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补充量年际变动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曰嵩 潘灵芝 +1 位作者 官文江 焦俊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种,年际资源量波动较大,物理环境对其资源量的丰歉影响很大。本文运用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初期生态模型,模拟1978-2013年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模拟发现,物理环境的变化确实能导致东... 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种,年际资源量波动较大,物理环境对其资源量的丰歉影响很大。本文运用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初期生态模型,模拟1978-2013年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模拟发现,物理环境的变化确实能导致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的年际差异,并且在90年代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资源补充量最多的2002年(1.8×10~9尾)与最少的1996年(6.5×10~8尾)相差1.15×10~9尾。产卵后的15~30d,即4月份鱼卵仔鱼所处的海洋物理环境对东海鲐鱼最终的资源补充量起到重要作用,4月底鱼卵仔鱼的存活量基本上决定了东海鲐鱼最终的资源补充量的多寡。4月份的水温是影响鲐鱼资源补充量的物理因素之一,4月份水温高有利于提高鲐鱼的资源补充量,相反,水温偏低不利于鲐鱼的资源补充量。4月份的台湾暖流的流速也是影响鲐鱼资源补充量的另外一个物理因素,4月份台湾暖流的势力强对东海鲐鱼最终资源补充量是有利的,相反,流速小对补充量较不利。4月份台湾暖流的水温、流速决定最终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个体模型 东海鲐鱼 水温 补充量 台湾暖流 年际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巧家江段鱼类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年际动态 被引量:18
2
作者 唐会元 杨志 +5 位作者 高少波 万力 朱迪 刘宏高 陈小娟 乔晔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5,共9页
2006-2012年在金沙江下游非倒灌区域的巧家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年际动态进行了研究。5年共调查发现鱼类57种,隶属于3目8科42属。鲤形目3科33属43种,占总种类数的75.44%;鲇形目4科8属12种,占总种... 2006-2012年在金沙江下游非倒灌区域的巧家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年际动态进行了研究。5年共调查发现鱼类57种,隶属于3目8科42属。鲤形目3科33属43种,占总种类数的75.44%;鲇形目4科8属12种,占总种类数的21.05%;鲈形目2科2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3.51%。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0种,占总种类数的35.09%;其中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保护名录。2006、2008、2011和2012年之间的鱼类种类数(分别为36、32、37、37种)差异很小,均与2010年种类数(47种)有差异,但One-way ANOSIM检验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R=1,P=20%>0.05)。除2010年外,调查区域的优势度在4年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上升趋势,丰富度则各年大致相当。聚类分析(C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对5年间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5年的鱼类群落结构可以分为2组,但One-way ANOSIM检验结果显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1,P=10%>0.05)。SIMPER分析的结果表明,5年间丰度减少的种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而丰度增加的种类既有喜流水性的鱼类也有适应静、缓流水的鱼类。鱼类丰度在年份梯度上的变化不明显,各年间各种鱼类的丰度呈偏正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非倒灌区域的鱼类仍然受到流域内梯级电站修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家江段 鱼类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年际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支流大宁河巫溪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会元 朱其广 +4 位作者 金瑶 董纯 赵娜 陈小娟 李德旺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1,共9页
研究大宁河巫溪自然流水河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特征,为大宁河鱼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2011-2022年的6-7月和11-12月,在大宁河下游、巫溪县城以上的流水河段7个区域,使用定置刺网和虾笼捕捞鱼类,研究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 研究大宁河巫溪自然流水河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特征,为大宁河鱼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2011-2022年的6-7月和11-12月,在大宁河下游、巫溪县城以上的流水河段7个区域,使用定置刺网和虾笼捕捞鱼类,研究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变动特征,分析三峡水库175m正常蓄水后该河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河段有鱼类6目13科52属72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优势种7种;鱼类种类组成在各年间的Jaccard指数值在0.85~1.00,差异不显著;鱼类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年际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鱼类群落结构在2016年和2018年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渔获物中喜流水性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或国家重点保护鱼类的相对丰度下降,广布型的小型鱼类相对丰度明显上升。建议通过实施就地保护、生态景观修复、非土著鱼类控制等方式,加强对巫溪江段特有及重要鱼类种类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年际变动 保护对策 大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渔业兼捕鱼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4
作者 王紫一 赵国庆 +4 位作者 黄洪亮 张港琛 李帅 李灵智 杨嘉樑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为深入了解南极磷虾渔业兼捕渔获情况,根据我国2019—2022年南极磷虾捕捞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资源密度和月间兼捕渔获平均中心深度,探讨了南极半岛北部海域(南极海域48.1、48.2和48.3亚区)磷虾渔业兼捕鱼类的时空... 为深入了解南极磷虾渔业兼捕渔获情况,根据我国2019—2022年南极磷虾捕捞渔船的捕捞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资源密度和月间兼捕渔获平均中心深度,探讨了南极半岛北部海域(南极海域48.1、48.2和48.3亚区)磷虾渔业兼捕鱼类的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9—2022年间,兼捕主要发生在1—8月,共出现17种兼捕鱼类,其中优势种1种,常见种3种。不同兼捕鱼类在48区各亚区内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且资源密度也有较大差异,48.1亚区兼捕鱼类的单位网次渔获量为1.12 kg·网^(-1),其主要兼捕品种为眼斑雪冰鱼(Chionodraco rastrospinosus)以及一种南极鱼科(Nototheniidae)鱼类,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以及德雷克海峡;48.2亚区兼捕鱼类的单位网次渔获量为19.45 kg·网^(-1),其主要的兼捕品种为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主要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西北部以及南乔治亚岛东部海域;48.3亚区兼捕鱼类的单位网次渔获量为6.23 kg·网^(-1),其主要兼捕品种为拉氏雅南极鱼(Nototheniops larseni),主要分布于南乔治亚岛,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也有出现。各亚区年间兼捕种类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优势种变化不大。1—3月作业区域集中于48.2亚区,兼捕鱼类出现的主要深度处于45~60 m,月间中心深度变化较小;3—6月作业区域集中于48.1亚区,兼捕鱼类出现的中心深度逐渐增加至100m以深;6—8月主要作业区域集中在48.3亚区,同时在48.2亚区也有部分捕捞活动,两区域中兼捕鱼类出现的平均深度均在6月份达到最大:其中,48.2亚区的平均深度为220.1 m,48.3亚区的平均深度为97 m。兼捕鱼出现的中心深度随水深变动而变化,平均水深达到400 m时兼捕鱼中心深度最大,为127.2 m。研究结果可为南极48渔区海域渔业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捕鱼类 相对重要性指数 时空分布 年际变动 南极48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海洋变动的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商少凌 张彩云 洪华生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2,共9页
以对太平洋与大西洋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为主线,论述了年际与年代际变动及其可能的机制,综述了气候-海洋变动生态响应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出现了类似的浮游动物、鱼类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动的现象,并发现... 以对太平洋与大西洋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为主线,论述了年际与年代际变动及其可能的机制,综述了气候-海洋变动生态响应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出现了类似的浮游动物、鱼类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动的现象,并发现了直接与某些强E lN in^o事件对应的从营养盐到叶绿素含量变动的信号,虽然目前尚缺乏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上长期、有力的观测证据,但是海流的强弱变动很可能是导致这种生态响应的关键驱动力。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未来需要着力解决该领域中存在的生态响应机制、区域响应形态不清等关键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海洋变动 ENSO NAO 年际变动 变动 海洋生态系 生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流转移的广西入境旅游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馥利 马耀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71-174,178,共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入境旅游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游客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的。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广西的扩散转移成长过程各不相同,环渤海是广西最大的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入境旅游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游客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的。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广西的扩散转移成长过程各不相同,环渤海是广西最大的入境旅游中转地,但年际变动较大,很不稳定;长三角向广西转移人数少于环渤海,年际变动稍大,处于波动增长状态;珠三角向广西转移数量最少,但年际变动较小,比较稳定。广西入境旅游市场趋于多元化,日渐稳定和均衡;广西对三大区域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需在开拓三大区域入境旅游市场上下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入境旅游市场 三大区域 年际变动 环渤海 珠三角 不稳定 长三角 西部大开发 入境游客 扩散转移 角向 成长过程 波动增长 中转地 吸引力 多元化 流向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旅游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关系研究——基于百度指数
7
作者 王莉霞 杨敏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在互联网时代,明晰城市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于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借助百度指数平台,使用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VAR模型等方法揭示了重庆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结... 在互联网时代,明晰城市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于城市旅游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借助百度指数平台,使用高峰指数、年际变动指数、VAR模型等方法揭示了重庆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时间分布上呈阶段性增长,关注度最高的年份为2018年,2020年的年际变动指数最接近100%,变动小,关注度稳定;②空间分布上呈分散式,增长不均衡,大致以重庆市为核心向外扩散,先向东扩散,再向南北扩散,符合地理衰减规律,在空间上集中于近距离客源省市,按关注度高低可分为4个梯队;③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网络关注度是客流量的前兆,网络关注度对客流量有持续的正向冲击作用,滞后期为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关注度 VAR模型 年际变动指数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