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桥LC-LC串并联谐振逆变器小信号建模及闭环设计
1
作者 张彬 罗全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51,共12页
主要研究恒频移相控制全桥LC-LC串并联谐振逆变器的动态性能,采用相量建模法PDM(phasor-domain modeling)对其小信号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将时域量变换到相量域,可以得到谐振逆变器的相量域大信号模型,再加入小信号扰动后即可得到相量域的... 主要研究恒频移相控制全桥LC-LC串并联谐振逆变器的动态性能,采用相量建模法PDM(phasor-domain modeling)对其小信号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将时域量变换到相量域,可以得到谐振逆变器的相量域大信号模型,再加入小信号扰动后即可得到相量域的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采用相量建模法建立的大信号及小信号模型,进行了环路补偿设计。最后,搭建了一台输出功率为200 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桥LC-LC串并联谐振逆变 相量建模法 动态性能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多逆变器并联建模及谐振分析 被引量:107
2
作者 张兴 余畅舟 +4 位作者 刘芳 李飞 徐海珍 汪杨俊 倪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多逆变器并联谐振问题,首先,建立包括电流控制、电压前馈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谐波特性的单台逆变器小信号电路模型,并扩展成多逆变器并联小信号模型,提出基于2台逆变器和同类激励源合并的多...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多逆变器并联谐振问题,首先,建立包括电流控制、电压前馈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谐波特性的单台逆变器小信号电路模型,并扩展成多逆变器并联小信号模型,提出基于2台逆变器和同类激励源合并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小信号模型简化等效方法,分析多逆变器的基本谐振特性,并得出谐振与各逆变器控制和载波同步性有关的结论。最后,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多逆变器简化等效模型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并联 逆变并联建模 逆变并联谐振 LCL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新型SVPWM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褚恩辉 亢云旌 李晶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1-2333,共13页
为降低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辅助换相电路的动作频率和损耗,以及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方法。新型SVPWM方法在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动作的基础上,在1... 为降低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辅助换相电路的动作频率和损耗,以及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方法。新型SVPWM方法在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动作的基础上,在1个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周期内辅助换相电路只动作1次,从而降低辅助换相电路的动作频率和损耗;所提新型SVPWM方法通过增加分流死区时间,可避免谐振电流与负载电流相叠加,从而最大化地抑制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新型SVPWM方法可适用于任何可调整零电压凹槽时间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在新型SVPWM方法下,根据不同工作模式的等效电路图,分析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以及参数设计方法。最后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开关器件制作一台10kW、16kHz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所提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 调制策略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辅助换相电路 零电流开关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简单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型逆变器及其调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思 杨明 +2 位作者 马宇 宋天佑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202-7214,共13页
针对一种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辅助换流电路存在的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元器件数目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优化改进调制策略,其由3部分组成:基于1型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策略,且以斜率正负交替的锯齿波作为载波,在此二者基... 针对一种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辅助换流电路存在的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元器件数目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优化改进调制策略,其由3部分组成:基于1型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策略,且以斜率正负交替的锯齿波作为载波,在此二者基础上施用分流死区。在所提调制策略下可以对原拓扑的辅助换流电路进行化简,减少一组谐振电路,以降低硬件成本。与原调制策略相比,所提调制策略在不改变辅助换流电路动作频率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实现所有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动作,而且可以避免辅助换流电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谐振电流与负载电流的叠加,从而有效降低辅助换流电路的导通损耗及其内部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文中对所提调制策略的原理进行详细叙述,由此推导简化拓扑的工作模式,并分析其电压/电流应力、元器件数目、参数设计等特性,最后通过一台通用实验样机(SiC MOSFET,5kW/40kHz),对比于原拓扑及原调制策略,以验证所提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 辅助换流电路 导通损耗 电流应力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缓冲回路无功能量传输损耗优化的改进调制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褚恩辉 周越 +2 位作者 陈志方 宋奇 张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420-7430,共11页
针对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缓冲回路在换流时无功能量传输损耗大这一问题,文中在一种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调制策略。与原调制策略相比,该调制策略不仅可以实现逆变桥、谐振单元开关管的软开关,而且可将缓冲回路的... 针对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缓冲回路在换流时无功能量传输损耗大这一问题,文中在一种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调制策略。与原调制策略相比,该调制策略不仅可以实现逆变桥、谐振单元开关管的软开关,而且可将缓冲回路的动作频率降低了1/3,降低了缓冲回路的导通损耗以及辅助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同时可避免换流时缓冲回路的谐振电流与换流时刻的负载电流相叠加,从而可有效降低缓冲回路在换流时的无功能量传输损耗及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在改进调制策略下,根据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分析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软开关实现条件及最佳参数设计方法。最后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开关器件制作一台10kW、10k Hz样机,通过实验验证该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 缓冲回路 无功能量传输损耗 零电流开关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晶闸管逆变定角触发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聪权 王兰勋 +2 位作者 刘静 柏强 高国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23-429,共7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波形变换及锁相的方法,产生晶闸管并联谐振逆变触发脉冲的电路,给出了具体电路框图及原理分析.并设计实现了此触发控制电路.实际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由该电路产生的逆变触发脉冲的超前触发角度不随输出电压、负载及工作... 提出了一种采用波形变换及锁相的方法,产生晶闸管并联谐振逆变触发脉冲的电路,给出了具体电路框图及原理分析.并设计实现了此触发控制电路.实际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由该电路产生的逆变触发脉冲的超前触发角度不随输出电压、负载及工作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变换 锁相 晶闸管 并联谐振逆变 定角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桥拓扑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研究
7
作者 薛坚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8-10,共3页
分析典型的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器和全桥拓扑的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分析全桥拓扑的谐振回路的构成和谐振过程;由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副边漏感、励磁电感和并联谐振电容构成的谐振回路形成正弦电压来驱动冷阴极荧光... 分析典型的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器和全桥拓扑的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分析全桥拓扑的谐振回路的构成和谐振过程;由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副边漏感、励磁电感和并联谐振电容构成的谐振回路形成正弦电压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并给出该拓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 全桥拓扑 冷阴极荧光灯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