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运行广义短路比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辉 董燕飞 +1 位作者 刘豪 姚振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为了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时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首先分析了平抑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的手段,引入了新能源以任意功率并网后能够评估交流系统电网强度的运行广义短路比。其次,给出了基于日前、日内、实时3个时间尺度新能... 为了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时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首先分析了平抑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的手段,引入了新能源以任意功率并网后能够评估交流系统电网强度的运行广义短路比。其次,给出了基于日前、日内、实时3个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策略,建立了以运行调度成本最小、运行广义短路比最大、联合输出功率波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最后,以火电机组、新能源场站、储能电站和高载能负荷等所构成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所给策略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多时间尺度 柔性负荷 运行广义短路比 并网调度计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海上风电经VSC-HVDC并网后电能质量问题分析
2
作者 吕志超 苏建军 +5 位作者 程艳 李广磊 韩世浩 赵志鹏 邵泰衡 王乐淼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96,100,共6页
由于海上风速的多变性,同时风机组中存在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等原因,其并网后所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对于离岸较远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未来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输电技... 由于海上风速的多变性,同时风机组中存在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等原因,其并网后所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对于离岸较远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未来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输电技术。为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需在并网前对电能质量作出分析。根据风电场等值原理,运用PSACD/EMTDC仿真软件搭建由双馈异步风机组成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模型,研究其在风速波动下闪变、谐波电压与电流、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结果表明,在风速波动时谐波问题比较严重,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风资源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滤波方案,为今后海上风电并网的电能质量分析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VSC-HVDC 电能质量 并网模型 输电技术 滤波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侧模拟电阻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单碧涵 王宝华 +1 位作者 刘洋 刘硕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6,共7页
双馈风电场并网运行时,容易发生次同步振荡事故。搭建了双馈风电场经串联补偿电容并网的系统模型,并用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影响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侧模拟电阻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以... 双馈风电场并网运行时,容易发生次同步振荡事故。搭建了双馈风电场经串联补偿电容并网的系统模型,并用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影响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侧模拟电阻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以增强次同步频带下的电气阻尼。时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现象,提升系统的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的抑制方法,所提方案无需任何附加装置,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并网模型 次同步振荡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定子模拟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ematics modeling of a 6-PSS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wide-range flexure hinges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志江 史若冲 董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82-2487,共6页
A novel 6-PSS flexible parallel mechanism was presented,which employed wide-range flexure hinges as passive joints.The proposed mechanism features micron level positioning accuracy over cubic centimeter scale workspac... A novel 6-PSS flexible parallel mechanism was presented,which employed wide-range flexure hinges as passive joints.The proposed mechanism features micron level positioning accuracy over cubic centimeter scale workspace.A three-layer back-propagation(BP) neural network was utilized to the kinematics analysis,in which learning samples containing 1 280 groups of data based on stiffness-matrix method were used to train the BP model.The kinematics performance was accurately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constructed BP model with 19 hidden nodes.Compared with the stiffness model,the simulation and numerical results validate that BP model can achieve millisecond level computation time and micron level calculation accuracy.The concept and approach outlined can be extended to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parallel manipulator wide-range flexure hinge kinematics mode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