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入电压纹波对并联buck变换器分岔和混沌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谢玲玲 高善明 +1 位作者 龚仁喜 黄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8-1446,共9页
文中从纹波峰值、纹波的谐波阶数及初始相位角三方面深入研究了输入电压纹波对均流控制的并联buck变换器分岔和混沌行为的影响,并与输入电压不含纹波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输入电压含纹波时的系统分岔图呈现扩展的带状结构,... 文中从纹波峰值、纹波的谐波阶数及初始相位角三方面深入研究了输入电压纹波对均流控制的并联buck变换器分岔和混沌行为的影响,并与输入电压不含纹波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输入电压含纹波时的系统分岔图呈现扩展的带状结构,相应的庞加莱映射为环状结构,状态变量的时域波形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周期性谐波和次谐波振荡。可见输入电压纹波对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实验也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buck变换器 分岔 混沌 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Buck变换器反步均流控制律的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天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2,91,共5页
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的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并联Buck变换器的均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并联Buck变换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表示电感电流间误差积分的状态量,然后拓展状态向量,得到拓展后的状态方程,针对该状态方程,根据反步... 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的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并联Buck变换器的均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并联Buck变换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表示电感电流间误差积分的状态量,然后拓展状态向量,得到拓展后的状态方程,针对该状态方程,根据反步法的原理,设计了并联Buck变换器的反步均流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反步均流控制可以实现良好的均流效果,与自主均流控制相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buck变换器 连续导通模式 反步均流控制 自主均流控制 LYAPUNOV函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步法的并联Buck变换器的均流控制
3
作者 张天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4-1116,1126,共4页
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的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并联Buck变换器的均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并联Buck变换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表示电感电流间误差积分的状态量,然后拓展状态向量,得到拓展后的状态方程,针对该状态方程,根据反步... 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的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并联Buck变换器的均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并联Buck变换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表示电感电流间误差积分的状态量,然后拓展状态向量,得到拓展后的状态方程,针对该状态方程,根据反步法的原理,设计了并联Buck变换器的反步均流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反步均流控制可以实现良好的均流效果,与自主均流控制相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buck变换器 连续导通模式 反步法 反步均流控制 自主均流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平均的并联Buck变换器均流控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笑笑 储昭碧 董学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7-182,共6页
针对DC/DC变换器在并联时很容易出现输出电流不均的现象,介绍了一种利用滑动平均处理从采样电流的均流控制方法。针对两个Buck变换器并联电路,先采用滑动平均滤波方法对两个变换器的电感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再对滤波后电流值之差进行PID计... 针对DC/DC变换器在并联时很容易出现输出电流不均的现象,介绍了一种利用滑动平均处理从采样电流的均流控制方法。针对两个Buck变换器并联电路,先采用滑动平均滤波方法对两个变换器的电感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再对滤波后电流值之差进行PID计算,从而通过调节一个变换器的开关管的占空比,使被调节变换器电感电流跟随未被调节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变化,以实现均流控制。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算法的均流效果和抗扰动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均流方法在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均流效果都非常好,并且表现出很好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buck变换器 均流 滑动平均滤波 抗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快速瞬态响应和宽稳定范围的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恒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文伟 周国华 +2 位作者 冷敏瑞 曹太强 阎铁生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将电荷控制与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相结合,应用于恒流输出场合,拓宽了变换器的稳定范围,提高了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将其与峰值电流控制的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进行对比,建立并统一了两者的小信号模型。在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2... 将电荷控制与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相结合,应用于恒流输出场合,拓宽了变换器的稳定范围,提高了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将其与峰值电流控制的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进行对比,建立并统一了两者的小信号模型。在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2种控制方法下变换器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能,从理论上证明了在没有添加斜坡补偿的条件下,电荷控制比峰值电流控制具有更宽的稳定范围和更优的瞬态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电荷控制 峰值电流控制 稳定性 瞬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山 付明朝 +1 位作者 郭强 李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7-194,共8页
为解决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均流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环路多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基于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通过输入电流重新构建每相电流,探究采样周期内重构相电流和平均电流的关系,利用占空比补偿原理,解... 为解决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均流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环路多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基于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通过输入电流重新构建每相电流,探究采样周期内重构相电流和平均电流的关系,利用占空比补偿原理,解决相电流失衡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输出电压与不同负载情况下,利用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稳定的电压输出和良好的均流性能,验证了新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单电流传感器 相电流重构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无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南振 于新红 +2 位作者 许立斌 江田田 汪凤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在外部干扰下影响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超局部模型代替原有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动态...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在外部干扰下影响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超局部模型代替原有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动态部分。然后,引入最小二乘法预测电流误差趋势,动态调整观测器增益矩阵。最后,构建离散方程,设计代价函数,实现无模型预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因外部扰动产生的稳态误差,且相较于传统无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无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大功率输入并联输出串联Buck半桥变换器 被引量:5
8
作者 杜青 齐铂金 +1 位作者 张涛 汪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5,共9页
现有的升降压拓扑中双管Buck-Boost和双管Boost-Buck变换器较符合高效大功率场合的使用要求,前者结构简单,但电流纹波大;后者引入了2个电感,功率密度很难提高。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功率并联输出串联Buck半桥变换器(input-parallel output-s... 现有的升降压拓扑中双管Buck-Boost和双管Boost-Buck变换器较符合高效大功率场合的使用要求,前者结构简单,但电流纹波大;后者引入了2个电感,功率密度很难提高。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功率并联输出串联Buck半桥变换器(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 Buck-halfbridge,IPOSBHB),分析了IPOSBHB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并从电压电流应力、磁性元件总体积、效率这3个方面与双管Boost-Buck变换器做了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开关方式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升降压的模式切换和恒压、恒流的输出特性,最后通过1台15 kW样机对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压变换器 双管Boost-buck变换器 并联输出串联buck半桥变换器 模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交错并联变换器中耦合电感的对称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玉岗 李龙华 冯本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183,共7页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性能,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中不对称耦合电感进行分析,推导出等效稳态电感和等效暂态电感的数学表达式。结合现有耦合电感结构进行不对称耦合电感对称化研究,建立了包括磁轭磁阻和绕组外面空气磁阻的精确...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性能,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中不对称耦合电感进行分析,推导出等效稳态电感和等效暂态电感的数学表达式。结合现有耦合电感结构进行不对称耦合电感对称化研究,建立了包括磁轭磁阻和绕组外面空气磁阻的精确磁路模型,给出了空气磁阻的计算公式。通过Saber和3D Maxwell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不对称耦合电感 等效电感 磁路模型 对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轻载效率的PWM Buck变换器
10
作者 刘南 梁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0313-1031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轻载工作环境下依然高效的PWM DC/DC 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由TSMC 1.8/3.3 V 0.18μm CMOS技术设计而成。通过DCM操作,不仅能在满载时达到高效率,而且在不利用任何PFM技术的情况下大大提升轻载下的效率。这种变换器轻...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轻载工作环境下依然高效的PWM DC/DC 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由TSMC 1.8/3.3 V 0.18μm CMOS技术设计而成。通过DCM操作,不仅能在满载时达到高效率,而且在不利用任何PFM技术的情况下大大提升轻载下的效率。这种变换器轻载时的输出精确性和输出纹波都优于PFM变换器,而在满载时与普通的PWM变换器同样稳定、高效,通过Saber仿真与电路实验验证了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控制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CMOS技术 轻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DC-DC变换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瑞 汪健 +1 位作者 陈宗祥 葛芦生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情况下研究并联DC-DC变换器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并联变换器系统中传输控制信号的物理连线,能够屏蔽多种物理连线引入的问题;同时针对DC-DC并联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常用的无线收发模块的分析,提出DSP+FPGA框... 提出了一种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情况下研究并联DC-DC变换器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并联变换器系统中传输控制信号的物理连线,能够屏蔽多种物理连线引入的问题;同时针对DC-DC并联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常用的无线收发模块的分析,提出DSP+FPGA框架方案,使系统的开关频率达到200 k Hz,延迟时间缩短到12μs,并且最终建立了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并联系统无线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buck变换器 无线通信 DSP+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Buck变换器的动态演化控制仿真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宬 黄亮 +2 位作者 卢叶 全书海 谢长君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1期1490-1494,1512,共6页
针对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的工作优化问题,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输出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动态演化控制,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的燃料电池两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中,论述了该变换器的动态演化控制设计步... 针对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的工作优化问题,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输出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动态演化控制,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的燃料电池两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中,论述了该变换器的动态演化控制设计步骤,通过对变换器的特征方程以及动态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建立了控制占空比与动态演化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对该变换器进行动态演化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两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分别在动态演化控制和传统PI控制下的负载突变输出性能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演化控制具备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比传统PI控制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 MATLAB-SIMULINK 动态演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