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估计百分比变化与平均增长速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荣强 李凤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29,332,共3页
目的本文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the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APC)和平均增长速度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乙肝、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旨在寻找最佳的统计预测指标。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收... 目的本文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the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APC)和平均增长速度分析和探讨咸阳市2005-2012年乙肝、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旨在寻找最佳的统计预测指标。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收集,经线性拟合计算乙肝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的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和平均增长率,比较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乙肝发病率EAPC(%)=100×(e-0.127-1)=-11.93%,EAPC 95%CI为-13.13%^-10.71%(P<0.05);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EAPC(%)=100×(e0.083-1)=8.65%,EAPC 95%CI为-3.26%~19.86%(P<0.05)。结论公共卫生及统计实践中,进行预测时应选择科学的方法,可首选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率 平均增长率 估计百分比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高BMI所致的疾病负担分析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颜丹虹 甘同舟 +1 位作者 袁空军 周光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0-1206,共7页
背景肥胖是目前常见的代谢疾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开展全人群肥胖防控工作亟不可待。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 背景肥胖是目前常见的代谢疾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开展全人群肥胖防控工作亟不可待。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十年高BMI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标化率,为我国制定肥胖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DALY数、DALY标化率等数据,从性别、年龄、高BMI的归因疾病负担等方面分析中国高BMI疾病负担,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表示变化趋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0—2030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DALY标化率。结果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死亡例数、DALY数分别增长225%、215%,标化死亡率(EAPC=1.21%,P<0.001)与DALY标化率呈上升趋势(EAPC=1.41%,P<0.001)。男性归因于高BMI的DALY负担及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女性。高BMI导致的DALY负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19岁的负担快速增长,男性全年龄均呈上升趋势,女性20~54岁增长趋势不稳定,55岁及以上加速增长。1990年与2019年高BMI的归因DALY负担最大的前4种疾病均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DALY标化率增长较快的疾病主要为肿瘤与肌肉骨骼疾病。2019年高BMI所致的DALY数占该年总DALY数的6.50%,在69个危险因素中顺位第五。GM(1,1)预测显示,2020—2030年中国高BMI的DALY标化率持续上升,2030年中国高BMI的DALY标化率为1452.52/10万,其中男性1845.81/10万,女性1106.74/10万。结论1990—2019年中国高BMI导致的疾病负担明显增加,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重点关注与预防高BMI导致的相关疾病与癌种。未来十年高BMI的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重,开展全国范围的社区肥胖防治工作已亟不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体质指数 疾病负担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2011-2016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华凤 陈旭鹏 +1 位作者 洪忻 徐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描述2011-2016年南京市30至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的特征,分析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流行趋势,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南京市2011-2016年户籍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 目的描述2011-2016年南京市30至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的特征,分析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的流行趋势,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分析南京市2011-2016年户籍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利用寿命表计算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结果 2011-2016年,南京市30~70岁户籍人口主要慢性病死亡率230. 72/10万(225. 58/10万~251. 60/10万),其中,心脑血管疾病(EAPC=-2. 67%,P=0. 03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EAPC=-3. 52%,P=0. 018)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糖尿病死亡率上升(EAPC=-3. 96%,P=0. 031)。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2011年的15. 61%下降到2016年的10. 10%。结论 2011年以来,南京市30至70岁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不断下降,慢性病的过早死亡是可以预防的,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制定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保证公平的卫生保健的政策,以减少慢性病的过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过早死亡 死亡率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至2019年全球职业伤害负担变化趋势
4
作者 吴维超 安辰飞 +4 位作者 郭怡佳 赵祥凯 谷志广 尉少飞 王彭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目的:分析1990至2019年全球职业伤害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比较1990至2019年归因于职业伤害的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年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ASDR)以及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1990至2019年全球职业伤害负... 目的:分析1990至2019年全球职业伤害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比较1990至2019年归因于职业伤害的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年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ASDR)以及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分析1990至2019年全球职业伤害负担变化趋势。结果:1990至2019年全球各地区归因于职业伤害的ASMR和ASD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韩国ASMR和ASDR的降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10.42(-11.09~-9.76)和-8.44(-8.99~-7.90)。社会人口统计指数与职业伤害的ASMR和ASDR呈负相关(r P=-0.706和-0.599,P均<0.001)。结论:1990至2019年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职业伤害负担呈下降趋势,但发展中国家职业伤害所致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ASMR和ASDR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 估计百分比变化 职业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1949-2012年麻风病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丁松宁 李晨 +2 位作者 杨晨 王荣 孙照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16,42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南京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南京市1949-2012年防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49-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南京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南京市1949-2012年防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49-2012年底全市累计发现2981名麻风病患者,男女性别比为3.66∶1。1949-2012年全市麻风病发现率整体呈现先快速上升再下降至平稳保持在低水平的趋势,麻风病发现率EAPC=-8.59%(P<0.01)。1949-2012年全市麻风病发病率由高至低并平稳保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麻风病发病率EAPC=-9.84%(P<0.0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9.3±12.1)岁。2981名患者从发病至确诊的延迟期(年)中位数为1.8年,早期发现率为52.03%。患者确诊时有898名出现2级畸残(30.12%)。在患者发现方式中,以皮肤科就诊为主,占85.07%。结论建国后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已处于低流行状态。全市早期发现麻风病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流行特征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