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改进的滑模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
作者 霍群海 孔力 韦统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根据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提出利用指数滑模变结构控制律和平方根滑模控制律,设计基于改进滑模变结构的单相电流环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推导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并网逆变器应用的滑模面存在性...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根据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提出利用指数滑模变结构控制律和平方根滑模控制律,设计基于改进滑模变结构的单相电流环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推导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并网逆变器应用的滑模面存在性,并利用李亚普诺夫定理证明了系统稳定性。针对所选滑模控制律存在的非线性可能引起系统抖振的问题,采用单位控制连续化方法,使改进后的控制算法在切换面附近具有高增益特性,使系统具有抵抗干扰和参数摄动的能力。最后对2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改进的指数滑模变结构有更精准的跟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 指数滑模 平方根滑模 变结构 系统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典型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52
2
作者 王成山 李琰 彭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0,共9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工作性能,加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的典型控制方法,重点针对双环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外环控制中的恒功率控制、恒压恒频控制和下垂控制方法,内环控制中的dq... 为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工作性能,加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的典型控制方法,重点针对双环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外环控制中的恒功率控制、恒压恒频控制和下垂控制方法,内环控制中的dq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αβ静止坐标系下的控制和abc自然坐标系下的控制方法,并对各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明目前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归纳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三相电压型逆变 并网逆变器控制 外环控制 内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睿 甄文喜 +3 位作者 陈一悰 马喜平 杨俊 魏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2,共6页
针对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分析,采用了一种带电网电压前馈和准PR控制的双电流环控制方法,并就其关键的比例谐振控制(PR)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为分析该方法对抑制谐波,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建立了并网逆变... 针对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分析,采用了一种带电网电压前馈和准PR控制的双电流环控制方法,并就其关键的比例谐振控制(PR)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为分析该方法对抑制谐波,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分别研究了在电网正常、电网电压突变、电网含低次谐波3种情况下比例积分(PI)控制和PR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对于研制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控制 比例谐振控制 滞环控制 比例积分(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滑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小平 吴静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3-2025,共3页
传统的光伏并网控制多采用PI电流环控制方式,此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对系统参数扰动的鲁棒性不强,快速性、强抗干扰负荷的能力有限等弊端。为了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根据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了采用改进指... 传统的光伏并网控制多采用PI电流环控制方式,此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对系统参数扰动的鲁棒性不强,快速性、强抗干扰负荷的能力有限等弊端。为了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根据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了采用改进指数滑模变结构控制,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理论推导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并网逆变器应用的滑模面的存在性及系统稳定性。通过仿真与传统的PI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并网输出电流谐波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正确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 PI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瞬时功率降阶控制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全相军 张从越 +3 位作者 吴在军 唐成虹 窦晓波 胡秦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如便于孤岛运行、可脱离锁相环、有利于提高电网稳定性等,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针对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瞬时功率控制需求,文中提出了时间常数与功率幅度可自由调节的有功惯量支持控制与下垂... 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如便于孤岛运行、可脱离锁相环、有利于提高电网稳定性等,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针对电压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瞬时功率控制需求,文中提出了时间常数与功率幅度可自由调节的有功惯量支持控制与下垂控制。所提算法采用前馈与零极点消除的方式,将原有二阶有功控制系统降阶为一阶系统,从而有效改善了功率控制的动态响应,且由于前馈的引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自由度,使得功率调节时间与功率-频率调节幅度可独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具有良好动态性能的惯量支持及下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并网逆变 功率控制 惯性支持 下垂控制 逆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直流偏磁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影响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翔 郝瑞祥 王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7-244,共8页
变压器直流偏磁会导致励磁电流出现较大畸变。对于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输出特性受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设计控制策略时必须设法消除逆变电流中的直流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实... 变压器直流偏磁会导致励磁电流出现较大畸变。对于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输出特性受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设计控制策略时必须设法消除逆变电流中的直流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实现零稳态直流输出。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 直流偏磁 光伏并网逆变PIR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电压补偿能力分析及提升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震霄 年珩 +1 位作者 李培 马智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1-159,共9页
储能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能够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对负荷进行电压补偿,在电压跌落超出串联侧换流器补偿能力范围时,同时利用并联侧换流器功率补偿可以提升系统电压补偿能力。文中首先对串、并联侧换流器电压补偿之间的耦合影响进行... 储能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能够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对负荷进行电压补偿,在电压跌落超出串联侧换流器补偿能力范围时,同时利用并联侧换流器功率补偿可以提升系统电压补偿能力。文中首先对串、并联侧换流器电压补偿之间的耦合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考虑储能型UPQC容量配置情况及负荷运行情况的UPQC电压补偿能力的数学模型。针对储能接入带来的并联侧换流器功率特性,研究了并联侧协同补偿时的功率分配,得到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电压补偿能力的并联侧换流器功率指令的改进分配策略。接着,提出了适用于储能型UPQC协同电压补偿的串、并联侧换流器控制方法。最后,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搭建了储能型UPQC电压补偿的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相同容量配置条件下提升UPQC的电压补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 电压暂降 电压补偿 无功补偿 协同控制 并网逆变器控制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建模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承志 刘幸蔚 +3 位作者 陈晓龙 文安 刘年 黄维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73,共7页
为满足最新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 19964—2012)》对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本文介绍了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建模方法。通过设计卸荷电路,使直流侧电压能够... 为满足最新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 19964—2012)》对光伏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本文介绍了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建模方法。通过设计卸荷电路,使直流侧电压能够在并网点电压跌落时,稳定在正常运行范围之内。同时,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根据电压跌落程度输出相应的无功功率。正常运行及故障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光伏产品的调研结果对比表明,搭建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特性,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可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单元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并网逆变器控制 低电压穿越控制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rton equivalent circuit for current control loop of grid-connected system
9
作者 汤赐 杨耕 谭惊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852-1861,共10页
Modeling method for the current control loop of a grid-connected PWM inverter with the LCL output filter was discussed.Firstly,the current control loop with the LCL inverter-side current as feedback was established.Th... Modeling method for the current control loop of a grid-connected PWM inverter with the LCL output filter was discussed.Firstly,the current control loop with the LCL inverter-side current as feedback was established.Then,parameters of PI controller were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an equivalent controlled object.Finally,Norton equivalent circuit for the current control loop of grid-connected system was derived by integrating one control equation,which connected the PWM inverter output voltage and the LCL inverter-side current,with two circuit equations,separately using the LCL inverter-side current and the injected current as loop currents.With the induced Norton equivalent circuit,system-level resonant and unstable issues on real grid-connected system applied in weak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s can be easily analyzed.The validity of substituting Norton equivalent circuit for grid-connected system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d-connected system PWM inverter LCL output filter weak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