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预防老年性耳聋应从年轻时开始
- 1
-
-
作者
陈继英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武东铁路医院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12期47-47,共1页
-
文摘
所谓老年性耳聋的人群分布有这样的特点: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从事工业生产者发病率高于从事农业生产者;有心血管疾病者,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也较高。耳聋并非老年人的必然表现,而是由于体内外各种因素所共同促成的。
-
关键词
老年性耳聋
心血管疾病
年轻时
慢性支气管炎
人群分布
血液供应
耳毒性抗生素
非老年人
慢性酒精中毒
工业生产
-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论袁中道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沈金浩
-
机构
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4期55-60,共6页
-
文摘
对晚明的公安三袁,现有的文学史研究常把它作为一个流派统而论之,或以宏道来代表公安派。其实,三人之间是有许多不同的。分别揭示他们的本来面貌,既有助于对公安派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又有助于通过文学家,对晚明文化、中国文化进行研究。笔者已分别论述过宏道、宗道,这里再就中道的生活历程、文学创作、诗论、宗教哲学作一述评。
-
关键词
袁中道
李白
及时行乐
公安派
中国文学研究
唐人
公安三袁
年轻时
诗论
心律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知诗与无诗
- 3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
文摘
高钫在《知诗与无诗》(《文学报》770期)一文中说:年轻时鲁莽得很,不知怎么便爱上了诗.痴痴迷迷,读了不少,写得也多.投稿的,赠友的,林林总总,俯拾即是.也许与浮躁的生性有关,是时举目所及,无处不诗,送粪入诗,放屁入诗,均成佳话.那时时兴配合时事,炼钢铁,打落美国侦察机,抗议侵犯巴拿马等等都是诗题,且要连夜急就.“文革”之后,社会对文学(当然也包含诗)的认识较全面了.我终于明白,真正的诗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有诗的特点,不是生搬硬凑,不是分行的散文,不是谁都能写得,何时都能写出的.拿附庸风雅的拙劣散文或韵文来冒充诗,实在是对诗的亵渎.
-
关键词
真正的诗
侦察机
炼钢铁
巴拿马
年轻时
散文
文学
韵文
文革
打落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感觉“极度恐慌”的影帝
- 4
-
-
作者
孙立峰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38,共1页
-
文摘
一个男人生长了58年,身高仍然保持在1米63公分。这个男人从21岁就登上银幕,主演的影片并不丰厚,但为数不多的四十几部电影中,其主题差不多皆绕着“极度恐慌”(OUTBREAK)转。就象这个男人的母亲莉莲年轻时代总爱围着默片明星达斯廷·法纳姆“转”一样。为了让儿子实现母亲的梦想,这个男人就被母亲命名为达斯廷·霍夫曼。
-
关键词
母亲
霍夫曼
年轻时
默片
电影
银幕
明星
影片
影帝
-
分类号
K83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父亲的手
- 5
-
-
作者
陈莲
-
机构
湟中一中
-
出处
《青海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Z2期39-39,共1页
-
文摘
父亲的手湟中一中高三理2班陈莲父亲已经50多岁了,一双大手上长了一层厚厚的茧,右手背上有一条寸把长的微微隆起的伤疤。听父亲说,那是他年轻时不小心划破了手,又遇寒冬腊月,伤口慢慢地化了脓,无钱医治,便天天用盐水洗。后来,伤口好了,却留下了长长的疤痕。除...
-
关键词
石灰窑
补习班
文化大革命
一手好字
年轻时
盐水洗
湟中
小时候
上大学
高中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段戏缘 一世夫妻——记纪玉良夫妇
- 6
-
-
作者
陈朝红
-
出处
《上海戏剧》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1985年10月30日,著名的老生演员纪玉良因脑血栓造成,半身不遂的消息不胫而走,同情和叹息之余,人们不禁回忆起他年轻时代的往事,纪玉良和京戏的缘分不浅。第一,不是科班出身的他,步入京剧界,并成为一位著名的当家老生,是因为爱京戏的缘故。
-
关键词
张君
京剧
演员
戏班
缘分
年轻时
回忆起
配演
梅派艺术
红脖子
-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编造的证词
- 7
-
-
作者
尹明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2年第11期5-5,共1页
-
-
关键词
证词
被告
美国历史
辨别真伪
作案人
法官
年轻时
月光
证人
弦月
-
分类号
I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怪老汉吃盐解渴
- 8
-
-
作者
神奇
-
出处
《农电管理》
2000年第8期45-45,共1页
-
-
关键词
身体健康
垫江县
出口水
年轻时
团岭
四川
农民
家乡
-
分类号
S24
[农业科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TM727.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动脑用智 填改诗联
- 9
-
-
作者
马生俊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4期44-44,共1页
-
-
关键词
林则徐
动脑
孙中山
毛泽东
左宗棠
起疙瘩
史可法
范文澜
对联
年轻时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郑板桥吟诗送小偷
- 10
-
-
作者
文然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2期11-11,共1页
-
文摘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什么值钱的也没有。一天夜里,郑板桥躺在床上,忽然听见窗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接着窗纸上就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心里好笑:一定是小偷光顾我的穷家来了,可我家又有什么值得你偷呢?于是,郑板桥便对着窗外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
关键词
郑板桥
扬州八怪
脚步声
自认晦气
年轻时
寒门
窗纸
大风
墙砖
贼心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野渡
- 11
-
-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4期12-13,共2页
-
文摘
野渡柯灵你可曾到过浙东的水村?——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村外照例傍着个明镜般的湖泊,一片烟波接着远天。跑进村子,广场上满张渔网,划船大串列队般泊在岸边。小河从容向全村各处流去,左右萦回,彩带似的打着花结,把一个村子分成许多岛屿。如果爬到山上鸟瞰一下,...
-
关键词
渡头
渡船
地理形势
性情急躁
荷叶
人的生活
太阳
远天
年轻时
风水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人从眼老 镜上脸来
- 12
-
-
作者
徐剑铭
-
出处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
-
文摘
说起来是个笑话,年轻时写文章以快自诩,性之所至。笔走龙蛇,写成后又懒得回头望,笔下之误就难免使编辑先生们摇头了。一次,报社的一位编辑对我说:“老弟,你写的那位老教授是人还是神?他怎么冲冠一怒就把自己的眼睛卸下来又摔得粉碎呢?” 我知道编辑老兄在调侃我。我准是把“眼镜”写成了“眼睛”了。 现在想起来。
-
关键词
戴眼镜
年轻时
郁达夫
老教授
先生们
道编辑
重要新闻
写文章
玻璃框
“眼睛”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萤光笔会
- 13
-
-
-
出处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05年第5期48-49,共2页
-
文摘
参加交流的精彩片断也许正是因为姥爷年轻时候做过许多工作,所以老了也闲不下来。妈妈曾多次劝姥爷在我们家安度晚年,享享清福,但姥爷却不同意,他更乐意在矿上生活。他在山上租了附近村民的几亩地。那地离姥爷家比较远,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
-
关键词
萤光笔
精彩片断
多工作
年轻时
普通话
绿色屏障
比赛
综合素质
绿色奥运
性别
-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名人的读书联
- 14
-
-
作者
张美材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2期14-14,共1页
-
-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文学家
陶渊明
宋代诗人
郑板桥
书画家
读书人
对联
年轻时
陆游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徐迟先生生前给本刊编辑的一封信
- 15
-
-
作者
徐迟
-
出处
《音乐爱好者》
1997年第1期4-5,共2页
-
文摘
徐迟老人离开了我们,去见贝多芬了噩耗传来,这封信正在厂里排版同意我们发表,您却再也不能看到您不是答应给我们说说《大赋格》么已打开的话匣子却无声30年代,20出头,您就写了两本音乐的书《歌剧素描》和《乐曲与音乐家的故事》滋养着那个时代的音乐爱好者“困难越大,希望也极大”六十年以后的今天,您这样对我们说就像宏伟的《大赋格》铮铮敲在我们日冷的心上,催我们奋进您的爱乐精神和燃烧始终的那颗“明亮的心照耀着我们每一个音乐爱好者此刻,就让我们再放一遍《大赋格》为您送行有《大赋格》的陪伴。
-
关键词
徐迟
大赋
弦乐四重奏
音乐爱好者
交响乐团
布拉格
乐章
调弦
室内乐
年轻时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两条路
- 16
-
-
作者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4期6-6,共1页
-
-
关键词
两条道路
黄金时代
沼泽地
有过失
回想起
回忆起
年轻时
百合
象征
玉色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