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
2
作者 郑迪 胡天宇 +2 位作者 王颖 钱丽娟 邵海明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现有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大多需要获取设备内部信息来实现参数测量,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仅需在设备端口施加扰动和测量输出即可实现参数的虚拟测量。首先,分析了并... 针对现有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大多需要获取设备内部信息来实现参数测量,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仅需在设备端口施加扰动和测量输出即可实现参数的虚拟测量。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运行原理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传递函数并得到频率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网逆变器的虚拟测量优化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逼近设备实际频率响应特性的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仅利用并网逆变器端口电压和电流测量信息实现内环、外环和锁相环控制参数的虚拟测量,且最大误差不超过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并网逆变 频率响应 虚拟测量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稳定性改进方法
3
作者 曾建斌 杨洋 +2 位作者 曾晋 尹序臻 谢斯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2,共6页
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处电压易发生畸变,使锁相环输出相位偏离,从而降低系统相位裕度,进而造成并网电流畸变。为补偿产生的相位差,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推导系统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相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用改... 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处电压易发生畸变,使锁相环输出相位偏离,从而降低系统相位裕度,进而造成并网电流畸变。为补偿产生的相位差,提出一种基于小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推导系统的小信号输出阻抗模型,分析相位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采用改进的小信号补偿控制策略来补偿因耦合作用造成锁相环输出相位的偏移,确保系统在电网阻抗发生突变时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相位裕度。通过样机实验说明了所提理论推导的准确性和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弱电网 并网逆变 相位补偿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回归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非线性特征补偿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聪 张琦 +2 位作者 梁欢 杨惠 孙向东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针对死区等非线性特征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的影响,该文借助数据驱动的补偿方法与传统控制相结合,研究一种并网逆变器动静态特征优化方法。首先利用重复控制器作为数据在线训练的依据,从机理上阐明数据来源和数据的有效性;其次利用... 针对死区等非线性特征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的影响,该文借助数据驱动的补偿方法与传统控制相结合,研究一种并网逆变器动静态特征优化方法。首先利用重复控制器作为数据在线训练的依据,从机理上阐明数据来源和数据的有效性;其次利用近似线性回归方法获得数据模型,降低了数据驱动方法对存储空间的依赖度,保障了必要的补偿带宽,并解决了数据应用的可实现性问题;再将该模型作用于传统低阶控制器的补偿回路,使系统在具备足够稳定裕度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控制精度。数据相关性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补偿方法具有可实现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逆变 死区 非线性特征 数据驱动 在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和机器学习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单个开关管发生开路故障不易察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和机器学习的诊断方法。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实现单个开关管开路故障的判定;其次,提取旋转电流在时域和频域下的特征值;最后,以旋转电流特征值为输入...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单个开关管发生开路故障不易察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和机器学习的诊断方法。首先,采用FastICA算法实现单个开关管开路故障的判定;其次,提取旋转电流在时域和频域下的特征值;最后,以旋转电流特征值为输入、逆变器工作状态编码为输出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并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开路故障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 单管开路故障 盲源分离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自动化监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杨 张培航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8期60-61,64,共3页
由于传统的逆变器通信监控方法多依赖于人工巡检和定期维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准确发现潜在故障,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自动化监控方法。监测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中的电压、电流、功率、温湿度等关键通信信号,并对... 由于传统的逆变器通信监控方法多依赖于人工巡检和定期维护,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准确发现潜在故障,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自动化监控方法。监测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中的电压、电流、功率、温湿度等关键通信信号,并对其做一系列预处理,构建CNN模型输入处理后的通信信号,识别出逆变器通信故障类别,完成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通信自动化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逆变器通信故障监控结果的漏报率、误报率均较低,具有较高的通信自动化监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并网 并网逆变 通信监控 自动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相位补偿器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7
作者 孙标广 杨泽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9-239,共11页
在控制延时环节的影响下,并网逆变器系统出现了有效阻尼区域过窄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在电容电流反馈支路中加入新型二阶相位超前补偿环节,补偿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CCFAD)的有效阻尼边界频率从f_(s)/6提高至0.34f_(s)。优化电容电流... 在控制延时环节的影响下,并网逆变器系统出现了有效阻尼区域过窄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在电容电流反馈支路中加入新型二阶相位超前补偿环节,补偿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CCFAD)的有效阻尼边界频率从f_(s)/6提高至0.34f_(s)。优化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的参数设计方法,并在离散域下分析所提控制策略的闭环极点轨迹。通过与已有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网阻抗增加、滤波器参数宽范围波动的工况下,所提策略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 并网逆变 补偿 参数设计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和准PR控制的风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8
作者 冉华军 王新权 +2 位作者 王灿 罗娇娇 李敖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为了稳定风电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少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本文提出了LADRC+准PR双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两电平风电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设计电压外环二阶LADRC控制器... 为了稳定风电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少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本文提出了LADRC+准PR双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两电平风电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设计电压外环二阶LADRC控制器和电流内环准PR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同时对两种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并整定;最后,在Matlab软件中构建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波形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新型控制策略不仅能够快速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而且交流侧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小;并且在电网电压发生扰动的工况下,仍有较好的控制性能.综上所述,基于LADRC和准PR控制的风电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抗扰性和优越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逆变 线性自抗扰控制 准比例谐振控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考虑数字控制延时的LCL并网逆变器改进WAC控制策略
9
作者 王新环 姚冠宇 李元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8-116,共9页
传统加权平均电流(WAC)控制方法因控制延时产生反向谐振峰而失去环路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在弱电网下具有极大的失稳风险。文中首先分析了控制延时与弱电网共同影响下,传统WAC失去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不再从环路降阶的角度而是在... 传统加权平均电流(WAC)控制方法因控制延时产生反向谐振峰而失去环路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在弱电网下具有极大的失稳风险。文中首先分析了控制延时与弱电网共同影响下,传统WAC失去降阶特性导致系统失稳的问题,不再从环路降阶的角度而是在等效阻抗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输出阻抗进行失稳分析;然后在电压比例前馈的基础上,从增强谐波抗扰能力及稳定性入手,提出基于多二阶滤波器的电压前馈控制策略,对系统输出阻抗进行重塑,进而提升等效输出阻抗在中低频段的相位裕度,增强系统对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的适应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对弱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输出优良品质的入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 数字控制延时 等效阻抗模型 多二阶滤波器 电压前馈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参数自适应调节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鑫 左芸裴 +3 位作者 杨映海 刘翠 周鑫 王德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9-266,共8页
具有“小惯量,弱阻尼”典型特性的新能源并网后,当系统受到扰动时交流母线的频率会出现剧烈波动现象,存在恶化电网的频率稳定运行的潜在威胁。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同步机(VSG)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控制逆变器按VSG方式运行并... 具有“小惯量,弱阻尼”典型特性的新能源并网后,当系统受到扰动时交流母线的频率会出现剧烈波动现象,存在恶化电网的频率稳定运行的潜在威胁。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同步机(VSG)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控制逆变器按VSG方式运行并使虚拟惯量和阻尼参数在运行过程中同时关联VSG输出角频率的偏差量和变化率,以达到平抑频率波动的目的;然后进一步对逆变器进行自适应优化控制,用功率偏差量代替原控制环节中的角频率导数项,避免自适应控制中的求导运算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噪声干扰,简化控制环节的同时也改善了频率的动态调节波形;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该文所提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并验证了该文策略对扰动下系统有功功率及频率波动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自适应控制系统 虚拟同步机 虚拟惯性和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CC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LADRC控制器设计
11
作者 陈关旭 何国锋 +1 位作者 董燕飞 李国娇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795,共7页
逆变器作为微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口,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当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并网时,系统稳定性易受内部、外部参数的影响。针对高阶并网逆变器存在的扰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平均电流控制(Weighted A... 逆变器作为微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口,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当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并网时,系统稳定性易受内部、外部参数的影响。针对高阶并网逆变器存在的扰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平均电流控制(Weighted Average Current Control,WACC)的自抗扰控制器。基于WACC控制原理将系统由三阶降为一阶,同时将逆变器系统的内部、外部扰动视为单一结构的广义扰动,采用控制律对闭环系统进行参数调节。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逆变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负载下并网逆变器功率解耦控制方法
12
作者 董燕丽 刘攀 赵晓艳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404-409,共6页
为了解决并网逆变器在不平衡负载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耦合影响状态、关联复杂,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响应慢等问题,提出不平衡负载下并网逆变器功率解耦控制方法。根据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获取并网逆变器功率,对并网逆变器有功功率与无... 为了解决并网逆变器在不平衡负载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耦合影响状态、关联复杂,导致控制精度不佳、响应慢等问题,提出不平衡负载下并网逆变器功率解耦控制方法。根据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获取并网逆变器功率,对并网逆变器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实行解耦,并通过带比例系数的双闭环功率控制器,完成并网逆变器功率解耦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获取比例系数的最优解,进一步提高并网逆变器功率解耦控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解耦后的控制方法在并网逆变器响应功率与给定功率上基本一致,解耦后的功率波动范围降低了8 kW,功率控制电流和功率波动最小,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负载 并网逆变 遗传算法 功率解耦控制 双闭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频率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13
作者 顾钰婷 颜文旭 +1 位作者 倪宏宇 赵峰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1期60-64,70,共6页
光伏并网过程中出现的电网频率波动会使系统采样频率与电网实际频率的比值不再为整数,导致传统重复控制器的谐振频率偏离电网实际频率,谐波抑制能力下降。针对电网频率波动导致并网系统谐波含量上升、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了基于Lagr... 光伏并网过程中出现的电网频率波动会使系统采样频率与电网实际频率的比值不再为整数,导致传统重复控制器的谐振频率偏离电网实际频率,谐波抑制能力下降。针对电网频率波动导致并网系统谐波含量上升、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了基于Lagrange插值算法的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自适应逼近分数阶延迟,实现了系统对电网频率波动的自适应。结合并网逆变器并网运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对电网波动的适应性及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频率自适应 无差拍控制 重复控制 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性调制并网逆变器分析与设计
14
作者 郑小朋 韩娜丽 +1 位作者 钱明 贾俊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102-105,共4页
面对愈加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世界各国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应占比,分布式发电技术逐步成为热点研究领域。逆变器作为电能变换的装置,是发电并网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可靠、高效能运行是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该文以非隔离型... 面对愈加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世界各国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应占比,分布式发电技术逐步成为热点研究领域。逆变器作为电能变换的装置,是发电并网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可靠、高效能运行是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该文以非隔离型单相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并网逆变器工作原理,对全桥并网系统软硬件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在单极性调制基础上,考虑网压前馈进行逆变器电压电流控制系统设计;利用旋转坐标系,将加上信号滤波进行PLL控制设计。基于上述方案搭建并网逆变器样机,实测逆变器输出波形谐波含量低,频率幅值满足并网要求,实验证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非隔离型 单极性 网压前馈 频率偏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相电驱重构型车载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15
作者 沈彦池 徐勇 仇义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9期85-88,100,共5页
近年来太阳能电动汽车凭借其较长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拓展太阳能电动汽车车载光伏板的应用及降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提出一种六相电驱重构型车载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可以将车载光伏板的能量传送到... 近年来太阳能电动汽车凭借其较长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拓展太阳能电动汽车车载光伏板的应用及降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提出一种六相电驱重构型车载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可以将车载光伏板的能量传送到电网中,且不需要额外的电力电子器件。文章分析了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ASPMSM)零电磁转矩所具备的条件,通过复用电动汽车电驱系统中的逆变器、电机定子绕组、电流传感器等器件,提出了一种零电磁转矩的六相电驱重构型车载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及其控制策略,同时,利用搭建的660 W的样机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减少使用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动汽车 电驱重构 并网逆变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漏电流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16
作者 高峰 周力为 张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电压不恒定的问题,分析了全桥逆变器的共模等效电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桥臂的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连接于直流电容中点的2个二极管或2个开关管的钳位作用,使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在续流阶段保持恒定,并...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电压不恒定的问题,分析了全桥逆变器的共模等效电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桥臂的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连接于直流电容中点的2个二极管或2个开关管的钳位作用,使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在续流阶段保持恒定,并且与传统的具有中点钳位功能的H6电路相比,该结构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和更为简单的控制方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电路结构具有更低的共模漏电流和恒定的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共模电压 单极性调制 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5
17
作者 周林 冯玉 +3 位作者 郭珂 刘强 贾芳成 黄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493,共9页
对一种由Boost和带LCL滤波器的逆变电路组成的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前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不含右半平面零点,且光伏阵列工作点变化不影响除转折频率外的幅频特性,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后级采用双电流环控制策略:... 对一种由Boost和带LCL滤波器的逆变电路组成的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前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不含右半平面零点,且光伏阵列工作点变化不影响除转折频率外的幅频特性,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后级采用双电流环控制策略:将滤波电容电流作为内环反馈量,实现LCL滤波器有源阻尼,并对两种实现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外环采用带谐波补偿的准比例谐振控制,实现并网电流零稳态误差控制,具有很好的跟随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推导了电压控制器输出到直流链电压的大信号模型,将系统校正成Ⅱ型系统,并引入复合控制,消除了稳态误差,增强了系统抗干扰能力。最后用Saber进行仿真,证明了建模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 建模 LCL滤波器 有源阻尼 比例谐振控制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ST变换器的小型风力机并网逆变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2
18
作者 许颇 张兴 +2 位作者 张崇巍 曹仁贤 赵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9,共6页
概述了基于BOOST变换器的小型风力机并网逆变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由一个H桥并网逆变器和一个BOOST升压斩波电路组成。对并网逆变器采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双环控制,以取得网侧电流的快速跟随性和直流侧电压的抗扰性;对BOOST斩波电路... 概述了基于BOOST变换器的小型风力机并网逆变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由一个H桥并网逆变器和一个BOOST升压斩波电路组成。对并网逆变器采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双环控制,以取得网侧电流的快速跟随性和直流侧电压的抗扰性;对BOOST斩波电路进行功率控制,实现风力发电机的最大功率跟踪。系统采用了根轨迹图解法进行控制器参数设计,并取得了较好的动态控制性能。最后,以1.5kW并网逆变器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 并网逆变 双环控制 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控制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0
19
作者 朱炜锋 窦伟 +2 位作者 徐正国 彭燕昌 许洪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分析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和系统的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基于PI控制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系统建模与仿真,并构建了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 分析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和系统的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基于PI控制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系统建模与仿真,并构建了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即采用PI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对指令进行无静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 并网逆变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kW可调度型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斯成 余世杰 +3 位作者 王德林 苏建徽 董路影 沈玉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3kW可调度型并网逆变器采用 80C196 16位单片机配合D/A转换和MOSFET功率模块实现SPWM正弦脉宽调制、电流同步跟踪、并网逆变 /独立逆变的切换控制等功能。本机设计为带有蓄电池的“可调度型”并网逆变器 ,目的是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实用... 3kW可调度型并网逆变器采用 80C196 16位单片机配合D/A转换和MOSFET功率模块实现SPWM正弦脉宽调制、电流同步跟踪、并网逆变 /独立逆变的切换控制等功能。本机设计为带有蓄电池的“可调度型”并网逆变器 ,目的是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实用性和调峰能力 ,电力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电网的峰、谷期和实际需要 ,通过遥控方式将光伏系统并入或退出电网 ;当电网停电时 ,并网逆变器还可以自动转入“独立逆变方式”为用户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同步锁相 太阳能 D/A转换 单片机 SPWM MOS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