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高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光德 徐泽众 +2 位作者 孙鹏菊 李强 陈咏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2-1680,I0081,共10页
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策略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传感器的前提下,有效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尖峰。在电网电压畸变的工况下,GCFAD策略往往与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同时使用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 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策略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传感器的前提下,有效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尖峰。在电网电压畸变的工况下,GCFAD策略往往与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同时使用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传统GCFAD策略等效虚拟阻抗在中低频段的正阻特性会导致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在中频段产生一定的相位滞后,从而降低了系统在电网电压畸变且附加电网电压前馈策略的情况下,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high robustness 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HR-GCFAD)策略,使虚拟阻抗在高频处呈现正阻特性以抑制LCL谐振尖峰,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在中低频段呈现负阻特性以提高系统中频段输出阻抗相位,进而提高了系统在附加电网电压前馈策略时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有源阻尼 鲁棒性 并网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LCL型逆变器的改进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2
作者 朱胤杰 苗虹 +1 位作者 曾成碧 童广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的出现导致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相位裕度下降,造成严重的并网电流畸变,甚至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在电压前馈环中引入多谐振控制器以抑制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并在电流前馈环中加入相位...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的出现导致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相位裕度下降,造成严重的并网电流畸变,甚至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在电压前馈环中引入多谐振控制器以抑制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并在电流前馈环中加入相位补偿器以提升系统相位裕度,从而避免多谐振环节的谐振峰与−180°线交汇的风险。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抑制弱电网下LCL型并网电流谐波,提高电流质量,增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LCL型并网逆变器 多谐振控制器 并网电流前馈 相位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源电容电压变化的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鸿鹏 王卫 +1 位作者 吴辉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103,共7页
Z源逆变器属于单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允许逆变桥同一桥臂上下功率器件直通,输出波形畸变小等优点,在光伏发电等输入电压变换范围比较大的场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电流的频繁变化将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带来负面影... Z源逆变器属于单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允许逆变桥同一桥臂上下功率器件直通,输出波形畸变小等优点,在光伏发电等输入电压变换范围比较大的场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电流的频繁变化将会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本文结合单相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特点,提出了通过Z源电容电压变化来调节并网电流幅值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小并网电流的波动,从而改善并网电流的波形质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逆变器 并网电流调节 Z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周期Z源电容电压调节的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鸿鹏 王卫 吴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9-984,共6页
在分析已有并网电流幅值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单相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特点,提出单周期电容电压调节法来控制并网电流幅值。该方法能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完成对光伏并网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善并网电流的波形质量,减小并网电流的波动。实验... 在分析已有并网电流幅值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单相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特点,提出单周期电容电压调节法来控制并网电流幅值。该方法能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完成对光伏并网电流的调整,从而改善并网电流的波形质量,减小并网电流的波动。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逆变器 Z源 单周期 并网电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网电流谐波微分的有源阻尼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树德 李旺 +2 位作者 徐佳 张新闻 熊连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305-6317,共13页
采用有源阻尼抑制弱电网下并网变流器系统失稳振荡的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直接以公共耦合点(PCC)电压为反馈量的有源阻尼方法可有效抑制系统的失稳振荡,但会削弱系统对电网背景谐波电压扰动的抑制能力,进而影响到并网电流质... 采用有源阻尼抑制弱电网下并网变流器系统失稳振荡的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直接以公共耦合点(PCC)电压为反馈量的有源阻尼方法可有效抑制系统的失稳振荡,但会削弱系统对电网背景谐波电压扰动的抑制能力,进而影响到并网电流质量。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并网电流谐波微分的有源阻尼策略,通过微分运算将系统失稳振荡引发的谐振电流转换成PCC处的谐振电压,避免了将电网背景谐波电压扰动引入到并网电流参考值,可兼顾弱电网下并网变流器系统稳定控制和高质量并网电流两方面需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变流器 失稳振荡 有源阻尼 并网电流谐波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网电流反馈的新型有源阻尼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盛超 熊健 +1 位作者 贺诗明 邱增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6-936,共11页
LCL型滤波器具有比单L滤波器更好的滤波效果,但是其容易使系统引发谐振,并导致系统不稳定。在基于LCL型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会采取相关的有源阻尼措施。目前常用的电容电流比例反馈有源阻尼需要引入额外的... LCL型滤波器具有比单L滤波器更好的滤波效果,但是其容易使系统引发谐振,并导致系统不稳定。在基于LCL型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会采取相关的有源阻尼措施。目前常用的电容电流比例反馈有源阻尼需要引入额外的高精度电流传感器导致系统成本的增加,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并网电流反馈的新型有源阻尼方法。该阻尼环节能够给阻尼环的开环传递函数提供一定的相位偏移从而使得阻尼内环稳定,并达到良好的阻尼效果。与无阻尼单并网电流反馈控制相比,引入所提有源阻尼能够降低有效阻尼区间的频率下限,提高了系统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文章还围绕系统的稳定裕度以及稳态精度探讨了阻尼环节参数与电流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简单便捷的参数设计步骤。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并网电流 有源阻尼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量成型控制的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静 陈良亮 +2 位作者 张慧敏 张伟 刘鸿鹏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218-225,共8页
合理设计并网控制器,对并网逆变器提升并网电流谐波抑制能力至关重要。传统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并网控制器结构复杂且控制参数多,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电压型控制逆变器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方法,将并网逆变器模型转化为端口受控H... 合理设计并网控制器,对并网逆变器提升并网电流谐波抑制能力至关重要。传统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并网控制器结构复杂且控制参数多,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电压型控制逆变器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方法,将并网逆变器模型转化为端口受控Hamiltonian模型,并与能量成型控制理论相结合设计了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控制器,具有控制结构简单、控制参数少等优点。最后,基于实验室搭建的Danfoss变频器平台,利用RTBox控制器对控制方法进行数字化实现,在不同试验环境下验证了所提的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电流 下垂控制 能量成型控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 被引量:27
8
作者 耿乙文 齐亚文 +1 位作者 董文明 邓仁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557-5567,共11页
相对于L型滤波器,LCL型滤波器为三阶结构,容易导致谐振,造成系统不稳定。采用传统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可以在不增加额外电流传感器的基础上有效抑制LCL型滤波器谐振尖峰。考虑到控制... 相对于L型滤波器,LCL型滤波器为三阶结构,容易导致谐振,造成系统不稳定。采用传统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可以在不增加额外电流传感器的基础上有效抑制LCL型滤波器谐振尖峰。考虑到控制带来的数字延时,采用传统GCFAD方法,系统有效阻尼区仅为(0, fR),fR在1/6采样频率(fs/6)和1/3采样频率(fs/3)之间,较窄的阻尼区间不利于系统参数设计以及应对电网阻抗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GCFAD方法,将系统的有效阻尼区扩展到(0, f_R),f_R∈(fs/4, fs/2)。为满足系统稳定性与鲁棒性要求,在离散域下对系统建模,结合数字控制原理对系统参数进行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并网电流 有源阻尼 稳定性分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改善策略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龙月 郭锐 +2 位作者 张乐 刘建华 郭向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18,共9页
逆变器在非理想的电网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时,其输出阻抗的相位裕度很低,且不能很好地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波传入控制系统,从而很难保证其并网电流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善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方法。首先,... 逆变器在非理想的电网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时,其输出阻抗的相位裕度很低,且不能很好地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波传入控制系统,从而很难保证其并网电流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善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方法。首先,建立PR控制下采用传统电网电压前馈的LCL型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提出利用带通滤波器改进的电网电压前馈策略,提高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同时在PR控制器上并联多次谐波补偿器,使其不仅能够提高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网电压谐波对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干扰,从而改善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逆变器并网电流的质量。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前馈 逆变器输出阻抗 带通滤波器 多次谐波补偿器 并网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频共模电压的LCL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双分解-求和控制算法研究
10
作者 王彩勤 刘江 宋卫章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0-1136,共7页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需同时实现并网电流跟踪与谐振抑制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分解-求和(Dual-Division-Summation,D-D-Σ)的并网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LCL滤波器两侧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量,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总...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需同时实现并网电流跟踪与谐振抑制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分解-求和(Dual-Division-Summation,D-D-Σ)的并网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LCL滤波器两侧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量,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总占空比的数学模型。此外,采用一种简化估计方法实现低频共模电压的无传感器检测,有效抑制了由零序注入分量引起的三倍基频共模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并网电流跟踪精度的同时实现了谐振抑制,并对低频共模电压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D-D-Σ并网电流控制算法 低频共模电压 零序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WACC混合阻尼并网鲁棒控制策略
11
作者 何国锋 薛园超 +1 位作者 王鸿玉 李睿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4-1081,共8页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可以将控制系统降阶,但易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强鲁棒性混合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补偿环节的加权平均电流控制混合阻尼控制策略,...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可以将控制系统降阶,但易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强鲁棒性混合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补偿环节的加权平均电流控制混合阻尼控制策略,保证系统的阻尼不受电网阻抗变化的影响;其次,利用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的降阶特性,为系统引入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扰动进行补偿,抑制电网阻抗变化对控制系统带宽的影响,进一步增加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电流 谐振 混合阻尼控制策略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三相LCL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姝慧 王红梅 陈新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24-31,共8页
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并网逆变器作为系统能量交换接口,地位越来越重要。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电网含谐波及电网电压不平衡),并网逆变器采用传统并网控制方法难以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三相LCL并网逆变器为... 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并网逆变器作为系统能量交换接口,地位越来越重要。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电网含谐波及电网电压不平衡),并网逆变器采用传统并网控制方法难以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三相LCL并网逆变器为例,研究了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控制策略。在传统PI控制的基础上,将电网电压前馈信号叠加到并网逆变器的调制波中,从而消除电网电压谐波和不平衡分量对并网电流的影响。论文首先推导出三相LCL并网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控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三相LCL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最后搭建三相LCL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的并网电流谐波和不平衡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LCL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压前馈 并网电流控制 非理想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谐振前馈与电流估计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圣清 江宇 罗朝旭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共7页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较大以及传感器等元件造成延迟引发的并网电流品质差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多谐振前馈与电流估计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多谐振前馈控制提取低次谐波,使得正反馈通道只在主要背景谐波处有反馈作用,同时引入电流...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较大以及传感器等元件造成延迟引发的并网电流品质差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多谐振前馈与电流估计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多谐振前馈控制提取低次谐波,使得正反馈通道只在主要背景谐波处有反馈作用,同时引入电流估计法,在不改变对LCL固有谐振频率抑制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系统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降低2.56%,增强了系统对含有低次谐波弱电网的适应能力,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多谐振前馈 并网电流估计 LCL型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共模电流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秋霞 高金玲 +1 位作者 荣雅君 任玉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共模电流问题是光伏并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德国DIN VDE 0126—1—1对共模电流做出了相关规定。当共模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系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断开。考虑到共模电流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重要性,建立了共模模型。通过分析可知,共模电... 共模电流问题是光伏并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德国DIN VDE 0126—1—1对共模电流做出了相关规定。当共模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系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断开。考虑到共模电流在光伏并网系统中的重要性,建立了共模模型。通过分析可知,共模电流与调制技术和电感的安放位置相关。针对上述特点,设计了能够抑制共模电流的新型单相光伏并网系统,即带有交流旁路且电感对称分布在相线和中线上的全桥光伏并网系统。与传统的基于单极性调制技术和双极性调制技术的全桥逆变器系统相比,此结构不但能消除系统产生的共模电流,而且能提高系统效率和并网电流质量,从而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整体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流 光伏并网 交流旁路 并网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电压支撑的参考电流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建文 雷亚雄 +1 位作者 李永刚 孙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282,共7页
为了使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电网故障时,安然度过电压暂降,并通过注入无功功率以支撑电网电压,提出了实现三相电压均衡、提升或消除有功功率波动为控制目标的并网参考电流值的设置方案。首先分析了电网电压不平衡下,αβ静止坐标系中电压... 为了使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电网故障时,安然度过电压暂降,并通过注入无功功率以支撑电网电压,提出了实现三相电压均衡、提升或消除有功功率波动为控制目标的并网参考电流值的设置方案。首先分析了电网电压不平衡下,αβ静止坐标系中电压正负序分量、电网电流与功率的关系,引入参数k控制无功电流中正序与负序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电网参考电流的表达式,以及消除有功功率振荡的k取值范围。再对最大并网电流进行了限制,以穿越电网故障,使并网逆变器不脱网。最后通过采用αβ静止坐标系中比例谐振电流环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在不同参考电流下实现了电网电压提升、均衡或者抑制有功功率振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并网参考电流 电压均衡 电压提升 消除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谐波交互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39
16
作者 许德志 汪飞 +2 位作者 毛华龙 阮毅 张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71,187,共8页
当越来越多的并网逆变器连接到电网的同一公共连接点时,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谐波交互作用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一个潜在威胁。根据电路理论,首先对阻抗网络的谐波谐振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为建立更加逼近实际并网系统的逆变器输出阻抗模... 当越来越多的并网逆变器连接到电网的同一公共连接点时,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谐波交互作用对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一个潜在威胁。根据电路理论,首先对阻抗网络的谐波谐振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为建立更加逼近实际并网系统的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提出将死区效应和开关器件非理想特性考虑到模型中来增加其精确性,并以LCL型滤波器双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做详细的模型推导。利用提出的输出阻抗模型,对多个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组成的分布式阻抗网络进行建模及谐波交互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建模方法和谐波交互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并网电流谐波 输出阻抗模型 非线性因素 谐波交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11
17
作者 郭小强 邬伟扬 漆汉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8,19,共7页
电网电压不平衡且畸变情况下的系统控制策略是大规模光伏系统并网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实现光伏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同时并网电流谐波含量满足IEEEStd.929-2000标准,提出一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对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流进行分... 电网电压不平衡且畸变情况下的系统控制策略是大规模光伏系统并网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实现光伏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同时并网电流谐波含量满足IEEEStd.929-2000标准,提出一种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对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系统输出恒定有功功率对应的并网电流参考指令,设计电网电压正序/负序分量的测量方案,建立基于并联无源阻尼的并网控制模型;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系统稳态误差控制进行探讨;最后在电网电压畸变/不平衡情况下对系统控制方案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并网逆变器 电网电压畸变 电网电压不平衡 并网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复阻抗模型的LCL型并网变换器相位重塑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祺 秦文萍 +4 位作者 张宇 任春光 王磊 韩肖清 王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415-4424,共10页
LCL型并网变换器采用变换器侧电流闭环反馈方式会导致并网电流的相位滞后于并网电压,无法满足并网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由于该相位差较小,未得到重视。然而,随着新能源并网功率的大规模化、含无功元件变换器拓扑的复杂化,并网点的相... LCL型并网变换器采用变换器侧电流闭环反馈方式会导致并网电流的相位滞后于并网电压,无法满足并网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由于该相位差较小,未得到重视。然而,随着新能源并网功率的大规模化、含无功元件变换器拓扑的复杂化,并网点的相位滞后问题将日益突出,严重时将导致电网有功功率缺额甚至电网解列。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定义了局部复阻抗的概念,分析了并网点相位差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种改善并网电流相位滞后的相位重塑策略。从阻抗角度厘清了被控电流与并网电流的相位空间矢量关系,在保留变换器侧电流闭环控制自稳性优点的同时,校正了并网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该方法无需额外传感器,且无需重新设计锁相环,在电网畸变工况时仍有良好的适应性。所提局部复阻抗的概念可推广至其他LCL型滤波结构的变型及其派生拓扑的研究领域中,对改善并网功率因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仿真和实验案例验证了文中的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变换器 并网电流 并网电压 相位重塑 局部复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环控制的Z源三相全桥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尤鋆 黄金军 +1 位作者 郑建勇 张先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4-689,共6页
综合滞环和Z拓扑的控制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Z源三相全桥并网系统的电流滞环控制策略,根据全桥的特点,解决了直通时间的插入与各相同步的问题。由于定频控制,降低了开关损耗,易于滤波环节的设计。保留了滞环控制下动态响应快、精度高... 综合滞环和Z拓扑的控制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Z源三相全桥并网系统的电流滞环控制策略,根据全桥的特点,解决了直通时间的插入与各相同步的问题。由于定频控制,降低了开关损耗,易于滤波环节的设计。保留了滞环控制下动态响应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有效跟踪电网电压。各相独立控制,参考电流可独立设置。Z源的升压,增大系统并网电流,提高光伏系统并网功率。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证明该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三相全桥 电流滞环 并网电流 直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晓涛 曾成碧 刘晨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101,共5页
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可有效滤除高次谐波,但LCL滤波器是无阻尼三阶系统,易发生谐振。采用无源阻尼方式来抑制谐振,并介绍了其原理及各参数的选取原则。采用并网电流与电容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以模糊PID双闭环控制技术控制... 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可有效滤除高次谐波,但LCL滤波器是无阻尼三阶系统,易发生谐振。采用无源阻尼方式来抑制谐振,并介绍了其原理及各参数的选取原则。采用并网电流与电容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以模糊PID双闭环控制技术控制并网电流,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DSP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了完整的主电路系统和驱动电路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降低了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避免了进网电流谐振,实现了进网电流的高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无源阻尼 并网电流 电容电流 模糊PID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