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CDMA系统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检测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栾英姿 李建东 杨家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7-524,共8页
该文分析了MC—CDMA系统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DEC—PIC)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把它与Hara提出的最小均方误差合并(MMSEC)单用户检测器在上行和下行信道加以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下行信道应用MMSEC单用户检测性能较好,且能抵抗信道估计错... 该文分析了MC—CDMA系统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DEC—PIC)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把它与Hara提出的最小均方误差合并(MMSEC)单用户检测器在上行和下行信道加以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下行信道应用MMSEC单用户检测性能较好,且能抵抗信道估计错误。而上行信道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也较好,但是多用户检测器会受较大的信道估计错误影响而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合并 瑞利衰落信道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干扰抵消的UFMC系统信道均衡 被引量:3
2
作者 余翔 高燕妮 段思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96-2499,2503,共5页
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技术作为5G的一种候选波形,传输中不加循环冗余(CP),多径衰落信道下会产生符号间干扰(ISI)以及子载波间干扰(ICI)。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抵消的均衡算法。首先,根据分析得到多径信道下UFMC系统干扰数学... 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技术作为5G的一种候选波形,传输中不加循环冗余(CP),多径衰落信道下会产生符号间干扰(ISI)以及子载波间干扰(ICI)。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抵消的均衡算法。首先,根据分析得到多径信道下UFMC系统干扰数学表达式;其次,在采用迫零均衡后,对可靠区间外的数据,根据剩余干扰表达式,近似重构相邻载波及符号间干扰;最后,对各载波并行地进行迭代干扰抵消。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在多径信道下,该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误码率,提高UFMC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滤波多载波 符号间干扰 载波间干扰 迫零均衡 并行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国民 王书朋 曾召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1,353,共4页
分析了LMS算法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PIC)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利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较小稳态误差的特点,使计算出来的部分干扰抵消系数更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 分析了LMS算法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PIC)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利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较小稳态误差的特点,使计算出来的部分干扰抵消系数更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在误码率性能方面优于传统PI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步长自适应算法 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检测 误码率 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检测器权重因子的确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岳衡 陈明 程时昕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1,共5页
在本文中,我们给出线性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SD-PPIC)检测器的另一种解释。根据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确定SD-PPIC检测器部分抵消权重因子的简便方法。由这种方法得到的权重因子可以保证SD-PPIC检测器以最快的速度收敛到它的... 在本文中,我们给出线性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SD-PPIC)检测器的另一种解释。根据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确定SD-PPIC检测器部分抵消权重因子的简便方法。由这种方法得到的权重因子可以保证SD-PPIC检测器以最快的速度收敛到它的极限性能,而这一极限性能我们证明就是经典解相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器 权重因子 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 最速梯度下降 CDMA 多址接入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召华 刘贵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而给出了一个二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自适应部分干扰因子的简单表达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相应的误码性能函数 .同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用户信噪比、系统用户数等因素的影响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稳定性 ,其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固定干扰因子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多用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部分消除因子 部分干扰因子 CDMA系统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码CDMA系统中联合软并行干扰抵消与Turbo译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文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82-387,共6页
针对多码CDMA系统提出了一种联合软部分并行干扰抵消与Turbo译码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LMMSE)在切普级对接收到的多码CDMA信号进行均衡,然后使用Turbo译码后得到的软信息对干扰信号进行重构,最后通过并行干... 针对多码CDMA系统提出了一种联合软部分并行干扰抵消与Turbo译码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LMMSE)在切普级对接收到的多码CDMA信号进行均衡,然后使用Turbo译码后得到的软信息对干扰信号进行重构,最后通过并行干扰抵消(PIC)去除多码干扰(MCI)。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多次迭代后,相比传统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该方法可显著降低多码CDMA系统的误比特率。笔者同时还给出了切普级均衡、车速和PIC次数对多码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码CDMA 迭代信道译码 并行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的CDMA系统抗多径性能分析
7
作者 韦惠民 梁双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1-244,共4页
采用RAKE接收机和横向滤波器的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 ,应用于存在多径衰落时码分多址系统 .建立了系统信号模型 ,采用改进的误码率计算公式 ,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 .
关键词 码分多址系统 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 信号模型 抗多径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链路MC-CDMA系统并行干扰抵消接收机的改进
8
作者 李素月 王华奎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7期72-74,77,共4页
介绍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的一种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的多级PIC接收机结构,他是通过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实现的。在不考虑... 介绍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的一种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的多级PIC接收机结构,他是通过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实现的。在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下,仿真了上行信道不同用户数、不同部分相消因子对改进的接收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接收机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多用户接收机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部分相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绍辉 张鸣 韦惠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文中又提出一种大系统中(用户数和扩频增益趋于无穷,而其比值保持恒定)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算法,以此作为完全PIC算法的一种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部分PIC算法误码率最终收敛于MMSE算法,并且收敛因子的计算有所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检测技术 空时多用户检测 应用 MMSE算法 仿真结果 计算复杂度 不稳定状态 pic 阵列天线 系统性能 扩频增益 收敛因子 用户数 大系统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边 许宗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2-397,共6页
给出了一种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新的判决函数 :WSGN判决函数。根据较好的多用户干扰估计能提高误码率性能这一原理 ,本文推导出这种新函数。它考虑了门限的作用 ,使得不当门限对其性能的负面影响小于其他判决函数。在瑞利衰... 给出了一种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新的判决函数 :WSGN判决函数。根据较好的多用户干扰估计能提高误码率性能这一原理 ,本文推导出这种新函数。它考虑了门限的作用 ,使得不当门限对其性能的负面影响小于其他判决函数。在瑞利衰落信道中分析了使用这种判决函数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检测方法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新的检测方法误码率性能可以收敛到单用户检测 ;并且性能优于一般匹配滤波器检测方法和其他部分并行干扰抵消检测方法。此外其计算复杂度没有显著增加 ,可以用于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用户检测 多址干扰 并行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CDMA系统并行干扰抵消权值算法
11
作者 胡成华 唐友喜 +1 位作者 李少谦 李仲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研究了多径衰落信道下CDMA系统中多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问题,通过对残余干扰方差分析推导了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最优干扰抵消权值表达式,提出了适用于多速率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辅助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 研究了多径衰落信道下CDMA系统中多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问题,通过对残余干扰方差分析推导了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最优干扰抵消权值表达式,提出了适用于多速率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辅助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案比使用最佳固定权值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性能优越,在BER为0.01时,使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第二级仅比使用理想信道估计再造干扰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第一级的性能差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动态干扰抵消权值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的CDMA系统性能分析
12
作者 梁双春 韦惠民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4,88,共5页
分析了多级并行完全干扰抵消算法和多级并行部分干扰抵消算法应用于存在定时误差的CDMA系统中的性能。建立了系统信号模型 ,给出计算误码率的公式。作了在有远近效应情况下的性能比较。得出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比传统的单用户检测性能... 分析了多级并行完全干扰抵消算法和多级并行部分干扰抵消算法应用于存在定时误差的CDMA系统中的性能。建立了系统信号模型 ,给出计算误码率的公式。作了在有远近效应情况下的性能比较。得出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比传统的单用户检测性能优越 ,部分干扰抵消算法比完全干扰抵消算法性能优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多级并行干扰抵消 完全干扰抵消 部分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线阵声纳的匹配场后置波束形成干扰抵消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坤德 马远良 +1 位作者 邹士新 赵亚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根据拖曳线列阵对本舰噪声的接收响应机理 ,提出了一种用于本舰干扰抵消的新方法 ,即在现有后置波束形成干扰抵消器的基础上 ,利用本舰噪声在拖线阵上的拷贝场向量直接进行干扰波束形成 ,从而更好地达到消除本舰强干扰的目的。同时 ,还... 根据拖曳线列阵对本舰噪声的接收响应机理 ,提出了一种用于本舰干扰抵消的新方法 ,即在现有后置波束形成干扰抵消器的基础上 ,利用本舰噪声在拖线阵上的拷贝场向量直接进行干扰波束形成 ,从而更好地达到消除本舰强干扰的目的。同时 ,还将匹配场干扰抵消方法推广应用于同方向强干扰背景下的弱目标检测问题。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 ,匹配场 PIC比基于平面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线列阵 匹配场 后置波束形成干扰抵消p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阵列天线与干扰抵消技术相结合的宽带CDMA接收机
14
作者 颜永庆 赵春明 尤肖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阵列天线与干扰抵消技术相结合的DS CDMA接收机,通过改进的并行干扰抵消技术,对阵列天线合成后"峰指"信号中的多址干扰信号作进一步的消除或抑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这种接收机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较...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阵列天线与干扰抵消技术相结合的DS CDMA接收机,通过改进的并行干扰抵消技术,对阵列天线合成后"峰指"信号中的多址干扰信号作进一步的消除或抑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这种接收机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较单独使用阵列天线接收或并行干扰抵消技术,具有更好的接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抵消技术 CDMA接收机 RAYLEIGH衰落信道 自适应阵列天线 宽带 干扰信号 天线接收 接收性能 并行 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误差对部分并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影响
15
作者 曾召华 刘贵忠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重点分析了基于硬判决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PPIC)检测器的残余多址干扰的结构及统计特性,研究了PPIC在定时跟踪误差情况下的性能,并给出了其在定时误差跟踪下的封闭形式的误码表达式。实验表明:采用部分干扰因子可以抑制PIC系统性能恶化... 重点分析了基于硬判决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PPIC)检测器的残余多址干扰的结构及统计特性,研究了PPIC在定时跟踪误差情况下的性能,并给出了其在定时误差跟踪下的封闭形式的误码表达式。实验表明:采用部分干扰因子可以抑制PIC系统性能恶化,而基于文献[4]给出的部分干扰因子可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干扰抵消 部分消除因子 定时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并行干扰消除改进算法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琦 申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392-1394,共3页
在算法性能与复杂度之间折中考虑,并行干扰消除(PIC)可认为是CDMA系统中最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多用户检测技术。但PIC的性能却容易受到干扰信号估计偏差的影响,为了减小这种影响,本文将对一种改进的PIC算法进行链路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 在算法性能与复杂度之间折中考虑,并行干扰消除(PIC)可认为是CDMA系统中最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多用户检测技术。但PIC的性能却容易受到干扰信号估计偏差的影响,为了减小这种影响,本文将对一种改进的PIC算法进行链路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PIC算法能大大降低BER,达到有效提高算法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干扰消除 多址干扰 CDMA系统 多用户检测技术 pic算法改进 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干扰波束窄带干扰抵消器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秀坤 朱志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22,共9页
推出两个干扰波束PIC的最佳权,输出目标、干扰、噪声平均功率以及信干噪比,信干燥比改善率的表达式.分析了它们的特性以及输出信干燥比与输入信干噪比,目标和干扰波束控制方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机数值计算结果,确定了两个... 推出两个干扰波束PIC的最佳权,输出目标、干扰、噪声平均功率以及信干噪比,信干燥比改善率的表达式.分析了它们的特性以及输出信干燥比与输入信干噪比,目标和干扰波束控制方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机数值计算结果,确定了两个干扰波束窄带PIC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 窄带 干扰波束 干扰抵消 水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DMA系统PIC多用户检测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登银 郑宝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8,共6页
主要研究了MC-CDMA系统下行链路上各种均衡策略,采用并行干扰消除技术进行多用户检测。计算机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基于MMSE的PIC两级检测是兼顾系统性能和运算复杂度的一种较好的多用户检测方案。
关键词 MC-CDMA 并行干扰消除 多用户检测 MMSE p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DMA系统中的PPIC多用户接收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素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139-141,共3页
研究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中的部分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方案,提出了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多级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以实现部分消除。在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 研究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中的部分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方案,提出了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多级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以实现部分消除。在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下,仿真了不同用户数下该方案与传统解相关和最小均方误差多用户检测的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PPIC接收机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复杂度迭代干扰消除的OFDMA初始测距算法
20
作者 夏玉杰 任光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5-861,共7页
针对现有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初始测距算法检测性能不佳以及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迭代干扰消除的多用户初始测距算法。该算法采用迭代并行干扰消除方法,在接收端按照最大功率准则并行检测活动测距用户的有效径,利... 针对现有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初始测距算法检测性能不佳以及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迭代干扰消除的多用户初始测距算法。该算法采用迭代并行干扰消除方法,在接收端按照最大功率准则并行检测活动测距用户的有效径,利用估计出的有效径参数信息来减小信道估计中的干扰,再通过重构和并行消除多用户测距信号。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连续多用户检测(SMUD)干扰抵消算法相比,当信噪比为9 dB,且一个测距时隙内测距用户数为8时,所提算法的复杂度大约是SMUD的25%,检测性能大约提高了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址(OFDMA) 初始测距 迭代 并行干扰消除(p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