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市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动态的年度间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洪海 丁海燕 彭德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3-567,共5页
为明确山东胶州市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的田间发生状况及其年度间的差异,于2011-2012和2012-2013年两个小麦生长季在该地区麦田进行定点定期取样、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内线虫染色后镜检,以确定各虫态的季节和年度间... 为明确山东胶州市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的田间发生状况及其年度间的差异,于2011-2012和2012-2013年两个小麦生长季在该地区麦田进行定点定期取样、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内线虫染色后镜检,以确定各虫态的季节和年度间群体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2011-2012年相比,2012-2013年春季CCN 2龄幼虫(J2)孵出较早,但对根系侵入较晚;土壤中J2群体密度较高,根组织中反而较低;根内幼虫发育不良,表现为3龄和4龄幼虫发生较晚且持续时间较短,没有明显发生高峰,群体密度持续低下;小麦收获后土壤中孢囊密度减少85.9%。2012-2013年J2侵入期推后和侵入率下降与3-4月份土壤干旱有关,而根内幼虫发育不良与4-5月份气温偏低有关。因此CCN侵染和发育关键期的干旱和低温可能是造成孢囊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胶州市 小麦 群体动态 年度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寒冷地带北海道大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年度与地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丹野久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6期57-74,共18页
日本北海道大米的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越低,其味就越好。1991—2006年(北海道15个种植地区)间的蛋白质含量范围是7.2%~8.6%(7.2%~8.2%),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为18.3%~22.2%(19.8%~21.2%),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年度间的差异分别是种植地... 日本北海道大米的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越低,其味就越好。1991—2006年(北海道15个种植地区)间的蛋白质含量范围是7.2%~8.6%(7.2%~8.2%),直链淀粉含量的范围为18.3%~22.2%(19.8%~21.2%),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年度间的差异分别是种植地区间差异的1.4和2.8倍。这是由于水稻的种植期间及其各生长阶段的平均气温和产量等,生育特性的年度间差异,是种植地区间差异的1.6~4.4倍。在这16年期间,抽穗期越早,障碍危险期(出穗前24天开始的30天期间)的温度高引起的。不结实率越低,千粒重越重,稻谷产量越高,蛋白质含量则越低。成熟气温(出穗后40天期间的日均累计气温)与蛋白质含量之间有二次回归方程的关系,成熟气温843℃时蛋白质含量最低。在分蘖期间风速大、水稻生育初期的土壤氮素可吸态化速度小引起的初期生育不良的湿地土壤和地区,蛋白质含量与成熟气温的二次回归关系不明显;相反千粒重越重,蛋白质含量越高。在种植地区之间,蛋白质含量与这些发育特性之间没有明显的不相关,稻田泥炭土比率越低,在分蘖期间风速越小,蛋白质含量则越低。另外,在不同年度和种植地区之间,抽穗越早、成熟气温越高,直链淀粉含量则越低。在种植地区之间,离海距离越近,纬度(北纬)越低,成熟气温越低,直链淀粉的含量则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道粳米 影响因素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地区差异 年度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寒地北海道稻作极限地带糯米蛋白质含量和白度的年度间地区间差异及其产生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丹野 久 河野元信(译)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26-43,共18页
北海道在最寒冷的稻作地带种植糯稻,考察了产量和品质变动较大的4个年度及其6个种植地区。在种植年度之间,障碍型冷害危险期的气温越高,秕粒比率越低;出穗后40天之间的日平均累计气温(灌浆气温)越高,千粒重越重,产量越高,其蛋白质含量越... 北海道在最寒冷的稻作地带种植糯稻,考察了产量和品质变动较大的4个年度及其6个种植地区。在种植年度之间,障碍型冷害危险期的气温越高,秕粒比率越低;出穗后40天之间的日平均累计气温(灌浆气温)越高,千粒重越重,产量越高,其蛋白质含量越低,糙米和大米的白度就越高。然而在种植地区之间,这些关系不是很明确。这是由于年度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以及变异系数和地区间的相比,大米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分别是1.0、1.3倍,为相同或稍高,各生育期的气温和生育特性是1.3~8.5倍,米粒的两种白度是1.6~2.6倍。此外,综合年度间和地区间的所有数据,蛋白质在灌浆气温849℃时为最低,相互之间呈现二次回归关系。当年度和地区的各项平均值其障碍型冷害危险期的平均气温越低,秕粒比率越高,千粒重越轻,糙米产量越低,蛋白质越高,米粒的两种白度越低;即,各项指标越差时,同年度的地区间或同地区的年度间的变异系数越大。米粒的两种白度都与每平方米每粒稻谷的灌浆气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可以从达到目标糙米白度的每粒稻谷的灌浆气温以及该地区正常年份的灌浆气温求得每平方米的稻谷数量,从而推算出达到目标糙米白度的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质含量 米粒白度 年度地区差异 糯米 稻作极限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寒地北海道稻作极限地带糯米外观品质的年度间地区间差异及其产生因素
4
作者 丹野 久 河野元信(译)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44-65,共22页
在六个种植地区及四个年度调查了北海道最寒冷的稻作地带生产的糯米外观品质。在不同年度之间,障碍型冷害危险期的平均气温和抽穗后40天之间的日平均累计气温(灌浆气温)越高,使得秕粒比率越低,千粒重越重,产量越高,整粒比率越高,未熟粒... 在六个种植地区及四个年度调查了北海道最寒冷的稻作地带生产的糯米外观品质。在不同年度之间,障碍型冷害危险期的平均气温和抽穗后40天之间的日平均累计气温(灌浆气温)越高,使得秕粒比率越低,千粒重越重,产量越高,整粒比率越高,未熟粒、受害粒及着色粒比率越低,大米蛋白质含量越低,糙米白度和大米白度越高。而在不同地区之间,这些关系不是很明确。这是由于各生育期的气温、生育特性以及整粒、未熟粒比率的变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以及变异系数)其年度间要比地区间大。但是,受害粒和着色粒比率其变动年度间要比地区间小,年度和地区综合分析时当灌浆气温分别为845、857℃时为最低,显示二次回归的关系。另外,整粒比率在年度间和地区间变化,受害粒和着色粒只在年度间变化;这些指标越差,同一年度时的地区间、同一地区时的年度间的变异系数就越大。烘干后半透明的阴糯籽粒与乳白不透明的糯米籽粒之间,其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淀粉颗粒的大小、纯化淀粉的碘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等理化特性以及年糕面胚的明度基本上没有差异,且年糕面胚物理特性的差异不大,因此混有阴糯籽粒的糯米并不影响年糕面胚加工。与粳稻花粉杂交的糯稻品种胚乳变成粳性的异粉籽粒,其秕粒发生较多;虽然粳稻和糯稻的田块距离越远秕粒发生就越少,但是隔离距离600 m时也有发生。北海道为了避免糯米品质下降,在远离粳稻品种的地区种植糯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外观品质 整粒比率 年度地区差异 阴糯籽粒 异粉籽粒 稻作极限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寒地北海道稻作极限地带糯米硬化糊化特性和米饭物理特性的年度间地区间差异及其产生因素
5
作者 丹野 久 平山 裕治 河野元信(译)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66-84,共19页
调查了北海道6个地区4个年度生产的糯米捣制年糕的硬化性和糊化特性。这些特性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及变异系数都是年度间比地区间要大。根据年度间与地区间的比值及特性之间的相关系数,按照比值小的顺序可以分为第Ⅰ组的最高粘度和崩解... 调查了北海道6个地区4个年度生产的糯米捣制年糕的硬化性和糊化特性。这些特性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及变异系数都是年度间比地区间要大。根据年度间与地区间的比值及特性之间的相关系数,按照比值小的顺序可以分为第Ⅰ组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第Ⅱ组的最低粘度、最终粘度以及粘稠度,第Ⅲ组的糊化开始温度、最高粘度到达温度、最高粘度到达时间以及硬化性。在年度间,这三组糊化特性中的第Ⅱ组和第Ⅲ组与硬化性有正相关关系,第Ⅲ组最为明确。抽穗后40天之间的日平均累计气温(灌浆气温)越高,第Ⅱ组和第Ⅲ组的糊化特性以及硬化性就越高,这种关系为第Ⅲ组和硬化性最明确。而在地区间,这些关系都不是很明确。大米蛋白质含量越高,第Ⅰ组和第Ⅱ组在年度间和地区间,第Ⅲ组只在年度间,这些特性值就越低。关于米饭的物理特性,灌浆气温的正常年份产与高温年份产相比,正常年份产的米饭要软、粘性弱、食味差,5℃下储藏24h后不容易变硬,柔软程度无变化。而高温年份产的米饭粘性强,5℃下储藏24h后变硬,粘性也稍微下降。越是高蛋白质,两种年份产的都呈现粘性变弱食味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了生产优良食味的糯米低蛋白质米的生产技术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制年糕的硬化性 糊化特性 米饭的物理特性 年度地区差异 抽穗后40天之的日平均累计气温 稻作极限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