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并捻长丝纱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改红 刘淑强 +1 位作者 荆云娟 许巧丽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长丝为原料,经并捻、热定形加工制备了聚乳酸并捻长丝纱,优化并捻工艺和热定形工艺,并对纱线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并捻工序的最优捻度为300捻/m,聚乳酸并捻长丝纱比原丝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 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长丝为原料,经并捻、热定形加工制备了聚乳酸并捻长丝纱,优化并捻工艺和热定形工艺,并对纱线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并捻工序的最优捻度为300捻/m,聚乳酸并捻长丝纱比原丝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且随捻度的增大,纱线的断裂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热定形工序的最佳热定形温度为80℃,热定形时间为1 h;聚乳酸并捻长丝纱表面光洁,光泽好,纱为股线结构,比原丝束断裂强度下降9.7%,断裂伸长率提高7.6%。聚乳酸并捻长丝纱提高了长丝纱的集束性、耐磨性,利于以后的织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长丝 长丝纱 并捻 热定形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维纶并捻纱生产薄型花呢的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季萍 孙俊河 王春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28,共3页
探讨了毛/维纶并捻纱生产薄型花呢的工艺。将水溶性维纶纤维单独纺纱制成13.5 tex的单纱,在后纺与35.7 tex毛纱合股成股线作为经纱,35.7 tex毛纱作为纬纱,在剑杆织机上进行交织,织造时减少断头,提高效率,再通过去维和后整理得到薄型花... 探讨了毛/维纶并捻纱生产薄型花呢的工艺。将水溶性维纶纤维单独纺纱制成13.5 tex的单纱,在后纺与35.7 tex毛纱合股成股线作为经纱,35.7 tex毛纱作为纬纱,在剑杆织机上进行交织,织造时减少断头,提高效率,再通过去维和后整理得到薄型花呢。主要介绍了各工序的关键工艺,剖析了其中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该薄型花呢手感轻薄、滑爽,具有很好的糯性、弹性,用于制作高档时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维纶 并捻 薄型花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并捻车间计算机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景峰 李永刚 +2 位作者 李波 秦兰双 杨丽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实现筒并捻车间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更好地推动纺织企业的发展,对车间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C/S模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车间生产管理模型,利用多线程技术、STL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基于多线程的数据采集技术... 为实现筒并捻车间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更好地推动纺织企业的发展,对车间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C/S模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车间生产管理模型,利用多线程技术、STL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基于多线程的数据采集技术、系统数据的整合方法进行研究,并介绍了系统的管理功能、数据库结构设计以及软件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满足车间生产管理的需要,并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网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并捻车间 通信 多线程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并捻车间生产信息监测与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景峰 秦兰双 +1 位作者 杨丽萍 宋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了提高纺织企业筒并捻车间的生产管理水平,对车间的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需求的分析,基于LAN构建了C/S模式的系统体系结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功能、数据库的设计、通信和数据... 为了提高纺织企业筒并捻车间的生产管理水平,对车间的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需求的分析,基于LAN构建了C/S模式的系统体系结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的模块功能、数据库的设计、通信和数据采集技术,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管理功能、优点以及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结合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实现了从制定计划到生产过程监控,再到生产数据的各种统计分析,促进了纺织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监测 网络化管理 并捻车间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炭长丝并捻织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宏 王美芹 赵旭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0,共4页
以新型绿色环保竹炭长丝与毛并捻纱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抗皱性能,透湿性能,特别是防紫外线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毛/竹炭长丝交织织物相比,新产品均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和透湿性能。在面密度、组织相同条件下... 以新型绿色环保竹炭长丝与毛并捻纱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抗皱性能,透湿性能,特别是防紫外线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毛/竹炭长丝交织织物相比,新产品均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和透湿性能。在面密度、组织相同条件下,并捻纱织物的透湿率随竹炭长丝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防紫外线性能却呈下降趋势。采用产品性能秩位法分析得出,竹炭长丝含量为29.5%,捻度为58.5捻/10 cm,组织为平纹,面密度为144 g/m2的织物4项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长丝 并捻 精纺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捻工艺对亚麻与维纶并捻纱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娟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5,共5页
高支纯亚麻纱断裂伸长率小,经纱脆断头多,而使织造生产难以进行。结合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文章研究分析了采用高支纯亚麻纱与水溶性维纶纱的并合加捻方法,以提高高支纯亚麻纱的断裂伸长率,减少织造时的断头。实验结果表明:当13.3 tex... 高支纯亚麻纱断裂伸长率小,经纱脆断头多,而使织造生产难以进行。结合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条件,文章研究分析了采用高支纯亚麻纱与水溶性维纶纱的并合加捻方法,以提高高支纯亚麻纱的断裂伸长率,减少织造时的断头。实验结果表明:当13.3 tex纯亚麻纱的并纱预加张力为零,13.1 tex水溶性维纶纱的并纱预加张力为45 g,并捻捻度为242~306捻/10 cm时,不仅其断裂伸长率较高,而且2根单纱同时断裂,满足了织造生产和布面质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支亚麻纱 水溶性维纶纱 并捻工艺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模式的筒并捻车间生产信息监测系统
7
作者 邵景峰 厉谦 +2 位作者 李佳 李永刚 刘红颜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结合纺织厂筒并捻车间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借助企业内部局域网构建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数据采集技术,并对系统后... 结合纺织厂筒并捻车间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借助企业内部局域网构建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数据采集技术,并对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实现了筒并捻车间生产管理的网络化,促进了纺织企业生产信息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信息化 监测系统 并捻车间 数据采集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组分并捻丝的力学性能分析
8
作者 杨旭红 杨建慧 +1 位作者 宋曙明 周金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1,共3页
利用并捻法将性能各不相同的几种长丝纱组合起来 ,研究并捻捻度和超喂对异组分并捻丝强度和伸长的影响。
关键词 超喂 强度 伸长 异组分并捻 力学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Y+CDP并合丝的并捻工艺探索
9
作者 徐国平 韩建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3-35,共3页
就韩国大元DWP-2型络筒机和DWTO-6型倍捻机加工FDY+CDP并合丝的并捻工艺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为前提,提出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并捻工艺 断头率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捻机退绕方式的改进与分析
10
作者 汪进前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2-25,共4页
就并捻机的退绕方式进行改进与设计。用随机过程理论及方差分析法对单丝张力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表明改进后各单丝张力分布相同,解决了原并捻机易产生宽急股等病疵的问题,改善了并捻机的工艺性能,尤其对轻薄织物的经向并丝具有一定... 就并捻机的退绕方式进行改进与设计。用随机过程理论及方差分析法对单丝张力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表明改进后各单丝张力分布相同,解决了原并捻机易产生宽急股等病疵的问题,改善了并捻机的工艺性能,尤其对轻薄织物的经向并丝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捻 退烧方式 单丝张力 丝纺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捻联合机的捻度闭环控制系统
11
作者 姚知霖 陈宗农 詹建潮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2,共2页
本文以并捻联合机为对象 ,在保证纱线处理质量的前提下 ,设计了能测量锭子和罗拉转速 ,并能控制锭子转速的闭环系统。借助于PLC、变频器组成的该控制系统 ,实现了捻度的调控。
关键词 并捻 PLC 变频调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捻纱在倍捻加工中受损的分析
12
作者 朱柏年 阎玉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9-31,共3页
在引进的SAVIO TSD型倍捻机上加工化纤纱或毛混纺纱有纱线发毛现象,且断头、飞毛较多,这主要是由于供纱质量不佳、倍捻机上导纱元件有缺陷,但更主要的是纱体在气圈罩内壁上的磨擦受损。文中分析了摩擦受力情况,并介绍了改... 在引进的SAVIO TSD型倍捻机上加工化纤纱或毛混纺纱有纱线发毛现象,且断头、飞毛较多,这主要是由于供纱质量不佳、倍捻机上导纱元件有缺陷,但更主要的是纱体在气圈罩内壁上的磨擦受损。文中分析了摩擦受力情况,并介绍了改善加捻工作状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捻 磨擦受损 分析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GD型络并捻丝织准备机械的看法
13
作者 张济安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38-39,共2页
介绍了GD型中卷装有捻并及无捻并工艺路线的发展简况,对GD型大卷装与中卷装作了比较。提出GD型中卷装有捻并路线的机型应尽早配套并予推广。
关键词 丝织机械 并捻设备 GD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空心锭子花色线并捻机
14
作者 是润淦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6-56,共1页
为了使服装面料及时跟上服装款式及流行花色迅速变化的需要,以快速应答的信息手段,及时开发织物新产品、新花色,这是增强工厂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德国绍雷尔—奥尔玛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行销的新颖空心锭子花色线并捻机,就是... 为了使服装面料及时跟上服装款式及流行花色迅速变化的需要,以快速应答的信息手段,及时开发织物新产品、新花色,这是增强工厂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德国绍雷尔—奥尔玛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行销的新颖空心锭子花色线并捻机,就是为新产品、新花色需用各类花色线而设计的。绍雷尔—奥尔玛公司生产的ESP-1和ESP-2型空心锭子花色纱线并捻机,是在已通过严格的生产性试验的ESP/ESP-X系列空心锭子花色纱线并捻机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锭子 花色线 并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079并捻机可用于生产真丝纺类产品
15
作者 丛阳滋 鞠洪亮 隋建春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9-30,共2页
通过对K079并捻机部分机构的改进和降低锭速等措施,解决了真丝纺类产品的罗纹档织疵,说明K079并抢机适用于电力纺产品的生产。
关键词 并捻 罗纹档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捻棉纱针织物性状的研究
16
作者 柳世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2-113,共2页
文中介绍了生产无捻棉纱的主要方法,即黏合法、软性包缠法和反向并捻法,阐述了无捻棉纱对针织物纬斜、导湿性能、体积质量、光泽和手感、耐磨性等的影响,指出了正确应用无捻棉纱开发针织产品的途径。
关键词 棉纱 针织物 并捻 包缠 针织产品 纬斜 导湿性能 黏合 物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丝嵌织方法与屏蔽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查安霞 来侃 +1 位作者 孙润军 尚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将金银丝线与毛纱并捻作为纬纱,以不同密度织入,开发了电磁防护毛纺织物。利用网络分析仪—波导管测试系统对其进行电磁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屏蔽效率与金银丝嵌织密度的变化规律符合指数关系;与测试角度的余弦值的变化规律成抛物线... 将金银丝线与毛纱并捻作为纬纱,以不同密度织入,开发了电磁防护毛纺织物。利用网络分析仪—波导管测试系统对其进行电磁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屏蔽效率与金银丝嵌织密度的变化规律符合指数关系;与测试角度的余弦值的变化规律成抛物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纺织 并捻 毛纱 纬纱 织物 性能测试 角度 屏蔽效率 研究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长麻/涤纶长丝复合纱的纺制及其性能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敖利民 唐雯 姜银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44,共7页
为比较不同复合加工方法所纺亚麻长麻/涤纶长丝复合纱的性能,通过现有纺纱设备改造设计了纺纱工艺,纺制了具有相同捻度的5种复合纱;对复合纱的外观特征、拉伸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成纱方法的复合纱均具有明显... 为比较不同复合加工方法所纺亚麻长麻/涤纶长丝复合纱的性能,通过现有纺纱设备改造设计了纺纱工艺,纺制了具有相同捻度的5种复合纱;对复合纱的外观特征、拉伸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成纱方法的复合纱均具有明显的捻度分布不匀特征;包缠结构复合纱相对于捻合结构复合纱具有更好的包覆效果;相对于断裂强力而言,复合加工对亚麻纱最小强力的提高效果更好,并可显著降低强力不匀率;除同捻向包缠纱外,各复合纱均可实现免浆织造;赛络菲尔纺和并捻复合对提高成纱断裂伸长率效果显著,而包缠复合降低亚麻纱毛羽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长麻 涤纶长丝 复合纱 赛络菲尔纺 包缠纺 并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可溶性维纶伴织工艺开发单经单纬轻薄型纯毛织物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绍斌 张茂林 +1 位作者 王维 李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0-42,共3页
针对可溶性维纶伴纺工艺生产单经单纬毛织物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伴织工艺实验,即采用10tex可溶性维纶纯纺纱与纯毛纱并捻伴织,然后通过退维处理得到单经单纬纯毛织物。这种方法工艺简单,织造效率高,可生产单经为20tex的纯毛织物。
关键词 纯毛织物 维纶 并捻 纯纺 毛纱 织造效率 纺纱 生产 工艺开发 轻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丝与铜氨纤维交织针织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菁红 李玉琴 《针织工业》 2016年第3期17-19,共3页
为降低高档轻薄真丝面料的成本,利用桑蚕丝与铜氨纤维交织,在24针/25.4 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绿色环保针织绸面料。根据桑蚕丝与铜氨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2次并捻加捻工艺,详细介绍织造工艺,如设备参数、面料参数、生产工艺流程、温... 为降低高档轻薄真丝面料的成本,利用桑蚕丝与铜氨纤维交织,在24针/25.4 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绿色环保针织绸面料。根据桑蚕丝与铜氨纤维的性能特点,采用2次并捻加捻工艺,详细介绍织造工艺,如设备参数、面料参数、生产工艺流程、温湿度条件、后整理工艺等。提出定位、设计、并捻、生产等4个开发技术难点,以及在原料和面料方面的创新点,通过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表明,该新型面料的外观及服用性能优异,可用于高档女装的开发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铜氨纤维 2次并捻工艺 织造工艺 天然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