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风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钱维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9-206,共8页
区域季风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依赖于季风的定义。基于“季风是热带大气水汽中心随越赤道气流向赤道外季节扩展”的定义总结并讨论了东亚季风的区域特征、亚洲季风的季节进程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以及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最后对季风研究的... 区域季风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依赖于季风的定义。基于“季风是热带大气水汽中心随越赤道气流向赤道外季节扩展”的定义总结并讨论了东亚季风的区域特征、亚洲季风的季节进程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以及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最后对季风研究的潜在方向作了适当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定义 季节进程 年际-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个世纪来热带海洋风暴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金博 钱维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2-999,共8页
本文利用美国海军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1945~2002年热带风暴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NWP)和中国南海(SCS)风暴生成及登陆中国大陆热带风暴的时空演变特征.季节变化上,NWP风暴登陆主要集中于6~11月,SCS风暴影响主要集中在6~... 本文利用美国海军台风警报中心(JTWC)提供的1945~2002年热带风暴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NWP)和中国南海(SCS)风暴生成及登陆中国大陆热带风暴的时空演变特征.季节变化上,NWP风暴登陆主要集中于6~11月,SCS风暴影响主要集中在6~9月,但后者登陆总数比前者少.西北太平洋风暴在东南沿海(27°N,120°E)附近登陆的频次最高,在此以北随纬度急剧下降.年际变化时间尺度上,登陆大陆的风暴年总数与来自南海的年风暴数成正比.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年频数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显著的2~7年振荡.长期趋势上,两个海域的风暴年生成频数和登陆大陆的年风暴频数在58年中总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其中登陆频数增长趋势相对缓慢,但近几年登陆风暴数与生成风暴数都表现出减少的趋势.生成频数和登陆频数都呈现出年代际变化,其年代转换发生在1960、1970年和199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年际-年代际变化 南海 西北太平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活动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笑 智协飞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2-334,共13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判定和追踪反气旋的方法统计分析了1948~2013年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的时空分布、周期和生命史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主要活动在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美落基山脉东部和加拿大...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判定和追踪反气旋的方法统计分析了1948~2013年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的时空分布、周期和生命史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温带反气旋主要活动在东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美落基山脉东部和加拿大、美国东部、欧洲、亚洲中部和东亚地区。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反气旋的生成区分布较分散,于大洋西部生成,在中、东部达到成熟期,最后主要在大洋东部和大陆西岸消亡。大西洋上反气旋消亡区域的大值区从大西洋中部到欧洲西海岸呈西南—东北带状分布,而太平洋上的反气旋消亡区域的两个大值区独立分布。大陆上反气旋多生成于较高纬度和极地地区,主要向东、向东南方移动。北半球各区域反气旋数均具有显著的2~3年周期变化特征,欧亚地区则具有显著的16~18年周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除了欧亚大陆,其他三个区域的反气旋偏强时,其运动轨迹偏北。北美地区反气旋越强,其运动的纬度范围越大;而欧亚大陆反气旋越强,其运动的纬度范围越小。生命史越长的反气旋数比例越少,只有不到10%的反气旋生命史超过一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反气旋 地理分布 年际-年代际变化 生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