时 ,此算法也适用于在单个微机上串行求解线性方程组。并编制... :作者从微机内存有限这一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内存与硬盘交换数据的方法 ,利用网络技术及可移植消息传递界面MPI,给出了在微机簇上实现求解较大规模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同时 ,此算法也适用于在单个微机上串行求解线性方程组。并编制程序在微机簇上进行了数值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矩阵分解 并行高斯消元法 网络并行计算MPI 线性方程组 并行算法 PC机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乘在一组规则WDM光网络上的波长分配
10
作者 夏磊 刘方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131-133,168,共4页
在光互连网络上实现并行算法的通信模式是当前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矩阵乘法是数值分析领域中一种常用的基本运算,许多数值代数中的计算问题最终会归结到矩阵乘法的计算。提出一种嵌入算法MRDR,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一组规则WDM光网... 在光互连网络上实现并行算法的通信模式是当前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矩阵乘法是数值分析领域中一种常用的基本运算,许多数值代数中的计算问题最终会归结到矩阵乘法的计算。提出一种嵌入算法MRDR,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一组规则WDM光网络线性阵列、环、mesh、双环网上实现并行矩阵乘通信模式的波长分配问题,并给出了所需的最小波长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矩阵 光网络 波长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DL^T并行分解优化大规模SVM的训练效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覃华 徐燕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0-202,212,共4页
支持向量机在大规模训练集上学习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泛化能力下降的问题。研究使用路径跟踪内点法构建面向大规模训练集的SVM学习算法,找到影响算法学习效率的关键是求解大型线性修正方程,首先使用降维法降低修正方程的维数,再使用矩阵... 支持向量机在大规模训练集上学习时,存在学习时间长、泛化能力下降的问题。研究使用路径跟踪内点法构建面向大规模训练集的SVM学习算法,找到影响算法学习效率的关键是求解大型线性修正方程,首先使用降维法降低修正方程的维数,再使用矩阵LDLT并行分解高效地求解子修正方程,达到优化大规模SVM学习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说明SVM训练效率提升的同时不影响SVM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支持向量机 路径跟踪内点法 矩阵LDLT并行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分布式并行过滤的前置式邮件过滤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晓斌 郑宇 吴耿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89,118,共3页
提出一种新的邮件过滤模型———基于分布式并行过滤的通用前置式邮件过滤模型PDPF,由此构造的邮件过滤系统,其运行不依赖于特定的邮件服务器而在网关提供过滤服务,对到达的邮件进行并行过滤处理,其分布式并行过滤矩阵通过“并行与”操... 提出一种新的邮件过滤模型———基于分布式并行过滤的通用前置式邮件过滤模型PDPF,由此构造的邮件过滤系统,其运行不依赖于特定的邮件服务器而在网关提供过滤服务,对到达的邮件进行并行过滤处理,其分布式并行过滤矩阵通过“并行与”操作,能够加快过滤速度。在真实环境下的实验表明,在日均邮件流量高达10万封的情况下,每封邮件的处理时间不超过50m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TP前置式邮件过滤模型 分布式并行过滤矩阵 并行与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堆热工流体高精细并行模拟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玲玉 周志锋 +6 位作者 戴潮虎 赵珂 吴宗芸 刘天才 赵民富 杨文 胡长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81-1593,共13页
热工流体模拟是数值反应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精细、大规模数值计算是实现高保真数值模拟的基础。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高精细、大规模数值模拟对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提出了巨大挑战,需依赖超级计算机并行实现。本文以基于谱元... 热工流体模拟是数值反应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精细、大规模数值计算是实现高保真数值模拟的基础。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高精细、大规模数值模拟对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提出了巨大挑战,需依赖超级计算机并行实现。本文以基于谱元法求解N-S(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分解和基于典型混合架构国产超级计算机的并行优化两个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海量精细网格的混合并行递归谱二分法实现的大规模区域分解方法,建立了一套以小矩阵乘为核心的申威(SW26010处理器)众核架构并行优化技术。混合并行大规模区域分解方法在天河二号超算上进行测试,相比开源CFD软件Nek5000的串行区域分解模块性能提升约95%;面向申威的小矩阵乘优化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上进行测试,当谱元阶数达到24时性能提高约51.9%。两种技术均在中国数值反应堆核心软件CVR-PACA中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谱元法 并行区域分解 矩阵并行优化技术 数值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位并行近似串匹配的星图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娜 洪娟 +2 位作者 赵友 孟倩 王汀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7-128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并行法近似串匹配的星图识别新方法。首先为选取的导航星建立相应的模式串,然后利用改进的并行化动态规划矩阵算法(BPM)为观测星图中的星体寻找匹配的导航模式,并验证匹配结果的正确性,完成星图识别。仿真试验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并行法近似串匹配的星图识别新方法。首先为选取的导航星建立相应的模式串,然后利用改进的并行化动态规划矩阵算法(BPM)为观测星图中的星体寻找匹配的导航模式,并验证匹配结果的正确性,完成星图识别。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算法简便、导航星库存储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强,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星图模式识别 并行化动态规划矩阵算法 近似串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Ket增强和张量列车的非平衡频谱制图算法
15
作者 王欣 申滨 黄晓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8-2476,共9页
近年来,基于张量补全的频谱制图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用于频谱制图的张量补全算法大多隐含地假设张量具有平衡特性,而对于非平衡张量,难以利用其低秩性估计完整的张量信息,导致补全算法性能受损.本文提出基于重叠Ket增强(Overlapping Ket... 近年来,基于张量补全的频谱制图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用于频谱制图的张量补全算法大多隐含地假设张量具有平衡特性,而对于非平衡张量,难以利用其低秩性估计完整的张量信息,导致补全算法性能受损.本文提出基于重叠Ket增强(Overlapping Ket Augmentation,OKA)和张量列车(Tensor Train,TT)的非平衡频谱制图算法,以解决非平衡张量在应用传统张量补全算法时性能下降的问题.首先使用OKA将低阶高维张量表示为高阶低维张量,在无信息损耗的情况下解决非平衡张量无法利用其低秩性进行张量补全的问题;然后使用TT矩阵化得到较平衡的矩阵,在维度较平衡条件下提高补全算法的精确度;最后利用高阶低维张量的低秩性,使用并行矩阵分解或基于F范数的无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Free,SVDFree)算法完成张量补全.仿真结果表明,针对非平衡张量,所提方案与现有的张量补全算法相比,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无线电地图,同时所提SVDFree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制图 张量补全 张量列车 重叠Ket增强 并行矩阵分解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矢量水听器线列阵的二维波达估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大新 邓大比 +2 位作者 林春生 龚沈光 黄滨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8,共4页
提出了采用矢量水听器线列阵的二维波达估计方法。采用非等距稀疏直线阵,阵元之间的间距任意,不受半波长的限制。每个阵元(矢量水听器)由两至三个空间共点且轴向垂直的振速水听器和一个声压水听器构成。阵列流形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子阵阵... 提出了采用矢量水听器线列阵的二维波达估计方法。采用非等距稀疏直线阵,阵元之间的间距任意,不受半波长的限制。每个阵元(矢量水听器)由两至三个空间共点且轴向垂直的振速水听器和一个声压水听器构成。阵列流形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子阵阵列流形,子阵之间的旋转因子与目标信号的方向余弦有关,而与阵元的间距无关。基于ESPR IT的思想,采用并行TLS矩阵束方法实现对目标信号的方向余弦的估计和自动配对,从而实现二维波达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水听器 线列阵 二维DOA估计 ESPRIT 并行TLS矩阵 自动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sworthe非相关均匀随机数的简单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军 王卫锋 +1 位作者 吕丰东 段新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1-1105,共5页
为提高Tausworthe均匀随机数(TURN)的生成速度,提出了一种可快速配置、并行输出非相关TURN序列的简单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结构特点,采用优化的输出生成矩阵,可高速并行输出非相关TURN序列。在不增加寄存器等资源前提... 为提高Tausworthe均匀随机数(TURN)的生成速度,提出了一种可快速配置、并行输出非相关TURN序列的简单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结构特点,采用优化的输出生成矩阵,可高速并行输出非相关TURN序列。在不增加寄存器等资源前提下,同时采取两组优化的输出矩阵,可生成满足应用质量要求的非相关TURN序列对,所需硬件资源仅为组合Tausworthe结构和一步多跳算法的27.4%和48.8%,该优势随输出非相关TURN序列个数的增多而更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worthe均匀随机数 非相关 并行输出矩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速QKD系统保密增强算法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路后兵 赵军 阴泽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5,共9页
量子密钥分发(QKD)过程中,保密增强算法用于消除QKD过程本身泄露以及可能被窃听者窃取的密钥信息,从而保证生成的量子密钥的安全。现有多种CPU软件实现方案。为提高算法安全性、集成度,并降低功耗,研究了采用FPGA实现的高速Toeplitz矩... 量子密钥分发(QKD)过程中,保密增强算法用于消除QKD过程本身泄露以及可能被窃听者窃取的密钥信息,从而保证生成的量子密钥的安全。现有多种CPU软件实现方案。为提高算法安全性、集成度,并降低功耗,研究了采用FPGA实现的高速Toeplitz矩阵相乘保密增强算法方案。通过采用矩阵分块并行计算、流水线结构等加速运算方法,该方案在每次处理256 Kbits输入密钥时最大安全成码速率达到20 Mbps,在每次处理1 Mbits输入密钥时最大安全成码速率达到5 Mbps。此外,还能适应一次计算1 Mbits内任意长度的输入密钥,也能适应0~1之间的任意压缩比例,有助于未来实用化高速QKD系统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保密增强 矩阵分块并行计算 TOEPLITZ矩阵 FPGA 量子密钥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等距二元矢量水听器直线阵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大新 邓大比 +2 位作者 黄滨 林春生 龚沈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3-1026,共4页
为了减小传统四元矢量水听器阵的尺寸和减少冗余阵元,提出了采用等距二元矢量水听器直线阵的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每个阵元(矢量水听器)由空间共点的一个声压水听器和一个振速水听器构成。其中声压水听器阵可以被划分为2个子阵,... 为了减小传统四元矢量水听器阵的尺寸和减少冗余阵元,提出了采用等距二元矢量水听器直线阵的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每个阵元(矢量水听器)由空间共点的一个声压水听器和一个振速水听器构成。其中声压水听器阵可以被划分为2个子阵,它们构成旋转对,旋转因子为包含某一轴方向余弦信息的相位延迟因子。振速水听器阵可以被划分为2个子阵,它与声压水听器阵构成旋转对,旋转因子为另一轴方向余弦。基于旋转子空间不变法(ESPRIT)的思想,采用并行总体最小二乘(TLS)矩阵束方法实现对旋转因子的估计和自动配对,从而实现二维DOA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矢量水听器 等距直线阵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旋转子空间不变法 并行总体最小二乘矩阵 自动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