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马达振子等效模型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守水 冯传胜 +3 位作者 黄青华 张翠香 张玉林 赵淳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等效电路是超声马达振子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原先的等效模型都是线性模型,对振子的非线性无法解释。文中基于超声马达振子频率特性实验,在超声马达振子的电学模型中引入非线性参量,对振子非线性有较好的解释。另外就模型参数对振子效... 等效电路是超声马达振子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原先的等效模型都是线性模型,对振子的非线性无法解释。文中基于超声马达振子频率特性实验,在超声马达振子的电学模型中引入非线性参量,对振子非线性有较好的解释。另外就模型参数对振子效率的影响做了详细地仿真研究,得出:如果频率实验中没有零相位的振子,其最高效率点在最小相位处;其余情况的最高效率点将依赖激励电压在谐振点或反谐振点。这为超声马达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马达 振子 等效模型 仿真 实验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集成反激变换器小信号建模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毛春风 陈为 卢增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29,79,共5页
在大电流的功率变换器中,普遍采用交错并联技术以降低输出纹波,改善散热条件和提高动态性能。论文以具有磁耦合集成结构的两路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为对象,通过磁路-电路对偶等效变换推导出变换器的等效电路,进一步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 在大电流的功率变换器中,普遍采用交错并联技术以降低输出纹波,改善散热条件和提高动态性能。论文以具有磁耦合集成结构的两路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为对象,通过磁路-电路对偶等效变换推导出变换器的等效电路,进一步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分析,求出变换器的各项传递函数,并获得变换器闭环传递函数。分析了耦合程度的不同对传递函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具有集成磁件的反激变换器进行仿真,最后通过48V输入、12V/10A输出的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磁集成 等效电路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相双绕组发电机系统的并联运行稳定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青 马伟明 +1 位作者 刘德志 吴旭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3,共7页
参数匹配不当的 3/3 相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并联运行时会发生低频振荡而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对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进行研究,该文建立了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线性化数学模型及相应的状态空间方程。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该类系统并联运行时存在... 参数匹配不当的 3/3 相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并联运行时会发生低频振荡而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对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进行研究,该文建立了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线性化数学模型及相应的状态空间方程。在此基础上,证明了该类系统并联运行时存在交互振荡和负载振荡两种振荡模式,并从运行稳定性的机理出发,得出了相应的的运行稳定性判据。揭示了该类系统并联运行稳定性和单机运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验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说明了所建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相双绕组发电机系统 并联运行 运行稳定性 低频振荡 振荡模式 系统稳定 等效电路模型 交互 建模 正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锂电池模块并联建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祎 张凯 王友仁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14期73-79,共7页
不同材料锂电池模块并联会出现严重不均流现象,降低电池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准确描述不同材料锂电池模块并联的不均衡特性,本文开展了锂电池模块并联建模方法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和锂二氧化硫电池模块为研究对象,选取二阶RC电路构... 不同材料锂电池模块并联会出现严重不均流现象,降低电池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准确描述不同材料锂电池模块并联的不均衡特性,本文开展了锂电池模块并联建模方法研究。以磷酸铁锂电池和锂二氧化硫电池模块为研究对象,选取二阶RC电路构建单体锂电池模块等效模型,并结合开路电压特性,采用蝙蝠算法辨识模型参数。然后基于锂电池模块并联拓扑,构建锂电池模块并联数学模型,并给出仿真计算方法。通过开展恒流和动态工况下的锂电池模块并联物理实验,验证了锂电池模块并联模型的有效性。此外,基于所提并联建模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形下锂电池模块并联成组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锂电池模块并联相比于相同材料模块并联,支路电流差异更大,可能加剧电池不一致性并加速电池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模块 电池并联 不一致性 等效电路模型 蝙蝠算法 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碱液电解制氢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5
作者 李立民 申屠磊璇 +3 位作者 夏杨红 冯启帆 曹莹 韦巍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4,共12页
在制氢基地中,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协调控制共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调节是一种未来的主要趋势。然而,随时间变化的可再生能源会对碱液电解槽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额定功率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使用具有恒定下垂系数的下... 在制氢基地中,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协调控制共同参与可再生能源的调节是一种未来的主要趋势。然而,随时间变化的可再生能源会对碱液电解槽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额定功率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使用具有恒定下垂系数的下垂控制器,可能会导致碱液电解槽之间出现不合理的功率分配。在现有研究中,这一问题很少被考虑到。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含多台并联碱液电解槽的电解制氢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碱液电解槽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绘制出最大电流-温度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度驱动的下垂系数设置策略。控制系统会定期更新碱液电解槽的模型,并结合其温度实时计算下垂系数。然后,分析了所提控制策略对碱液电解槽热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在所搭建的电解制氢试验平台上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碱液电解槽之间合理的功率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并联的碱液电解槽 自适应功率协同控制策略 等效电路模型 温度驱动 热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瑛琦 曾德平 +6 位作者 张春杨 许佳琪 张菁霓 龚洋 何倩 高雪梅 杨增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9,共5页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器阵列,采用三维厚度伸缩振动模型对单个谐振器单元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的阻抗计算公式;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平凹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实验结果显示,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能准确的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片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均匀厚度换能器带宽的主要是由压电片的厚度差异决定,研究结果可为非均匀厚度宽带换能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厚度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平面无源集成EMI滤波器结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玉岗 冯本成 +1 位作者 王长华 李洪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113,119,共7页
为了减小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体积,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提出一种堆积式交错并联平面无源集成EMI滤波器结构,将滤波器的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共模电容和差模电容集成为一个单元模块,解决了现有结构难于集成大电容的问题,减小了集... 为了减小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体积,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提出一种堆积式交错并联平面无源集成EMI滤波器结构,将滤波器的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共模电容和差模电容集成为一个单元模块,解决了现有结构难于集成大电容的问题,减小了集成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在考虑共模电感的等效并联电容(EPC)和共模电容的ESL以及它们的ESR情况下,建立了平面无源集成EMI滤波器的高频共模等效电路模型;利用二端口网络的A参数矩阵推导了插入损耗的计算公式。仿真和实验表明了该结构的有效性,以及高频模型和插损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I滤波器 平面无源集成 堆积式交错并联 插入损耗 A参数矩阵 高频共模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动力电池成组热不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健忠 张华伟 +1 位作者 张麒麟 许小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39,共5页
结合软包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充放电、脉冲放电过程中的电学响应与构造特点,提出电池电热模型简化处理与耦合计算方法;利用内阻估算法,解决了开路电压提前达到切断电压导致实验数据缺失问题;利用近似平衡电势与温度的线性拟合关系,简化了... 结合软包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充放电、脉冲放电过程中的电学响应与构造特点,提出电池电热模型简化处理与耦合计算方法;利用内阻估算法,解决了开路电压提前达到切断电压导致实验数据缺失问题;利用近似平衡电势与温度的线性拟合关系,简化了获得平衡电势随温度变化率关系的测试与辨识过程;利用描述电动车动力传递关系数学模型,以及表现不同成组方式下并联分支电流分配情况的电池串并联成组模型,分析了车载电池包在真实运行状况下影响整体热一致性的各种因素;设定成组模块内某电池存在不同的内阻与SOC差异程度并仿真个体温差,研究表明,在内阻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电池包内,应优先考虑先并后串的成组方式,电池包应尽量保持在电压平台段对应的SOC区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成组 等效电路耦合模型 模型简化 温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