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水 宦克为 +1 位作者 刘小溪 王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7-1635,共9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已成为工农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之一,在食品、农业、医药等定性定量分析领域被广泛应用。预测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可用于不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但由于近... 近红外光谱分析已成为工农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之一,在食品、农业、医药等定性定量分析领域被广泛应用。预测精度高、运行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可用于不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但由于近红外光谱数据量的激增,传统的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已经出现明显的不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算法在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PaBATunNet)。该模型由1个一维卷积层、1个并联卷积模块(Module)、1个展平层、4个全连接层和1个参数调节器(PR)组成,Module模块包括5个子模块分别对光谱数据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多维特征提取,并通过Concatenate函数将提取后的光谱特征数据进行拼接,PR模块通过调节优化PaBATunNet模型参数,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基于Gard-CAM思想给出了PaBATunNet模型高贡献度特征波长,增加了PaBATunNet模型的可解释性。以谷物、柴油、啤酒、牛奶四组公开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为例,将PaBATunNet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回归(PCR)、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BP)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PLS相比,PaBATunNet模型在谷物、柴油、啤酒、牛奶数据集的预测精度上分别提高了30.0%、40.7%、43.0%、52.8%;与PCR相比,PaBATunNet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28.8%、35.9%、40.8%、52.2%;与SVM相比,PaBATunNet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45.5%、37.4%、45.3%、54.7%;与BP相比,PaBATunNet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7.9%、32.4%、90.1%、62.0%。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相比于传统建模方法解决了模型预测精度低、运行时间长、泛化能力差以及可解释性不强等问题,可有效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不同物质的定量分析,为建立快速、无损、高精度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深度学习 并联卷积神经网络 定量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浩 杨东升 +2 位作者 周博文 高筱婷 庞永恒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92,共9页
针对多端直流输电(MTDC)线路故障时存在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峰值大、不易定位等特点,提出一种兼顾快速性与准确性的MTDC线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MTDC线路故障信号波形的幅值特征和频率特征,研究基于信号波形幅值变化的故障幅值特... 针对多端直流输电(MTDC)线路故障时存在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峰值大、不易定位等特点,提出一种兼顾快速性与准确性的MTDC线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MTDC线路故障信号波形的幅值特征和频率特征,研究基于信号波形幅值变化的故障幅值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故障频率特征提取方法,进而形成基于幅值-频率特征的MTDC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其次,构建具有故障分类支路和故障定位支路的双支路结构卷积神经网络--并联卷积神经网络(PCNN),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P-CNN训练方法。最后,仿真验证基于P-CNN的MTDC线路故障诊断方法满足故障诊断的快速性要求,且其并联结构相比于其他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方法更具有准确性和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卷积神经网络 多端直流输电 故障诊断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防欺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冰 王宝亮 +1 位作者 由磊 杨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87-2191,共5页
针对人脸活体检测中人工提取的纹理特征不全面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Parall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 ork,P-CNN)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人脸防欺骗方法.算法采用SM QT-SNOW人脸检测器定... 针对人脸活体检测中人工提取的纹理特征不全面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Parall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 ork,P-CNN)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人脸防欺骗方法.算法采用SM QT-SNOW人脸检测器定位人脸,并加入人脸对齐算法优化人脸框,得到精准的人脸图像;并将人脸的灰度图和局部定向模式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结构的网络的输入;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每个网络的全连接层的输出分别降维后级联;最后将级联的特征向量送入ELM判定人脸的合法性.在NUAA和REPLAY-ATTACK数据库上实验,最高准确率分别为99.96%和99.98%,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AUC)均为1.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相比其他方法,其特征维数小,准确率高以及应对不同介质攻击的泛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防欺骗 并联卷积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国强 张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发展,深度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深度学习中一个典型网络--残差神经网络模型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然而,残差神经网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了更好地解决反向传播中梯度减小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热发展,深度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深度学习中一个典型网络--残差神经网络模型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然而,残差神经网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了更好地解决反向传播中梯度减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差神经网络,称为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在该网络中,每一层的特征信息不仅传输到下一层还输出到最后的平均池化层.为了测试该网络的性能,分别在三个数据集(MNIST,CIFAR-10和CIFAR-100)上对比图像分类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全卷积多并联残差神经网络与残差网络相比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卷积并联残差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输入和PCNN-BiLSTM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 被引量:37
5
作者 毕贵红 赵鑫 +4 位作者 陈臣鹏 陈仕龙 李璐 谢旭 骆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63-3476,共14页
由于太阳能和天气变量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准确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于光伏电站的短期调度和发电计划的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分解、多通道输入、并联卷积神经网络(parallel convolutional neura... 由于太阳能和天气变量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准确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于光伏电站的短期调度和发电计划的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分解、多通道输入、并联卷积神经网络(parall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P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的组合预测方法,用于不同天气类型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首先,由相关性分析算法确定辐照度和温度是对光伏发电贡献最大的2个环境变量,并根据环境因素与光伏功率波动特征的关联性将全年数据划分为4类;其次,使用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奇异谱分解和变分模态分解对辐照度、温度和光伏发电功率进行分解,以降低原始数据的复杂度和非平稳性,实现不同模式模态分量规律互补;最后,建立基于PCNN和Bi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使用PCNN提取不同的深度特征,并将PCNN输出的特征融合后输入到BiLSTM中,使用BiLSTM建立历史数据之间的时间特征关系,学习历史数据间的正、反向规律,在时空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最终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预测方法在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优于其他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多通道输入 并联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