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并列切角方柱风致干扰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方慧
张智博
+2 位作者
张特
范佳红
尚靖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6,共8页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并探寻风压干扰效应的影响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并列切角方柱,平均阻力系数主要呈放大效应,脉动升力系数主要呈减小效应。在并列切角方柱处于小间距(B/L=1.2)时,由于风与壁面的相互作用,产生风压力,风压力与方柱表面力叠加,对正压区域产生加强效果,表现为放大效应,对负压区域进行削弱,出现减小效应;当B/L=1.5时,结构干扰最剧烈,其中相邻立面后流场的切角处放大效明显,干扰因子最大值为2.58;当B/L≥4.0时,除相邻立面外的其他立面与切角干扰效应趋于消失;当B/L=8.0时,相邻立面仍然存在28%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切角方柱
大涡模拟
均匀流场
气动干扰效应
流场分布
风压干扰效应
阻力系数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列切角方柱风致干扰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方慧
张智博
张特
范佳红
尚靖淳
机构
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492)
2022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文摘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并探寻风压干扰效应的影响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并列切角方柱,平均阻力系数主要呈放大效应,脉动升力系数主要呈减小效应。在并列切角方柱处于小间距(B/L=1.2)时,由于风与壁面的相互作用,产生风压力,风压力与方柱表面力叠加,对正压区域产生加强效果,表现为放大效应,对负压区域进行削弱,出现减小效应;当B/L=1.5时,结构干扰最剧烈,其中相邻立面后流场的切角处放大效明显,干扰因子最大值为2.58;当B/L≥4.0时,除相邻立面外的其他立面与切角干扰效应趋于消失;当B/L=8.0时,相邻立面仍然存在28%的放大效应。
关键词
并列切角方柱
大涡模拟
均匀流场
气动干扰效应
流场分布
风压干扰效应
阻力系数
放大效应
Keywords
side-by-side chamfered square cylinders
large eddy simulation
uniform flow field
aerodynamic coefficient effect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interference effect
dray coefficient
explored
分类号
TU3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并列切角方柱风致干扰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
李方慧
张智博
张特
范佳红
尚靖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