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动态负载均衡策略综述 被引量:43
1
作者 杨际祥 谭国真 王荣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2-1130,共9页
动态负载均衡(Dynamic Load Balancing,DLB)是提高动态和非规则问题计算效率与规模的一个挑战问题.阐述了DLB的一般性问题,根据DLB策略的主要特征给出了一个综合分类方法,按分类对近30年提出的各种主要DLB策略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比... 动态负载均衡(Dynamic Load Balancing,DLB)是提高动态和非规则问题计算效率与规模的一个挑战问题.阐述了DLB的一般性问题,根据DLB策略的主要特征给出了一个综合分类方法,按分类对近30年提出的各种主要DLB策略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比较,并做了策略有效性分析.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动态负载均衡(DLB) 多核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服务资源自适应弹性伸缩研究综述
2
作者 胡程 陈仕鸿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1-2572,共22页
分布式服务资源环境下,由于峰值负载的整体占比很小,大量服务资源长期处于低利用率甚至闲置状态。通过实现资源自适应弹性伸缩,在高负载时扩充服务资源以应对高需求,在低负载时将其缩减以降低开销,可显著提升系统能效并降低运作开销。... 分布式服务资源环境下,由于峰值负载的整体占比很小,大量服务资源长期处于低利用率甚至闲置状态。通过实现资源自适应弹性伸缩,在高负载时扩充服务资源以应对高需求,在低负载时将其缩减以降低开销,可显著提升系统能效并降低运作开销。但实际负载通常具有很强的波动性,满足服务质量所需的服务资源持续变化,这给服务资源自适应弹性伸缩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现有的商用分布式平台已普遍具有一定的资源弹性伸缩能力,但它们的自适应能力有限、精准性不佳,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为促进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就该环境下服务资源自适应弹性伸缩研究进行分类分析与探讨。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存在于需求评估与资源调整上的挑战;就该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依据其调整的资源对象分为三类,以此进行分类论述并比较了各研究工作的异同,且就各自的特点与效用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总述分析了这些研究工作并概括出一个全面而整体的实现,探讨了业界的应用现状、研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分布式服务资源 资源管理与分配 自适应弹性伸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径为2的摩尔图网络的并行矩阵乘算法
3
作者 张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43-1849,共7页
提出了一个并行矩阵乘算法IPBPMM(Interconnected Processor-Based Parallel Matrix Multiplication).该算法运行在以五角形、Petersen图和Hoffman-Singleton图等直径为2的摩尔图(满足n=d2+1,n为节点数,d为度)为拓扑结构的由n个独立处... 提出了一个并行矩阵乘算法IPBPMM(Interconnected Processor-Based Parallel Matrix Multiplication).该算法运行在以五角形、Petersen图和Hoffman-Singleton图等直径为2的摩尔图(满足n=d2+1,n为节点数,d为度)为拓扑结构的由n个独立处理器构成的机群并行计算环境中.与基于二维环绕网孔阵列拓扑结构的Cannon和Fox等并行矩阵乘法算法相比较,IPBPMM算法通信开销较小,加速比更高,同时还具有矩阵分块可随机分布在各个节点中,无需事先按一定规律装入各节点中的特点.同时IPBPMM算法也能很好地扩充到由多个直径为2的摩尔图为拓扑结构组合构成的并行计算环境中,且随着网络的扩大,算法的并行加速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算法 并行矩阵乘法 摩尔图 网络拓扑结构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用应用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俊敏 李黄海 +2 位作者 黄刘生 鲍春健 王文韬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83-284,F0003,共3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可用应用开发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个灵活的高可用编程环境,不仅包含高可用应用开发框架,还包含了应用开发所必需的检查点服务、分布式锁服务、事件服务、消息服务和成员服务等。采用该平台使得应用程序的开发只需要...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可用应用开发平台,该平台提供了一个灵活的高可用编程环境,不仅包含高可用应用开发框架,还包含了应用开发所必需的检查点服务、分布式锁服务、事件服务、消息服务和成员服务等。采用该平台使得应用程序的开发只需要集中于具体的业务流程上,而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其他高可用特性,同时还可提供更强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用性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组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解机模型的宽度和深度扩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燕彩蓉 周灵杰 +1 位作者 张青龙 李晓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2-844,共23页
因子分解机(factorization machine,简称FM)模型因为能够有效解决高维数据特征组合的稀疏问题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在广告点击率预测和推荐系统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对FM及其相关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利于促进该模型... 因子分解机(factorization machine,简称FM)模型因为能够有效解决高维数据特征组合的稀疏问题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在广告点击率预测和推荐系统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对FM及其相关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利于促进该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和应用.通过比较FM模型与多项式回归模型和因子分解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阐述FM模型的灵活性和普适性.从特征的高阶交互、特征的场交互、特征的分层交互以及基于特征工程的特征提取、合并、智能选择和提升等角度,总结模型在宽度扩展方面的方法、策略和关键技术.比较和分析了FM模型与其他模型的集成方式和特点,尤其是与深度学习模型的集成,为传统模型的深度扩展提供了思路.对FM模型的优化学习方法和基于不同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框架的实现进行概括、比较和分析.最后,对FM模型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难点、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解机 推荐系统 广告点击率预测 特征工程 深度学习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网非恒定流的克隆仿真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国义 黄刘生 陈国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8-1095,共8页
针对河网非恒定流设定情景批量仿真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克隆技术的并行累进增量克隆仿真方法.基本思想是:合并相互关联的初始设定情景,并依据关联点对合并后的设定情景进行并行增量克隆仿真.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 针对河网非恒定流设定情景批量仿真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克隆技术的并行累进增量克隆仿真方法.基本思想是:合并相互关联的初始设定情景,并依据关联点对合并后的设定情景进行并行增量克隆仿真.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在同等时间复杂度下,其计算效率比传统的并行与分布仿真方法提高了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克隆 河网非恒定流 洪水控制调度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